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關注外賣「殺熟會員」事件:未發現配送費存在差異

2020-12-23 最新熱點聚集

央視最新調查結果出爐 治好無數網友的「被殺熟」焦慮

近日,「美團被爆殺熟外賣會員」的話題受到關注,有自媒體發文質疑,美團對會員用戶實施差別待遇。對此,美團外賣回應稱,不存在差異定價。經過實地調查,會員配送費更貴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因為定位緩存造成預估不準。

12月19日,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關注此事,並進行了測試:「經過多次嘗試,記者用兩部手機同時下單,並未發現配送費存在差異。」

「同一家外賣,同一個配送位置,同一個下單時間節點,在開通會員後,為什麼配送費比非會員要高?」在該自媒體的描述中,他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12月9日在一家常點的外賣店鋪下單發現,平常不超過3元的配送費漲至6元。

隨後作者分別在兩部手機使用會員帳號和非會員帳號同步測試,結果發現會員帳號的配送費6元,而非會員帳號的配送費僅為2元。作者質疑美團對外賣會員「殺熟」。

據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報導,欄目記者找來兩部手機進行測試,其中一部為美團會員,另外一部沒有註冊成為美團會員,也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向同一家店點外賣。

「現在可以看一下,這部沒有開通會員的配送費是3元,這部已經開通的,配送費仍然是3元。」經過多次嘗試,記者用兩部手機同時下單,並未發現配送費存在差異。

此前的12月17日,美團外賣回應稱,針對反饋的配送費差異問題,已經立即聯繫用戶並赴現場調查。經查,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因為定位緩存造成預估不準。用戶實際下單的配送費,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

