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

2021-03-04 哲學人生網

「世間最可惡的事,莫過於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糟糕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

的確,我們每個人都有脾氣,如果隨便把脾氣拿出來,到處遷怒,帶來的後果往往不堪設想。一張和顏悅色的臉,不僅僅能體現一個人的好情緒,同時也體現了一個人最大的教養。

對愛人和顏悅色

婚姻才能穩固

有人說:好的婚姻,是做對方的小粉絲;壞的婚姻,是做對方的差評師。

在我小的時候,常常聽到鄰居家一對小夫妻吵架。

丈夫脾氣不好,經常嫌棄妻子「買衣服太貴」、「家裡打掃得不乾淨」、「做菜太鹹」,稍有不順心就吹鬍子瞪眼,大吵大鬧。

雞毛蒜皮的小事,總是沒法好好說,結果小事吵成了大事,小摩擦吵成了大矛盾。

結婚沒幾年,心越吵越累,人也越吵越遠,兩年之後,妻子終於忍受不了,提出了離婚……

所謂夫妻,就是在漫長歲月裡相互攙扶相互陪伴的人,倘若天天只能受到對方的橫眉冷對、指指點點,那麼這段婚姻也會隨之走到盡頭。

相反,若是夫妻兩人彼此欣賞,總是和顏悅色,那麼這段婚姻一定是長久、幸福的。

提到娛樂圈的恩愛夫妻,很多人都會想到黃磊和孫莉。

他們之前的深情為何能在二十幾年來絲毫不減?相信我們在模範丈夫黃磊身上,能找到一些答案。

結婚以來,他對孫莉從來都是溫柔而深情,在心裡放大妻子所有的優點,包容著妻子所有的不足。

妻子不善於下廚,他就笑呵呵地包攬了做飯的任務;妻子為了家庭幾乎放棄事業,他就扛起了養家的任務;妻子生性天真活潑,他就負責當一個大家長,保護著一家人的童心。 

曾經在一期訪談節目裡,楊瀾問黃磊:「你們發生矛盾的時候怎麼辦呢?」

「我經常表達的方式就是比如她喜歡吃什麼,我給她買回來,放在桌子上,奧,她一看,還算心中有她,這事就過去了。而且我們的婚姻基本不吵架,遇到什麼事情,我基本能把她逗樂啊。在婚姻生活當中,多少會有磕磕絆絆,但看到愛人一張充滿微笑的臉,再大的氣也瞬間消了一半,再大的問題也可以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解決。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在最親密的愛人面前卸下防備,暴露出自己原本的脾氣,這是每個人的本能。但在一個人遇到問題,或心情不好的時候,還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體諒另一半的感受,那就是一種最好的教養。

父母和顏悅色

才能養出幸福的孩子

我們都覺得,和好脾氣的人交往,簡直如沐春風。

但其實,一個人常常面帶微笑,心平氣和,更多的原因是在成長時,受到了家庭的滋養。

有耐心又溫柔的父母,會養出富有同情心和愛心的孩子。而言辭兇狠面容冷漠的父母,則會給孩子幼小的世界蒙上一層陰影……

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靜止臉實驗。

在實驗中,他先讓一個母親和孩子互動。孩子看著媽媽的笑臉,手舞足蹈,也非常開心地笑著。

緊接著,他讓母親停止微笑,面無表情。無論孩子出現怎樣的反應,母親都要一直保持,不能說話也不能和孩子繼續互動。

一開始,孩子發現了母親的不對勁,便開始揮著小手發出咿呀的聲音,試圖引起母親注意。但在發現母親還是一臉冷漠時,終於因為感受到了恐懼開始崩潰大哭。

很多人看這個實驗都會感覺揪心,直到母親最終開始回應孩子,才能鬆口氣。

可是對於孩子來說,絕不僅僅是鬆了口氣那麼簡單。

在母親對他毫無反應的這段時間,他的心跳加速,體內壓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續下去,孩子大腦關鍵部位的細胞可能會死亡。

