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鄂復工人員自述:回武漢上班,要先飛合肥,再由公司包車接回去

2021-01-11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3月12日報導(文/蘇舒 林美餘)

3月11日,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最新通告:分區分級有時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3月10日的通告稱,中低風險地區持綠碼人員可全省通行。據通告,健康碼由個人用手機通過「鄂匯辦」APP、國家「網際網路+監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鄂匯辦」微信小程序申領,經與全省防疫資料庫比對核驗後,生成專屬二維碼。健康碼作為個人出行的電子憑證,在疫情防控期間全省通用,也是疫情防控查驗的依據。

近期,湖北各州市開始逐漸撤銷卡點、打通鄉鎮、市區內的交通道路,荊州、十堰、仙桃等縣級市都陸陸續續籌備著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

雖然湖北的老百姓迫切希望回到曾經的生活和工作中,來鄂務工人員也迫切的希望湖北能夠逐漸復工復產,但作為疫情重災區的湖北,企業復工復產的標準和人員「自由出入」的條件,比其他地區要嚴格得多。

近日,獵雲網採訪了3位與湖北復工復產息息相關的人,他們或是湖北人,或是來鄂復工人員,為了復工,面臨社區申請、健康證明、交通障礙等等問題,以下是三位受訪者的自述,略經整理。

回武漢上班,要先飛合肥,再由公司包車接回去

講述人林峰,武漢某科技公司的一名環境安全工程師

我是武漢某科技公司的一名員工,負責消防安全管理的,武漢的分公司主要是生產65寸75寸4k至8k的電視屏幕。由於我們公司被定為國計民生企業,所以很早就要求復工了。武漢公司員工有2000多人,目前有一半人留守。

三月初,公司在微信群裡下發復工通知,不同地區不同級別的復工要求不一樣,我們工程師是5~9號為第一批覆工,13~14號第二批,全是志願申請的。湖北省外的員工無法直接回到武漢,要先到合肥,公司再統一安排班車接送,直達武漢宿舍,但出發前要辦理好相關手續,需要去村委會開健康證明和返漢申請表,並進行蓋章。

回到公司後要求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期間每天補貼100塊錢;正常上崗工作每天補貼200塊,此外還有無限加班補貼,即超過正常工作8小時每小時補50塊錢。這個政策只是疫情特殊時期才這樣的,工資與平時相比多了將近三倍。

我是計劃9號去復工的,當時海南還沒有飛機飛去武漢,於是我便買了飛往合肥的航班,搭乘公司安排從合肥到武漢的班車。

7號,我去準備相關材料,復工蓋章什麼的在海南弄還是非常快的,一下午兩個章就弄好。因為海南有健康碼的原因,只要是綠碼衛生院就可以開紙質版健康證明,村委會也願意蓋章,我們衛生院的醫生因為知道我要去武漢,還特地送了我一包口罩,並囑咐我注意安全。但個別沒有健康碼的省份就沒我們這麼方便了,審批流程太過複雜,會造成了佷多人很難蓋到章。

剛接到通知時,家人有點反對,但現在也差不多好了,基本不需要說服,該去我就得去。其他的基本上都沒太大什麼問題,每天都要向公司上報身體情況,做好防護措施。我在工作地點是在工廠,好多工作必須要現場才能完成的,辦公有自己的區域網的,除了公司的電腦,其他電腦是不能辦公的,後期公司也會發放一些防護用品,所以需要準備的東西也不是特別多。


沒想到,8號下午,航班起飛前一天臨時被取消的,原因是公共安全,就只有這幾個字的原因,沒有其他的解釋了。航班被取消了,就只能等公司下一批的安排,因為接送班車並不是每天都有。還好,剛剛公司通知可以在13—14號可以回去,去合肥轉班車到武漢,我現在準備再一次購買復工的機票。

現在復工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交通問題。我要從家坐動車到機場,坐飛機到合肥機場,接著打車到大巴集合點,從安徽合肥坐大巴到湖北武漢,一整天繞來繞去的,還是挺麻煩的,但沒辦法,公司復工需要,我就得回去,很多工作還等著我回去做呢。

我的健康碼綠了,但單位還沒有復工通知

講訴人玲玲,荊州某旅遊園區工作人員

我在荊州一家旅遊園區工作,平常的工作幾乎都是在戶外進行的,在外面風吹日曬久了,在家待的時間長了,反而不習慣了。

過年前兩天我回到了荊州下面的一個小鄉鎮,本計劃過年完就去工作,因為園區在年後開園後也是一次人流量高峰時期。但是沒想到,疫情成了攔路虎,公共運輸停運、禁止人員流動,道路封閉。我就這樣被隔在了老家,我現在最後悔的就是沒有把我在城內的貓帶回來,把它放在朋友家了,可是疫情期間,連人吃飯都有一定的困難,更何況貓呢?

