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統由哪裡器官組成?為什么子宮如此重要?雌激素和孕激素有何不同?圍絕經期和絕經是如何發生的呢?下面讓我們一一來解答:
1.女性生殖系統由哪裡器官組成?為什么子宮如此重要?
女性生殖器官主要由陰道、宮頸、子宮、兩條輸卵管、一對卵巢五部分構成。陰道是身體外界與內部生殖系統的連接通道。陰道在身體內部的末端與宮頸相連。宮頸是通入子宮的狹窄通道。子宮是一底部長約3英尺、寬兩英尺的梨形空隙器官。雖然子宮內部是空的,但它卻是個動態器官。子宮在月經周期中起做重要作用,並未胎兒的發育提供生在環境和營養支持,在女性性反應中能產生子宮收縮。
子宮內部好比一個倒三角形,子宮內膜每月隨著月經剝脫一次。每個月子宮內膜變厚為妊娠作準備,當妊娠未發生時,子宮內膜就從子宮剝落並排出體外從而形成每月一次的月經。當妊娠發生時,子宮內膜則變軟、變厚以接受和保護著床的受精卵。
子宮是一個由平滑肌構成的極富伸展性的器官,妊娠時它能夠伸展為平時正常大小的幾倍以適應足月妊娠。對於那些懷四胞胎、五胞胎、甚至七胞胎的孕婦的子宮的伸展性更可想而知了。子宮不僅能夠伸展以適應多胎妊娠,而且能夠伸展好幾倍以適應子宮平滑肌瘤的生長。有的子宮肌瘤體積可以達到足月妊娠時的子宮體積大小、甚至更大。子宮脫垂是子宮在盆腔內的位置發生改變的另外一種婦科疾病。當子宮脫出於陰道外,則需要行子宮切除術。你會發現有趣的是子宮由八條韌帶固定,不論是經腹還是經陰道的子宮切除術,這八條韌帶都將被切斷。
2.兩條輸卵管有何功能?
法羅皮奧氏管、又名輸卵管,它與子宮頂端部分相連,是將卵細胞運輸到子宮的管道。在輸卵管的最外端像手指樣的部分叫做輸卵管傘端,它能將卵細胞從卵巢吸入輸卵管。每條輸卵管長約4英尺。輸卵管具有收縮功能,能將卵細胞從輸卵管推送入子宮。當卵細胞未受精,它將隨月經一起排出。萬一當受精卵未能遊走到子宮而停留在輸卵管裡時,則將發生輸卵管妊娠,醫學上通常被稱為異位妊娠。異位妊娠可能危及女性生命,異位妊娠常常是在女性發生劇烈腹痛時而被發現。有的異位妊娠則需要手術切除受累輸卵管。在子宮切除術中和一些輸卵管完整未受損的病例中,輸卵管並不是都需要切除。
3.卵巢為何如此重要?
普立茲獎獲得者娜塔莉*安格在她《女性地理》一書中寫道:「仔細觀察卵巢就好像是兩堆燕麥穗」。起初這樣的比喻聽起來好像相當不合適於用來描述卵巢通過女性激素來調節月經和為新生命的誕生提供卵細胞這樣的功能。雖然這個比喻聽起來不怎麼好聽,但卵巢卻是人體中最富有活力的器官。
事實上,卵巢表面凹凸不平的結構是排卵造成的。每個月兩個卵巢其中之一會排出一個來自於發育成熟卵泡的卵細胞。如果排卵周期按28來算,排卵常常發生在周期中段的第14天左右。
卵巢位於子宮的兩邊。每個卵巢都包含成千上萬的卵細胞 (由於當卵細胞受精時則能夠發育生長,所以又被稱作胚胎細胞)。從青春期開始卵巢每個月排一個卵,然後按照這個規律這個比喻一直持續到整個生育期結束。
在生育期,卵巢這兩個卵圓形的腺體約兩個苦杏仁大小,到絕經後期則變小。
雌、孕激素是卵巢產生的兩種重要的化學物質。這兩種激素將在第14問和第27問中詳細闡述。
雌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在月經周期的早期階段使子宮內膜增厚和陰道上皮細胞增多。孕激素則是導致月經來潮和維持妊娠的主要激素。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卵巢常常不再排卵,產生的雌、孕等卵巢激素也逐漸減少。通常,女性在進入50歲後就漸漸過渡到停經(在美國,女性停經的平均年齡是51歲)。
4.雌、孕激素有何不同?
