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加強中小學生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任何獎項均不作為招生...

2020-12-17 藍鯨財經

藍鯨教育7月20日訊,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堅持素質教育導向,切實維護教育公平,進一步規範競賽管理工作。

《通知》要求,各競賽主辦單位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全面開展一次自查,對以往獲獎項目的真實性、獨創性進行覆核。要堅決避免參賽項目明顯不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現象的發生,堅決防止由家長或其他人代勞等參賽造假行為。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必須堅持公益性,做到「零收費」。

《通知》明確,任何競賽獎項均不作為基礎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加分依據。各地要繼續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幼升小、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政策,不得將任何競賽獎項作為升學依據。要繼續對本地區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中考)加分項目進行清理和規範,嚴禁將各類競賽獲獎情況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中考)加分依據。

《通知》進一步強調,教育部將進一步加強對審核通過的競賽的管理,嚴肅查處競賽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情節嚴重或者經警告、提醒仍不改正的,將從競賽名單中移除,並不再受理舉辦單位舉辦競賽的申請。各省(區、市)要加強對在省域內落地的全國性競賽的管理,同時加強對省級競賽的管理。各地各學校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決禁止違背學術誠信要求的行為。要加強對競賽管理政策的宣傳,讓中小學師生和家長充分了解掌握全國和本省份競賽名單,引導中小學師生和家長主動抵制名單外的違規競賽活動,發現線索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共同維護良好秩序。

