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性格軟弱,內心自卑的人,總喜歡說這3種話,很準

2021-01-11 心理相先生

言行舉止是反映出一個人心理面貌的最佳素材了,特別是言語,一個人習以為常的言語往往對其有重要的作用,有特殊的心理意義。

那下方面我們就從這個角度來剖析一下,以一個心理學的視角,通過一個人總喜歡說的話,看到他性格當中的軟弱,以及內心的自卑。

當然術業有專攻,每一個現象,每一種行為用其他的專業知識,或者生活經驗也是可以有不同解釋的,所以,以下的論述,僅供你參考,它只是一種心理學論述。

1、說抱怨和怪罪別人的話

我的一個朋友小安(化名)給我講了她們家的故事,她告訴我,她的媽媽特別喜歡抱怨別人,以前她不以為然,認為媽媽只是以前日子過得苦,所以現在才這樣。

現在她跟我接觸的多了,學習到了一些心理學知識,她認為媽媽經常抱怨別人,抱怨爸爸做不好事情,抱怨自己在家裡懶惰,才使得家裡經常亂糟糟的等是有很深的心理原因的。

這是因為媽媽的自我太軟弱,所以才需要找一個人來承擔不好的後果。並且媽媽特別能忍,以前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她過得很不好,但是她特能忍,幾乎不會發脾氣,但是事後那些情緒,那些苦楚都會說給小安。

也是因為這樣的母子關係,小安從小就承接了她媽媽的很多負面情緒,這讓小安很容易情緒化,也是這個原因她才來到我的諮詢室。

我們還是回到小安媽媽經常抱怨別人,說一些歸罪別人的話這件事上,為什麼她總是會這樣說呢?

因為她的核心自我不成熟、不穩定,沒有辦法承擔責任,責任和不好的結果會對她的自我構成壓迫,這是原本虛弱,乃至軟弱的自我,無法承受的,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把這些甩給別人。

2、面對困難和選擇說怎麼辦這樣的話

經常說這種話的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在少數,在心理諮詢中也經常會遇到,就比如前不久一個來訪者王強(化名),在諮詢中,他動不動就說老師我該怎麼辦,我不知道怎麼辦,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類似這樣的話,在我和他的談話中,隨處可見。

王強告訴我他具有一定程度的選擇恐懼症,面對事情總是猶豫不決,希望能有一個人替他做決定,比如他去超市裡買牙膏,兩款產品都不錯,都是知名的品牌,這時候他就看配方,看生產日期,不知道哪個好,不知道該選擇哪一個,就類似這樣的事,經常在浪費他的時間。

那更大一些的事情更就難以抉擇了,如高考選擇哪個專業。比如他選擇了一個熱門專業,本來都已經填好提交了,可是回去之後,又是各種查詢,感覺不太好,就這樣前前後後改了十幾次,直到系統截至。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他看來,一次選擇失敗,結果是很可怕的,而他自己是承受不了這個很可怕的後果的,因為他認為自己很弱,不足以面對這個不好的結果。

3、經常說我好累,我好睏這樣的話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論述過,憤怒有的時候是一種生命力,是一種活力。而一個性格相對軟弱的人,是不會表達自己的憤怒的,或者說一個性格軟弱的人,是沒有脾氣的,是壓抑自己的。

來訪者張京(化名)的經歷和生活狀況就是這樣的,張京是一個憨厚的老實人,是我老家農村的,他沒有任何脾氣,就是喜歡吃,喜歡睡覺,他告訴我因為他總是很乏,很困。

張京表面的行為背後是他生命力的被壓抑,比如他的妻子脾氣特別暴躁,經常罵他,還動不動會對他上手。張京知道自己沒有啥本事,村裡的和他年齡差不多的,有的都沒有取上媳婦,所以他從不跟媳婦發脾氣,當然主要原因是張京本身的心理習慣,從小到大就是那樣一種性格。

儘管表面上張京沒有脾氣,不會憤怒,其實他內心是壓抑的,但是理性告訴他應該對別人溫和,對媳婦好,所以這種理性和他本來的感受就開始「鬥爭」,心理能量就這樣消耗,於是就感到累和困。

