烤羊肉是一種食物,來源於新疆的維吾爾族。維吾爾語稱之為"喀瓦甫",是維吾爾族的一種傳統小吃,也是是維吾爾族招待遠方來的貴客而做的。 烤羊肉,傳到全國各地,其中以新疆的最為正宗!其做法是:把羊肉切成小薄片,用綱鐵釺穿上,放在燃燒著的無煙煤上烤,然後撒上些辣麵子、精鹽和孜然,數分鐘即成。其色呈焦黃,油亮,味道微辣,不膩不羶,嫩而可口。據說不願吃羊肉的上海人,吃了新疆的烤羊肉串,也都會伸出大拇指說:"蠻好切(吃)格"。還有很多大家熟知的烤羊肉美食,諸如烤羊肉串,烤羊腿,烤全羊等。 摺疊歷史 追溯烤羊肉的歷史,大概從人類發現火以後,就開始用火炙各種野獸吃,那時沒有調料,也沒有什麼工具。
從考古資料看,早在1800年前,中國內地就已有了烤羊肉串。《漢代畫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石刻圖像。 烤羊肉串維吾爾語稱之為"喀瓦甫"。烤羊肉串在吐魯番是最有名的民族風味小吃。來吐魯番旅遊觀光的中外賓客,幾乎沒有不吃烤羊肉串的。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說是風靡全國的一種小吃,在城鄉、街頭和集市上隨處可見,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 新疆烤羊肉 新疆烤羊肉 據中國的一些史料記載,古人都有"炙"、"燔"肉的嗜好。 西漢出土的馬王堆一號墓中,出土了有關飲食的遺策,其中就有"牛灸"、"犬肋炙"、"系炙"、"鹿炙"、"雞炙"等烤動物肉的資料,特別是山東諸城縣涼臺的東漢孫琮享內出土的庖廚圖中。
烤羊肉串,不過正宗的要數新疆的了。 新疆無論到哪個地區都有烤羊肉串。在庫車有一種 叫"米特爾喀瓦甫"(1米長的羊肉串),那吃起來才過癮呢。羊肉串除了在無煙煤上烤之外,還有在饢坑裡烤的,其味道也同樣鮮嫩可口。新疆羊肉串之所以風味獨特,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新疆羊的品種優良,這是和新疆水草條件有密切關係。如阿勒泰的大尾羊、巴音布魯克大屆羊都是品質優上的肉用羊,另一個是新疆烤羊肉串選用了特殊的調味品一孜然。這兩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其它地區是不具備的。 風味 新疆維吾爾民間傳統的串烤肉,同樣既是街頭的風味快餐,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餚。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樣色澤焦黃油亮,味道微辣中帶著鮮香,不膩不羶,肉嫩可口。
用料的講究不似烤全羊那樣嚴格,二者的區別在於烤制規模的大小和具體方法上。 更為有趣、難得一嘗的要數"肚子烤肉"。何謂"肚子烤肉"呢,就是把羊肚子洗淨後,把羊肉剔下來塞進肚子裡,再倒進些鹽水把肉塊拌勻,然後把口系牢,埋進用篝火燒熱的沙子裡烤熟的肉。燒烤的只是那肚子,肚子在這裡真正成了"飯鍋子"。人們嘗了這種烤肉後都讚不絕口,說只有吃到這種肉時,才能享受到羊肉特有的、天然的鮮嫩香昧。那獨特的滋味是任何其它方法烹製而成的肉食無法替代的,或許,這是最原始、傳之最久遠的食俗之一。在墨玉、庫車和烏魯木齊二道橋市場等地出現了串烤肉的另一種形式,民間稱它為"米特爾喀瓦普",意為"1米長的串烤肉"。
這種串烤肉確實名符其實,釺子足有70-80釐米長,肉塊兒也大,立在饢坑裡烘烤,一次可烤出十幾串,味道鮮嫩可口,吃起來更為過癮,因為這一大串足頂那小的7一8串烤肉。所謂炒烤肉,就是用上述那些調料用鍋炒出來的羊肉片。 本段所需食材 原料:羊後腿肉 阿富汗烤羊肉 阿富汗烤羊肉 調料:醬油、辣椒粉、鹽、味精、麻油。 烤羊肉應選用鮮嫩的後腿和上腦部位,剔除筋膜,壓去水分,切成薄片。如果切得厚薄不勻,或筋膜剔得不乾淨,吃時會有腥羶味。將嫩羊肉片用滷蝦油、醬油、大蔥末、香菜段、薑汁、白糖、辣椒油等十幾種作料浸泡好,再用火烤制。烤羊肉不僅味美爽口,營養豐富,而且能增進食慾。
摺疊編輯本段製作方法 烤羊肉串是風靡全國的新疆小吃。不僅新疆 烤羊肉 烤羊肉 各地城鎮隨處可見,而且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等大城市也有售賣。 做法一: 首先用鮮嫩羊肉和尾部羊油切成拇指大小約3平方釐米見方的肉片,每一片有瘦有肥最好。然後將它們肥瘦搭配,一一平串在特製的鐵釺上,每串約六七塊肉。 一邊用煤火烤,用扇子扇爐火,一邊撒上精鹽、辣椒粉、孜然粉等佐料,3~5分鐘左右待一面呈醬紅色,用同樣的方法翻烤另一面,上下翻烤幾分鐘後兩面刷上麻油即可食用。也可將串好的肉在用白麵粉、雞蛋、調料、鹽配製的料糊裡浸泡一會兒再烤,隨烤隨吃,香嫩可口,營養豐富。
醬油內加調料拌勻,隨烤隨將醬油刷在肉上。烤羊肉串用的鐵釺子,長30釐米,一頭裝有木柄。過去,做串烤肉用的釺子都是用紅柳的細條截削而成的木釺。這種原始的木釺不容易看到了。把肉穿好之後,便將它們疏密均勻地排放在燃著無煙煤的槽形鐵皮烤肉爐上,鐵槽分上下兩層,中間隔板成孔狀,用無煙煤作燃料。 做法二: 1)先將羊肉切片 2)鐵鍋燒熱(注意:不放油哦) 3)將肉片放入鍋內煸炒至7分熟,目的是為了去除羊肉中的水分,縮緊羊肉。 4)將肉片盛出來,倒掉鍋中的水。 5)洗淨鍋,擦乾,上火,倒入一點點油,7分熱的時候將肉片倒入煸炒幾下。 6)馬上加孜然和辣椒麵,之後再炒20秒加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