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訂酒店和機票可能也有這樣的遭遇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AI財經社

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  網友稱被美團會員割韭菜 美團回應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

壟斷和「殺熟」:美團要邁兩道坎

撰文 / 馬微冰 蔣澆

編輯 / 孫明

在大數據構築起的網際網路時代,殺熟事件屢見不鮮,這次被意外曝光的是美團。

近日,自媒體漂移神父在《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一文中曝出,自己常光顧的驢肉火燒店,在同一時間段,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帳號與沒有開通外賣會員的帳號,配送費顯示不同,分別為6元與2元,會員帳號配送費顯示貴出4元。

對於同一起始地點,平臺顯示配送費不同,甚至會員配送費更高的行為,該用戶表示氣憤,並持續與平臺進行溝通。12月17日,在事件發酵數天後,美團外賣對外發表公開回應稱: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導致。用戶下單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

「美團的解釋我並不認同。」漂移神父向AI財經社表示,第一次地址是有問題,但第二次地址是一樣的,因此他不認同美團的回應。

漂移神父並非個例,在文章下方評論區,有許多網友表示自己也曾遭遇類似殺熟事件,AI財經社就後續事件向美團求證,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回復。12月18日,美團港股開盤即下跌超2%。

同時同地不同價,定位背鍋?

「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外賣,同一個配送位置。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為何配送費比非會員還要高?」這是漂移神父的疑問。

12月9日,發現訂單異樣後,漂移神父立即向美團客服反饋情況,對方首先提出補償十元紅包。隨後一名聲稱美團客服主管人員致電錶示,會將其帳號交給技術人員處理,找出原因。

等待5天後,漂移神父未收到任何處理結果。在此期間,他再次打開手機選擇同一家店鋪的外賣,發現會員帳號與非會員帳號依然存在配送費不同現象,會員帳號配送費為4元,非會員仍為2元。

短時間內的兩起相似案例,使得漂移神父認定此為美團平臺的大數據殺熟行為。並且在之後的多次測試中,他還發現一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手機,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店鋪的配送,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1-5元不等。

花錢買會員反倒被割韭菜一事,經曝光後,瞬間在多個社交平臺引起討論。隨著話題熱度迅速攀升,漂移神父終於等到了美團的處理結果。

12月17日,美團客服、技術事業部負責人登門向漂移神父道歉,並表示向其美團帳號充值2000元作為賠償,但被他拒絕。「我希望美團給全國人民一個道歉,而非這種官方敷衍」。他多次向AI財經社強調,不認同美團回應的定位緩存解釋。對此,AI財經社也聯繫美團了解具體情況,截至發稿未收到回應。

面對美團的回應,同樣覺得敷衍的還有網友們,一眾網友在網絡發表自己的看法,「沒加入會員之前,怎麼就沒出現過所謂由於定位問題的多收費?這種理由擺明把用戶當傻子」、「把責任推卸給程式設計師,那消費者權益怎麼彌補?」

基於網友的反映,AI財經社在同一手機同一地點中,切換外賣會員與非會員帳號,發現確有部分店鋪配送費相差現象。為了排除是否為定位偏差,AI財經社一小時後刷新切換帳號後,又發現同一地點其他店鋪出現配送費不同。

圖:第一次嘗試,左為非會員帳號,右為會員帳號

圖:第二次嘗試 左為非會員帳號,右為會員帳號

針對配送費顯示不同的問題,AI財經社致電了上述商家,該商家表示,配送費是否不同自己無法看到,是由平臺控制。並且該商家對於自家店鋪顯示可以兌換會員紅包的事情並不知情,表示自己沒有紅包,只有優惠券,但當用戶使用紅包之後,訂單會直接減去相應金額。

對於美團外賣的回應,是定位緩存還是大數據殺熟,網友討論不一。一部分網友認為,手機定位會有延遲,緩存在很多場景會出現,因此配送費出現誤差是正常現象。另有一部分網友認為此種說法無法說通,是將責任甩鍋給定位系統。

大數據殺熟,美團常態化?

