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秋分至秋意濃,怎樣防秋肥?

2021-02-23 都市晨報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都市晨報」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秋分到了,天氣涼了,胃口也好了,春天的肥還沒減完,夏天的肉又長了,剛剛減肥有了點成效,貼秋膘的時節又到了,咋整……

秋天四種情況下 人很容易突然長胖

1、生理原因

隨著天氣漸漸轉涼,脂肪細胞開始逐漸積聚,用以防止熱量的擴散,以便到冬天時起到保溫的作用,這時的人體便開始逐漸趨於肥胖。這時候為了避免肥胖,應該調整飲食結構,多增加一些運動。

2、胃口變好了

在秋冬季節,天氣涼爽、人的胃腸供血量增多,消化吸收功能增強,胃口大開,不知不覺就吃得多起來,脂肪很容易在體內堆積,因此要繼續堅持減肥。

3、運動減少了

運動量減少是秋季長胖的主要原因之一。天氣漸漸地涼了,清晨和傍晚原本是運動的好時機,現在變成了懶懶蝸居。活動減少,慢慢就胖起來了。這時候,如果不便於室外運動,可以做一些簡易的室內小運動、例如呼啦圈、仰臥起坐、啞鈴等。

4、減肥動力不足

夏天裡,清涼的夏衣讓肉肉無處藏身,於是很多MM喊著「不減肥毋寧死」。隨著天氣的變涼,身上衣服加多了,掩蓋了小肉肉,減肥的欲望沒有那麼強烈了。長胖了也看不到,等到來年春天的時候再來突擊減肥。其實任由體重長胖,只會讓你的體重基數越來越大。來年春天即便是突擊減肥,也會比今年體重多出一兩斤,逐年增加。

秋天該如何預防長胖

飲食:

不想長胖,首先要控制飲食,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品,比如赤小豆、蘿蔔、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早餐一定要吃,否則易造成中飯或晚飯吃得過多;夜宵儘量不吃,如果真餓了,就喝一杯牛奶或吃個蘋果,平時則少吃冰激凌等高熱量食物。

減肥與進補並不矛盾大家都知道秋天是個進補的季節,那麼減肥與進補是否矛盾呢?當然不是,從中醫上來說,秋天進補主要講的是補中益氣,對體虛肥胖者來說,這些人往往內分泌失調,使體重超常。減掉脂肪後,適當進補可增強體質,使內分泌正常運行,更容易全面吸收營養。另外,平日減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節食,其實如過度節食會造成體內的一些維生素缺乏,而一些維生素在脂肪分解代謝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品,如蘿蔔、木耳、豆芽、西紅柿等,適當進補、均衡營養,不但可維持體內能量的正常代謝,避免脂肪堆積而造成肥胖,還會讓你遠離體虛。


運動:


科學研究發現,在天涼時進行體育運動較在溫暖環境中更易減輕體重,這是因為在溫度越低的環境中,人體消耗的熱量越大。秋天減肥除了飲食有節制外,運動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秋天太陽沒有夏天那麼曬了,氣溫適中,正是運動的好時機,爬山、跑步、打球,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

5類食物讓你避秋膘

大麥茶,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和膳食纖維,糖的含量也極低,大麥茶能去除脂肪,解油膩、助消化,益氣健胃。此外,大麥茶還具有獨特的膳食纖維,溶於茶水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將腸胃中的「垃圾」帶出體外,使人輕鬆、減肥,還不會帶來任何多餘熱量和負擔。 山楂中含有的粗纖維高達20%,可促進腸蠕動。山楂還可以增加胃蛋白酶活性,所含的脂肪酶能促進脂肪分解,起到消食積、助消化作用,在消化肉類方面功效尤其顯著。它還有降血脂及血壓的作用,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強化心臟分外有益。木瓜含有一種木瓜酵素,這些木瓜酵素不僅可分解蛋白質、糖類,更可分解脂肪,這可以說是木瓜最大的特點,通過分解脂肪可以去除贅肉,縮小肥大細胞,促進新陳代謝,及時把多餘脂肪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此外,還有治療腸胃炎、消化不良、預防消化系統癌變的作用。 紅薯纖維質鬆軟,最容易被人體消化,通便排毒的功效極強,又具有飽腹感,所以常被人們當作減肥食物來食用,也有人直接讓紅薯當作主食,製成紅薯飯、紅薯粥、清蒸紅薯,也可將紅薯與牛奶搭配製成紅薯牛奶飲用。紅薯的熱量是很低的,大約只有同等分量饅頭的一半多。蘿蔔含有辛辣成分芥子油,具有促進脂肪類物質更好地進行新陳代謝作用,可避免脂肪在皮下堆積;黑木耳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一種特殊的植物膠原,這兩種物質能夠促進胃腸蠕動,促進腸道脂肪食物的排洩、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從而防止肥胖,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有利於體內大便中有毒物質的及時清除和排出。

