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經常大便稀、次數多?肝病醫生和你談談原因及處理!

2020-12-26 感染和肝病科龍醫生

有一位B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男,46歲,曾發生上消化道出血,經過介入治療後,病情好轉且穩定。

患者每天大便2~4次,每次大便量也不是很多,但是有個特點,經常不成形,很少拉出條狀的大便。

自己去藥店買過一些治療拉肚子的藥,多半是一些抗菌藥,吃藥後大便成型,但容易便秘。而便秘對於有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有時候,明明便秘,排完幹的糞便,後面又接著排黏液樣大便

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患者不願意做腸鏡。

只好建議患者多喝酸奶,多吃粗糧麵食,配合一些益生菌類藥物口服,調理一段時間後,患者的大便性狀和次數有所好轉。

肝硬化患者,經常會出現一些腸道問題,特別是腹瀉,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又該怎樣應對?

今天,龍大夫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肝硬化是肝纖維化的晚期階段,以正常肝組織結構瀰漫性破壞,緻密纖維組織包饒再生結節為特徵。

肝硬化患者,可經歷很長時間的無症狀期,但很多患者還是有一些非特異性症狀的,比如食慾減退、容易疲勞、體重緩慢下降等。

只有到了肝硬化晚期,才可能表現為一些比較特異性的表現,比如門靜脈高壓導致的胃-食管靜脈曲張引起消化道出血,或者腹水導致的腹脹、發熱等表現。

肝硬化時,由於膽汁的分泌和排洩減少,容易導致膽汁淤積和黃疸,同時小腸內膽汁缺乏,會引起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吸收受到影響,以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障礙。

如果是長期飲酒導致的酒精性肝病患者,胰腺分泌功能會低下,消化酶會減少,也能夠導致營養吸收障礙。

營養的消化吸收障礙,最終患者會出現反覆的大便稀溏、黏液樣,大便不成形,一排出來就散開,伴有腹脹、腹痛、乏力等症狀。

此外,肝硬化伴有肝細胞炎症的時候,肝臟功能的損傷,可引起人體神經-體液因素明顯改變,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表現為胃腸道分泌、吸收減少,腸道蠕動減弱,易發生腸道內病毒、細菌和寄生蟲感染,可出現腹瀉等症狀。

具體的說,肝硬化患者出現腹瀉的原因包括:

腸道防禦能力減退抵抗腸道外來致病微生物的能力降低,很容易發生腸道內病毒、細菌和寄生蟲感染,從而出現感染性腹瀉

如果病毒引起的,一般不需要治療,細菌引起的可以使用抗菌藥物;寄生蟲感染少見,需要特定的抗寄生蟲藥物。

膽汁不足膽汁是協助脂肪消化吸收的重要物質,肝硬化時多有膽汁分泌和排洩的不足,這樣就會影響到脂肪的消化吸收,大量不能吸收的油膩物質,會連同其他腸道內容物很快排出體外,就會導致脂肪性腹瀉發生。

處理辦法是針對肝病進行治療,保護肝細胞功能,以恢復膽汁的分泌和排洩功能。

門靜脈高壓門靜脈壓力的增高、腹水形成等多種因素的存在,使患者腸道血液回流不通暢,造成腸壁充血、水腫,影響食物和水分的吸收,吸收不良則導致多種腸道內容物從大便排出,形成腹瀉。

這需要解除或者減輕門靜脈高壓,通過手術、介入、放腹水、腹水超濾回輸、抗感染等辦法,可改善腹瀉等症狀。

其他治療措施有些肝硬化患者,可出現大便稀溏、次數增多,甚至會出現服藥後藥片未吸收就排出來的情況。

對於肝硬化患者出現腹瀉的情況,關鍵在於基礎疾病的治療,並可適時合理輔以微生態製劑治療,以調節腸道菌群

同時,還應重視對各種原發病的防治,避免接觸和應用對肝臟有毒的物質,減少致病因素。

飲食上,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為宜,養成定時、定量、規律而有節制的良好飲食習慣。

我是熱愛科普的龍大夫,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用,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收藏!

