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數據告訴你,誰才是真正的日本動畫一哥!

2020-12-18 1905電影網


1905電影網專稿 一期一會的「哆啦A夢」劇場版電影,雖遲但到。 可惜的是,這部《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號稱評分(票務平臺)歷史最高的《哆啦A夢》系列電影,至今沒有突破5000萬大關,從後續的走勢來看,這部電影應該無法破億,將成為近年該系列最差票房的作品。


且不說2015年動畫電影《哆啦A夢:伴我同行》狂攬5.3億票房,就每年一部的劇場版大電影都能有1億的票房基礎盤,2018年上映的《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更是達到了2.09億票房成績。



或許沒有了兒童節和暑期檔的庇護,這部合家歡動畫似乎就少了點衝勁。 一方面,這個檔期中家長帶孩子看動畫的機會會少了很多;另一方面,《寶可夢:超夢的逆襲 進化》《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等日本動畫電影的輪番上映,某種程度上也稀釋了部分受眾。



一直以來,動畫電影多是內地電影公司首選引進日本電影的「香餑餑」,這類本身由成熟IP衍生出來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證了其票房收益。 對於日本動畫而言,其實又細分為劇場版動畫和動畫電影。 那麼,如何區分這兩者呢? 


劇場版動畫是基於該IP的TV版動畫,進行衍生,比如在國內上映的《名偵探柯南》系列、《航海王之黃金城》等。它們獨立成章,但又和TV版動畫有一定的關聯。動畫電影則是完全原創的動畫,比如大家熟知的《龍貓》《你的名字》《煙花》等。


很多人會把《哆啦A夢:伴我同行》當做劇場版動畫,但嚴格意義上,它屬於動畫電影範疇。 從2015年日本電影在內地電影市場回暖之後,劇場版動畫一直是日本電影裡的主力軍,從2015年第一部劇場版動畫電影《名偵探柯南:業火的向日葵》,到如今這部《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有超28部劇場版動畫和觀眾見面。



除此之外,日本票房冠軍《鬼滅之刃之無限列車》、京阿尼動畫《紫羅蘭永恆花園》、《命運之夜3》也有望在2021年年初在內地上映。那麼,這些電影在中國市場上,都有怎麼樣的表現呢?

 

N宗「最」


自2015年起,日本劇場版動畫電影悉數在內地上映,其中有「哆啦A夢」、「柯南」等極具童年情懷的IP,也有「火影忍者」、「航海王」等熱血「民工漫」,更有「紫羅蘭永恆花園」、「命運之夜」等更小眾二次元的畫作。這些作品也讓我們看到了日本動畫動漫產業的多元化。在這些IP中,《哆啦A夢》系列絕對是最有強勢的「扛把子」。從2016年開始,每年都會有一部作品和內地觀眾見面。除了今年因疫情影響,日本本地推遲了上映計劃,導致國內的上映日期從雷打不動的「六一」暑期檔,挪至賀歲上映。 



從票房數據來看,2016年至2019年,該系列電影借著假期的加成,票房成績均破億,尤其是2018年《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更是成為了第一部票房超2億的日本劇場版動畫電影。



可見,哆啦A夢還是那個老少皆宜,一直在陪伴不同世代長大的藍胖子。而能和此票房相抗衡的,則是另一部國民動畫《名偵探柯南》。2015年,日本電影重新出現在中國電影市場中,電影《名偵探柯南:業火的向日葵》成為第一部被引進的劇場版動畫電影。



自此之後,這個系列也成為了「樹」。除了2017年的《名偵探柯南:唐紅的戀歌》沒有被引進,以及2020年日本本土推遲至2021年上映以外,柯南也成為了觀眾年年相見的動畫形象。 這個系列的市場反應起初並不如《哆啦A夢》那般熱烈,2015年和2016年的票房成績總和僅有1.1億,但從2018年開始,它異軍突起,票房屢屢破億,尤其是2019年上映的《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至今以2.31億的成績,問鼎日本劇場版動畫電影內地的最高票房。



如果說《哆啦A夢》和《名偵探柯南》是屬於每個年齡段的狂歡的話,那麼《火影忍者》和《航海王》的票房則讓人看到了宅男們的「戰鬥力」。借著原作《火影忍者》完結的情懷,《火影忍者劇場版:博人傳》成為了首部在內地票房破億的劇場版動畫電影。當時影片上映之際,沒有大面積宣傳,而是採用了直擊受眾營銷,成功地把「宅男」們拉進了電影院。 