(by新快報)

掃一掃關注都市晨報微信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就請在頁面底部給晨報君點個讚吧!若能賞個臉,分享文章到朋友圈,那必是極好的~


相關焦點

  • 今日秋分!秋分至,秋意濃,正是一年最美時
    今日秋分秋分,既有晝夜平分的意思,又有平分秋季的意思。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進入了涼爽的秋季。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不僅僅是一個節氣,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秋意正濃的日子裡,金黃的稻穀點頭微笑,火紅的高粱歡快舞蹈,成熟的柿子像燈籠似的掛在枝頭,裂開的石榴像珍珠似的露出牙齒!一望無際的田野中,那一片片豐收的景象,展現成一副迷人的圖畫,讓人留戀;雲淡風輕的天空中,那一群群南飛的大雁,描繪出一副動人的景色,令人陶醉!
  • 今日秋分|一葉知秋秋意濃,舒適涼爽正當時
    今日秋分|一葉知秋秋意濃,舒適涼爽正當時 2020-09-2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秋分來,秋意濃,來說說你對秋分時節知多少吧
    氣溫一天涼過一天,秋意越來越濃,每年公曆的9月22日~24日之間是秋分時節,秋分是二十四氣節之一,秋分的到來預示著秋意漸濃,意味著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然後氣溫逐漸降低,越發寒冷。在秋分時節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在飲食方面以清潤溫潤為主,氣候晝夜逐漸加大,氣溫逐日下降。
  • 上遊•文薈丨早讀丨秋分:秋意濃,念無恙
    突來秋風微微涼,又恰在秋分時,細雨悄無聲息的就淅淅瀝瀝而來,如同來了一場與天地之間無需約定的重相逢,深情的相應共鳴。甚是,好光景。秋意來時,故事更濃。雖綠點泛黃,花兒已凋零,別去奼紫嫣紅,離去大熱大烈。這時的秋,用飽滿著最深情的故事,蘊含著最濃鬱的情節。
  • 蜜兒堂:金桂飄香,秋分如何養生?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此時太陽光線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以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秋分過後,北半球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地面溫度流失速度加快,在這個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的秋分時節,應該如何養生呢?
  • 秋分養生正當時 潤燥補水很重要
    秋分時,秋意濃。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漸加重,最易出現秋燥等現象。秋燥時節要如何養生防護呢?防寒保暖之外,飲食秘訣在於「潤燥」二字。具體吃什么喝什麼最解燥呢?國民果汁匯源有幾款備受青睞的人氣佳品,倒是秋分補水潤燥的好選擇。
  • 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答案來了
    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答案來了時間:2020-09-07 11: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
  • 睿思一刻|秋意濃,天微涼,勿忘添衣裳
    秋意濃,天微涼,勿忘添衣裳今天12時08分,我們在秋風習習中,迎來一個富有詩意的節氣——白露。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秋老虎」漸行漸遠,一個清清爽爽的秋天來了。新華睿思數據顯示,網民對「白露」節氣討論的相關話題中,「養生」熱度最高,達93.24,補腎氣、潤肺氣、預防秋燥、長秋膘、保暖等成為網民的最大關切。「白露收殘暑,清風襯晚霞」,白露節氣後的涼爽「氣候」也深受網民期待,輿論熱度達91.02,「白露,讓秋天終於放開了夏天的手」「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愛美秋」等留言充分表達了網民喜悅的心情。
  • 秋分朋友圈文案說說配文 秋分問候祝福語快樂心情語錄
    10、白露過,秋分至,天氣轉涼防病寒;千祈禱,萬許願,煉成如意順利丸;送給你,迎秋分,祝你秋分快樂美無邊,一切順利美不完!  11、一片落葉是一片祝願,一陣秋風是一絲思念,一朵繁花是一份問候,一條簡訊帶著我深深的關愛!祝你秋分幸福愉快,開心快樂常在。
  • 秋分養生 健脾益肺 謹防寒邪
    9月22日是秋分,秋分是24個節氣中的重要節氣之一,從秋分起,白天熱,夜晚涼,秋意漸濃。海慈醫療集團治未科戴淑青主任醫師提醒市民,入秋伊始,就應著手調養身體,防禦疾病,而秋分是秋季調養的重要時節。因此,秋季養生,一要養收,二要養肺。秋季主「養收」,可適當進補,經常吃些山藥、雞湯、骨湯、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都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但是切忌過量,以免傷害脾胃。秋季天氣寒熱多變,寒涼之氣、秋燥之氣極易傷肺,保持肺臟的收斂狀態才能抵禦外邪。而酸味收斂,辛味發散,所以飲食方面要少辛多酸。
  • 秋分養生吃什麼食物補水潤燥養陰 2018秋分養生水果
    2018年9月23日09:54:01,農曆2018年八月(小)十四,星期日進入秋分節氣。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秋分到了,意味著正式進入秋季。秋分到底是什麼意思?秋分後氣候有哪些變化?秋分後天氣乾燥,這個時候非常需要補充水分,保持體內水分平衡,吃水果是最佳的滋補方式,秋分過後,吃什麼水果好?哪些水果更有利於養生?