疫情期間,我曾經有過衝動步行回城,但是老家距離城內出租屋將近30公裡,路上還有層層關卡。我和一個妹妹在群裡面抱怨,要麼我們一起走回去,但是最終還是放棄了,可能還沒出村,就被勸返了。

最近看到荊州有復工復產的通知了,我高興的幾乎蹦起來。我發微信詢問領導相關消息,但是沒想到園區暫時還沒有收到復工通知,領導建議我開始打卡「荊州健康碼」,說以後會用到。

我幾乎每天起床後的第一時間就是打卡,填寫每天的健康狀態,並承諾信息的真實性。我天天盼著自己的健康碼能變綠。昨天,朋友圈已經有同事和朋友在曬自己的綠碼照片,可是看著自己每天灰色的二維碼,只得悻悻不已。

3月11號晚上,我看到我的健康碼變綠了。我又開始問在朋友圈裡面問怎麼復工,怎麼才能回到工作地,但是幾乎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我跟我嫂子打聽到,想回公司復工,除了村裡面開證明,單位也得出具接收證明才能返回。但是現在單位還沒有復工通知,我也只能等消息。

等了10幾天,等來了綠碼,但還是不能復工。在家憋久了,整個人都變得很壓抑,無所事事,我甚至懷疑自己能不能在4月份復工。那時候正是草長鶯飛的時節,園區的花肯定也開了,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看到。

之前都是戶外的工作,習慣了每天在戶外東奔西走的,現在在家,家裡面的油菜花都開了,也可以出去看看,但是沒有那種充實感覺,整個人都沒有什麼目標。每到晚上,我都在想,自己要不要打給荊州免費開放的心理諮詢熱線,但是好在,有妹妹陪著我,每天晚上和我說說話,心裏面會好受一點。

等園區有了開園通知,我應該就可以復工了。我刷新聞的時候,看到荊州計劃開始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公共運輸也會逐漸開放,心裏面感覺有塊石頭落地了。

我已經快兩個月沒有收入了,園區不開園,我連基本工資都拿不到。工作兩年,我幾乎一分錢沒有存到,沒有收入和存款的我,幾乎陷入了焦慮的死循環。貓還寄存在朋友那裡,我卻連買貓糧的幾百塊錢都拿不出來,全靠朋友暫時幫忙。

現在我只想快點復工,如果公共運輸恢復了,我應該會第一時間會趕回工作地。我也希望園區趕緊開園吧,我還是很享受那種忙碌而充實的日子。

可以去復工了,我卻因為孩子只能繼續留在家裡,繼續請事假

講訴人曉蘭,荊州某物業公司員工

我在荊州市一個物業公司工作,除了是公司的一員之外,我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不同的身份平常我都會儘可能的處理好,但沒想到這次疫情復工,讓我不得不有所偏重,有所選擇。

大年三十,我大女兒的奶奶爺爺帶孩子回到了我老公的老家,我和我老公還有出生剛過半歲的小女兒打算在我老家過年,打算初一就回到大女兒身邊。沒想到,初一剛起來,就被村委會通知封村了,不允許再外出。這一封,讓我和我大女兒分開快50多天了,這是第一次和他分開這麼長的時間。

前幾天,我看到荊州官方通知撤銷鄉鎮片區的管制,我開始逐漸恢復信心,我以為離解封不遠了,我可以把大女兒接上,回到市內的房子,一家團聚,我也可以正常上班了。

但是沒想到,通知和政策落地還有一定的時間差。

公司從2月10號就開始通知復工了,但是那個時候,村裡根本不放人,證明也不會給開,基本上就是不讓人員流動。我出不去,即使可以在線上辦公,但因為我們屬於物業公司,過年期間留在當地的人員本來就少,公司要求我們必須回到工作崗位上,到一線去。

公司這邊對不能返崗的員工提出了要求,如果2月10號不能返崗,就開始按年假、事假抵消不能回到工作崗位的時間,如果說請的事假超過了公司全年事假的累計時間,那麼按曠工算,最後可能會被辭退。