如法炮製,《航海王》系列也成功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收益。這兩部動畫電影在某方面可以說是典型的「粉絲電影」。它的局限性在於,不是該漫畫的粉絲,很難進入到故事的內部,只能大概看個門道。從《航海王之黃金城》和《火影忍者劇場版》的想看數據可見,男女觀眾恆定在56%:44%,大部分集中在20-24歲人群中。


《航海王之黃金城》和《火影忍者劇場版》的想看數據


縱觀這些原作就已出圈的動畫電影,同樣家喻戶曉的《精靈寶可夢》系列、《櫻桃小丸子》和《蠟筆小新》則最令人失望。尤其是《精靈寶可夢》系列,目前上映的兩部作品,票房均不過3000萬。那個觀眾眼中最會賣萌的「黃皮電耗子」竟然都帶不動票房。



反而同樣是少年情懷的《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則霸氣地虜獲了1.25億票房,成為2020年該類型電影中的票房之最。當然其中最讓人沒想到的是,《櫻桃小丸子》和《蠟筆小新》這兩個極具國民代表的動畫品牌,目前竟只各自引進了一部劇場版動畫作品。 



相反,本身更為小眾的動畫品牌《命運之夜》則一直保持著最穩定的輸出,《命運之夜——天之杯:惡兆之花》和《命運之夜——天之杯Ⅱ:迷失之蝶》均獲得了3000萬左右的票房成績,也難怪目前《命運之夜3》正在進行引進工作。 


誰是下一個?


目前新海誠、宮崎駿的動畫電影頻頻引進,同時,細田守(《未來的未來》)、渡邊步(《海獸之子》)等作者的作品也逐漸被觀眾認識,但不可忽略的是,劇場版動畫電影仍會是未來日本動畫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力軍。



很大程度上,這些動畫的粉絲基礎就能保證其基礎的票房收益。 就目前來看,日本本土改檔自2021年的《名偵探柯南:緋色的子彈》已經宣布由華策影業引進,相信也會在適當的時間和觀眾見面。



當然,《哆啦A夢》2021年劇場版《哆啦A夢:大雄的宇宙小戰爭》的引進,相信也不會因為這次的票房失利而被放棄。 除此之外,華策影業還官宣會引進《銀魂:最終篇》。這將是中國內地院線首次引進《銀魂》動畫電影,不知道這個較為古早的IP能否帶動粉絲的情懷呢? 



即將打破日本影史票房冠軍的劇場版動畫《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也有望引進。雖然這個品牌目前在中國市場上,不如《火影忍者》《航海王》等知名,但借著其在日本票房成績的熱點,預計在內地上映時,也會打動不少原著粉以外觀眾的好奇心。



曾拿下1.15億票房的《夏目友人帳》新作《夏目友人帳:石起和可疑來訪者》也有機會讓內地觀眾,看到娘口三三在大銀幕上的賣萌瞬間。這些種種的劇場版動畫電影,在販賣情懷的同時,如何做出更新的東西或許是粉絲和普通觀眾關心的。尤其是未來它們能否延續過往日本劇場版動畫票房,可能是最值得期待的。


