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不佔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深度好文)

2021-02-13 央廣網

從小我媽就教育我不要隨便拿人家東西,長大後我更明白欠了人情是要還的。

 

記得有一次坐高鐵上鄭州,身上帶了點小餅乾,包裝也好看。當我正吃得不亦樂乎,發現過道上一個小妹妹盯著我手裡的餅乾,一臉渴望。我被她的樣子逗樂了,隨手拿了一包說:「小妹妹,拿去吃吧。」

  

本來她已經向我伸手,最後反而又縮了回去,臉上的表情變了又變,仿佛做了一番激烈的心理鬥爭。對我說:「媽媽說不能隨便拿人家的東西,哥哥我不要了。」

  

我說:「那你跟我說謝謝,說了謝謝就不是隨便拿了呀。」小姑娘甜甜地跟我說了聲謝謝,接過我的餅乾,興高採烈地跑了。

  

沒過多久,小姑娘又回來了,手裡拿了個大蘋果,對我說:「哥哥,吃蘋果。」

  

我說:「哥哥不吃,但哥哥謝謝你。」

  

小姑娘說:「媽媽說了,拿了別人的禮物,也要給別人禮物。你不要我就不走啦。」

  

我說:「好好好,哥哥收下了,謝謝你的禮物。」

  

這件事情給我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這麼小的姑娘都知道佔人便宜不對,我想這便是教養吧。

  

還有一個故事想必大家也知道:關於「父親用三碗雞蛋面教會孩子不佔便宜的意義「。


一天早上,父親做了兩碗荷包蛋麵條。一碗蛋臥上邊,一碗上邊無蛋。端上桌。

  

父親問兒子吃哪碗?

  

「有蛋的那碗。」兒子指著碗說。

  

父親說:「讓我吧!孔融七歲能讓梨!你都十歲了!」

  

兒子說:「他是他!我是我!不讓!」

  

父親試探的問:「真不讓?」

  

「真不讓!」兒子回答堅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蛋咬了一半,表示給這碗面註冊了商標。

  

「不後悔?」父親對兒子的動作和驚人的速度十分驚訝,但忍不住又問了最後一遍。

  

「不後悔!」為了表示堅不可摧的決心,兒子把最後剩的也吃了。

  

父親默默的看著兒子吃完,自己端過無蛋的那碗,開始埋頭苦吃。爸爸碗裡藏了兩個蛋,兒子看得分明。

  

父親指著碗裡的兩個蛋告誡兒子:「記住!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兒子一臉無奈。


在一個周日的上午,父親又做了兩碗荷包蛋麵條。情景再現,一碗蛋臥上邊,一碗上邊無蛋。父親若無其事的問:「吃哪碗?」

  

「我十歲了,讓蛋!」兒子說著,拿過了沒蛋的那碗。「不後悔?」父親問。

  

「不後悔!」兒子回答堅決。兒子吃的很快,面見底也沒看見蛋。父親端過剩下的有蛋面,吃起來,兒子看見上面有一個蛋,更沒想到的是下面還有一個蛋。

  

父親指著蛋說記住:「想佔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虧!」

又過了數月,道具還是跟原來一樣。父親問:「吃哪碗?」

  

「孔融讓梨,兒子讓面。爸爸是長輩!您先吃!」

  

「那我不客氣了。」父親果真不客氣的端起有蛋的面。兒子平靜地端起無蛋的面,一碗麵很快見底。

  

兒子意外發現自己碗裡也藏著蛋。

  

父親意味深長地對兒子說:「不想佔便宜的人!生活不會讓你吃虧。」

  


實際上這麼多年來,我養成了一個習慣——不隨便佔便宜,假如非拿不可,最低限度也會說一聲謝謝。

  

去年,朋友託我辦點事兒。

朋友有個熟人也跟我認識,知道了,跑來跟我說:聽說你要辦啥事兒,剛好我這也要辦,你了解流程,順便幫我也辦了吧。

我想大家都認識,就送個順水人情吧。

辦好回來,告知他,事兒辦好了。他拉著我的手,一通感謝,說一定要請我吃飯。

我一看到飯點了,我說擇日不如撞日,乾脆就現在吧。

他閃爍其詞,只說下回下回。

當然,這件事情從此沒有下文了,就連他在路上碰到我,都會假裝沒看見。

我向朋友打聽這人怎麼回事。

朋友說:「這人就這樣,啥事兒都愛佔人便宜。以前總是求我幫他幹活,說自己有啥事走不開,結果幫他幹完,連句謝謝都沒有。認識他的人都不待見他,他也知道自己不受待見,所以回回都換人佔便宜,佔完便宜就假裝不認識,也就是你不在我們單位不知道。你看現在別說幫他了,誰會正眼看他?這人一點教養都沒有。」

我恍然大悟。

我說這個故事不是我惦記那頓飯,而是我想表達一個道理:愛佔便宜之人,人恆厭之。


我媽有個閨蜜,在我出生前,她們做了好幾年鄰居,後來大家都搬家了關係卻依然親密如故。

我這個阿姨是潮州人,潮州人喜歡做滷水(順便安利一下潮州滷水,真的好吃!)每回滷了鴨翅鴨掌都會往我家送一份。而我媽回回買了什麼好用的物什也會往她家送去,通過人情往來這樣的儀式,我們讓彼此知道,「我記得你、我在乎你、我需要你」。

