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外賣:商家被「吸血」,用戶被殺熟

2020-12-18 騰訊網

這個網際網路外賣快餐時代,一個事件的熱度來得快去得更快,往往半天可能熱度就沒了。然而標題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居然可以從周一(14日)到周五(18日)持續發熱,不僅十萬加還上了微博熱搜。

作者「漂移神父」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發現常點的一家店鋪,其配送費由平時的2元變為了6元。為此他還做了個試驗,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時間點單,會員帳號的配送費仍為6元,而非會員帳號僅為2元。文章中還提到,不僅是一家店出現這種情況,一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手機,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5元不等。

面對《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文章裡「會員比非會員配送費更貴」等問題,美團外賣在2020年12月17日發布了官方說明——

「……經查,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我們也通過與用戶進一步確認,是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錯誤地使用了用戶上一次的歷史定位,與用戶實際位置產生了偏差,導致了配送費預估不準。」

這可能美團技術員們被黑得最慘的一次。如果定位還能緩存,那首先應該會出現送錯地址的bug啊?但為什麼沒有送錯地址,反而一個會員帳號,一個非會員帳號,同一個配送地址,會員反而比非會員的配送費要高呢?

億萬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這樣的說明與官方回應當然不能買帳,美團外賣不能甩鍋給技術,這明擺著是大數據殺熟。經歷了淘寶殺熟、機票殺熟、酒店殺熟……現在遇到外賣殺熟,大家已經見怪不驚了:大數據這把雙刃劍,負面倒是被用得挺好,殺熟,殺一切。

如果大數據殺熟成了美團這樣的平臺公司慣用手段,那會員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顯然在美團外賣用戶數量積累到相當規模後,用戶出現了分層。又由於推出會員等機制,很難想像美團對於購買會員的消費能力強、高價值用戶,是不是在後臺給他們貼上了愚弄人的標籤:「高頻=傻X」、「利潤價值高=高級韭菜」?

口口聲聲說顧客就是上帝,用戶至上。但是美團們實際上做了一次次的雙標,傷害到用戶的切身利益。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四項基本原則就是平等自願、公平公正、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美團表面上一套,背地裡卻把用戶當韭菜收割,平等、公平、等價和信用等市場經濟原則也就無從談起。

事實上,美團的割韭菜,不是只割用戶,也割商家。被曝殺熟外賣會員後,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出現多名自稱是美團外賣商家的網友爆料,稱用戶在美團App前端看到的配送費減免、紅包補貼、天天神券等,在後端都是美團出的少,商家出的多甚至是商家為了獲得美團更高排名流量血虧強撐出資。有商家網友痛陳,開了一年的美團外賣店,每天都在虧,最後實在撐不下去關門大吉。

(圖據網絡)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在餐飲行業流傳一句話,「上了美團外賣,就是給美團打工」。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期間,4月10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一篇推文《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引起了廣泛熱議。函件以廣東省內十多家餐飲協會的名義,對美團收取高額外賣佣金以及要求商家籤訂獨家條款排除公平競爭的兩項舉措,向其母公司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的兩項舉措提出交涉和抗議。廣東餐飲行業協會就指出,美團憑藉在廣東餐飲外賣市場佔據的高達60%-90%份額,設定了諸多不公平的交易規則並大幅提高佣金比例,疫情期間甚至將新開餐飲商家的佣金比例上限提高達到了26%,比疫情發生前的佣金上限還要多出了1到5個百分點。

時代周報等媒體發現,早在2020年2月21日,南充市火鍋協會就以公開信的形式向南充市政府舉報美團疫情期間突然提高佣金、壟斷經營及不正當競爭等問題。但當時,美團並沒有對提高抽傭一事作出具體的解釋,反而是網上關於美團提高抽傭比例的相關文章遭到舉報。韭菜兩頭割,割了用戶再割商家,美團如此成就今天的自己,恐怕讓人大跌眼鏡。