相關焦點

  • 網友質疑外賣會員配送費殺熟?央視調查還原真相
    近日,有網友發文質疑美團外賣殺熟,聲稱自己分別在兩部手機使用會員帳號和非會員帳號同步測試,結果發現會員帳號的配送費6元,而非會員帳號的配送費僅為2元。 針對上面的質疑和回應,央視《中國新聞》進行了實地調查。
  • 美團外賣配送費差異是定位緩存的鍋?網友:殺熟不止一次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美團外賣陷入「殺熟」會員風波。近日,自媒體「漂移神父」發布《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文章稱,作者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發現常點的一家店鋪,其配送費由平時的2元變為6元。
  • 美團外賣會員事件背後,大數據殺熟正在不斷進化
    12月17日,美團外賣被自媒體曝光「殺熟」外賣會員的一篇文章在網上刷屏,根據該文章描述,花錢開了外賣會員以後配送費反而變得更貴了。傍晚,美團官方對該話題進行了正式回應,表示「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通過與用戶進一步確認,發現是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錯誤地使用了用戶上一次的歷史定位,與用戶實際位置產生了偏差,導致了配送費預估不準。 」但是在美團正式回應之前,「美團被曝殺熟外賣會員」就已經衝上微博熱搜,截止發稿前該話題為熱搜第五。
  • 配送費,會員6元非會員2元?被指「殺熟」,美團外賣致歉,但網友並不...
    可現實卻是……17日美團被曝出「殺熟外賣會員」引起廣泛熱議一自媒體博主聲稱>自己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卻發現自己常點的一家店鋪配送費從平時的2元漲到6元作者為此還做了個試驗在美團上的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5元不等對此,美團方面緊急回應↓↓↓自媒體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
  • 大數據殺熟何時休?美團外賣頂風作案:會員和非會員差別定價
    大數據殺熟又雙叒叕登上微博熱搜,成為熱議話題,撩動著消費者的神經:又被當成韭菜割了!近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中指出美團存在利用大數據殺熟現象,美團外賣會員的配送費居然比非會員的還要貴,且這種現象在其他外賣平臺上也同樣存在。此事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藉此吐槽:「國家才剛出臺了網際網路反壟斷法,美團外賣就敢頂風作案了,佩服佩服!」
  • 會員用戶比普通用戶貴3倍?外賣平臺被曝「殺熟」,官方這樣回應
    該名博主發現自己在充值美團會員後,配送費相比非會員反而要貴了三倍,對此美團最初以數據緩存為託辭,但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很多網友認為美團外賣可能存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充值美團外賣會員後,配送費卻貴了?近日一位美食博主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個實驗,這引發了網友的強烈關注。
  • 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訂酒店和機票可能也有這樣的遭遇
    12月17日,在事件發酵數天後,美團外賣對外發表公開回應稱: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導致。用戶下單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美團的解釋我並不認同。」漂移神父向AI財經社表示,第一次地址是有問題,但第二次地址是一樣的,因此他不認同美團的回應。
  • 男子買美團會員後發現被「殺熟」:配送費會員6元,非會員只要2元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推出了網約車平臺,甚至還有外賣平臺,但不得不說這些軟體的出現大大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比如說外賣吧,我們在忙或者不願意出門也不願意做飯時就會用上,只要打開軟體進去挑選自己想吃的東西付款下單便可。
  • 會員花費反而更貴?知名外賣平臺被曝「殺熟」,官方緊急回應,但……
    本文轉自【江蘇新聞】;12月17日 美團外賣被曝出「殺熟外賣會員」引起廣泛熱議 一自媒體博主聲稱自己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卻發現 自己常點的一家店鋪配送費從平時的2元漲到6元作者為此還做了個試驗 在美團上的
  • 會員花費反而更貴?知名外賣平臺被曝「殺熟」?官方緊急回應
    可現實卻是……昨天(17日)美團被曝出「殺熟外賣會員」引起廣泛熱議一自媒體博主聲稱自己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卻發現自己常點的一家店鋪配送費從平時的2元漲到6元作者為此還做了個試驗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時間點單
  • 什麼是大數據殺熟?美團會員真的把用戶當韭菜?
    大數據殺熟其實不是新鮮事了,只不過最近一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引發了熱議,大數據殺熟才再一次被人們所提及,這篇網絡爆文的作者表示在支付15元開通美團VIP後,點外賣的配送費由原來的2元上漲到6元,然後再降到4元,諸多網友表示本以為薅了羊毛,其實自己才是那隻被薅的羊。
  • 早資道|美團回應殺熟外賣會員;沃爾瑪宣布與TikTok達成直播帶貨合作
    美團回應殺熟外賣會員:系定位緩存偏差導致12月17日,網上突然曝出美團外賣會員殺熟事件。《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一文指出,使用美團外賣點餐,「同一家外賣,同一個配送位置,同一個下單時間節點,會員配送費比非會員要高」,基本超出1-5元不等。不少用戶也證實,美團會員與非會員配送費確存在差異。對此,美團外賣回應稱,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用戶實際下單的配送費,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
  • 知名外賣平臺被曝「殺熟」?開通會員配送費2元變6元,官方緊急回應
    知名外賣平臺被曝「殺熟」?可現實卻是……17日美團被曝出「殺熟外賣會員」引起廣泛熱議一自媒體博主聲稱自己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卻發現自己常點的一家店鋪配送費從平時的2元漲到6元作者為此還做了個試驗
  • 不止美團,京東、餓了麼同樣對會員「殺熟」
    原標題:美團被指會員被殺熟,網際網路「殺熟」為何屢禁不止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12月17日下午,「漂移神父」發文稱購買美團會員後被大數據殺熟,迅速上了微博兩條熱搜,截至發稿,熱搜閱讀量超過6億。當天,美團做了回應,稱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導致配送費差異。
  • 美團回應「殺熟」,但理由卻讓網友都炸了……|大數據殺熟|美團|...
    時間久了呢,也想省點銀子,於是就開了一個美團會員,花15元領5個5元無門檻紅包。然後,魔幻的事情就開始發生了……他發現這家驢火的配送費,由平時的2元變為了6元。最終不得不接受:一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手機,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5元不等。於是,他很生氣的把這件事反饋給了客服。
  • 美團外賣:商家被「吸血」,用戶被殺熟
    這個網際網路外賣快餐時代,一個事件的熱度來得快去得更快,往往半天可能熱度就沒了。然而標題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居然可以從周一(14日)到周五(18日)持續發熱,不僅十萬加還上了微博熱搜。
  • 割會員韭菜,美團也玩大數據殺熟?美團:軟體緩存;網友:你當我傻?
    「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網友:把大家當傻子嗎12月17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刷屏,該文作者基於自己點外賣的經歷發現,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用同一個配送地址,在同樣的時間點單,會員比非會員的配送費更高。文章中稱,本以為開通外賣會員會省錢,但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都比非會員高1-5元。
  • 螞蟻主動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美團回應殺熟會員配送費更高;理想...
    螞蟻主動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美團回應殺熟會員配送費更高;理想汽車累計交付量突破3萬輛 | 中企十條 2020-12-18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淺談網際網路電商平臺殺熟常規操作
    近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中指出美團存在利用大數據殺熟現象,美團外賣會員的配送費居然比非會員的還要貴,且這種現象在其他外賣平臺上也同樣存在。此事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藉此吐槽:「國家才剛出臺了網際網路反壟斷法,美團外賣就敢頂風作案了,佩服佩服!」
  • 美團被曝殺熟外賣會員 當事人:接受致歉態度 不認同理由_個股資訊...
    原標題:美團被曝殺熟外賣會員,當事人:接受致歉態度,不認同理由  在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浪潮之下,被曝出大數據殺熟事件,可能會對美團的市場估值等帶來一定業務層面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