我媽和她的閨蜜儀式感就十足,所以30年來關係都是那麼好。即使現在,我阿姨抱了倆孫子,經常忙著帶孩子,串門的機會少了,這樣的儀式依然沒有變過。

最近我家裝修房子,每當我媽沒空看著的時候,阿姨總是會自告奮勇。當她有什麼事情要幫忙,我媽也是當仁不讓。

世間的所有情感,都是一種儀式。通過「不佔便宜」「人情往來」這樣的儀式,我們讓彼此知道「我記得你、我在乎你、我需要你」。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寫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通曉待人處事的方法,走到哪裡都會有人記得你。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有來有往大家關係才更緊密啊。

  

有人說我連自己都管不好,還管得了人情往來?

  

「窮則獨善其身」,所以,你人窮可以,但別佔人便宜,這是你獨善其身的教養。

  

「達則兼濟天下」,人情通達禮尚往來,這是你為人處世的修養。

「教養」和「修養」是孩子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每個父母都應該以身作則。培養孩子這樣的品性和素質。這樣的孩子才會走的更高更遠!

夜讀 |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不傷人

夜讀 | 你以為你是誰?(轟動朋友圈)

夜讀 | 不生氣,你就贏了(這才是真正的修養)

來源:微信公眾號「徐嗖」

本期編輯:石玲雯

相關焦點

  • 不佔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
    我說:「哥哥不吃,但哥哥謝謝你。」  小姑娘說:「媽媽說了,拿了別人的禮物,也要給別人禮物。你不要我就不走啦。」  我說:「好好好,哥哥收下了,謝謝你的禮物。」  這件事情給我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這麼小的姑娘都知道佔人便宜不對,我想這便是教養吧。竟也知道「人情往來」這回事!
  • 不佔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
    俗話說:「不佔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喜歡佔別人便宜,是因為格局狹小;懂得禮尚往來,才是最頂級的智慧。與人交往,一個人的處事方式裡,背後所透露的是日積月累的涵養。生活中,喜歡佔便宜的人,心裡時刻都裝著小算盤。而那些樸實厚道的人,言談舉止間,總能讓人感受到滿滿的真誠。我始終相信,不佔別人便宜,是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教養。厚道之人,也必定會有後福。常聽人說,人情往來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 不佔便宜,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買東西時急功近利地討價還價,不給對方分毫;買東西被多找了錢卻不吱聲;吃飯請客不付錢……他們貪圖小便宜,摳著自己的錢,霸著別人的錢。總之是「吃拿卡要」,盡佔別人便宜。其實,人生不能總佔便宜,吃虧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 「夜讀」不佔別人便宜,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朋友還說,小青賺那麼多,一點小錢不急。可幾個月過去了,小青都沒有收到那筆錢。小青說:「其實自己並不是因為在乎那點小錢,而是長期被朋友這樣當傻子、佔便宜的感覺,真的太難受了。」「貪小便宜者,必吃大虧。」愛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佔了親人的便宜,親人會疏遠你;佔了朋友的便宜,朋友便不再信任你。佔人便宜,看似獲利了,實則失去了更加珍貴的東西。
  • 一個人最大的教養(深度好文)
    開心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是慈眉善目,但最能顯露一個人修養的,卻是他生氣的時候,即使盛怒,也不爆粗,這是最佳的人品。-01-修養,是懂得尊重你對待別人的態度,就是將來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唯有和顏悅色寬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熱情的回應。
  • 別佔便宜 ( 深度好文 )
    不佔便宜,才是一種大格局!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曾國藩曾說:凡事不可佔人半點便宜。情願人佔吾便宜,斷不肯吾佔人的便宜。有人把佔便宜看作是一種精明,然而,愛佔便宜的人,本質上就是格局不夠。人的本性都是希望得到大於付出,沒有人喜歡被人佔便宜,這是本能。米店老闆認為自己缺斤少兩佔了客人的大便宜,孰不知這樣做是在透支自己的信用。沒有人能靠著佔便宜發家致富,想佔便宜的人,並不能真的佔到便宜。
  • 害怕孤獨,但又不喜歡人情往來的星座,只好自己承受寂寞
    文 | 老巫孤獨是一種狀態。有些人害怕孤獨,但又不喜歡參與那些人情往還,所以只好自己默默承受寂寞的感覺。那麼十二星座中,哪些星座就是這樣的呢?這樣的他們看上去好像已經習慣了獨身一人的生活,但事實上他們很害怕孤獨,可是他們實在不擅長人情往來,所以只好把自己偽裝成如今這幅樣子,讓別人以為他們不怕孤獨,於是到最後,他們也只好自己承受著生活中的寂寞。
  • 一個人最大的修養(深度好文)
    凱旋心語ID:sxsb666666中國人必備閱讀寶庫,涵蓋人生哲學、職場智慧、教育經驗、情感文學,每日奉上有思想深度的營養套餐來源:凱旋(ID:wangxuekai777)人生在世,會說是一種能力,但懂得不說,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 夜讀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
