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品位,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

2020-12-13 騰訊網

木心先生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

吳冠中先生說,「文盲不多,美盲很多」。

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這麼多大家都如此重視審美的力量,

審美究竟有多重要?

審美能力決定生活品質

穿著即是個人的美感表現之一,穿著得體是一種教養,讓人覺得舒服。審美是收拾的整整齊齊的房間,是出門前精心搭配的衣服,是樸素的書房裡一束鮮花的芳香,是客廳裡一幅能自得其樂的畫。

如果一個人有幸接觸過真正美好的事物,這種美好會潛移默化的在他心裡生根發芽。變成他對生活的品質要求,不管他在哪裡,從事什麼職業,這種美好都會伴隨他終生。

品味使人獨特

一個懂得審美的人,就不止是生存,而是在生活了。去欣賞音樂和詩歌,去學習自己喜歡的樂器,去繪畫,這些事情跟美有關而跟利益無關,正是這些在有些人眼裡「無用」的事情,才是我們靈魂的構成部分,才是我們作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在芸芸眾生中的獨特之處。

懂得審美,就會有不一樣的眼界

一個不懂審美的人,即便他富甲一方,卻很難獲得精神富足、有幸福感的人生。他們容易缺乏對美的感知和熱愛,生活中自然沒有了品質的追求。這些是金錢無法彌補的人生缺陷。

愛美,絕不是一味的追求奢侈,鋪張浪費。無數裝修昂貴的房子卻毫無美感,也有匠心獨運的人將樸素的房間裝點的非常雅致。品位不是花錢能買來的,是常年累月在環境的薰陶下培養而成的。

審美對個人和社會都至關重要

一個人不懂得審美,便可以容忍自己衣著邋遢,自己的房間雜亂無章;一個社會不懂得審美,就會髒亂差,建築不美,街道不美,整個城市也不會有韻味。美育對一個人的修養,對一個人生活的幸福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美感能薰陶氣質

只有在一個有美感的環境裡生活,才能成為心靈高貴,舉止優雅,渾身散發著美好氣息的人。很難想像在一個毫無美感的環境中,能成長出舉止,氣度、談吐不凡之人。現在雖然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審美水平卻依然令人擔憂。一個懂得審美的社會,才能夠孕育出經典的文化、藝術的果實。

美對人有種天生的吸引力

美的東西對人有一種天生的吸引力,只要你主動地去接近它們,給自己提供一個相應的環境。聽古人的雅樂,泛讀書籍,欣賞大師的繪畫,平凡的生活中也要有自己獨特的審美格調。

多給孩子接觸美好事物的機會

愛美,也不是一件高冷的,難以達到的事。周末不要宅在家,去爬最近的山,看最近的海,都是自己接觸美好事物的一次機會。多讓孩子接觸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象,帶孩子感受自然之美,建築之美、詩詞之美、音樂之美、繪畫之美...這些對美的感知和享受卻會藏在他的臉上,浸潤他的內心,伴隨終生。無須刻意,就能輕而易舉地在他的生命裡發出光芒。

蔡元培先生曾經認為,美育的目的在於陶養人的感情,認識美醜,培養高尚的興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在美育中,會引導孩子淨化心靈,養成高尚純潔的人格,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