可見,在父母冷漠的面容下長大的孩子,心裡有多麼沉重的壓力。

很多父母不會對孩子和顏悅色,動輒呵斥、打罵,這樣不僅僅會影響孩子的童年,更加會影響孩子之後的人生道路。

心理學專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曾說:

「戀愛是親子關係的複製。

如果童年幸福,我們更可能複製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們可能更痛苦。

在愛中生長的孩子,才能具備愛的能力,而在冷漠與暴力中長大的孩子,也會把這段不良的關係帶進自己的婚姻,延續自己童年時所遭受的痛苦。

所以,作為父母,和顏悅色的面容和穩定的情緒,其實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對陌生人的態度

暴露了你的修養程度

除了對待身邊親近的人保持和顏悅色,真正有教養的人,也會把好情緒留給陌生人。

記得有一次,我在公司的樓下等電梯,那時正好是上班時間,人比較多,等得也比較久。

好不容易等到電梯,門一打開,發現一位快遞員正推著一輛運貨車在裡面,車子幾乎已經佔滿了整個電梯的空間,人上不去,只能再等一趟。

這時候,身邊一個西裝革履的中年人控制不住焦躁的心情,衝著快遞員大聲呵斥:

「這些送快遞的,怎麼這麼多貨,佔著電梯讓人沒法上班,真是討厭,活該送一輩子快遞……」快遞員聽到了中年人的話,面上露出尷尬的神色,不知該出還是該進,而周圍的人看著這位言行舉止和派頭裝束及不相稱的人,都暗暗皺眉。
「算了吧,別為難人家了,尖峰時間大家等久一點不是很正常嘛,再說誰還不收快遞了,人家天天給我們送快遞也很辛苦,等一等也沒什麼的……」「因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關,對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智商和情商,對不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素質和修養。那位西裝革履的中年人或許有著很高的官職,拿著很高的工資,但個人教養的成績卻是不及格的。
想要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和教養,就去看看他們如何對待陌生人。不管是比自己身份高還是身份低,不論是服務員還是農民工,凡是擁有良好教養和素質的人,必定會懂得去尊重每一個人。

古人有言:

「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性氣清冷者,受享亦涼薄,唯和氣熱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

意思是說:

大自然四季運轉,春夏和暖萬物就獲得生長,秋冬寒冷萬物就喪失生機。

而做人的道理也和大自然一樣,一個性情高傲冷漠的人,所能得到的福氣自然就淡薄;只有那些個性溫和而又熱情助人的人,獲得的福氣才會豐厚長久。

換言之,你對待別人的態度,就是將來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唯有用寬和、溫柔的心對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熱情的回應。

對待愛人和顏悅色,你的婚姻會長久甜蜜;

對待父母孩子和顏悅色,你的家會溫馨美滿;

對待陌生人和顏悅色,你的教養和品德會得以提升。

有句話說得好:

「和顏悅色的本質是善,是一種看到生活的疲憊,和社會的殘酷以後還能對其保持熱愛和真心的善良,是帶著這份善良再出發的感恩。人生漫漫,願我們都能修得一張溫和美麗的臉,一顆堅韌善良的心。
如果你也喜歡性格溫柔,和顏悅色的人,就點一下文末「在看」告訴我吧!作者:末日之歌,努力做一個每天面帶微笑的人!來源:讀者(ID:duzheweixin),哲學人生網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作者。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每晚九點三十分,哲學君與您不見不散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告訴哲學君吧 