更多精彩科普,將不定期呈現,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肝硬化患者越治越嚴重,應該怎麼辦?請聽肝病醫生給你分析
    肝硬化患者越治越嚴重,如果這個「病情越來越嚴重」是事實,而並非患者因為焦慮而感覺到「嚴重」的話。那麼,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要考慮原來的治療方案是不是有問題,應該一起來找找「病情越來越嚴重」的原因。肝硬化的治療主要分為針對病因的治療、對症治療、支持治療,以及著眼於整體的綜合治療。首先,有很多患者肝硬化的進一步發展,是因為沒有控制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損傷的因素還在繼續起作用。比如B肝和C肝肝硬化,病毒量很高的時候沒有抗病毒治療,那麼病毒相關的肝損害就會持續存在。
  • 經常拉肚子,是腸胃不好?醫生:伴隨3個「異常」,或許是肝病了
    經常拉肚子,是腸胃不好?醫生:伴隨3個「異常」,或許是肝病了經常性地出現腹瀉的症狀腹瀉在生活中也是比較常見的,其實與很多因素都是有關係的,急性腹瀉的症狀通常不會持久,偶爾才會發生一次通常與進食的食物和腸道疾病有關係,而頻繁的腹瀉是不正常的現象,通常與很多的疾病有關,肝病就是引起經常腹瀉的一個原因
  • B肝患者,總是放屁,暗示肝硬化來了?放屁次數多,和什麼有關?
    肝病是屬於我國十大高發疾病,我們小的時候都會去接種B肝疫苗,主要原因就是因為B肝的肝炎病毒是可以傳染的,不管是患者還是B肝病毒的攜帶者都是具有傳染性的。B肝病毒在進入人體到出現病症的時間一般是三個月,但是根據不同人群的體質和病菌的數量等因素,潛伏期是6周到6個月不等。B肝會讓我們的肝臟受損,而肝臟出現問題會影響到膽汁分泌情況,進一步影響到我們消化,而腸胃的消化出現問題,放屁次數就會變多。
  • 這個肝病不是亞健康!同樣可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我們很奇怪,脂肪肝不是胖人、吃肉多才會得嗎?吃素為啥會得脂肪肝?答疑:這個問題也是令許多讀者困惑不解。雖然全球脂肪肝的流行主要與肥胖症患病密切相關,肥胖症患者單純性脂肪肝患病率高達60%~90%,但在亞太地區,體重指數(BMI)和(或)腰圍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並不少見。
  • 50歲肝病醫生忠告:肝硬化不可怕,常吃1種「黃」,肝或慢慢變軟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疾病,也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面前,其中肝病就是非常難以治療的一種疾病之一,如今肝硬化的人數也在逐漸的增加,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飲食,導致自己的肝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不少的人在年輕的時候不注意飲食習慣,經常的喝酒,吃一些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導致早早的就患上了肝病,比如酒精肝,脂肪肝,還有肝癌的情況,伴隨著疾病的發展,也會引發肝硬化的情況。很多出現肝硬化的患者,都非常擔心自己到底還能夠活多久,醫生告訴,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 大便次數增多是腸胃火嗎?
    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經常的腹瀉或者拉肚子是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的情況。這也可能是大多數人的誤區,都會認為腹瀉實在算不了什麼事,長期大便次數多一定要注意,今天小編給您聊的話題就是大便次數增多是腸胃火嗎?大便每天要排好幾次有問題嗎?一、肝癌有肝癌的人愛腹瀉是因為肝癌常伴肝硬化,會造成門靜脈高壓或栓塞,導致腸壁水腫、蠕動加快、消化吸收與分泌功能紊亂,以致腹瀉。
  • 大便稀溏放屁多,是腸胃的問題?醫生:或許是這3個原因
    大便是人體的產物,通過觀察大便能夠看出人的身體是否健康,所以有人把大便稱為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排便的時候如果發現身體出現了一些異常,說明這是身體在向你發出來的一些小信號。出現便秘的情況大多是因為腸胃功能紊亂,排便時出現排便困難。也有一些人會有拉肚子的情況,不要覺得是腸道的問題,有可能是這個內臟器官在作怪。
  • 43歲阿姨大便異樣,醫生:肝已「硬如石頭」,這碗湯勸你別再喝
    然而,由於缺乏對日常飲食的關注,它也會有意或無意地傷害肝臟,導致肝病的發生。因此,你必須在平時注意你的飲食。43歲的張阿姨年輕的時候特別漂亮,但是隨著年紀增長,張阿姨的皮膚開始鬆弛,魚尾紋、雀斑什麼的就開始長了,為了保持美貌,張阿姨每天做銀耳湯來喝,補充身體的膠原蛋白,保持年輕。
  • 嬰兒大便次數增多有粘液 嬰兒大便次數增多有粘液和奶瓣
    2、母乳餵養便便次數: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排便的次數會很彈性,通常新生兒期次數較多,每天2—5次,甚至每次餵奶後都要排便。這是因為母乳容易消化,利於排出,以及腸道輸入食物後的反射性蠕動。因此,吃母乳的寶寶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他精神和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加正常,沒有解便困難、腹痛、脹氣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爸媽沒有必要擔憂。