民眾關心的問題來了:餐飲企業的血汗錢,美團吸取多少呢?2019年財報顯示,美團餐飲外賣佣金收入全年約為496.5億元,同比增長39%,抽傭率12.64%。美團外賣在2019年實現了毛利率同比增長4.9%,外賣毛利率漲到了18.7%。

到了2020年,財報資料顯示,美團第三季度營收354億元,同比增長28.8%,經調整淨利潤20.54億元,同比增5.8%。2020 年第三季度,美團餐飲外賣業務交易金額每年增長 36.0%至人民幣 1522 億元。餐飲外賣日均交易筆數每年增長 30.1%至 34.9 百萬筆。每筆餐飲外賣業務訂單的平均價值年增長 4.5%。

餐飲外賣收入不僅是美團在2019年實現扭虧為盈貢獻了極大的一部分收入來源,而且是2020年盈利的主要來源之一。在2020 年第三季度,美團餐飲外賣收入每年增長 32.8%至人民幣 207 億元,經營溢利由 2019 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幣 330.9 百萬元增加至 2020 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幣 768.5 百萬元,而營業利潤率則由 2.1%升至 3.7%。

(圖據媒體資料)

美團不僅在外賣上獲得翻倍的利潤,而且大有壟斷之勢。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開始,美團外賣市場份額佔比就高達60.1%,此後穩居60%以上。其中2019年,第一季度為63.4%,第二季度為65.1%,第三季度為65.8%。而餓了麼佔外賣市場的份額,在2019年三個季度裡一直保持在27%左右。2020年8月,美團外賣更是宣布其訂單量突破4000萬個,市場份額開始逼近70%。早前的4月廣東餐飲協會認為,美團的市場份額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提高佣金比例的行為涉嫌實施壟斷定價。

2020年回頭看來,從年初疫情期間的提高佣金引發眾怒,到9月外賣騎手「被困在系統裡」引爆輿論,再到外賣會員被大數據殺熟引發熱議,都有美團的身影。一頭是被美團大數據殺熟的用戶,另一頭是被美團抽傭「吸血」的商家,而中間還有被美團「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2020年9月8日,《人物》雜誌發布了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調查文章,很快刷屏朋友圈。文章提到:

「2019年,中國全行業外賣訂單單均配送時長比3年前減少了10分鐘。由於規定的配送時間越來越短,外賣騎手也越來越難,超速、闖紅燈、逆行......外賣員遭遇交通事故的數量急劇上升。外賣騎手聚集的百度貼吧中,有騎手寫道,『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

外賣騎手,這個被美團平臺系統算法與數據支配的「工具人」,和被抽傭「吸血」的商家、被美團大數據殺熟的用戶一起,創造了美團外賣32.8%的收入升幅。不知道,這是中國人的幸運,還是悲哀。

美團沒有實質性的反思,也沒有停下無邊界擴張的腳步。7月上線了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還計劃2020年年底擴展至1000個城市。多家媒體報導,社區團購+買菜+閃購構成美團生鮮零售賽道的立體化網絡,有望再造下一個外賣市場。只是,這個生鮮的外賣市場,美團又會怎樣的收割韭菜?

