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VS百事可樂,究竟誰才是中國真正的碳酸飲料一哥?

2021-02-07 食品觀察家

可口可樂優先誕生,百事可樂緊隨其後。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碳酸飲料有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雪碧、芬達。七喜、美年達等,均來自可口可樂公司和百事公司。
可口可樂誕生於1886年的美國,彼時美國正在實行禁酒令,為了能夠找到一個替代酒精飲料的飲料,在一次偶然的意外當中,可口可樂從中誕生。從此可口可樂便成為了正宗可樂代表,並且佔據著可樂市場份額的第一。
在可口可樂成功之後,百事可樂緊隨其後,現在百事可樂也是可口可樂最大的競爭對手。此後,可口可樂公司相繼推出芬達、雪碧等碳酸飲料,百事公司推出七喜等。

品牌價值格局穩定,可口可樂持續佔了上風

從近三年的品牌價值排行來看,可口可樂持續佔了上風。
這兩大王牌飲料鬥爭了近120多年,不但沒有垮掉,彼此反而越來越大,英國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發布「2019全球最有價值的25大軟飲料品牌」排行榜,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紅牛依舊名列前三位。百事公司、可口可樂公司和雀巢集團旗下的品牌在榜單中佔據了最多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樂集團與百事可樂集團旗下均有多個品牌上榜,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飲料之王。其中,2019年度可口可樂旗下上榜品牌有5個,分別為可口可樂(排名第1)、雪碧(排名第6)、芬達(排名第9)、美汁源(排名第16)、Dasani(排名21);而百事可樂旗下上榜品牌有6個,包括百事可樂(排名第2)、佳得樂(排名第5)、純果樂(排名第10)、七喜(排名第14)、美年達(排名第19)、Aquafina(排名第23)。

百事可樂持續發力,營收規模始終保持領先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公司作為全球飲料界雙巨頭,長年來在產品配方、產業鏈條、品牌營銷、業務布局等領域激烈競爭的。
從兩家可樂公司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百事可樂在部分城市的銷量已經超越可口可樂,這正是百事可樂業績持續發力的原因之一,2019年前三季度,百事公司的營業收入超過465億美元,而可口可樂公司收入只有282億美元,百事公司營收規模持續領先。

不斷加快產品創新,可口可樂淨利潤表現突出

2016年之前,雖然可口可樂的淨收入不如百事可樂,但是他的淨利潤總額一直高於百事可樂。2017-2018年間,可口可樂的淨利潤總額大幅下降,出現連續兩年低於百事可樂的情況,這和可口可樂公司對產品生產鏈的整合有關,通過完成對供應鏈的有效優化,不斷加快產品創新,並優化包裝與定價機制,可口可樂品牌的淨利潤總額2019年前三季度已實現23.6%的增長至68.8億美元,再次高於百事可樂55.5億美元。

可口可樂專注橫向發展,百事可樂開展多元化戰略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公司之所以出現營收高而淨利低情況,源於兩者的經營模式差異。可口可樂一直是橫向發展,專注飲料事業,最近幾年,可口可樂已陸續將Honest Tea有機茶、ZICO椰子水、Fairlife牛奶和Topo Chico氣泡水等放入自己的品牌組合中,現已由最初的單一可樂產品轉向包括咖啡、果汁、功能飲料、水、增強水、茶等在內的飲料全品類業務。對於急於擺脫碳酸飲料依賴症的可口可樂而言,其正通過一系列的對外併購來加速調整產品組合。

不同於可口可樂的是,百事可樂公司採用多元化的發展戰略。近年來,百事可樂也在一直在積極進行健康業務轉型,除了飲料業務外,還涉足餐飲與休閒食品業務,且銷售額佔比幾乎是飲料業務的一倍。

兩強市場格局穩固,而可口可樂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目前碳酸飲料行業兩強競爭格局十分穩固,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合計佔據這一市場的大半壁江山。但兩者市佔率並不相對均衡,可口可樂由於其先發優勢、渠道優勢、品牌優勢以及飲料專一性的戰略特點,市場份額始終保持領先。
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8年可口可樂佔領了全球碳酸軟飲料市場的46%,百事不及其1/2;國內市場差別更多,2018年可口可樂佔領了國內碳酸飲料市場的70.2%,為百事的近3倍。

前瞻觀點:可口可樂始終是中國真正的碳酸飲料一哥

從上文分析可以發現,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可口可樂都佔據著領先地位,擁有著強大的品牌價值。