看完了上面的內容,不知道看到此處的你有沒有想到與自己有關的人和事,一個人的自我發展就是在不斷地發現性格中固有的成分,然後在關係中去鬆動固有的成分中進行的,唯有這樣我們才會活得更好,祝福你,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小時候有過這3種經歷的人,自卑、軟弱,還很負能量
    安全感可以說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人,會形成深深的自卑,會不自信,會沒有熱情。亦或者他會經常壓抑自己,不敢與別人發生任何衝突,從而變得相當軟弱,以至於滋生出很多負能量。而安全感的形成往往與一個人生命早期的經歷有關,比如有過這3種經歷的孩子,可能會變得自卑,軟弱,其實最本質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形成足夠的安全感。
  • 心理學家:至今不敢說這3句話,說明你骨子裡很軟弱,自卑
    你有沒有什麼不敢說的話?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沒有,有什麼話我不敢說呢?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恭喜你,說明你的心理狀態非常的好。但絕大多數人,恐怕都要深思一下:我是真的什麼話都敢說,從來不委屈自己麼?就比如下面這3句話,如果你至今也沒辦法底氣十足,毫不猶豫地說出來,那麼說明你心底還是有很多軟弱和自卑。(1)「不行」拒絕,是一個人最基本,最無可厚非的權力。
  • 內心「自卑」的人,常常會說的5種話
    有些時候,我們說出口的一些話,其實也暗藏著自己的性格特徵。內心「自卑」的人,常常會說的5種話。責備別人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當我們遇到失敗或者困難的時候,應該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認為自己不行對自己有自信的人,更喜歡迎接挑戰。遇到越大的難題,就越能激起他們的鬥志。內心自卑的人,對自己很不自信。所以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害怕失敗。
  • 內心自卑的人,喜歡說這幾種話,需克服
    不同的心理的人會有不同的說話習慣和方式,多去注意這些,就能夠讓我們對別人的內心有一個更加準確的感知。 每個人不同的性格組成了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群,而內心自卑的人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一類人,他們言行也是可以反映出性格的。
  • 心理學家說:一個人說話的聲音,暴露了他的性格特徵,很準的!
    心理學家說:一個人說話的聲音,暴露了他的性格特徵,很準的!俗話說,聞聲如見人。心理學家經長期過研究,得出此結論:一個人說話的聲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個人的形象和性格特點,通過他說話的聲音,我們可以對他的性格特質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具體如下——01一般情況下,說話聲音大的人性格都是開朗大方的。
  • 心理學家說:一個人的習慣「坐姿」,會暴露他的性格,很準的!
    細心的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通過一個人的坐姿,也可以了解他的性格和心理。 心理學家說:一個人的習慣「坐姿」,會暴露他的性格,很準的! 1.經常正襟危坐、目不斜視 正襟危坐、目不斜視給人的感覺是威嚴、嚴謹,力求完美,辦事周密而講究實際。
  • 心理學家說:一個人的「坐姿」,會暴露他的性格特徵,很準的!
    比如:一個人坐什麼座位,怎樣坐,不僅體現了尊卑主次,也反映了這個人慣常的性格特徵,以及此時此刻的心理狀態。心理學家說:一個人的「坐姿」,會暴露他的性格特徵,很準的!習慣淺坐在椅子邊角上的人不自信,還有幾分膽怯,顯示出一種屈居劣勢的狀態。在這種人面前,你千萬不要顯得自己太強大、傲慢,因為他們內心會有反抗。相反,你若表現了對他的友好或關心,他一定會在心裡喜歡你,願意與你接近,這為拓展以後的關係奠定了基礎。
  • 心理學家:極度自卑的孩子,骨子裡透露著這五種特徵,家長要關注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上臺演講畏畏縮縮,在喜歡的人面前不敢表達愛意,聽到別人的談論就以為在說自己……這些特徵相信很多人都中招了,因為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自卑心理,只不過有些表現得很明顯,而有些就隱藏得比較深。
  • 心理學家,不敢說下面3句話的人,骨子裡自卑且懦弱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在生活中,如果有人問你是不是有些話不敢說時,你如果回答「怎麼可能,生活中根本沒什麼話是自己不敢說的」,那麼恭喜你,說明你的心理非常健康。但現實中,很多人由於自己的不良性格造成寧願委屈自己,也不敢說一些自己爭取利益的話,就比如以下三句話有些人從來沒有說過,原因就是自己內心軟弱自卑導致的。第一句,「我可以」自卑感,是指一種「比不上」的感覺(feelings of inferiority)。
  • 喜歡說這3種話的人,骨子裡自卑,很負能量,最好遠離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個好的關係,同時也能活出自己。歡迎來到付費專欄《活出自己的心理學大課100講》第18節。本專欄的100節陸續更新,詳情請查看專欄簡介。作者:相先生,心理諮詢師,籤約作者。以下是本節摘要:上一講,我們講了怎麼樣通過一個人的購物習慣了解他的潛意識,這一節,我們通過一個人喜歡說的話,繼續了解潛意識,了解他真實的內心面貌。這一節我們要講的是通過分析一個人經常說的三種話,了解其內心深處(潛意識)裡的自卑,以及由此帶來的負能量,是如何影響他的人際關係的。
