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養生吃什麼食物補水潤燥養陰 2018秋分養生水果

2021-02-08 閩南網

  2018年9月23日09:54:01,農曆2018年八月(小)十四,星期日進入秋分節氣。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秋分到了,意味著正式進入秋季。秋分到底是什麼意思?秋分後氣候有哪些變化?秋分後天氣乾燥,這個時候非常需要補充水分,保持體內水分平衡,吃水果是最佳的滋補方式,秋分過後,吃什麼水果好?哪些水果更有利於養生?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分就是半,按農曆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秋分當天日夜時間均等,而後夜愈長日愈短。秋分後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降水也逐漸減少。全國大部分地方氣溫下降快速而明顯,即農諺所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涼風習習、碧空澄澈、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是秋分的標誌性景色。

  秋分的節氣來臨,空氣也變得異常的乾燥,這個時候要適當的攝入一些水果補充體內的水分平衡,而秋分節氣究竟吃什麼水果好呢?

秋分節氣養生水果:山楂

  山楂性味甘,酸,微溫,含有酒石酸、檸檬酸、皂甙、果糖,維生素c、維生素B,尼克酸、鈣、鐵、硒、黃酮類等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水果中僅次於紅棗和獼猴桃;胡蘿蔔素和鈣的含量也很高。秋季養生宜適當多吃酸性食物,吃些山楂可以消食化積,散淤生津,還有增強食慾、改善睡眠、保持骨和血中鈣的恆定,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延年益壽的作用,非常適合老年人食用。

秋分節氣養生水果:柿子

  柿子,甜膩可口,營養豐富,所含維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一個人一天吃1個柿子,所攝取的維生素C基本上就能滿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柿子,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核黃素、維生素等微量元素,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潤腸、涼血止血等多種功效。秋季人易上火咳嗽,多吃柿子可以緩解。

秋分節氣養生水果:石榴

  石榴紅如瑪瑙、白似水晶,富含有機酸、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B族維生素以及鈣、磷、鉀等。石榴皮中含有多種生物鹼,能抑制流感病毒。其果皮中含有蘋果酸、鞣質、生物鹼等成分,能有效地治療腹瀉、痢疾等症。秋季,人易患風寒感冒、腹瀉等疾病,適當多吃石榴可以有效抑制流感病毒,防治腹瀉。

秋分節氣養生水果:楊桃

  楊桃,富含糖類、維生素C、有機酸以及大量的揮發性成分。常吃楊桃可以減少機體對脂肪的吸收,有降低血脂、膽固醇的作用,還可以使人體內的熱或酒毒隨小便排出體外,消除疲勞感。楊桃果汁中含有大量草酸、檸檬酸、蘋果酸等,能提高胃液的酸度,促進食物的消化。

秋分節氣養生水果:香瓜

  香瓜含有維生素A,B,C和鎂,鈉和鉀等礦物質,不含膽固醇,熱量低,而且富含膳食纖維,非常適合膽固醇高的病人、減肥人士以及便秘患者食用。老年人經常吃,還可以預防與年齡有關的骨質流失,並且有助於防止心臟疾病,甚至癌症。