究竟此次事件是否是因定位出現問題,現在還沒有定論,但由此引發的美團大數據殺熟大討論,在評論中展開。

除去外賣之外,有不少網友反映美團還有其他大數據殺熟行為。在美團回應的新聞下面,有網友反映,同一個電競酒店訂單,都是非會員,一名女網友帳號顯示268元,而她男朋友帳號是248元。

對此AI財經社也進行相關驗證,發現使用頻率較多的購買過外賣會員的帳號,與使用頻率較少的非會員帳號,在同一時間同一位置預訂酒店與機票時,價格也出現差異。

圖:左為非外賣會員帳號,右為外賣會員帳號

兩個帳號在幾乎同一時間預訂同一間酒店時,長時間使用的充值會員帳號比較少使用的非會員帳號貴出20多元。並且關鍵的是,該低頻使用的非外賣會員帳號,近3個月內有預訂酒店記錄,另一高頻使用的外賣會員帳號,從無酒店預訂記錄,但最終呈現價格依然是高頻外賣會員帳號價格高。

圖:左為非會員帳號,右為會員帳號

同理,AI財經社還體驗了在幾乎同一時間購買起始地相同的同一天航班,發現長時間使用的充值會員帳號比較少使用的非會員帳號,少則貴幾元,多則貴出749元(金鵬航空Y87611航班)。

相比起配送費的幾元之差,酒店數十元的差值與機票數百元的差值,更讓人瞠目結舌。

除去上述AI財經社列舉的事例外,還有網友表示,剛開始以為美團會員紅包能夠省錢,並且使用完之後還會購買加量包。「剛開始會員加量包的價格為5元兩張,後來用完後發現變成8塊錢兩張,用得多反而漲價。最後就不使用了。」

對於此次會員用戶被「宰殺」的爭論,有一名美團商家揭秘了美團會員的「生意經」,15元會員費6張5元券,美團收15元,再從商家收3元/張,合計收回33元。看上去美團在補貼,實際不賠反而掙錢了。

這名商家表示,自己在美團上開店,經常一單收入才幾塊錢,再除去店內的人工成本,幾乎每天都在虧損。另一位餐飲外賣老闆也表達了同樣觀點,「經常一個單收入三兩塊,日銷量三百單,卻每天都在虧損,最多的時候一月虧損近兩萬。」

並且為了誘導用戶購買會員,使用會員權限,美團外賣的會員費價格也不一樣,有用戶反映,自己使用兩個不同手機登錄同一個美團帳號,在同一時段開通會員時價格不同。一個需要15元開通,另一個則需要2.99元開通。並且到期之後,若沒有立即開通,會員費會隨著時間逐步遞減,有時降到12-13元,該用戶最少的一次僅需0.1元便開通了。

「美團是多頭收割,不僅坑商家、坑騎手,連自己的代理商都坑。」美團某地代理商表示,消費者拿會員券點外賣抵扣會員紅包,商家一般會標註會員無門檻紅包(一般為6元),消費者下單後,當地代理商需要出1.5元,商家需要出2元,其餘由美團來出。若商家沒有標註,消費者只能用5元券,代理商出3.5元,剩下的由商家和美團出。

一名騎手也反映,「收客戶多少錢我不太清楚,但是給騎手的錢基本沒有差別,無論一公裡,兩公裡,三公裡,都是4元配送費!即使是四公裡,也就多三四毛,4.1元—4.4元,哪怕是現在冬天,手都要凍掉!」

美團撞槍平臺經濟反壟斷新規

大數據殺熟這個概念,對於已經被網際網路包圍的用戶而言,見多不怪了。在美團之前,淘寶、攜程、去哪兒、飛豬、餓了麼等都有出現過針對新老用戶不同價格的殺熟行為。

今年9月15日,央視二套財經頻道點名在線旅遊平臺的大數據殺熟現象,部分平臺針對不同消費特徵的用戶對同一產品或服務在相同條件下設置差異化的價格。

在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文化和旅遊部最新公布的《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了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