  • 經常說這3句話的人,都是性格軟弱的,看看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大家都知道,看人要看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尤其是他們的言語,有些話是經過大腦加工說出來的,而有些話是一個人習慣性地表達,那麼,這些習慣性的言語,就會真實的反應這個人的內心狀況。經常說這3句話的人,往往是性格軟弱的,他們在不經意間暴露了自己,讓人感覺他們很軟弱,那麼,他們愛說哪3句話呢?
  • 心理學家給出2個心理療法,讓你從極度自卑,變成死不要臉!
    心理學家根據研究發現,自卑主要源於這3個方面:1、一個人的成長經歷根據研究發現,自卑心理的產生,與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分不開,也就是說一個人的童年經歷,會直接影響到他的性格成長。就像小時候缺乏父愛的孩子,會變得沒有勇氣,性格更加偏向於文靜和軟弱;一個人在學生時期,經常被家長和老師批評,就會在心理留下陰影,長大後會變得不自信。
  • 非常自卑的人,喜歡說這幾種話
    聰明的人,會想辦法擺脫自卑心理,做一個自信的人。愚昧的人,才一直自卑,並且為自己辯解,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服自己繼續做一個「平庸的人」。一個人是否自卑?聽他說話就知道了。非常自卑的人,多半喜歡說以下幾種話。01說「打退堂鼓」的話:遇到難一點點的事情,就前怕狼後怕虎。
  • 心理學:如果你喜歡做這3種事,說明你骨子裡很自卑
    「自卑」是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複雜情感,有些人會過分的輕視自己,而有些人總會一步步的走向心理扭曲。 趙泰性格上的陰暗和情緒上的反覆無常,都源自於內心深處的自卑感,在成人之後,他並沒有通過一種積極的正能量的方式去克服這種自卑,反而在心理上逐漸的扭曲。
  • 你自卑嗎?心理學:真正自卑的人,最常見的3種表現
    自卑,是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的一種特質。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自卑,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人類之所以能夠不斷的精進自己,也是來自於我們內心的自卑感。自卑可能是來自於對大自然的崇敬,也可能是來自於對於命運的敬畏,可如果我們內心的自卑感過於沉重,形成了一種自卑情結,那麼就會在生活中產生過多的恐懼與焦慮情緒。阿德勒認為,自卑是我們超越自己的種動力,而自卑情結,則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一種阻力。
  • 識人術:一個人說話的習慣,暴露了他的性格和內心,一看一個準!
    我們經常喜歡說的口頭禪,恰恰就屬於潛意識的範疇,因為這些話並沒有經過理性大腦的處理,而是潛意識的一種表達。所以說,通過一個人經常喜歡說的話,就能夠判斷出這個人的基本性格,而且還有可能會左右他們的命運,一起來看看吧!
  • 一位心理學家告訴我:你喜歡的顏色,暴露了你的內心,很準!
    一位心理學家告訴我:你喜歡的顏色,暴露了你的內心,很準!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而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顏色又影響著人的性格發展,你試過通過顏色來了解自己嗎?想不想用顏色去了解身邊的人?依顏色喜好做性格判斷,始於德國心理學家魯米艾爾,此後,這種研究風靡世界。
  • 一位心理學家告訴我:你喜歡的衣服顏色暴露了你的內心,很準的!
    在古代,人們就已經產生了對色彩的敬畏和崇拜,遠古的巖畫和古代等級分明的衣服色彩標準就說明了這一點;到了近現代,由於服飾樣式和顏色逐步豐富,人們開始把自己的審美意識灌注到對衣服色彩的選擇中去,同時,也把自己的性格特點顯現在了衣服色彩上。 可以說,通過一個人對不同色彩的服裝的喜好,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徵。
  • 心理學家:經常做這3件事情的人,骨子裡極度自卑,看你是不是?
    心理學家分析得出,一個人如果經常做這3件事情,說明他是一個骨子裡就很自卑的人:1、迴避社交自卑的人比較孤僻,他們喜歡自己一個人待在自認為安全的角落,拒絕社交,拒絕與任何人交往。當他們進入一群人的社交環境時,會感到非常的不舒適,會擔心別人對自己評頭論足,擔心別人發現自己的缺點指責自己,想要快速逃離這個群體。心理學家經過調查發現,很多骨子裡自卑的人,內心其實想要與別人社交,吃飯玩樂的。但是當她們真正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時,又會感覺到不自在,不舒服,所以就慢慢的變得孤僻起來,拒絕社交了。
  • 兒子性格軟弱,多半與父母有關,這幾種性格的家長要注意
    但作為男孩父母,不要這樣有這些行為,這會對孩子造成很深的陰影。兒子性格軟弱,多半與父母有關,這幾種性格的家長要注意!「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以後能有什麼出息!」其實,作為家長,無非是抱怨。而這種情況出現,往往與父母的性格有很大關係。有些家長較為直接,當他們看到孩子做不好,就喜歡直接用這種話發洩不滿。他們認為這種小事很簡單,為什麼兒子卻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