相關焦點

  • 德勤VS普華永道,誰才是真正的「四大一哥」?
    同為四大成員,德勤、普華永道誰更強?01德勤2020營收480億近日,德勤預計2020全球業務收入將達480億美元,領跑四大。據悉,今年德勤營收同比上升6%,增長態勢極為強悍。但事實上,德勤已經連續3年佔據四大全球營收榜首,就連老大哥普華永道都自嘆不如。
  • B站那些事:Lex和涼風,以後誰會成為B站動畫區的一哥?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B站動畫區的那些事。相信逛過B站動畫區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Lex和涼風的大名,這兩位大神也是B站動畫區數一數二的人物。Lex有七百多萬粉絲,涼風的粉絲也突破五百萬了。那麼,Lex和涼風,以後誰會成為B站動畫區的一哥呢?首先介紹一下Lex,B站的粉絲對他的愛稱是「蕾絲」。
  • 最具收視號召力的男星,胡歌靳東肖戰王凱,誰才是電視劇一哥?
    那麼,誰才是真正的「電視劇一哥」呢?說到這一個話題, 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偽裝者》中的胡歌、靳東和王凱。胡歌在電視劇領域影響力很大,不管是《仙劍奇俠傳》、《偽裝者》還是到後面的《琅琊榜》,塑造的角色都很經典,有「胡歌出品,必屬精品」的美譽。
  • 可口可樂VS百事可樂,究竟誰才是中國真正的碳酸飲料一哥?
    這兩大王牌飲料鬥爭了近120多年,不但沒有垮掉,彼此反而越來越大,英國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發布「2019全球最有價值的25大軟飲料品牌」排行榜,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紅牛依舊名列前三位。百事公司、可口可樂公司和雀巢集團旗下的品牌在榜單中佔據了最多的位置。
  • 可口可樂VS百事可樂 究竟誰才是中國真正的碳酸飲料一哥
    這兩大王牌飲料鬥爭了近120多年,不但沒有垮掉,彼此反而越來越大,英國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發布「2019全球最有價值的25大軟飲料品牌」排行榜,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紅牛依舊名列前三位。百事公司、可口可樂公司和雀巢集團旗下的品牌在榜單中佔據了最多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樂集團與百事可樂集團旗下均有多個品牌上榜,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飲料之王。
  •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告訴你誰才是真正的死神
    導語:《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告訴你誰才是真正的死神"愛我們的人永遠不會離開我們,他們一直都在,在心裡的某個角落陪伴著我們一起前行"。例如鄧布利多校長是哈利精神上的導師,小天狼星是哈利最渴望的家人,斯內普是給予哈利默默守護的人。一伶覺得影片中海格是哈利生命中很重要的長輩,很多時候海格提供給哈利重要的保護。海格就是像父親一樣給予哈利關懷和愛護的,永遠支持哈利的每一個決定。《死亡聖器》好在哪?
  • 兩部誰做誰死的動畫,是詛咒還是巧合,為何日本動畫公司容易倒閉
    近年來日本動畫的產出量越來越高,全世界觀看動畫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然而倒閉的動畫公司卻也在不斷增加,僅2018年就有11家日本動畫公司破產。這麼多倒閉破產的日本動畫公司自然也誕生了許多趣聞,例如出現了兩部誰做誰死的動畫,約會大作戰與強襲魔女,約會第一季由AIC負責製作,但第二季和第三季便被迫換成了Production IMS與J.C,強襲魔女也是如此,第一季由GONZO負責製作,第二季和第三季則換成了AIC和david production。
  • 還記得那些讓你「熱血沸騰」的日本動畫嗎?經典動畫大集合(中)
    上期我們說了一下小時候看過的經典國產動畫,那些都是我們童年的記憶。不過除了國產動畫,一些從國外引進的動畫也是讓我們記憶尤深。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曾那些陪伴我們度過童年的日本動畫片。1.那個時候看到日本動畫的風格完全不同於國產動畫片。阿童木是科技未來的背景,在當時那個年代一下子就吸引了無數小朋友。「休息,休息一下」也成了一休哥的經典語錄。2. 櫻桃小丸子、美少女戰士、花仙子從日本引進的作品中,首次給了我們帶來了專門給女孩觀看的動畫片。
  • 誰才是真正的美少女!