相關焦點

  • 夜讀 | 這三種和顏悅色,就是最大的教養
    待人和顏悅色,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對陌生人和顏悅色,是禮。你對待別人的態度,就是將來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唯有和顏悅色寬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熱情的回應。在知乎上曾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了解一個人要看他對陌生人的態度?」
  • 夜讀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
    你對待別人的態度,就是將來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唯有和顏悅色寬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熱情的回應。在知乎上曾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了解一個人要看他對陌生人的態度?」其中有一個答案令人印象深刻:「因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關,對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智商和情商,對不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素質和修養。」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深度好文)
    一個人,可以佯裝一切,卻無法佯裝教養。教養,是一個人從骨子裡透出的氣質,藏不住,也裝不來。古人說,君子有九思,和顏悅色佔其三:「色思溫,貌思恭,忿思難。」所謂教養,就是言行得當,讓每個人都很舒服,如月之光華,明亮且柔和。和顏悅色待人,是人最大的教養。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深度好文)
    一個人,可以佯裝一切,卻無法佯裝教養。教養,是一個人從骨子裡透出的氣質,藏不住,也裝不來。古人說,君子有九思,和顏悅色佔其三:「色思溫,貌思恭,忿思難。」有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了解一個人,要看這個人對陌生人的態度?
  • 一個人最大的教養,是和顏悅色
    一張和顏悅色的臉,不僅僅能體現一個人的好情緒,同時也體現了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對愛人和顏悅色婚姻才能穩固有人說:「好的婚姻,是做對方的小粉絲;壞的婚姻,是做對方的差評師。」在我小的時候,常常聽到鄰居家一對小夫妻吵架。
  • 一個人最大的教養(深度好文)
    開心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是慈眉善目,但最能顯露一個人修養的,卻是他生氣的時候,即使盛怒,也不爆粗,這是最佳的人品。-01-修養,是懂得尊重你對待別人的態度,就是將來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唯有和顏悅色寬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熱情的回應。
  • 和顏悅色,是一個人難得的修養
    一張和顏悅色的臉,不僅體現一個人的好情緒,也是一個人難得的修養。對父母和顏悅色,是孝在一次訪談中,有位主持人問周國平:「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周國平還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種教養。同事之間可以開幾句熟絡玩笑,但始終不失分寸;普通朋友噓寒問暖,親近但不親密。
  • 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是和顏悅色
    事實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想要發火是一種本能,而能夠把這種本能壓制下去,待人接物始終做到和顏悅色,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01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大孝順。」以前的時候,我們總以為,孝順父母就是給予他們很多的物質,為他們做很多的事情。卻不知,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和顏悅色地對待父母,才是為人子女最大的孝順。
  • 一個人最頂級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
    )俗話說:「脾氣人人有,拿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才是本事。」生活中,我們從一個人對待別人的態度,就能真正看出他的教養。在孔子看來,子女盡孝的時候能在父母面前做到事事、時時都和顏悅色簡直太難了。孔子問子夏,父母在掃地,子女接過來掃,子女有了好吃的就給父母吃,你認為這就是孝嗎?在一次訪談中,主持人問周國平:「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連這位一向儒雅的哲學家也說:「這個錯誤,我也常常犯。」
  • 和顏悅色,笑臉迎人是一個人最高級的貴氣