    其中有一個答案令人印象深刻:「因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關,對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智商和情商,對不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素質和修養。」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和教養,就去看看他們如何對待陌生人。不管是服務員還是農民工,凡是受到過良好教養的,必定會懂得去尊重他人。
  • 木子毅:官場人情往來素顏素色豈不更好
    「紅包」並不僅僅是人情往來。在對收「紅包」及購物卡的專項整治中,10萬餘人主動上交「紅包」及購物卡、涉及金額5.2億元,查處2550人,涉及金額2.5億元。(新華網 10月8日)  人情往來、禮尚往來本身並無可厚非,說到底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不知從何時起,人情往來被披上了形形色色的外套,其中有引人注目鮮紅亮麗的「紅包」、有出手大方又不是現代手法的各類卡片……包裝之下,人情往來愈發變得庸俗,而這一點在官場體現尤其明顯。而,官場人情往來素顏素色豈不更好?  首先,必須肯定一個答案,官場是否需要人情往來?
  • 什麼是教養?(深度好文)
    關於教養這個話題,梁文道曾經在一次演講中做了簡明的闡釋:某一社交場合,眾人閒聊,誇獎其中一人活得像陶淵明一樣,這時有人疑惑:「誰是陶淵明啊?」—— 這是第一層次的沒有教養。於是有人哈哈大笑:「你連陶淵明是誰都不知道!」
  • 封面夜讀│不想佔便宜的人 生活也不會讓你吃虧
    大家好,歡迎收聽封面夜讀,我是今天的主播莫凡。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文章是:《不想佔便宜的人 生活也不會讓你吃虧》。最近,寶媽群裡有一個朋友講了自己的悲慘遭遇,說是在一個購物APP上買了一雙鞋,118元,在穿了一段時間之後,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裡的女子說自己是購物平臺的工作人員,他問這位寶媽:「你的鞋子穿了過敏沒有?」
  • 「貪小便宜,吃大虧」: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文/唯晨冬天說來就來,天氣突然的寒冷讓一切都蕭條起來,還記得小時候,大概也是這個時間,類似的天氣,從早到晚都陰沉沉。那時候的農村可不像現在,到了冬天什麼菜都沒有,能吃的唯有辣蘿蔔和大白菜,偶爾也會有那麼一兩個賣菜的在架子車的最前端放上一捆蔥。
  • 修養(深度好文)
    修養,包含著自身的品行道德和對生活的感悟,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一個人的修養,不是以容貌、金錢、地位來衡量的,它是個人的精神長相,也是個人的內在涵養。真正有修養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人,花開花落,淡然處之,凡心所至,處處皆是風景。
  • 懂得閉嘴是教養,學會聊天是修養!
    卻是讓群裡不少人都覺得不愉快,場面十分尷尬。你為什麼要一棒子打死所有人?你這話我們沒法接,還會不會聊天了?承認吧,我們總是會不滿甚至厭惡,當一個氣氛融洽的聊天被不合時宜的話語給攪和了。假如這樣的話語喋喋不休,我們的不滿可能還會化為憤怒。每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很自然地會認為,那個說話不合時宜、不懂得適可而止的人是一個沒有教養的人。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深度好文)
    臉色溫和,不嚴厲;容貌謙恭,不倨傲;忿而不怒,不衝動。所謂教養,就是言行得當,讓每個人都很舒服,如月之光華,明亮且柔和。和顏悅色待人,是人最大的教養。-因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關,對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智商和情商,對不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素質和教養。一個人,面對和自己有關的人,可以偽裝出對應的樣子。
  • 孩子爭論「耐克鞋」真假,家長卻動了手:家長的修養決定孩子教養
    當時小朱的家長已經來接小朱放學了,本來是孩子之間的爭吵打鬧,但是沒想到小朱家長覺得孩子這口氣咽不下,很生氣地打了這兩個同學,結果小柴同學受傷住院了。網友們覺得小柴和小翁同學固然不對,但是家長動手卻是不應該,很多時候父母的修養很重要,它針對的並不是自己本身,而是決定了孩子的教養。
  • 太好了!
    我將我的頭腦獻給你,我要戴上救恩的頭盔,從今以後,我要思念你和上面的事,我絕不再容許任何汙穢不義的思想,停留在我腦子裡!幫助我,求聖靈提醒提醒我,在任何時候都不忘記自己的身份——天國的大使!  中午禱告,主啊!我將我的眼睛獻給你,從今以後,我要一直仰望你,單單定睛在你的榮耀和聖潔上,凡你所不喜悅的事物、書報,我一概不看!保守我,不用欣賞、羨慕、妒忌的眼光看待罪惡!
  • 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深度)
    那麼種下感情就會收穫密切的關係;中國是禮儀之邦,歷來講究人情,講究禮儀上往來。因此,平時多留人情,施恩於人,真情待人,到下雨的時候才會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借傘給你。當然,圓融自己的人際關係還有一點就是在對方最需要自己的時候去幫助,那樣效果是最好的。雪中送炭永遠要比錦上添花來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