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生殖器官指的是陰道、子宮、輸卵管及卵巢
輸卵管及卵巢常被稱為「子宮附件」
從整體結構來看,女性內生殖系統就好比是一幢豪華、精緻的宮殿。
陰道、子宮、卵巢等好比是宮殿裡的居室和走廊。
每個器官都具有各自獨特的功能,時時刻刻影響著女性的健康和生活。
我們先把這些器官的特點和功能一一了解清楚,以便我們更加懂得去保護和愛護它們。
陰道
陰道為性交器官、月經血排出及胎兒娩出的通道。這是一條陰道口和子宮頸之間的連接管道,位於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寬下窄的管道,前壁長7-9cm,與膀胱和尿道相鄰,後壁長10~l2cm,與直腸貼近。上端包圍宮頸,下端開口於陰道前庭後部。環繞宮頸周圍的部分稱陰道穹隆。按其位置分為前、後、左、右4部分,其中後穹隆最深,與直腸子宮陷凹緊密相鄰,為盆腔最低部位,臨床上可經此處穿刺或引流。
陰道兼有性器官和生殖道的雙重功能,其表面有很多褶皺,凸凹不平。那是因為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陰道壁得以充分的發育,由於管腔面積有限,陰道上皮皺呈泡泡紗樣,孕期更加明顯。相對而言,兒童期及絕經期後的女性,由於激素水平偏低,陰道壁光滑而無明顯的褶皺存也就沒有彈性。通常,陰道壁是緊閉著的,而在性興奮狀態下則會舒展、變得柔軟。
陰道壁由黏膜、肌層和纖維組織膜構成,有很多橫紋皺襞,故有較大伸展性。陰道黏膜呈淡紅色,由復層鱗狀上皮細胞覆蓋,無腺體。陰道黏膜受性激素影響有周期性變化。幼女及絕經後婦女的陰道黏膜上皮甚薄,皺襞少,伸展性小,容易創傷而感染。陰道肌層由兩層平滑肌纖維構成,外層縱行,內層環行,在肌層的外面有一層纖維組織膜,含多量彈力纖維及少量平滑肌纖維。陰道壁因富有靜脈叢,故局部受損傷易出血或形成血腫。
陰道就像這個豪華宮殿的大門,它有兩道防線:處女膜和pH 值。成年女性陰道內的pH值為3.8 ~ 4.5。這種弱酸性環境可以殺死大部分入侵的細菌。這兩道防線為子宮、卵巢等其他器官起到堅固的保護作用。
同時,由於陰道與外界直接相通,也最容易受感染。當陰道的自然防禦功能遭到破壞,則會造成外界病菌侵入,導致陰道炎症。譬如當pH 值達5.0 ~ 5.5 或更高時,細菌就容易繁衍,造成細菌性陰道炎。
自來水中含有大量細菌。應當用開水晾涼了再洗下身,以免受細菌感染造成陰道炎症。
陰道液:女性的陰道常表現為津津有液,這些液體怎麼產生的?作用又如何呢?人們都不大清楚,也就是正常白帶帶與異常白帶認識上的混淆。陰道分泌液是性反應的一個標誌,又是生殖過程精子活動的媒介,是卵巢功能健全的外在反應,是愛所滋生的分泌液。陰道液來源複雜,其中有陰道壁滲出出液、宮頸分泌液、脫落的上皮細胞,各種腺體分泌液以及子宮內膜分泌液、輸卵管液、濾泡液、腹腔中的液體。陰道壁當受到性的刺激時,陰道壁開始分泌出愛液所需的時間,平均為30秒鐘。換言之只需與她深吻一次,已足可以令她進入可以做愛的狀態。
女孩子在每次性愛時所分泌的愛液,平均量為20CC,比大家想像的為多。而愛液實際上有六種之多,首先是陰道分泌出有殺菌作用的液體;接著在興奮時,又分泌粘滑液,方便陰莖進入;而隨之而來是腺液、淋巴液;到達到高潮時,子宮頸管會分泌粘液幫助精子的通過;而尿道口的G點,女孩子亦有「精液」流出。