  • 又是一年"秋瀉"時 || 寶寶大便稀,次數多,呈水樣、蛋花樣便,伴有嘔吐、發燒,當心秋季腹瀉!
    該病原體通過糞-口傳播,當輪狀病毒侵犯小腸黏膜細胞時,會使這些細胞失去吸收腸腔裡水和電解質的能力,水和電解質就會從體內排出,造成水樣腹瀉。      因此,對嬰幼兒秋季腹瀉的治療、處理要對因治療,還要對腸道的微環境以及相關的症狀進行對症治療。
  • 慢性肝病患者,需適量補充蛋白質,吃什麼補充好?醫生給你講一講
    慢性肝病是多種疾病的總稱,它們的發病原因以及症狀、治療的方法都各不相同,但是它們都與肝臟的健康息息相關,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療,最後都很可能發展成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我國的慢性肝病患者是很多的,大多數的肝病患者醫生都會建議他在生活中注意忌口,適當補充蛋白質,注意營養的均衡,充足的蛋白質是肝臟修復的關鍵。慢性肝病患者,需適量補充蛋白質,吃什麼補充好?醫生給你講一講為什麼慢性肝病患者要補充蛋白質?
  • 大便稀 大便稀但不是拉肚子
    大便稀寶寶的糞便是判斷他們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所以在寶寶出生後,家長們都會特別關注他們的糞便,以便了解新生兒的腸胃是否出現問題。如果新生兒大便稀黃怎麼辦?新生兒大便稀黃怎麼辦第一,家長應及時將寶寶的大便送檢:平時最好在家中備上一個醫院化驗便常規使用的便盒,最好不要刮取尿不溼上的大便,留取大便後最好在半小時以內送檢。為及時有效,家長可以選擇將標本送附近醫院化驗。第二,抗生素的使用:如果大便化驗可見白細胞,多為侵襲性細菌感染,最好使用抗生素,而且應該在大便常規化驗三次陰性後才能停藥,不要過早停藥。
  • 肝病是拖出來的,醫生:身體有3個異常,建議你及時查查肝
    肝臟出現問題後,其實身體上是可以看到症狀的,患者應針對這些不理解的症狀及時諮詢醫生,是否和肝病有關,如果是肝病,就得儘快治療,通過藥物、手術等方式進行救治,防止肝功能進一步下降。只有肝臟恢復健康,不良症狀才會消失。所以說,大家千萬不要拖,發現疾病,別忍著,儘快查查肝。
  • 肝硬化越來越多!醫生:肝硬化到肝癌,身體會給3次機會,要珍惜
    健康人的肝臟是富有彈性的,就像人的嘴唇一樣軟,而肝硬化患者的肝臟摸起來就像鼻尖一樣,雖然有韌性卻失去了彈性,隨病情越來越重,硬化程度就越重。2、有無併發症肝硬化初期,因肝臟具有代償功能,會使患者出現輕度乏力、腹脹、食欲不振等現象。肝硬化後期,身體會出現肝腹水、肝區(腹部右上方)疼痛、等症狀。
  • 屁多不是腸胃不好,而是肝病信號?肝病醫生告訴你屁多的成因
    正常情況下每天身體放屁不會超過20個,如果你頻繁放屁,就要考慮是不是身體出現問題。有患者曾經跑到肝病科門診諮詢醫生,說自己最近幾天屁特別多,是不是得了肝病,問他為什麼這麼認為又說不上所以然。今天就跟大家說一下屁多的原因,以免大家暗自擔心。屁多是肝病信號?其實很多人放屁只有自己知道,畢竟聲音和氣味不太雅觀。
  • 如何調理肝硬化,醫生囑咐4件事,養肝護肝、逆轉肝硬化
    2、下肢浮腫大部分患有肝病的患者都有下肢浮腫的症狀,這是細胞滲透壓改變才出現的一種狀況,表示肝臟合成蛋白質的生理功能出現了十分嚴重的障礙,就會出現下肢浮腫的現象,所以腿部經常水腫也要注意是不是肝臟出現了問題。
  • 肝病患者該怎麼飲食養肝
    肝病患者大多表現以溼熱為主,辛辣刺激食物容易助熱生溼,加重體內溼熱,出現口乾、口苦、脅肋疼痛等不適。煎炸食物比較堅硬,對於肝硬化病人來說,不能食用,以防引起胃底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危及生命。
  • 常喝兩種「神仙水」,肝硬化可不來擾
    肝硬化是一種慢性的肝病,在一種或多種原因的反覆、長期作用下,肝臟細胞逐漸壞死,形成變形、變硬,最終形成肝硬化。晚期的肝硬化會引起消化道出血,嚴重時會導致死亡,所以肝硬化很可怕,我們平時一定要引起注意。如果你的身體開始出現以下四種現象,請一定要注意,有可能是肝硬化找上門了!
  • 夏日出汗多,或許是肝硬化的「前兆」!做好這4件事,肝病不來擾
    夏日出汗多,而且出現這種汗臭味就要注意了,或許是肝硬化的「前兆」!醫生提醒:若是出汗有以下幾種情況,很可能是肝硬化的「前兆」!這種情況多見於肝熱或者肝硬化的患者。出汗部位:額頭若是身體的其他部位不怎麼出汗,而額頭經常性的大量出汗,很可能是因為肝陽上亢造成的。
  • 大便顏色、大便次數、大便形狀的這些改變,預示著這些疾病
    心血管醫生常常會叮囑患者,一定要養成長期觀察大便顏色的習慣;為什麼心血管醫生,還讓患者觀察大便呢?因為心血管的患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腦梗死患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會導致慢性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後,尤其慢性出血,患者本人初期沒有任何感覺。有時候直到嚴重貧血的時候,才去醫院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