大家最近都愛看

每日一薦:現在的煙花可真有意思~

相關焦點

  • 用戶控訴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王興就這樣讓大家吃得更好?
    美團外賣回應不可信簡單科普下大數據殺熟,北京消費者協會曾給出明確定義:經營者利用大數據技術釆集用戶信息、建立用戶「畫像」,並以謀取利益為目的,根據用戶「畫像」提供特定(非可選性)商品或服務的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
  • 美團真正的VIP只有新用戶,大數據「精準殺熟」?
    美團被曝「殺熟」12月17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爆火,作者有圖有真相的展示了: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用同一個配送地址,在同樣的時間點單,會員比非會員的配送費更高,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都比非會員高1-5元。
  • 美團外賣會員事件背後,大數據殺熟正在不斷進化
    12月17日,美團外賣被自媒體曝光「殺熟」外賣會員的一篇文章在網上刷屏,根據該文章描述,花錢開了外賣會員以後配送費反而變得更貴了。傍晚,美團官方對該話題進行了正式回應,表示「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通過與用戶進一步確認,發現是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錯誤地使用了用戶上一次的歷史定位,與用戶實際位置產生了偏差,導致了配送費預估不準。 」但是在美團正式回應之前,「美團被曝殺熟外賣會員」就已經衝上微博熱搜,截止發稿前該話題為熱搜第五。
  • 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訂酒店和機票可能也有這樣的遭遇
    大數據殺熟,美團常態化?究竟此次事件是否是因定位出現問題,現在還沒有定論,但由此引發的美團大數據殺熟大討論,在評論中展開。除去外賣之外,有不少網友反映美團還有其他大數據殺熟行為。對於此次會員用戶被「宰殺」的爭論,有一名美團商家揭秘了美團會員的「生意經」,15元會員費6張5元券,美團收15元,再從商家收3元/張,合計收回33元。看上去美團在補貼,實際不賠反而掙錢了。這名商家表示,自己在美團上開店,經常一單收入才幾塊錢,再除去店內的人工成本,幾乎每天都在虧損。
  • 大數據殺熟何時休?美團外賣頂風作案:會員和非會員差別定價
    大數據殺熟又雙叒叕登上微博熱搜,成為熱議話題,撩動著消費者的神經:又被當成韭菜割了!近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中指出美團存在利用大數據殺熟現象,美團外賣會員的配送費居然比非會員的還要貴,且這種現象在其他外賣平臺上也同樣存在。此事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藉此吐槽:「國家才剛出臺了網際網路反壟斷法,美團外賣就敢頂風作案了,佩服佩服!」
  • 美團「大數據殺熟」背後的增長焦慮
    而在網絡上,此事以#美團被曝殺熟外賣會員#的話題登上當日熱搜第一位,截至19日16時,話題總計閱讀量近7億,產生了5萬多的討論量,很多網友還在評論中反映自身在美團上遭遇的各種「大數據殺熟」現象,除了外賣,還有訂酒店、訂機票等等。據此前媒體報導,面對用戶對「大數據殺熟」的質疑,美團甚至直接甩鍋商家,「針對您提供的訂單顯示,我們系統檢測後確認是商家修改的價格。」
  • 美團外賣配送費差異是定位緩存的鍋?網友:殺熟不止一次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美團外賣陷入「殺熟」會員風波。近日,自媒體「漂移神父」發布《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文章稱,作者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發現常點的一家店鋪,其配送費由平時的2元變為6元。
  • 美團回應「殺熟」,但理由卻讓網友都炸了……|大數據殺熟|美團|...
    上一次美團被全網刷屏,還是因為那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在外賣平臺系統的算法驅動下,騎手的配送時間一再縮短。還有,對商家也不是很友好。之後,美團也就殺熟這件事也給出了回應:美團不存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我們對所有客戶一視同仁。
  • 什麼是大數據殺熟?美團會員真的把用戶當韭菜?
    大數據殺熟其實不是新鮮事了,只不過最近一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引發了熱議,大數據殺熟才再一次被人們所提及,這篇網絡爆文的作者表示在支付15元開通美團VIP後,點外賣的配送費由原來的2元上漲到6元,然後再降到4元,諸多網友表示本以為薅了羊毛,其實自己才是那隻被薅的羊。
  • 濃眉大眼的美團,也玩大數據殺熟?
    薇薇推斷,商家設定的滿減在不同用戶手裡都是不一樣的,並不是所有用戶都顯示商家所設定的滿減優惠價格。此外,會員續費也體現出較大的差異。有網友稱,「半年不用美團,會員月費只收3元,連續用美團會員,只給優惠3元」。
  • 順義小夥:美團大數據殺熟,美團:定位緩存,網友不買帳