子宮頸
順著陰道走到底,我們看到的器官叫子宮頸,它是進入子宮的大門。
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亦含有平滑肌纖維、血管及彈力纖維。宮頸管黏膜上皮細胞呈單層高柱狀,黏膜層有許多腺體能分泌鹼性粘液,形成宮頸管內的粘液栓,將宮頸管與外界隔開。宮頸陰道部為復層鱗狀上皮覆蓋,表面光滑。在宮頸外口柱狀上皮與鱗狀上皮交界處是宮頸癌的好發部位。宮頸黏膜受性激素影響也有周期性變化。
陰道的最裡面才是子宮頸,它是子宮下端的開口,子宮則居中於女性的盆腔之中。正常的子宮頸表面光滑、溼潤,有分泌功能。沒有生產過女性的子宮頸外口呈圓形;經產婦或流產後,宮頸表面會出現形狀上的改變,外口成「一」字形,並伴有程度不同的裂傷。由於子宮頸與子宮體呈一定角度,所以多為前傾,少數後傾。子宮頸管中的腺體分泌黏液,構成白帶成分,這種分泌依舊是在卵巢功能左右之下。
生孩子之前宮頸口只有小指這麼粗,生完孩子以後有大拇指那麼粗。長度約2.5 ~ 3釐米,你別小看宮頸個頭瘦小,它的作用卻非常大。它是聯通子宮與外界的中間環節,尤其是生孩子的時候,宮頸可以擴張到10 釐米,七、八斤重的嬰兒可以穿過宮頸來到這個美妙的世界。同時,宮頸也非常容易受損、受感染,引起炎症。據統計,每年全國有超過8 萬女性死於子宮頸癌,成為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
來例假時,宮頸口打開,這時性生活容易使外來細菌穿過宮頸,進入子宮,引發感染和婦科炎症。因此來例假的時候嚴禁過性生活。
子宮—子女的宮殿
通過宮頸這個狹窄的廊道,我們就到達子宮了。這才是女性豪華宮殿的主體。「子宮」,顧名思義就是「子女的宮殿」,是女性孕育下一代的場所,是孕育新生命的溫床。同時這裡也是女性每次月經潮起潮落的地方。子宮的形狀像一個倒置的鴨梨,下端是子宮頸,上邊就是子宮。子宮是由平滑肌組成的中空器官,位於骨盆中央。在子宮底兩側為子宮角,與輸卵管相連並相通。到了性成熟期,子宮內膜將受到卵巢激素的影響而發生周期性的變化一增生、脫落、出血,即女性生理特徵的月經現象。
子宮為一壁厚、腔小、以肌肉為主的器官。腔內覆蓋黏膜稱子宮內膜,青春期後受性激素影響發生周期性改變並產生月經;性交後,子宮為精子到達輸卵管的通道;孕期為胎兒發育生長的部位;分娩時子宮收縮胎兒及其附屬物娩出。
成人的子宮為前後略扁的倒置梨形,重50g,長7~8 cm,寬4~5 cm,厚2~3 cm,宮腔容量5 cm。子宮上部較寬為宮體,其上部隆突部分為宮底,兩側為宮角,子宮下部成圓柱形為宮頸。宮腔上寬下窄,體頸間最狹窄處為峽部,在非孕期長1 cm,其上端解剖上較狹窄,叫解剖學內口;其下端由於黏膜組織由宮腔內膜轉為宮頸黏膜,故稱為組織學內口。宮頸管長約2.5~3 cm,下端為宮頸外口,宮頸下端伸入陰道內的部分叫宮頸陰道部,陰道以上的部分叫宮頸陰道上部。未產婦的宮頸外口呈圓形,已產婦的宮頸外口受分娩影響而形成橫裂。子宮是以肌肉為主而組成的器官。宮頸子宮的前面是膀胱,臨近直腸,四周都由堅硬的骨盆和肌肉、韌帶所保護著的。
宮體壁有3 層,最外面一層由腹膜覆蓋為漿膜層;中間為肌層,是主要的也是最厚的一層;最裡面的一層是子宮內膜層。