從2月10號到現在已經一個月了,年假已經請完了,我只能以請事假的方式待在老家。但是請事假只能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拿工資,1350塊錢,這就是我上個月的工資。這些錢,在疫情期間,剛剛夠拿來給小女兒買紙尿褲。

最近,荊州的疫情逐漸好轉,我可以申請回到工作地,村裡面和公司都願意給我開證明。但是另外的問題來了,小女兒到現在都吃不下輔食,一吃就吐,我只能每天餵奶,這意味著小女兒和我媽必須跟我回到市區內。

可是我媽和小女兒拿不到市區的接收證明,無法通行,我開始左右為難。我之前想著,逼著小女兒吃輔食,我自己一個人回公司上班,但是每每看到小女兒因為吃不下輔食而哇哇大哭時,就忍不下心來。

但是,不能復工就代表著沒有家庭收入。我老公在市區內和朋友合夥經營著一家小店。儘管現在荊州在有序恢復生產生活,依舊沒有通知可以開店了。

現在我們一家人,負擔著房貸、店鋪的門面租金和關店的損失、還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我老公也在網上找兼職,儘量補貼家用。但是我不去上班,家裡面少了一份收入,還是過得緊巴巴。疫情期間,我爸看我實在沒有收入,給我塞了1000塊錢。

沒想到已經成了兩個孩子的媽了,還是得伸手找家裡面拿錢,實在是慚愧。

荊州最近每天都有好消息,最開始撤銷鄉鎮片區的卡點,現在是逐漸恢復城市的正常運轉。3月10日晚間,我還看到已經開始籌備正常的生產生活,我想離完全解封應該不遠了吧。

請了這麼長時間的事假,公司那邊暫時沒有什麼異議傳來。但是進入公司這麼久,我一直在努力做好工作,公司也很器重我,在我生二胎期間也給了充足的休息時間,並且在我休完產假回公司後,也在生活便利上給了我很多幫助。但是這次復工,我無奈下只能選擇留在孩子身邊。等我能夠回公司正常上班了,再好好將我這份感謝付諸於工作上吧。