原標題:秋分節氣養生吃什麼補水?2018秋分節氣補水養生5大水果推薦

責任編輯:李曉靈

相關焦點

  • 秋分養生正當時 潤燥補水很重要
    秋分時,秋意濃。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漸加重,最易出現秋燥等現象。秋燥時節要如何養生防護呢?防寒保暖之外,飲食秘訣在於「潤燥」二字。具體吃什么喝什麼最解燥呢?國民果汁匯源有幾款備受青睞的人氣佳品,倒是秋分補水潤燥的好選擇。
  • 今日秋分,養生要點
    ——華印今天起,我們迎來「秋分」。「暑退秋澄轉爽涼,日光夜色兩均長。」秋分,是一年中的第16個節氣。此時,太陽直射赤道,地球上絕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日夜均分。那麼,這個時節應該如何養生呢?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秋分的「燥」是涼燥,「燥令傷肺」,可適當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些白蘿蔔、胡蘿蔔等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
  • 秋分養生|益肺潤燥,調和陰陽,,這幾款食物最解秋燥!
    2018秋分時間:2018年9月23日09:54:01,農曆2018年八月(小)十四,星期日。所謂秋分,一分為二,一是日夜時間均等;一是氣候由熱轉涼。秋分以後,氣候漸涼,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要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戒菸戒酒,忌暴飲暴食。
  • 秋分節氣的12種養生水果
  • 蜜兒堂:金桂飄香,秋分如何養生?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此時太陽光線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以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秋分過後,北半球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地面溫度流失速度加快,在這個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的秋分時節,應該如何養生呢?
  • 秋分養生有「四防」,秋燥、秋涼、秋乏、秋鬱!
    日常飲食上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梨、柿、葡萄、石榴、甘蔗、蘿蔔、番茄等新鮮果蔬,以養陰潤燥,避免燥邪傷害。在滋補上,可選擇阿膠,具有滋陰潤燥、補血止血、增強體質等功效,阿膠常常是秋季滋補首選之一。秋天燥氣傷肺,很容易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堅持服用阿膠可以達到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調大腸的作用。
  • 喜瑪拉雅節氣養生 漢醫堂推薦:秋分,防涼燥
    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二月陽中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八月陰中收聲」,故不再打雷了。「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秋分後氣溫速降,寒涼漸重,多出現涼燥。涼燥多由於寒邪共同侵犯肺部所致,故除了潤燥外還應溫補。
  • 今日秋分|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秋分時節,人體陽氣由夏季的向外宣發轉為向內收斂,出現陽氣減弱、陰氣增強的趨勢,此時養生要尤其注重平補,即平衡身體的陰陽變化,平補氣津。常補水,多喝粥。喝水是對抗秋燥最簡單的方式,另外,多吃些清潤、溫潤的養生粥,在補水的同時,還起到滋陰生津的效果。秋木耳,益氣生津。
  • 【第409期】秋分飲食攻略及第4周菜譜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秋分就要到了,在秋分前後,可以做好養生保健,迎接深秋的到來。秋分養生首先從飲食下手,下面為您介紹二十四節氣之秋分飲食攻略,做到這些細節就能健康飲食度過秋分!1、多食水果防乾燥秋分時節天氣乾燥,要多吃水果。水果中以梨、甘蔗為首選,其次,像荸薺、香蕉等也是良好的潤燥之物。
  • 二十四節氣丨秋分藥膳食療養生
    「秋分」為公曆9 月23 日左右,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為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釋: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意思是秋季前後九十天,秋分恰居之中,從而將秋季平分為二。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閉藏,生活起居養生也要相應調整。《素問·至真要大論》謂:「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 秋分節氣 | 最全的養生素食指南!!!
    晝夜在春分之後又一次平分養生要注意多吃素潤燥養脾還得睡飽覺秋分的「燥」不同於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燥令傷肺」,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些辛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➊進補有度,切勿過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現在正是秋季進補的好時節,但秋分時節進補,不可太過,要適量。
  • 秋分過後,養生重在「收斂」,3個小技巧,助你健康度秋
    昨天,迎來了平分晝夜的第二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四個節氣——[秋分],而秋分過後,晝夜溫差明顯增大,自然界的陽氣由疏瀉趨向於收斂、閉藏,而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這一變化,因此,秋分過後,養生的重點,應放在「收」和「養」這兩點上。
  • 秋分:寓意、習俗、養生、飲食、遇見最美的秋分詩詞!
    — 粘雀子嘴 —秋分時節,在廣大的農村還有煮湯圓吃的習俗。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放下手中的農活,在家裡做湯圓吃。養生秋季是非常燥容易上火的季節這種氣溫波動最易誘發心血管疾病記住這5點保住我們的心血管1.吃得「潤一點」多吃下面
  • 秋分養生 健脾益肺 謹防寒邪
    9月22日是秋分,秋分是24個節氣中的重要節氣之一,從秋分起,白天熱,夜晚涼,秋意漸濃。海慈醫療集團治未科戴淑青主任醫師提醒市民,入秋伊始,就應著手調養身體,防禦疾病,而秋分是秋季調養的重要時節。因此,秋季養生,一要養收,二要養肺。秋季主「養收」,可適當進補,經常吃些山藥、雞湯、骨湯、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都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但是切忌過量,以免傷害脾胃。秋季天氣寒熱多變,寒涼之氣、秋燥之氣極易傷肺,保持肺臟的收斂狀態才能抵禦外邪。而酸味收斂,辛味發散,所以飲食方面要少辛多酸。
  • 今日秋分,潤燥湯水了解一下.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
  • 明日秋分 |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養生宜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
  • 【愛夢養生】秋季養生:「潤燥、補肺、養陰、增酸」該吃什麼好?
    【愛夢養生】秋季養生:「潤燥、補肺、養陰、增酸」該吃什麼好? 秋季養生原則重在滋陰潤燥養肺,日常活動應由開放漸漸收斂。概括為秋季養生八字訣:潤燥、補肺、養陰、增酸。從飲食的角度,怎麼吃有助滿足這些原則呢?潤燥:首選蓮藕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立秋後空氣乾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比如:梨、甘蔗、銀耳、菊花、鴨肉、兔肉等,其中蓮藕為首選。蓮藕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
  • 秋分食譜/百合銀耳梨羹
    ,關注於節氣、物候、草木、菜蔬和自然療法的72物候元氣生活推出秋分養陰斂神湯——百合銀耳梨羹,真是太貼心了。秋分後氣溫下降明顯。一候「雷始收聲」,古人認為秋分後陰氣盛,不再打雷了。陰虛的人不適感會增強,要注意養陰。
  • 秋分|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秋季養生正當時
    秋分  《黃帝內經》:「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養生的第一要訣是順應四時氣候變化,做到「陰平陽秘」。
  • 秋分後,這「4樣」東西千萬別吃了!傷脾又傷胃,很多人都在吃
    秋季飲食要避免過於燥熱的食物,煎炸類的食物尤其需要少吃。中醫認為,秋季飲食要潤燥滋陰,以下3種蔬菜,特別適合秋季養生!新鮮的葡萄中有大量的水分,甚至是能夠達到88%,在水果中算是含水量非常高的水果了。秋季乾燥的季節中,不妨多吃些葡萄給身體補水。而且葡萄有益氣補血、補腦安神、除燥明目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