    對陌生人和顏悅色,是待人最基本的禮貌。對朋友和顏悅色,是對他人最起碼的尊重。在知乎上曾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看一個人是否具有貴氣,就要看他對陌生人的態度?」其中有一個答案令人印象深刻:因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關,對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智商和情商,對不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你的素質、修養和自身的貴人氣息。
  • 唐太宗,最高級的教養,是和顏悅色!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別人高興,讓自己舒服。一張和顏悅色的臉,足以讓自己與他人感到開心。和顏悅色,笑臉迎人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唐太宗對臣子的批評冒犯尚能和顏悅色,我們對待朋友又怎能不做到態度和善呢?「生態」蓋指生命體與其環境的有機聯繫。生態倫理就是人們對生命存在與生態環境關係的道德觀念、基本規範和道德實踐。20世紀以來,隨著人類對環境危機的廣泛體認,生態意識猛然走出專業圈囿,置身公眾舞臺,被賦予影響人類環境實踐,維護全球生態平衡的重任,成為世界顯學。
  • 一個人的教養(精闢)
    教養是一個人的天性,教養是一個人的素質。教養是為人的準則,教養是處世的規矩。教養,是一個人後天的修煉,一個人堅定的信念!教養,是對自己的約束,是對別人的尊重。教養和善良一樣,都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品質。教養,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想要別人善待你,就要從自己做起。不去拿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而是多去體諒他人難處。
  • 你對別人的態度,就是你最真實的人品
    待人和顏悅色,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
  • 最難的教養是對家人和顏悅色
    所以,能對父母能做到和顏悅色,是最難的教養。著名作家史鐵生雙腿癱瘓後,脾氣變得喜怒無常,經常對母親發脾氣。然而母親即使身患肝病,口吐鮮血,心裡口裡記掛著的還是自己的兒子。後來母親死了,史鐵生才突然醒悟:「這倔強只留給我痛悔,絲毫也沒有驕傲。我真想告誡所有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 最難的教養,是對家人和顏悅色
    所以,能對父母能做到和顏悅色,是最難的教養。著名作家史鐵生雙腿癱瘓後,脾氣變得喜怒無常,經常對母親發脾氣。然而母親即使身患肝病,口吐鮮血,心裡口裡記掛著的還是自己的兒子。後來母親死了,史鐵生才突然醒悟:「這倔強只留給我痛悔,絲毫也沒有驕傲。我真想告誡所有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 「夜讀」一個人最大的愚蠢:只對外人和氣,卻對家人發脾氣
    一個人最大的愚蠢:只對外人和氣,卻對家人發脾氣06:47來自人民日報1有句話說,「對待外人的彬彬有禮,可能只是處世的圓滑,而將好態度留給愛的人,才是深入骨髓的教養。」還有一次,上一秒給客戶打電話時他還和顏悅色,下一秒家人打電話進來時他就顯得很不耐煩,說:「你又怎麼了?這麼點事都解決不了,你還能做些什麼?」聽得同事目瞪口呆。看一個人的真面目,不能只看他在外人面前的表現,也應該看看他在家人面前的狀態。一個人總對家人發脾氣,對外人再怎麼恭維,人品也有待考究。
  • 讓別人感到舒服,是為人最大的教養
    卷首語:人生就是一個跌倒爬起的過程,受傷了就耐心養傷,傷好了就再度飛翔。而這之中,每一次發奮努力的背後,必有加倍的賞賜。俗話說:君子如玉,觸手可溫。真正高情商,有教養,一定是利人,而非利己。如若一個人讓你感覺溫暖舒適,那麼他一定是你最想結交與合作的人。01寬容敦厚,讓人如沐春風。
  • 教養,就是懂得將心比心
    名家畫廊 | 範揚一個人修養的高低,不看他衣著華麗還是寒酸,身份高貴還是卑微,重要的是他是否懂得尊重別人。真正有教養的人,從來不會認為自己高高在上,把優越感寫在臉上、掛在嘴邊。有教養的人,等車知道排隊,吃飯知道不浪費,別人輸密碼時會主動迴避,自己闖了禍能盡力承擔。
  • 有教養,是一個孩子最大的福氣
    把孩童時代的品格教養提到這麼高的地位,是因為它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底色,是育人的根本。有了童蒙養正,一個人今後少年立志、成年立德的人生道路就有了基本的保障。那麼該如何從小養成「良好的教養」呢?對孩童來說,講大道理一定效果不佳,真正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嵌入基本的行為規範教導,禮儀教養離不開對生活的觀察與感受。
  • 一個人的教養如何?從細節裡就知道
    陳道明說:「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一個懂得尊重和善待弱者的人,才是真正有教養的人,才是真正高貴的人!戴爾·卡耐基《人性的弱點》中寫道:「只為自己著想的人是無藥可救的,他們是沒有教養的人,無論他受過什麼樣的教育。」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不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借著自己的身份之便來欺壓他人,同時,也清楚地知道身為弱者的局限,表現地較為寬容和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