(應受訪者要求,林峰、玲玲、曉蘭為化名)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武漢礄口包車奔赴省內33城,三天接回轄區重點企業462名員工
    楚天都市報3月24日訊(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李放軍 詹鷗)3月23日下午,遠大醫藥中國有限公司員工鄭海翔,在京山市長途客運站登上「礄口區復工復產返漢員工專車」,2小時就返回了武漢。今日,記者從礄口區科經局獲悉,3月21日至23日,該區發出「點對點」包車近30車次,奔赴湖北省內33個地市縣,接回轄區30餘家重點工業、商貿企業462名員工返漢復工。春節前,鄭海翔與妻子回到鍾祥市老家過年,因疫情防控,他們一直待在鍾祥。3月20日,他從公司得到通知,礄口區會有專車到各地市接外地返漢員工,他當即就報了名。
  • 打「飛的」接員工返崗 海爾包下「復工專機」接回75名員工
    記者了解到,疫情當前,為積極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海爾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通過開闢「復工專機」、「復工專車」等「綠色通道」,幫助員工安全抵青、高效復工,防疫生產兩不誤,打造「企業復工樣板」。減少暴露風險,包機接員工上班根據公開查詢,從遵義到青島火車車程需要38小時。而乘坐普通民航,短則9.5小時,長則14個小時。
  • 海爾包機接回75名員工 全程零接觸可直接返崗復工
    減少暴露,包機接員工上班記者採訪了解到,這一次,海爾製冷產業組織貴州150餘名員工充實到生產線,他們中的80餘人留在遵義生產一線,其餘75人則乘坐包機飛抵青島後奔赴西海岸新區海爾工業園。這一路,75名海爾員工的行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從貴州遵義出發,包車到機場,包機到青島,再包車到工廠。
  • 復工:政府包機、包車、包專列搶人
    2月16日一早,虞振接到開會通知,由常務副市長主持。此時,他才知道要被派往陝西漢中接員工返工返崗,漢中在浙江義烏的務工人員就有六千多人。下午2點一過,虞振便和另外2名幹部及1名駕駛員驅車前往漢中。這是一支臨時組建的隊伍。根據虞振的說法,最先派出的十個組都由招商分局局長帶隊,再從人社局、街道辦(鄉鎮)各抽1名幹部同行,隨著抽調人員越來越多,後來經信、公安等部門也都加入了。
  • 疫情時的富士康:為了復工開出史上最高獎金 工廠包車到村裡接人
    富士康鄭州園區在通知中要求,「目前不在鄭州的人員,未接到返崗通知,請暫勿返回;已在鄭州人員,未接到返崗通知,暫不入廠。」 兩周內連接三條延遲復工的通知,將著急上班的張芳堵在了老家。 轉機出現在2月13日,公眾號「鄭州FOXCONN招募中心」的一則復工說明讓張芳覺得「終於能回去上班了。」
  • 家政人員返深後須觀察14天 上崗前要攜帶健康證明及行程證明
    「家裡的住家保姆年前回湖北老家,現在暫時無法回深圳上班,現在我們夫妻兩個就輪流在家照顧孩子。」陳女士坦言,自己既要忙工作還要負責照料家庭,現在每天還需要輔導孩子上網課寫作業。「挺著急的,但也理解保姆暫時不能回來工作,為了大家的安全著想,這段時間我們先自己克服。」
  • 鄂粵聯合報導|廣州積極行動歡迎湖北籍返穗人員:做最暖心的「娘家...
    「我身邊的朋友得知我可以坐專車回廣州復工,都羨慕得不得了,稱『你們待遇真好』。」劉麗紅笑著說。3月25日中午12點,在展示「湖北健康碼」綠碼、說明行蹤軌跡,並經測量體溫合格之後,劉麗紅與其他72名返工人員,分別坐上了三輛由花都區人社局提供的「點對點」返崗大巴專車。並在次日上午順利抵達廣州。「現在除了每天需要上報體溫和身體狀況之外,一切和過去一樣。
  • 武漢即將解封!留漢深圳人要回來了,來深一定要做這件事情!
    4月8日零時,離漢離鄂通道將正式解除,這也意味著武漢正式「解封」,留在武漢的深圳人現在如何打算?武漢回深人員是否需要隔離?4月7日,記者採訪獲悉,有的深圳白領已經滯留武漢80天,「解封」消息傳出後,有的已經做好回深準備,有的仍要再觀望。據悉,4月8日零點開始,從武漢來深人員將不需要強制隔離。
  • 武漢快遞企業復工 記者探訪武漢市東西湖區中通快遞武漢分撥中心
    51歲的李春生是武漢中通快遞分撥中心的一名分揀工,年前放假回家後一直在家,直到收到廠裡的復工通知書,3月20日便乘坐廠裡統一組織的大巴車回武漢上班。李春生:還是有點緊張,畢竟冒著風險。記者:您是哪天復工的?李春生:前天(20日)。
  • 湖北籍員工持綠碼返溫可直接復工!溫州還推出「專享福利」補貼路費
    全市人力社保系統市縣聯動、政企合作,迅速派出專班前往湖北省低風險地區接回員工,以「點對點」包車等無縫對接方式進行,打通湖北籍員工返崗復工、來溫就業的快速通道。 經過兩地政府的溝通和協調,湖北、溫州實現健康碼互通,持「綠碼」且沒有咳嗽、發燒等異常症狀的湖北籍員工不需要隔離,可以直接上崗復工,返溫的流程手續也大大簡化。 愛好筆業筆尖車間副主任高明是湖北潛江人,為此次返溫人員之一。他告訴記者,隨著潛江被列為低風險地區,他也順利拿到「綠碼」。「原來聽說有些地方還不認可湖北的綠碼,我做好了回溫後接受14天隔離的打算。