除此外在今年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中,包含有將對平臺的壟斷行進行嚴厲打擊的內容。美團作為行業巨頭,顯然在此次反壟斷文件的規範之內。

對於引起了廣泛爭議的「大數據殺熟」行為,徵求意見稿也作出了明確規定:利用規則、算法、技術、流量分配等無正當理由拒絕進行交易,明顯低於或高於其他平臺在相似條件下的商品,低成本銷售,或者通過補貼、折扣、優惠、流量資源支持等激勵性方式限定交易,以及對新老交易相對人實行差異性交易價格或者其他交易條件,都有可能被認定為存在壟斷行為。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對AI財經社表示,此次美團會員用戶殺熟行為已經構成反壟斷法的協議。此次的徵求意見中,直接將平臺經濟點名,已經清晰指向幾家以平臺數據為主導的網際網路企業。

董毅智律師還提到,搭售行為在反壟斷領域的存在呈現出多維度、多形式,且往往採取多重手段疊加適用。例如廣東餐飲協會與美團之間的爭議,除去交易價格之外的畸高平臺費用問題,還適用於流量支持/打擊的限定交易,而這並非個例,而是近十年來網際網路平臺發展的常態之一。

平臺經濟企業都是依據數據而發展,在商業行為中擁有自身的定價模式是正常的,並非要將所有的平臺型企業定義為壟斷下的殺熟行為,但如何恰當地使用好數據,降低用戶爭議,是更為重要的。

同樣的商品和服務,對不同對象收取不同價格,這種價格歧視是反壟斷法所禁止的。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駱品亮教授曾在公開課中指出,判斷殺熟是否非法關鍵是看商家在「殺熟」的時候,是不是利用了信息不對稱——故意隱藏了價格信息,讓熟客在信息嚴重缺失的條件下做出「自以為是」的決策。

殺熟只是差別化定價的一種形式,但差別化定價並非都是大數據殺熟,因此平臺型企業應當在分析顧客喜好與軌跡後,進行個性化定價。

價格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最大因素,同時也是平臺競爭的關鍵,當平臺做不到價格平衡,那麼勢必會得不償失。