子宮內膜為一層粉紅色黏膜組織,從青春期開始受卵巢激素影響,其表面2/3能發生周期性變化稱功能層;餘下1/3靠近子宮肌層的內膜無周期性變化稱基底層。子宮肌層厚,非孕時厚約0.8cm。肌層由平滑肌束及彈力纖維所組成。肌束縱橫交錯如網狀,大致分3層:外層多縱行,內層環行,中層多各方交織。肌層中含血管,子宮收縮時血管被壓縮,能有效制止產後子宮出血。子宮漿膜層為覆蓋宮體底部及前後面的腹膜,與肌層緊貼,但在子宮前面近子宮峽部處,腹膜與子宮壁結合較疏鬆,向前反折以覆蓋膀胱,形成膀胱子宮陷凹。覆蓋此處的腹膜稱膀胱子宮返折腹膜,與前腹壁腹膜相連續。在子宮後面,腹膜沿子宮壁向下,至宮頸後方及陰道後壁折向直腸,形成直腸子宮陷凹亦稱道格拉斯陷凹並向上與後腹膜相連續。
我們重點關注子宮內膜的特性。子宮內膜為粉紅色的黏膜組織,受卵巢分泌激素的影響而發生周期性變化。如果成年女性沒有懷孕,子宮內膜會脫落形成經血流出體外;如果精子和卵子成功結合受精後,子宮內膜是胚胎在子宮裡面著床(即生長發育)的溫床,是女性順利懷孕、孕育新生命最重要的物質基礎之一。
子宮子宮,是子女的宮殿,是神聖的地方,是孕育下一代成長發育所要居住的地方。如果這個宮殿富麗堂皇,那麼成長出來的孩子就是王子。如果這個宮殿透風受寒,生下來的孩子就是三毛。女性每月的例假就是打掃一次子宮。
子宮是上天對女性最大的恩寵,每個人都是通過子宮來到這個世界的。因此,子宮不但對女性本身健康至關重要,同時對孕育健康的下一代也是極其重要的。可惜當今社會,很多女性根本就不重視子宮健康,尤其是人工流產泛濫,一些年輕女性由於無知,反覆人流、刮宮,簡直把子宮當成了「少年宮」,嚴重影響自身健康,甚至造成不孕不育症,落下終身遺憾。
輸卵管
走到子宮底部,在子宮角的兩端,可以看到左右兩根細長的輸卵管。它是連接子宮與卵巢的通道。彎曲像一對小辮子,內側與子相連,外端游離,輸卵管的末梢形狀如雨傘樣,人們通常稱作「輸卵管傘端」,且與g田巢接近,輸卵管全長約8—14 cm。輸卵管為卵子與精子相遇的場所,也是向宮腔運送受精卵的管道。它的作用是把卵巢裡排出的卵子吸引進來,輸送到子宮內,然後隨分泌排出體外。
精子與卵子一旦在這「鵲橋」相會,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那時則成為受精卵,輸卵管把受精卵送到宮內膜上種、形成胚胎,在子宮內發育成胎兒。雖然叫輸卵管,其內徑不過毫米粗細,內部還有像麥浪一樣擺動的纖毛系統,推送著受精卵子前行。
根據輸卵管的形態由內向外可分為4部分:間質部為通入子宮壁內的部分,狹窄而短,長lcm;峽部在間質部外側,管腔較窄,長2cm;壺腹部在峽部外側,管腔較寬大,長5-8cm;傘部為輸卵管的末端,開口於腹腔,游離端呈漏鬥狀,有許多須狀組織。傘的長度不一,多為1-1.5cm,有「拾卵」作用。
許多人誤以為排卵後,卵子會慢慢跑到子宮裡面,再和精子結合受精。事實並非如此,排卵後,卵子進入輸卵管末端傘部位置,呆在那裡等待精子的到來。卵子最多只能存活18 個小時。假如這段時間內沒能等到精子,它便孤獨寂寞而死,消失在輸卵管裡面。假如在這18 個小時內,卵子和精子成功結合變成受精卵,受精卵會慢慢沿著輸卵管跑到子宮裡著床。所以說,輸卵管是新生命形成的第一站。
由此可見,輸卵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輸卵管不通暢,卵子和精子可能無法相遇,或者受精卵無法成功地通過輸卵管進入子宮著床,就很容易導致不孕症。