  • 秋分至|此時無病三分虛,get養生知識安全度秋!
    >從秋分後白晝將逐漸短於黑夜日甚一日直至冬至天悅灣推出二十四節氣養生,以幫助大家更好地適應氣候的變化,有效地保養身體,從而防禦疾病的侵害,收穫健康和長壽。秋季,一共六個節氣分別為: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2020年9月22日】,迎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秋分是一年中比較重要的節氣,是北半球真正意義上進入秋天的開始。「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
  • 秋意濃,養生關鍵潤而不寒,山楂茡薺大棗粥您會做嗎?
    天氣已經進入寒露節氣,秋意更加濃了,氣候也開始冷了,這個時候的養生就和初秋不一樣了,初秋的時候天氣炎熱,可以以清熱潤燥的方法,但是現在就不能採用這個方法了,現在只能採用潤而不寒,而且還要培補脾胃之氣,為馬上來臨的冬天做好準備工作,還是老原則,養生粥是主要的養生方法,今天小編向大家推薦山楂茡薺大棗粥,理由是這道粥潤而不寒,而且還能培補脾胃之氣,有活血化瘀,活血補氣之功用。
  • 唯美秋分圖片帶字 朋友圈說說配圖秋分唯美的句子心情一句話
    唯美秋分圖片帶字 朋友圈說說配圖秋分唯美的句子心情一句話  秋分來了,久違的秋天意味著就要正式上場,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來了,秋天的美景是春夏冬都無法表達的美。秋分節氣,來了。小編特意準備一些唯美的句子說說,供網友發圈表達心情。
  • 明日秋分 |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養生宜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溼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已經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秋分之後,涼燥主氣,易發胃腸病或使舊有的胃腸病復發,因此秋分後養生很重要!在飲食攝養上,要儘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
  • 今日秋分丨秋意漸濃 晝夜均而寒暑平
    中/國/傳/統/節/氣秋分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月皎空山靜是秋分的標誌性景色小夥伴們準備好去秋遊了嗎秋分物候一候·雷始收聲秋分之日「雷始收聲」,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入地收聲。秋分習俗秋祭月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由於月宮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因此有了「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即民諺所說「男不拜月」的傳統。
  • 今日秋分,養生要點
    ——華印今天起,我們迎來「秋分」。「暑退秋澄轉爽涼,日光夜色兩均長。」秋分,是一年中的第16個節氣。此時,太陽直射赤道,地球上絕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日夜均分。那麼,這個時節應該如何養生呢?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秋分的「燥」是涼燥,「燥令傷肺」,可適當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些白蘿蔔、胡蘿蔔等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
  • 二十四節氣丨秋分藥膳食療養生
    「秋分」為公曆9 月23 日左右,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為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釋: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意思是秋季前後九十天,秋分恰居之中,從而將秋季平分為二。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閉藏,生活起居養生也要相應調整。《素問·至真要大論》謂:「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 圖小制個性定製:立冬雖已至,秋意仍最濃……
    立冬的到來,並沒有將秋意完全帶走。立冬雖已至,秋意仍最濃。每年這個時候都是賞銀杏的好時候,銀杏最多的地方就是遊人最愛去的地方。不論是欣賞美景還是拍些有意義的照片,都是這一年最好的見證。2020不同以往,經歷過陰霾、經歷過絕望、經歷過絕處逢生的希望。雖然很辛苦,但慶幸最後的結果是好的。
  • 秋分:寓意、習俗、養生、飲食、遇見最美的秋分詩詞!
    《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為災。」杜預註:「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文獻記載二至二分最早的是《書·堯典》,其中二至名為日永、臼短,二分名為日中、宵中。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為避免祭月節無明月的尷尬狀況,人們就把「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中秋之時,正是滿月之期。《北京歲華記》記載北京祭月的習俗說:「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兔;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