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天我死了
燒成一坨灰
掃進盒子裡
這骨灰盒是不是就成了
韭菜盒子
這是昨天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段子。
面對如今大數據盛行的網際網路時代,面對無孔不入的精準營銷,勤勤懇懇的打工人不知在何時就成了某一茬韭菜。
美團被曝「殺熟」
12月17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爆火,作者有圖有真相的展示了: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用同一個配送地址,在同樣的時間點單,會員比非會員的配送費更高,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都比非會員高1-5元。
對此,美團官方也迅速做出回應: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錯誤地使用了用戶上一次的歷史定位,與用戶實際位置產生了偏差,導致了配送費預估不準。在實際下單時,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計算,不受影響。
一不小心,美團的技術大大們又背了鍋。經歷了淘寶殺熟、機票殺熟、酒店殺熟……現在遇到外賣殺熟,大家已經見怪不驚了,大數據這把雙刃劍,負面倒是被用得挺好。而對於美團的如此回應,網友似乎並不買帳,而是爆出更多的「殺熟」經歷。
賺得盆滿缽滿的美團
2019年財報顯示,美團餐飲外賣佣金收入全年約為496.5億元,同比增長39%,抽傭率12.64%。美團外賣在2019年實現了毛利率同比增長4.9%,外賣毛利率漲到了18.7%。
到了2020年,財報資料顯示,美團第三季度營收354億元,同比增長28.8%,經調整淨利潤20.54億元,同比增5.8%。2020 年第三季度,美團餐飲外賣業務交易金額每年增長 36.0%至人民幣 1522 億元。餐飲外賣日均交易筆數每年增長 30.1%至 34.9 百萬筆。每筆餐飲外賣業務訂單的平均價值年增長 4.5%。
餐飲外賣收入不僅是美團在2019年實現扭虧為盈貢獻了極大的一部分收入來源,而且是2020年盈利的主要來源之一。在2020 年第三季度,美團餐飲外賣收入每年增長 32.8%至人民幣 207 億元,經營溢利由 2019 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幣 330.9 百萬元增加至 2020 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幣 768.5 百萬元,而營業利潤率則由 2.1%升至 3.7%。
由此可見,在美團逐漸成為行業龍頭之後,「吸血本性」早已顯露無疑。
「江湖大哥」美團
美團不僅在外賣上獲得翻倍的利潤,而且大有壟斷之勢。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開始,美團外賣市場份額佔比就高達60.1%,此後穩居60%以上。其中2019年,第一季度為63.4%,第二季度為65.1%,第三季度為65.8%。而餓了麼佔外賣市場的份額,在2019年三個季度裡一直保持在27%左右。2020年8月,美團外賣更是宣布其訂單量突破4000萬個,市場份額開始逼近70%。早前的4月廣東餐飲協會認為,美團的市場份額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提高佣金比例的行為涉嫌實施壟斷定價。
回顧2020年一整年的美團,年初疫情期間的提高佣金引發眾怒,9月「外賣騎手被困在系統裡」引發的輿論風波,再到這次的外賣會員被大數據「殺熟」,美團的風評已然到了風口浪尖。
而當下又有網際網路行業的反壟斷與網絡監管風口,美團這次「殺熟」石錘又將失去更多打工人的民心。
希望天下沒有易割的韭菜,多一些惠民為民的良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