相關焦點

  • 美團「大數據殺熟」背後的增長焦慮
    而在網絡上,此事以#美團被曝殺熟外賣會員#的話題登上當日熱搜第一位,截至19日16時,話題總計閱讀量近7億,產生了5萬多的討論量,很多網友還在評論中反映自身在美團上遭遇的各種「大數據殺熟」現象,除了外賣,還有訂酒店、訂機票等等。據此前媒體報導,面對用戶對「大數據殺熟」的質疑,美團甚至直接甩鍋商家,「針對您提供的訂單顯示,我們系統檢測後確認是商家修改的價格。」
  • 大數據殺熟何時休?美團外賣頂風作案:會員和非會員差別定價
    大數據殺熟又雙叒叕登上微博熱搜,成為熱議話題,撩動著消費者的神經:又被當成韭菜割了!近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中指出美團存在利用大數據殺熟現象,美團外賣會員的配送費居然比非會員的還要貴,且這種現象在其他外賣平臺上也同樣存在。此事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藉此吐槽:「國家才剛出臺了網際網路反壟斷法,美團外賣就敢頂風作案了,佩服佩服!」
  • 買機票訂酒店被「大數據殺熟」?文旅部出手整治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買機票訂酒店被「大數據殺熟」?文旅部出手整治中國在線旅遊市場快速增長,在線旅遊企業和平臺的數量不斷增多,在方便公眾出遊的同時也促進了旅遊消費,但也有一些在線旅遊經營者損害消費者權益,給行業帶來負面影響。
  • 美團外賣:商家被「吸血」,用戶被殺熟
    這個網際網路外賣快餐時代,一個事件的熱度來得快去得更快,往往半天可能熱度就沒了。然而標題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居然可以從周一(14日)到周五(18日)持續發熱,不僅十萬加還上了微博熱搜。
  • 什麼是大數據殺熟?美團會員真的把用戶當韭菜?
    大數據殺熟其實不是新鮮事了,只不過最近一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引發了熱議,大數據殺熟才再一次被人們所提及,這篇網絡爆文的作者表示在支付15元開通美團VIP後,點外賣的配送費由原來的2元上漲到6元,然後再降到4元,諸多網友表示本以為薅了羊毛,其實自己才是那隻被薅的羊。
  • 美團不是個例,大數據「殺熟」饒過誰?
    而在眾多網際網路大佬之中,除了馬雲遭遇到了網友的」差評「以外,美團王興可以算是今年被批評最多的網際網路大佬之一了。之前王興點評國足,又內涵華為,種種行為都讓美團的形象受損,而前幾天美團再次出現在熱搜榜上,這次不是王興的個人行為,而是「美團殺熟外賣會員」的問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提到會員這個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 美團真正的VIP只有新用戶,大數據「精準殺熟」?
    面對如今大數據盛行的網際網路時代,面對無孔不入的精準營銷,勤勤懇懇的打工人不知在何時就成了某一茬韭菜。美團被曝「殺熟」12月17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爆火,作者有圖有真相的展示了: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用同一個配送地址,在同樣的時間點單,會員比非會員的配送費更高,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都比非會員高1-5元。
  • 大數據殺熟,網際網路巨頭的「割韭」盛宴
    來源:投資家123來源|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李曉大數據殺熟,愈演愈烈。12月15日,美團被曝殺熟外賣會員,花錢買了會員後,配送費竟然比之前漲了3倍...至於沒發現的則悄摸繼續割,畢竟大幾億的用戶,不可能都猴精吧。很難想像,全國數以億計的用戶,在外賣上被坑了多少回....貳美團殺熟肯定是令人不安的,畢竟體量太大了。
  • 美團外賣配送費差異是定位緩存的鍋?網友:殺熟不止一次
    和「漂移神父」的態度類似,不少網友也對美團外賣這次的聲明有所質疑,有網友認為,如果只是「定位緩存」問題,不應該只增加配送費,在文章中提到的多輪刷新測試過程中,「怎麼也該出現一兩次配送費減少的情況」。也有網友表示,在沒加入會員前,就沒有定位問題導致的多收費現象,「為什麼付費了反而有問題?當我們是傻子嗎?」
  • 割會員韭菜,美團也玩大數據殺熟?美團:軟體緩存;網友:你當我傻?
    來源:新浪港股美團再一次站上了輿論風口,近日,自媒體漂移神父爆料稱,自己遭遇了美團會員「殺熟」行為。一時間網友炸了鍋,紛紛表示,「美團再見吧」、「反壟斷還是有必要約束一下企業」。隨後,美團致歉,但似乎無法說服投資者,今日美團股價大跌3%,逾400億市值蒸發。