所謂的結紮,其實就是通過手術剪斷輸卵管。這樣精子和卵子就沒法相遇了。
卵巢—女人的生命之源
卵巢是女性最重要的性腺,左右各一,對稱分布,在輸卵管的後下方,具有生殖和內分泌功能,產生和排出卵細胞,以及分泌性激素。青春期前,卵巢表面光滑;青春期開始排卵後,表面逐漸凹凸不平;成年婦女的卵巢約4cmX3cmXlcm大,重5~6g,呈灰白色;絕經後卵巢萎縮變小變硬。卵巢位於輸卵管的後下方,以卵巢繫膜連接於闊韌帶後葉的部位稱卵巢門,卵巢血管與神經即經此處出入卵巢,故名。卵巢外側以骨盆漏鬥韌帶連於骨盆壁,內側以卵巢固有韌帶與子宮連接。
實際上,卵巢的大小與功能在女性一生各階段變化很大。幼兒及兒童期,卵巢功能尚未啟動,體積不大,只有到了青春期之後,卵巢功能逐漸建立,到了性成熟期,卵巢大如橄欖果,功能也達到最為活躍的時期。不過,一到更年期後,卵巢功能開始衰退,體積一天天小下去,功能也一天天衰退下來。其實,不僅僅形態,重要的還要看卵巢的功能。女人有左右兩個卵巢,每個卵巢裡面約有30 萬個卵泡細胞。
每次月經來潮開始後,會從這30 萬個卵細胞裡面選出一顆最優質的卵泡細胞(優勢卵泡),讓它優先發育,等候時機成熟後再排卵。女性從13 歲左右開始排卵來月經,到50歲左右絕經,一生要排卵400 次左右。女性一生中發育成熟的卵泡不過400—500個而已。也正是由於卵泡的排出而出現女性激素的規律性調節,表現出的是規性的月經,反映到女性的是從裡到表的現象—楚楚動人,女性十足。
大部分人都知道卵巢是排卵用的。有了排卵功能,才有生兒育女的機會。所以,卵巢功能與生育有著直接的關係。但是許多人不知道,排卵只是卵巢的一個小小功能。卵巢最重要的功能是分泌性激素。女性體內最重要的三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都由卵巢分泌。這些激素經過血液循環將化學信息傳遞到身體各個器官和細胞。它與女性的生長發育、美麗、健康、情緒、精神狀態、月經、生育能力、衰老、更年期等息息相關。它就像一塊神秘莫測的魔法石,發揮著無窮的威力,影響著每個女性的生活。
大腦總指揮
子宮在中醫和西醫名稱叫法不同。在現代醫學中它叫子宮,在祖國醫學當中,它叫作胞(念pāo,第一聲)宮。胞宮!胞宮在我們祖國的醫學當中,又叫奇腑。
一般人身體主要、重要的一些零部件是什麼?就是五臟六腑。奇腑就是相當神奇的地方,跟我們人身體息息相關的。人身體當中一共有兩大奇腑,一個是胞宮,還有一個就是我們人類的大腦。大腦和胞宮等於我們身體的一對司令。
如果你以為女性的內生殖系統只涉及上面提到的那些器官,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大腦才是女性內生殖系統真正的「總指揮」。大腦裡面有兩個重要區域:下丘腦和腦垂體,它們釋放出來的激素控制著女性的月經周期。其中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會喚醒卵巢裡面的卵泡細胞,並刺激它們不斷生長發育;促黃體激素(LH)會刺激卵子從卵泡細胞裡面釋放出來,完成排卵。
女性體內的各種激素會通過大腦進行自動調節和平衡。一旦大腦對激素平衡失去控制,就會導致激素失調(或內分泌失調),造成月經失調、婦科疾病、不孕不育等一系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