可口可樂擁有全球25大軟飲料品牌中的五個,這使其佔據了顯著的競爭優勢。百事可樂近年來一直強調非碳酸飲料。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可口可樂在2018年的3130億美元碳酸軟飲料市場中佔據了45.8%的市場份額,該部分近年來略有上升,得益於該公司的知名品牌。排第二的百事可樂的份額僅為18.9%。

在國內市場,可口可樂這一領先優勢得到了放大。2018年可口可樂在我國碳酸飲料市場佔有率高於70%,而百事可樂市佔率僅為25.4%。前瞻認為,在國內合作夥伴、裝瓶業務發展、資源投放、渠道覆蓋程度以及新品推出速度等多個維度來看,可口可樂均更具優勢,這也就意味著可口可樂在中國將會獲取相對更多的市場與發展機會。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軟飲料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來源: 前瞻網


相關焦點

  • 可口可樂VS百事可樂 究竟誰才是中國真正的碳酸飲料一哥
    在可口可樂成功之後,百事可樂緊隨其後,現在百事可樂也是可口可樂最大的競爭對手。此後,可口可樂公司相繼推出芬達、雪碧等碳酸飲料,百事公司推出七喜等。品牌價值格局穩定,可口可樂持續佔了上風從近三年的品牌價值排行來看,可口可樂持續佔了上風。
  • 龍頭之爭:可口可樂VS百事可樂 誰才是碳酸飲料行業「C位」
    在20世紀90年代,以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曾風靡全球。發展至今,碳酸飲料已走過了上百年,經歷了許多變化,但一直未變的是,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紅藍之爭。這兩種可樂幾乎代表了整個可樂界,也霸佔了碳酸飲料的榜首。那麼,在這長達一百多年的拉鋸戰中,誰才是碳酸飲料的C位?
  • 百事可樂VS可口可樂,究竟誰才是你心中的「可樂一哥」呢?
    針對可口可樂「無處不在」的戰略,百事可樂將人力、物力、財力集中在幾個重點城市大肆進行立體式廣告宣傳進攻。百事可樂的獨到之處還在於所選擇的重點城市基本上都是可樂類飲料市場潛力巨大、發展成熟的城市。
  • 百事可樂在中國做市場
    1997年,百事可樂公司全球銷售額為292.92億美元,列《財富》'98世界500強第92位,榮登飲料行業企業世界冠軍,可口可樂屈居亞軍,銷售額只有188.68億美元,排名在201位。儘管百事可樂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戰勝了可口可樂,但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高達800多億美元,仍遠遠超過百事可樂。所以,人們仍然認為可口可樂是領導者,百事可樂是挑戰者。而從中國的情況來看這更是一種鐵的事實。
  • 在中國:沒人敢挑戰的可口可樂,為何會被百事可樂撼動?
    在百事可樂出來之前,在中國,沒有一家公司敢挑戰可口可樂。為什麼?美國的可口可樂在1886年成立後,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大眾的歡迎。後來,可口可樂來到中國後,迅速佔領了碳酸飲料70%的市場。更為可怕的是,可口可樂幾十年不漲價。
  • 可口可樂價值790億美元的配方究竟跟百事可樂有什麼區別?
    其實百事可樂誕生於1894年,比1886年誕生的可口可樂沒晚幾年,其主要成分與可口可樂也沒什麼區別,可是百事可樂的命運比可口可樂差很多,幾次差點倒閉,直到30年代初再次面臨破產才被紐約商人查爾斯
  • 美國有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泰國有紅牛,中國有什麼本土汽水?
    試想一下,在炎炎夏日,打開碳酸飲料喝上一口,二氧化碳在口中「上躥下跳」,瞬間就能讓昏昏欲睡的你清醒起來,那感覺簡直就像是春風拂過,喚醒了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提到碳酸飲料就不得不提碳酸飲料界的龍頭企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了。
  • 兩大可樂品牌之爭,100多年過去了,沒想到還是百事可樂贏了
    隨後這款加入了蘇打水的感冒藥便開始在飲料店出售,一種新型的飲料也出現在市面上,真正的可口可樂也就此誕生。 作為可口可樂的競爭者,百事可樂的誕生一開始也是作為藥物使用。與可口可樂不同之處,在於百事可樂主要用於治療胃部疾病,但是由於口感差不多,百事公司也就為其取名為「百事可樂」。
  • 碳酸飲料品牌大全
    說到炎夏,自然會想到一口下去爽到底的冰鎮碳酸飲料,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歷數一下夏日爆款的碳酸飲品。碳酸飲料品牌大全:1. Coke可口可樂出品,是可口可樂公司的拳頭產品。百事可樂公司出品,是百事可樂公司的拳頭產品。6. Diet Pepsi