  • 來了,來了,接新台州人的包機回來了!
    首批共有34家企業140名復工人員,現場有企業安排車輛迎接員工返臺,實現上車出門、下車進廠的「一站式」服務。這幾天,傑克陸續有18輛包車出發前往河南、貴州、雲南、湖南、四川、重慶、安徽等省,預計將接回400多名員工。阮福德說:「疫情無情,生命無價。員工的安全和健康問題是復工的首要條件,只有嚴格遵守以及符合疫情下相關規章條例的員工才能納入復工範圍,接下來,傑克仍然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堅決打贏防控阻擊戰,堅決打好發展主動戰。」
  • 衡陽市開展集中接返返衡返漢人員信息收集
    各位停留武漢的擬返衡務工人員、回衡鄉親,及停留在衡陽的擬返漢務工人員: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時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決定於4月8日至4月15日,採取「點對點
  • 乘包機回深圳復工,勞務工人:這個冬天寒冷,我心超暖
    王磊2月24日下午2時許,中國交建承建的深圳地鐵項目迎來了第一批130名包機返深的勞務工人,130名地鐵勞務工人在陝西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登上前往深圳的「復工專機」,預計兩個半小時後到達深圳寶安機場。據悉,中國交建南方公司此次通過包機的方式,讓勞務工人返深,進行了精心策劃、通盤考量,實現了「三方減負」:一是包機的方式能夠讓勞務工人心裡感受到「安全和溫暖」,費用由企業承擔,切實給勞務工人心裡和經濟上「減負」;二是通過集中返深的方式,能夠少佔用社會公共資源,降低各種人群交叉感染的風險,給社會「減負」;三是包機抵深時間短,能夠讓勞務工人儘快投入到復工復產當中,力爭搶回受疫情影響所耽誤的時間,給繁重的施工任務
  • ...包高鐵、包飛機接員工!來 就給千元補助 政府拿出1個億獎勵新員工
    既要抗擊疫情,又要企業復工,還需解決員工後顧之憂,如何兼得?浙江省杭州市政府率先一步,對疫情相對平穩、來杭就業人員集中的貴州、四川等地區,包高鐵專列,開到員工「家門口」,員工免費坐專列。不僅包高鐵,浙江嘉善縣政府還免費包機接外地員工返崗。
  • 湖南衡陽派專車赴黃接返衡人員!
    記者了解到,根據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衡陽市委、市政府決定為停留在湖北(武漢除外)的衡陽籍人員和赴衡務工人員提供「點對點、一站式」專車直達衡陽市的服務。按照 衡陽市關於「一個縣市區(園區)對應湖北一個市州」的接返任務安排,由衡陽市石鼓區、湖南衡陽松木經濟開發區對接黃岡市返衡人員的接返工作。
  • 「謝謝,派車把我們從大老遠接回來」
    員工返崗是企業復工復產的關鍵,金磐開發區與各企業共同努力,「上門」接送員工返金,讓企業員工走出「家門」直達「廠門」,安心返崗。  為妥善做好員工返崗途中的風險管控,確保員工無風險返廠,威邦集團決定對雲南、江西、陝西、貴州、河南等低風險地區的員工採取「點對點」包車接送。接返途中,每輛車指定專人,負責消毒和體溫檢測,並做好登記,按規定線路行車。
  • 援企穩崗 10輛「 路橋號」出發接外地職工返崗了
    這些車輛將分別前往河南、貴州等地,接返路橋4家企業的職工共215人。接下來,將陸續派出100多輛大巴車「奔襲千裡」,接上企業職工迴路橋的「家」。每輛車的安全宣導員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從上車到抵達的過程,全程落實工作,確保職工安全回到路橋。我們不僅要保障員工能來,還要安全地來!」路橋區人社局副局長徐根富在發車現場說道。「包車接返崗,就是雪中送炭!」
  • 網購的衣服隔天就收到了,武漢快遞業全面復工
    自3月中旬開始,各快遞企業陸續向員工發出復工通知。 中通快遞湖北中通採取點對點包車的方式,免費接省內員工快速返崗。湖北中通快遞總經理金香介紹,從3月13日起,在隨州、襄陽、恩施等省內多個地級市啟動點對點包車計劃。
  • 潮汕機場恢復往返武漢航班,兩地的空中交通運輸通道恢復暢通
    前天下午2點45分,從武漢天河機場出發的GS6526次航班降落在潮汕機場,這也是武漢「解封」後到達潮汕機場的首個航班。機上的103名旅客中,大多是返汕務工人員,時隔70多天重返汕頭,大家興奮的心情溢於言表。肯定很激動,在家裡待了這麼久,武漢那邊一有「解封」的信息,我就馬上定了機票回來。
  • 「你上班,我來接」——濟南「花式」接工招工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你上班,我來接」。「沒工作,來濟南高薪聘。」「有政策,有渠道,保證點對點對接。」 連日來,濟南各車站、機場、火車站大巴小巴連成排,包專車、包飛機,「門到門」接送滯留老員工,暢通復工復產交通「微循環」,打通返濟復工「大動脈」;線上招聘再挖勞務新資源;政府服務保駕護航……在這特殊時期,我市各區縣、部門單位、企業集思廣益,「花式」接工、迎工、招工,徹底緩解工友上班、企業用工這一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