  • 用戶控訴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王興就這樣讓大家吃得更好?
    近年來,網際網路行業時不時被曝出大數據殺熟亂象,招致用戶反感,最新中招的是美團外賣會員。美團外賣回應不可信簡單科普下大數據殺熟,北京消費者協會曾給出明確定義:經營者利用大數據技術釆集用戶信息、建立用戶「畫像」,並以謀取利益為目的,根據用戶「畫像」提供特定(非可選性)商品或服務的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
  • 美團外賣會員事件背後,大數據殺熟正在不斷進化
    12月17日,美團外賣被自媒體曝光「殺熟」外賣會員的一篇文章在網上刷屏,根據該文章描述,花錢開了外賣會員以後配送費反而變得更貴了。來源:微博究其原因,其實大部分用戶早已經對網際網路公司的大數據殺熟見怪不怪。而這次事件能夠引起廣泛關注,是因為和以前的熟客直接漲價比起來,通過配送費殺熟的手段更為隱蔽,更加不令人察覺。讓用戶覺察不到自己被大數據殺熟了,才是一次成功的殺熟。
  • 美團回應「殺熟」,但理由卻讓網友都炸了……|大數據殺熟|美團|...
    上一次美團被全網刷屏,還是因為那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在外賣平臺系統的算法驅動下,騎手的配送時間一再縮短。之後,美團也就殺熟這件事也給出了回應:美團不存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我們對所有客戶一視同仁。
  • 美團割會員韭菜,大數據殺熟為何屢禁不絕?
    有業內人士一針見血指出:美團把鍋踢給了定位緩存,其實是踢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按照這個邏輯,美團應該立馬整頓,把歷史問題糾正清楚,該還用戶的配送費,都還上。否則,它仍然是揩用戶的油,跟利用大數據殺熟,沒啥本質區別。大數據殺熟或已成為不少平臺的隱性商業模式大數據殺熟基本上已經不是新聞了,沒有大數據殺熟才是新聞。
  • 美團壟斷的雙刃劍:大數據殺熟讓人心寒
    近日,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一事登上熱搜,一名ID「漂移神父」的作者發布文章《我被美團割了韭菜》表示自己被美團「大數據殺熟」了,引起一眾用戶熱議,諸如「美團再見吧」、「反壟斷還是有必要約束一下企業」的發聲屢見不鮮。
  • 被疑大數據殺熟,美團市值蒸發400億!新華網評:不顧吃相,要改!
    被疑大數據殺熟,美團市值蒸發400億!新華網評:不顧吃相,要改!近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自媒體文章,再次把大數據殺熟的問題推上風口浪尖,美團成為眾矢之的,更被新華網銳評:吃相難看!美團跌超2%,市值蒸發近400億港元12月18日,深陷大數據殺熟漩渦的美團股價下跌2.32%,市值蒸發近400億港元,截止收盤股價報收278.4港元/股,總市值為1.64萬億港元。
  • 美團殺熟已是行業潛規則?大數據夠透明嗎?
    原標題:美團殺熟已是行業潛規則?大數據夠透明嗎?   不少網友反映美團還有其他大數據殺熟在美團回應的新聞下面,有網友反映,同一個電競酒店訂單,都是非會員,一名女網友帳號顯示268元,而她男朋友帳號是248元。   為了誘導用戶購買會員,使用會員權限,美團外賣的會員費價格也不一樣,有用戶反映,自己使用兩個不同手機登錄同一個美團帳號,在同一時段開通會員時價格不同。一個需要15元開通,另一個則需要2.99元開通。
  • 不止美團,京東、餓了麼同樣對會員「殺熟」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遊雲庭告訴記者,大數據殺熟符合價格歧視的特徵。目前,《反壟斷法》和《電子商務法》都對大數據殺熟有禁止規定,並有處罰措施。但因為行為隱蔽性,大數據殺熟很難被認定、被調查。目前為止,所有被網友指責的網際網路公司均否認自己大數據殺熟。艾媒諮詢CEO張毅告訴記者,前幾年,大數據殺熟現象更多。
  • 美團大數據殺熟?加量包漲價、酒店價格差異,技術問題消費者買單
    近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衝上微博熱搜,作者在文中稱,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會員配送費為6元,非會員配送費僅2元,客服回應稱,已經申請到10元紅包作為補償。文章內容很快引發網友共鳴,近期受到熱議的大數據殺熟問題也擺在了美團面前。
  • 大數據殺熟為何屢禁不絕?
    編輯導讀:前段時間,一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引起網友的熱議。儘管美團回應是定位問答,但是大數據殺熟再一次成為熱門議題。為什麼這多年過去了,大數據殺熟屢禁不絕?本文作者對此展開了分析,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