相關焦點

  • 【教育部要求進一步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
    【教育部要求進一步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堅決防止家長他人代勞等參賽造假行為】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要求各競賽主辦單位全面開展一次自查,對以往獲獎項目的真實性、獨創性進行覆核。要堅決避免參賽項目明顯不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現象的發生,堅決防止由家長或其他人代勞等參賽造假行為。
  • 中小學任何競賽獎項均不與基礎教育招生入學掛鈎
    臨近年末面對中小學生的各類競賽紛至沓來個別社會組織未經審批違規開展競賽、個別校外培訓機構以競賽名次與升學掛鈎為「噱頭」的事件時有發生近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重要提醒,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需審批才能舉辦,任何競賽獎項均不與基礎教育階段招生入學掛鈎
  • 教育部: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將開展自查覆核
    為規範個別競賽在組織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的通知》。2020年7月7日,蘇州一名小學生在蘇州博物館嘗試石刻。教育部將進一步加強對審核通過的競賽的管理,嚴肅查處競賽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情節嚴重的,將從競賽名單中移除,並不再受理舉辦單位舉辦競賽的申請。
  • 29項全國性競賽活動公布 肯德基三人籃球賽等3項被除
    2018年2月,教育部發布公告,要求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一律按管理權限進行重新核准,未經重新核准的,不得再組織開展活動。2018年9月又印發了具體管理辦法,並於當年10月開展了首次評審認定工作。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教育部曾發布過2019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公示名單,加上2月補充確定進入名單的信息學奧賽,共確定了擬同意2019年度舉辦的科技創新類、學科類、藝術體育類全國性競賽活動共32項,並進行了公示。
  • 教育部公示2020-2021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
    近日,教育部公示了2020-2021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擬確定35項全國性競賽活動,舉辦時間原則上為2021年8月前。人員聚集的競賽具體舉辦時,主辦單位須報舉辦地疫情防控部門同意。名單公示期為2020年7月1日至7日。
  • 北京將出管理辦法 中小學全市性競賽結果不作為招生依據
    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市性競賽活動須先審批,競賽以及競賽產生的結果不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的依據。《關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市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日前開始在市教委官網徵求意見。
  • 「十三五」中小學生素質教育不斷提升
    教育部1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有關情況。95%學校能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鍛鍊與升學脫鉤 讓競賽回歸興趣本質 一方面加強學校內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以往不那麼被大家重視的部分;另一方面,近年來,校外的培訓、競賽也在不斷規範。這兩天,北京市教委正在就一項管理辦法徵求意見,主題就是規範中小學生競賽活動。
  • 美育是一種剛需,教育部:未來不學藝術,可能進不了好學校!
    2020屆高考生迎來了一項新的招生改革政策取消所有奧數培訓班取消所有文化考試冠軍加分加強全面發展綜合素質評價將納入高考範疇重點是在音樂、戲劇、戲曲、影視、舞蹈等興趣特長參加藝術活動的成果等重點是藝術才藝成果等
  • 今年3月起,民辦學校招生實行100%搖號!取消特長生招生!
    長期以來,一些學校開展各類提前招生,「掐尖」選生源,或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的行為屢禁不止,既嚴重擾亂了招生工作秩序,違背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發展規律,又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 27條中小學生減負舉措發布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同時,規範普通高中招生行為,公辦和民辦普通高中學校同步招生,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審批區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義務教育學校各年級學生實行常態編班,嚴禁舉辦重點班。
  • 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教育部回應了
    積極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工作,加強對「網絡保護」章節內容的法律宣傳和權威解讀,保障和引導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網絡。同時將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強化正向引導,加強對中小學健康上網、合理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教育引導工作,鼓勵各地各校積極創新教育方式和手段,完善學校設施設備,加強對中小學生網絡和智慧型手機使用的日常管理。
  • 教育部答覆「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建議
    教育部在成文於10月14日的《答覆》中指出,建設綠色網絡,引導中小學生合理上網、健康上網是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重要內容。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視網絡環境下的德育工作,引導中小學生合理上網、健康上網,取得良好成效。一、加強政策指導。
  • 孩子網課上得怎麼樣、中高考改革有何最新進展……教育部這場發布...
    疫情「停課不停學」 近萬節網課助力1.8億中小學生居家學習 教育部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基礎教育全面提質進入新階段,德育工作實效顯著提高,課程教學改革全面深化。新冠疫情暴發後,我國迅速開發遴選了1350項優秀專題教育資源、8000多節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網絡課程教學資源和1135節「空中課堂」直播課程,有效支撐了「停課不停學」工作,滿足了1.8億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 需求,網絡瀏覽次數累計達24.27億。 實在!
  • 江蘇省2020年綜合評價招生條件大盤點!省三可報!機不可失!
    招生條件總結總體來看,江蘇省今年招生條件主要分以下5大類:1、綜合成績優秀類:對高中期末成績排名有要求或者對高中星級級別有要求。2、競賽獎項類:對競賽獎項有要求,主要為五大學科競賽、文科類競賽、科創類競賽。
  • 學生競賽結果,「脫鉤」也需「掛鈎」
    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北京市教委起草了《關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市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在競賽產生的文件、證書、獎章顯著位置標註活動已經市教委認定的文件名稱、文號以及「不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等字樣。
  • 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教育部回應來了!
    同時將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強化正向引導,加強對中小學健康上網、合理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教育引導工作,鼓勵各地各校積極創新教育方式和手段,完善學校設施設備,加強對中小學生網絡和智慧型手機使用的日常管理。此外,會同相關部門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淨化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加強家庭教育指導,發揮家長監管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 河源9部門聯手出臺27條舉措,為中小學生減負
    漫畫:吳丹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同時,規範普通高中招生行為,公辦和民辦普通高中學校同步招生,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審批區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義務教育學校各年級學生實行常態編班,嚴禁舉辦重點班。
  • 馬尾這名小學生不簡單!
    我們社團成立兩年來獲得過省市的獎項,這次是第一次獲得國家級獎項,我很為他感到高興,也很感謝家長的支持。」在創客空間內,林傑向記者介紹了陳泓宇的作品《自動抽獎機》,它還成為社團內的一個教學範例,其他社團成員在他的作品基礎上做了一定的優化設計。「學生們可以通過積木塊遊戲化編程,讓自己的想法成為實物,不僅充分鍛鍊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增強他們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