    ——後院活動部@厚財經O2O一直很火,王興旗下的美團尤其火。它的APP海報裡顯示該平臺口號, 「美團APP幹啥都省錢」,「美團優選,水果蔬菜、零食蛋奶,天天1元搶秒殺,次日達」,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最近我們在網上看到的一些關於外賣平臺的大數據殺熟負面新聞卻不得不讓人深思。最近轟動一時的「大數據殺熟」事件。
  • 美團殺熟已是行業潛規則?大數據夠透明嗎?
    原標題:美團殺熟已是行業潛規則?大數據夠透明嗎?   用戶爆料在同一時間段,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帳號與沒有開通外賣會員的帳號,
  • 美團壟斷的雙刃劍:大數據殺熟讓人心寒
    近日,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一事登上熱搜,一名ID「漂移神父」的作者發布文章《我被美團割了韭菜》表示自己被美團「大數據殺熟」了,引起一眾用戶熱議,諸如「美團再見吧」、「反壟斷還是有必要約束一下企業」的發聲屢見不鮮。
  • 美團涉「大數據殺熟」被質疑:你以為你在薅羊毛 但你才是被薅的羊
    近期,一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引發熱議,文中詳細描述了用戶在花15元開通美團會員服務後,點外賣的配送費用從一直以來的2元直接上漲至6元,隨後下降至4元的過程,讓人們直呼「當了韭菜」「被大數據殺熟」了。  對此,美團外賣回應稱,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
  • 美團「殺熟」風波背後:失控的輿論與被迷失的公關
    這兩天網上到處都是針對美團「殺熟」事件的聲討,而除了發布調查聲明,美團的公關「滅火隊」似乎也沒有發出太多的聲音。在公眾眼中「被殺熟」的用戶是弱者,美團強大,自然會站在用戶一邊。但一家企業公關力量與自發的網民與自媒體比起來又算不了什麼,二者博弈美團公關又成了新的弱者。
  • 被指「殺熟」,美團外賣致歉,但網友並不...
    可現實卻是……17日美團被曝出「殺熟外賣會員」引起廣泛熱議一自媒體博主聲稱>自己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卻發現自己常點的一家店鋪配送費從平時的2元漲到6元作者為此還做了個試驗在美團上的通過與用戶進一步確認,發現是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錯誤地使用了用戶上一次的歷史定位,與用戶實際位置產生了偏差,導致了配送費預估不準。美團方面稱,用戶實際下單的配送費,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針對定位緩存的問題,「目前,產品和技術同學已經成立專門團隊,正在與用戶進一步溝通解決問題,提升產品和服務水平。」
  • 割會員韭菜,美團也玩大數據殺熟?美團:軟體緩存;網友:你當我傻?
    「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網友:把大家當傻子嗎12月17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刷屏,該文作者基於自己點外賣的經歷發現,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用同一個配送地址,在同樣的時間點單,會員比非會員的配送費更高。文章中稱,本以為開通外賣會員會省錢,但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都比非會員高1-5元。
  • 早資道|美團回應殺熟外賣會員;沃爾瑪宣布與TikTok達成直播帶貨合作
    美團回應殺熟外賣會員:系定位緩存偏差導致12月17日,網上突然曝出美團外賣會員殺熟事件。《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一文指出,使用美團外賣點餐,「同一家外賣,同一個配送位置,同一個下單時間節點,會員配送費比非會員要高」,基本超出1-5元不等。不少用戶也證實,美團會員與非會員配送費確存在差異。對此,美團外賣回應稱,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用戶實際下單的配送費,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
  • 不止美團,京東、餓了麼同樣對會員「殺熟」
    根據他此前做過的輿情調查,用戶對於大數據殺熟的評價,基本都是負面一片,這種環境下,大企業會有所約束。他覺得,有可能系統本身存在的漏洞,讓用戶誤以為是大數據殺熟,也是有可能存在的。美團會員被指殺熟12月17日至18日,美團因涉嫌會員殺熟引起熱議。
  • 被疑大數據殺熟,美團市值蒸發400億!新華網評:不顧吃相,要改!
    文章中稱,美團外賣開通會員後,同一家店鋪,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時間點單,會員帳號的配送費為6元,而非會員帳號僅為2元。在反饋客服後,對方表示願意補償十元紅包。電話客服主管則表示已超出他的處理範圍,會向更高級管理人員反映。文章中還提到,不僅是一家店有這種情況,一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手機,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5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