雌、孕激素均為化合物,它們是兩種對廣泛而重要的化學反應起作重要作用的主要女性激素。它們在妊娠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功能。雌、孕激素的血清濃度變化(一種激素或另一種激素濃度太低)在引起某些生殖系統疾病中起作一定作用。雖然雌孕激素在化學功能方面存在明顯差別,但是兩者還是有一定的相同之處,比如,兩者都是由卵巢分泌的甾體化合物,兩者在月經周期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並在月經周期的不同時期定時發揮著各自的化學功能。
相對於孕激素,雌激素在一系列生物學功能發麵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雌激素使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出現所謂的第二性徵,比如:乳房的發育,陰毛的出現和女性音色的改變。雌激素同時還有著其它的重要功能,據報導,雌激素能夠維持骨骼系統的完整性,通過維持血管的彈性阻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雌激素還能幫助維持正常的大腦功能和肌肉活動。
雌激素的另一個主要作用是抑制由垂體腺產生的卵泡刺激素(FSH),在月經周期的前期,通過抑制FSH,使得雌激素在使子宮內膜增厚的同時不會發生排卵。
FSH是一種能夠刺激卵巢並對生殖至關重要的促性腺激素,在月經周期各個不同階段,FSH的分泌受到複雜的性激素的負反饋反應的調節。醫學專家根據這種自然的負反饋原理研製出口服避孕藥,他們還人工合成了雌激素用於抑制FSH,沒有排卵,妊娠就不可能發生,合成雌激素還用於激素替代治療以減輕絕經後引起的不適症狀,人工合成雌激素如倍美力可用於子宮切除術和卵巢摘除術後所引起的潮熱和焦慮。雌激素主要在月經周期的前半段分泌,並使子宮內膜增厚和陰道上皮細胞增多。
你會發現有趣的是在更年期婦女當中,雌激素大部分是來自於卵巢,而很少一部來自於位於兩腎之上的腎上腺,腎上腺能夠產生能轉化為雌激素的雄激素。在絕經後的女性當中,隨著卵巢激素分泌的逐漸減少,雌激素主要由腎上腺產生的雄激素轉化而來。據報導,雄激素可以在幾種人體組織中轉化為雌激素,其中主要有脂肪細胞,這種轉化由一種名叫芳香化酶的酶催化(在第59問將會進一步講述一種實驗性的芳香化酶抑制劑通過抑制植入的子宮內膜產生雌激素來治療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男性和一些植物也能夠產生少量的雌激素。由卵巢產生的雌激素的主要形式是雌二醇,雌二醇在血流中又轉化成為雌酮。在妊娠期間,雌激素的主要形式是由胎盤產生的雌三醇。總之,在人類,雌酮、雌二醇、雌三醇三種激素共同發揮雌激素效應。
和雌激素有益的一面相反,雌激素能引起幾種主要的女性生殖疾病。子宮平滑肌瘤的生長與雌激素密切相關,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宮肌瘤變得更大,增大的子宮肌瘤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導致異常子宮出血,流產和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症也是一種與雌激素相關的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典型改變是子宮內膜在子宮以外的其它部位不良沉著生長,從而引起疼痛,不規則陰道出血,嚴重的將形成瘢痕和導致不孕。雌激素也會加速某些婦科腫瘤的生長。
另一方面,孕激素可被看作雌激素的對抗物,孕激素於黃體期產生(或在月經周期的後兩周),孕激素為受精卵著床做好內膜準備。當妊娠未發生時,孕激素則使子宮內膜隨月經一起脫落而排出。當受精卵未著床時,孕激素濃度下降從而引起月經,在月經周期的不斷變化中,除了人為注射孕激素入血外,人體孕激素不會持續釋放入血。所以,孕激素濃度不會一直保持恆定不變。但在妊娠期間,孕激素濃度則相對穩定以維持妊娠。在妊娠過程中,孕激素不僅僅由卵巢單獨產生,同時還由胎盤產生。分娩後,孕激素水平下降從而加速進入哺乳期。和雌激素一樣,孕激素也是甾體激素,分子結構由四連環結構組成,在人體由膽固醇的衍生物合成。
孕激素在某些生殖系統疾病的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中也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症,黃體酮是人工合成孕激素,因為它能阻止子宮內膜發展成癌,所以在保留子宮的女性的某些生殖系統疾病治療方面比較有用。在絕經過渡期,孕激素首先下降,當到了絕經後期孕激素濃度就更低了。
5.是什麼原因引起圍絕經期和絕經期的出現?
雌孕激素的周期性變化隨著年齡而逐漸衰退,從而導致女性到中年時就因雌孕激素喪失周期變化而出現絕經。女性主要性激素的衰減既不是突然出現的,也不是令人吃驚的。因為通常女性到45歲左右就會發現她們的月經周期開始出現明顯改變。這個轉變時期被稱為圍絕經期,圍絕經期是生命中多變而且值得重視的時期。這個轉變時間既是絕經的起點,也是生育期的終點 ,同時也是一個多病的時期。雌激素的下降引起骨密度的減少,骨密度減少在一些女性當中可能會導致需要引起重視的骨質疏鬆。骨密度的下降並不一定會增加骨折的風險。
當女性接近絕經時,月經周期則發現變化,排卵停止。這就是為什麼40歲以上的女性會出現受精障礙。當卵巢只剩下一些尚未發育不成熟的卵細胞時,受精將不會發生。圍絕經期表現為經量增多,月經周期紊亂。雌孕激素的分泌則不再像她們生育期那樣規律。
圍絕經期的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絕大多數女性開始出現卵巢排卵功能逐漸喪失,月經周期紊亂,從而引起激素分泌失調,有時月經來潮時伴血凝塊,有時月經則完全沒來潮,從而給人產生一種絕經期已經來臨的不好印象。婦女很快得知更年期是充滿好奇的時期,因為這個時期(至少現在還是被定義為一個時期)經過48天或者更多的時間的延緩後可以再次恢復。在圍絕經期,卵巢偶爾排卵一次,所以卵巢沒有可以產生孕激素的卵泡殘留物,結果導致調節規律月經周期相一致的孕激素的缺乏,所以孕激素是卵巢激素當中首先下降的激素。
絕經期是女性生命當中一個關鍵的時期。對於每個女性來說,雖然絕經有的發生得早,有的發生得晚,但月經永久性停止通常發生在50歲左右。絕經期按照嚴格的定義來講是指第一次月經停止起到停經後一年,絕經期之後叫絕經後期,雖然絕經是衰老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生理現象,但是絕經前期的女性在行雙側卵巢摘除術後也會提前進入絕經期。
來源:中國婦產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