相關焦點

  • 陳小春亂翻菜被嘲,85.04%的受訪者認為飯桌上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
    網友四:每個人的家庭出身背景不同,不能用現在的標準去要求不同年代不同環境不同背景的每一個人,網絡缺少包容性,為博關注度什麼小事兒經過大眾的言論洗禮都能成為壓倒別人的稻草。網友五:其實我覺得每盤菜配一個公筷是比較好的,因為有時候你可能加到海椒生薑或者是大蒜,這些不太喜歡吃的調料。
  • 一個人的教養(精闢)
    教養是一個人的天性,教養是一個人的素質。教養是為人的準則,教養是處世的規矩。教養,是一個人後天的修煉,一個人堅定的信念!教養,是對自己的約束,是對別人的尊重。教養和善良一樣,都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品質。教養,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想要別人善待你,就要從自己做起。不去拿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而是多去體諒他人難處。
  • 一個人的穿衣品位,就是一個審美標準 ...
    一個提升品位的公式:衣品 = 時間 X 金錢提升審美標準的原理比好我們拿人人都有的杯子來試試他們用了三年時間,最後只做出了一個杯子,一個能將陶瓷與木頭結合起來的杯子。而這隻杯子吸引到王石、柳傳志、李連杰紛紛定製。
  • 輕一點體現的不僅是一個人的教養,更是對大家最基本的尊重
    公共場合,凡事輕一點,多照顧下他人的感受,體現的不僅是一個人的教養,更是對大家最基本的尊重。1別讓高音量出賣了你作為職場新人,迫於生活成本的壓力,與朋友甚至是與陌生人合租是司空見慣的事。日本社會活動家池田大作這麼定義教養,一句話,教養又可稱為「圓滿的人格」。這就是說,從任何角度去觀察,都可看到某種令人心曠神怡的東西,可以感動周圍的人,還能有效地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想,這就是教養的整體形象吧。
  • 鞋子裡,藏著你的審美與品位
    鞋子和項鍊耳環配飾不一樣,鞋子不僅是一身造型的點綴,更是品位和審美的表達。鞋子裡,藏著審美與品位一個人講究與否,往往不是直白表現出來的。穿得扎眼的人,細節處其實經不起細看。而真正懂得時尚的人,往往衣著隨性,腳上卻有一雙用心挑選的鞋子。
  • 為什麼說開車時最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和潛力?這幾條說的太精闢了
    有句話說得好,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而一個人如果總是肆意違章,可見其對於社會規則的蔑視,而不主動違章的人,相對來說會更有底線,更有原則性。禮讓行人看一個人的教養斑馬線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文明線,也是保障行人安全的生命線。
  • 守時,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
  • 比顏值更重要的,是審美和品位
    主要原因是審美和品位。當然,沒有抬高或貶低的意思。即便如此,在眾多審美和風格面前,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的美感是與生俱來的,她們總能最好地表現與自己有關的美麗。但這並不表明,沒有審美天賦的人就無法擁有美感。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慢慢積累,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和品位。
  • 從一個人的吃相,就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從吃相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素質,一個人的吃相往往很輕易就會影響到別人對自己的總體評價。雖然吃相不能和道德品行劃上等號,但吃相好看的往往能在飯桌上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01 吃相,反應了一個人的形象大學的時候有個同學也是一樣。
  • 一個人的教養如何?從細節裡就知道
    陳道明說:「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小女孩對農民工的尊重,優於成年人的教養,令人蕭然起敬!相比較,這位學生雖然可能文化程度高,但不懂得尊重平等生命個體,讓人覺得空有學問。某公交車司機曾說過:「農民工最遵守車內秩序。」
  • 一個人最大的教養(深度好文)
    開心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是慈眉善目,但最能顯露一個人修養的,卻是他生氣的時候,即使盛怒,也不爆粗,這是最佳的人品。-01-修養,是懂得尊重你對待別人的態度,就是將來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唯有和顏悅色寬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熱情的回應。
  • 學者梁文道:「遍地的奢華與奇缺的教養」,該如何理解?
    從稀有化到大眾化的奢華 不得不說,隨著改革開放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人的錢包的的確確是鼓起來了,人們的消費水平和審美眼光也隨之提升了不少。所以大大小小的奢侈品店和名品店在各個城市都很常見,以前只是在電視上才能見到的限量版,也成了國人能企及的東西。
  • 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
    在我小的時候,常常聽到鄰居家一對小夫妻吵架。丈夫脾氣不好,經常嫌棄妻子「買衣服太貴」、「家裡打掃得不乾淨」、「做菜太鹹」,稍有不順心就吹鬍子瞪眼,大吵大鬧。雞毛蒜皮的小事,總是沒法好好說,結果小事吵成了大事,小摩擦吵成了大矛盾。
  • 用一雙好鞋,表達審美和品位
    ●鞋子和項鍊耳環配飾不一樣,鞋子不僅是一身造型的點綴,更是品位和審美的表達鞋子裡,藏著審美與品位linkfashion一個人講究與否,一眼看出哪雙鞋合腳,哪些不合適。任何人都能在運動鞋裡打造出自己想要的時尚效果,特別是最像自己的毫不費力的時髦。
  • 微信公眾號,聚焦於此:遍地的奢華與奇缺的教養
    >今天的中國,無論你走到哪裡,幾乎都能看見「奢華」這兩個字。然後把紳士等同於品位,再將品位等同於奢華。許多媒體早就在「奢華」和「品位」之間畫上等號了,但現在有人進一步連「紳士」也掛了上去,這就讓我覺得有些刺眼了。
  • 參觀超模劉雯豪宅,室內打造空中花園,審美真是無人能比
    參觀超模劉雯豪宅,室內打造空中花園,審美真是無人能比劉雯這個名字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大家都稱她為"大表姐"每次劉雯都 給大家一種簡單舒適的感覺,而且風格比較簡單但是非常耐看,從穿衣風格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審美,所以劉雯豪宅更是不用多說了,生活中非常有品位而且還很獨特。
  • 40個細節,看出一個人的教養(深度)
    所謂教養就是細節:01.別人給你倒水時,不要幹看著,要用手扶扶,以示禮貌。02.最勇敢的事情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不要害怕欺騙,但要知道世界上存在欺騙。32.擦桌子的時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抹。33.打電話接電話第一句話一定要是:「喂,您好!」
  • 餐桌上的習慣能看出教養,孩子6歲前,這些餐桌禮儀要狠心培養
    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個人教養的體現,很重要。孩子6歲前,這些「吃飯壞習慣」要及時糾正,餐桌上的禮儀反應教養但是不可否認,總有一些人在教養這方面做得不夠,特別是在餐桌上的禮儀,很反應一個人的教養。其實,餐桌上的禮儀就能體現一個人的教養,家長莫要覺得孩子還小,飯桌上有點小毛病以後會自行改掉。李玫瑾教授曾坦言:6歲前是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過了這個年齡後,想要糾正壞毛病就比較困難了。餐桌上的禮儀與教養,關係到孩子將來的人際關係和個人形象,不良的餐桌禮儀會讓一個人難登大雅之堂。
  • 心理學: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看這五個方面就知道了
    教養折射的是一個人靈魂深處的價值觀,看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其實從這些細節就可以看出來: 守信與守時體現了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方面特徵,我們可以看得出一個人是否值得我們投入時間與精力。 企業家柳傳志對時間相當重視,如果開會是10點鐘,他必然會八點就出發了。 他的預留時間還包含了等車、堵車時間。如果因為自己遲到,他還會罰自己站立半個小時,以此提醒與警醒自己。
  • 寶媽推嬰兒車坐公交,男孩的一個小動作,看出他的教養
    大家都誇讚這個小男生太暖心,有教養!教養和一個人的文化,教育有關。這能夠讓人感覺很舒服,但不代表討好別人。那麼,什麼樣的表現算是有教養呢?01心繫他人越是年紀小的孩子越容易忽略他人的感受。我們打個比方來說,A、B、C三個小朋友到A家中做客,A的媽媽給孩子們準備了切好的蛋糕,A有教養的話會把蛋糕分給其他兩個小朋友吃,如果這一點在他心裡不夠強烈,這個小朋友A就可能只顧著自己吃或者全部佔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