    >/本期導讀/                                 -  NEW1.誰才是真正的美少女2.80天單程票東瀛漫步:艾草天婦羅-Day 643.日本人用火鍋算命?肉有七上八下而不熟者,主大兇4.日本英雄人物---宮本武藏  地之卷之二十六5.
  • 「漫動畫出版平臺」:大數據驅動下的漫動畫產業升級初探
    智庫分析顯示,如果刨除疫情因素影響,2020年度漫動畫行業總產值應保持12%的增長率。促進升級:大數據服務支撐動漫製作全程智庫研究報告表明,利用大數據可以服務整個漫動畫產業的製作全過程,包括人群畫像、角色選擇、故事選擇、資金分配等環節,從而促進產業整體持續優化升級。
  • 郭麒麟被問:誰是德雲一哥?嶽雲鵬一句話,氣得大林子飈東北腔
    自從嶽雲鵬和郭麒麟都成為當紅的明星之後,關於誰才是德雲社一哥的問題就從未斷絕過。兩位主角也是好幾次在舞臺上為此爭鬥過,那麼他們倆心中誰才是真正的德雲一哥呢?在一次節目採訪中,郭麒麟就被觀眾問到,到底誰是德雲一哥?當時在場的還有嶽雲鵬,他看見大林子沒有反應過來之後,脫口而出一句話,氣得大林子是狂飆東北腔。
  • 最全豆瓣評分Top100日本動畫盤點
    作為日本1990年代的動畫代表作品,不僅在日本動畫史上地位舉足輕重,對中國的90後影響巨大,很多人言神作必提及《EVA》。No.4,《灌籃高手》,9.5分1993年10月版/2013年11月高清修復版(101集),9.5分(85711人評分)
  • 日本體壇三位「一哥」相繼「中毒」,這僅僅是巧合嗎?
    日本相撲協會本月5日透露,相撲巨星白鵬翔已經確診新冠肺炎。不關心撲運動的人可能連此人的名字都沒聽說過,簡單一句話介紹:白鵬翔就是日本相撲屆毋庸置疑的「一哥」。
  • 誰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科學家通過數據分析,答案已經明確
    每當提起百獸之王這個稱號,你腦海中會浮現哪種動物呢?是老虎還是獅子?還是近來呼聲很高的平頭哥?在當今影視作品泛濫的今天,許多導演都喜歡將百獸之王這個賣點加於電影當中。可是,眾說紛紜,有的說是老虎,也有說是獅子。
  • 日本便利店的商業模式,這才是真正的便利!
    便利店背後的真正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日本人是便利店的鼻祖,他們來告訴你!桃子在冰箱內保存三小時最為甜美。這句話被印在日本一家 7-Eleven 便利店海報上,以提醒顧客桃子要這樣吃才最味美。初到日本的人,往往很難抵抗這種入微的關懷。1974年,日本第一家便利店(7-Eleven)自東京一間小小的家傳酒坊裡開出。
  • 寶可夢發展史(四) 日本動畫史上最惡劣事件 數百學生同時住院
    將精靈寶可夢送上神壇的其實並不是最初發售的GB遊戲,而是遊戲延伸的TV動畫。1997年,精靈寶可夢初代動畫正式登上熒幕,全日本的孩子們都為此瘋狂。然而誰都想不到,接下來播出的劇集竟然導致了日本動畫史上最惡劣事件的發生。 電腦戰士3D龍
  • 為什麼日本動畫次次被說「業界藥丸」,但產值卻穩步增長?
    《2020年日本動畫產業報告》出爐,從數據上看,日本動畫產業的確是發展迅速,產值也比起2019年增加了,那麼導演庵野秀明的預言為什麼得到很多動漫迷的認同?實際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日本動畫不行了」的言論,是動漫迷的切身體會不準確,還是庵野秀明純粹是一句氣話?為什麼反映出來的數據,和實際的感受不同?
  • 數據告訴你,誰是2019年最硬核公鏈?
    碩果僅存的幾十條公鏈項目開始真正的角逐。剛剛過去的2019年,這些公鏈的發展情況究竟如何了?誰還在孜孜不倦地努力開發?誰的社交媒體影響力最大?誰家生態最繁榮最穩定?誰的鏈上交易最活躍?PAData選取了CoinMarketCap上市值排名前100中的35個公鏈項目(註:去中心化記帳,代幣未建立在另一公鏈底層上),市值前20的公鏈項目為頭部資產項目,市值排名21-100的公鏈項目為腰部資產項目,通過對這些項目Github數據、鏈上數據、社交媒體數據進行梳理和分析,盤點2019「公鏈之最」。誰是技術開發最活躍的公鏈?
  • 三維動畫與手繪動畫:新冠疫情是否將改變日本動漫行業?
    目前各個動畫工作室遭受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中國微博用戶建議他們放棄傳統手繪動畫,向三維動畫轉型。按照中國《環球時報》(Global Times)的數據,新冠肺炎疫情撼動了超過80%的日本動畫工作室。日本動畫行業因各個項目延遲而遭到的損失可能達到187萬美元到370萬美元之間。
  • 鬥魚VS虎牙,到底誰才是遊戲直播的「一哥」?
    作為遊戲直播的頭部平臺,不管樂意不樂意,兩者經常被外界拿來對比,究竟誰才是遊戲直播的「一哥」?近日,虎牙、鬥魚相繼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從兩家披露的財務信息,或許可以探究一二。虎牙營收規模長期高於鬥魚,誰的營收多元化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