  • 百事推桂花可樂 可口可樂定製咖啡 「雙樂之爭」從全球買買買轉戰...
    對於百事可樂推出桂花味可樂的真正目的,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了百事可樂,但截至發稿,對方並未予以回復。事實上,在百事可樂推出桂花味可樂之際,可口可樂也在中國市場推出了中國定製版飲料。2020年一季度,可口可樂推出多款新品。其中包括可口可樂收購COSTA咖世家後,在國內推出的首款新品——中國定製版COSTA咖世家即飲咖啡,該產品已於3月登陸中國市場。
  • 可樂戰爭: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百年恩仇
    基於清教徒的背景,美國是西方社會具有最強烈禁酒情緒的國家之一,雖然真正全國範圍內的禁酒令要在美國憲法第十八修正案通過後的1920年才開始實施,但喬治亞州的禁酒戰爭卻在「彭氏法國葡萄酒可樂」發明後不久便已悄然打響。
  • 百年以來,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的營銷戰
    【1】百事可樂誕生百事可樂誕生於19世紀90年代,最開始,百事可樂是治療胃部疾病的一種藥物,後被命名為「Pepsi」。百事可樂成立之初時,由於美國的市面已經被可口可樂所佔據,其銷量並不理想。其當時百事可樂的市場份額連可口可樂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百事可樂始終在破產的邊緣游離了多年。
  • 百事可樂百年營銷變遷史
    很多年來,百事可樂不僅面臨來自同行大哥的競爭,還要面對形形色色的碳酸飲料新品牌的追趕,生存環境不容樂觀。因此百事也開始了另闢蹊徑,一改碳酸飲料「高熱量」、「肥宅快樂水」的陳舊形象,將目光轉向健康市場。本次百事可樂完成的這一收購案,也是進一步貫徹「健康養生」的理念。本文梳理了百事可樂的百年營銷變遷史,一睹百年巨頭成長軌跡。
  • 「百事可樂」中國營銷策略案例:獨特的音樂推銷
    百事在中國的本土化進展成績斐然。百事中國區的管理層70%已經由中國人擔任,其中只有1個不是中國內地土生土長的。可以肯定,百事與貴格的合併會加速百事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目前,直接從事百事可樂飲料業務的中國員工近1萬人,同時,擁有至少5倍於這個數字的間接僱員通過供應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渠道參與百事可樂的有關業務。
  • 德勤VS普華永道,誰才是真正的「四大一哥」?
    同為四大成員,德勤、普華永道誰更強?01德勤2020營收480億近日,德勤預計2020全球業務收入將達480億美元,領跑四大。據悉,今年德勤營收同比上升6%,增長態勢極為強悍。但事實上,德勤已經連續3年佔據四大全球營收榜首,就連老大哥普華永道都自嘆不如。
  • 可口可樂旗下的飲料大單品,品牌價值248億,超過七喜、美年達
    而碳酸飲料行業則出現一定的頹勢,但並不是很明顯。像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雪碧、芬達等產品依舊在全球範圍內熱賣。其中,芬達(Fanta)創辦於上世紀40年代,目前是可口可樂旗下的一款飲料大單品,擁有橙味、蘋果味、水蜜桃味等口味,產品遠銷全球各地。
  • 可口可樂改配方,百事可樂趁機大肆攻擊,然而到底是誰笑到最後
    在法庭上他們才知道,所謂的考爾貸款是一種貸款人可以隨時索回原貸款的貸款方式,故其利息低於一般貸款。這時他們只有兩種選擇,還錢或者破產。他們無錢可還,只好宣布破產,把礦產以52萬元的價格賣給了洛克菲勒。幾年後,洛克菲勒又乘鋼鐵行業內部競爭激烈之際,把這塊鐵礦以1941萬元的價格賣給了摩根。
  • 可口可樂上線生薑味熱飲,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刺激」
    可口可樂推出生薑味熱飲 「在寒冷的冬天裡,還有什麼比一杯暖暖呼呼的可口可樂生薑+更讓人有幸福感?」 據品牌君所知,可口可樂生薑+內含真正薑蓉,消費者買到該款新品後,只需將瓶中可樂倒半杯進容器,然後放至微波爐內叮一會,就能喝到熱乎乎的生薑味可樂。
  •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有什麼不一樣
    說起可樂,就不能不提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兩個碳酸飲料的超級巨無霸,而且二者的可樂戰爭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了。想一下,把碳酸飲料打造變成了一個每年營收過百億美元的企業,誰才是這個企業最大的功臣?他們是怎樣取得這樣巨大成就,並且他們中的哪一個是起到關鍵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