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西安垃圾分類第一天觀察:一地雞毛,任重道遠

2021-01-10 劉律聊法

9月1日西安垃圾分類第一天觀察:一地雞毛,任重道遠

劉晶律師 微信公號:劉律聊法

9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西安自此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個大類,個人和單位如果不按規定進行垃圾分類將被面臨罰款,並納入徵信系統。你怕不怕,反正我怕了。

就在9月1日我外出辦事,大概去轉了4個生活小區,2個大型商超,路過了若干街道,西安垃圾分類這個熱點話題,真的是當天最靚的仔。現在我把我觀察的點滴和大家分享一下,順道聊聊感受吧。

我去的生活小區、商超、街道起碼在硬體條件上都分了四類垃圾桶,做到了硬體條件的分類,物質準備都是到位的。當然了,這個也是最好準備的,哪個單位在這個方面還沒買好四類垃圾桶,才是個傻子呢,這種低級錯誤沒人犯。

生活小區裡垃圾桶是分類了,但是居民是否按垃圾桶來投放就不一定了,在我去的幾個小區裡,基本上都沒做到合規投放,感覺扔的是亂七八糟,廚餘垃圾桶裡有易拉罐瓶子,其他垃圾桶內又有剩菜剩飯,可回收裡明顯又有衛生間的用過廢紙。這一旦混到一起再想分離開就難嘍,感覺白幹了。

我去做客的家裡,主人家已經很有垃圾分類意識了,有了幾個垃圾桶,而且吃飯後自覺把廚餘垃圾和食品外包裝分開來投放,響應了分類號召。晚上我回家後,自己家人也弄了不同的垃圾桶,然後把快遞紙盒子都另外摺疊,分開來整理了,娃也說學校正在宣傳垃圾分類呢,說自己要是不分類都可丟人了。感覺居民對垃圾分類這塊起碼宣傳是到位了,也開始行動了。

下午的時候去了西安小寨賽格商場,這可是西安商場裡的大神。我看見裡面也是垃圾桶做好了分類,還有垃圾分類督導員(可能是商場工作人員擔任,還帶有督導員的胸牌)站在垃圾桶跟前來指導顧客投放,扔垃圾的顧客都基本上能做到分類投放垃圾,感覺大商超還做到挺到位。

街道上都有了不同類的垃圾桶,但是由於人流量太大了,感覺投放的情況沒人指導和監督的情況下亂扔的多,亂七八糟就直接扔到桶裡了,哪管什麼分類啊。

晚上回家看新聞刷到了華商報的不少新聞,都是關於垃圾分類的。比如《西安垃圾分類首日執法人員督導檢查 有單位收到整改通知》說到城管高新分局直屬大隊督導各大隊,並對區內重點黨政機關、大型商業商場、學校、小區物業、重點商戶生活垃圾分類情況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抽查。西安曲江城管支隊還對西安曲江一中開出了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

我這一天的觀察啊,發現垃圾分類一地雞毛,有好有壞,有勤快的也有懶蛋。對單位整改和處罰容易,對個人整改和處罰就難了,到底垃圾分類下一步在宣傳的基礎上怎麼做到落實,還真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這路啊長著呢,任重道遠。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回收,「雞毛可換糖」?
    「智能環保屋自動稱量垃圾重量,自動積分,居民可拿積分換取商品」8月22日,湖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學生周文江向記者介紹他們團隊暑期鄂州梁子湖區垃圾分類調研情況,梁子湖區梧桐湖社區垃圾分類智能環保屋令其印象深刻。
  • 垃圾分類怎麼推廣?桐廬「雞毛換糖」迎來升級版
    桐廬「雞毛換糖」迎來升級版 2019-06-11 08:58 來源:浙江在線 / 記者:曾藝 通訊員 陳娥 / 編輯:周杭 導語 6月10日上午,在桐廬舊縣街道西武山村,以倡導垃圾分類為代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雞毛換糖」全覆蓋正式啟動。
  • 「雞毛換糖」是垃圾分類新思路
    2杯菸蒂兌換一支牙刷、15節舊電池兌換1包鹽、40個塑膠袋換1包黃酒或醬油……據媒體報導,每周三的下午,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龍田鄉江田村的「垃圾兌換超市」便會如期營業,村民們拎著一袋袋紙板、塑料瓶、菸蒂等廢品前來兌換鹽、肥皂等生活用品。
  • 時評丨「雞毛換糖」是垃圾分類新思路
    原標題:「雞毛換糖」是垃圾分類新思路「垃圾兌換超市」便會如期營業,村民們拎著一袋袋紙板、塑料瓶、菸蒂等廢品前來兌換鹽、肥皂等生活用品(6月1日人民網)。比如上述景區實行「雞毛換糖」式的管理方式後,路面乾淨多了,垃圾少了,生態危害的風險大大降低。「雞毛換糖」的做法,一方面給廢棄物找到了出路,廢棄物最終被「分類處理」而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垃圾的減少和有序處理,也讓保潔工作的負擔相對減輕,管理成本也會隨之下降。  不能否認,一直以來,我國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做得不好,人們愛護環境的意識也未達到相應水平,當然這跟習慣養成機制的缺失密不可分。
  • 「雞毛換糖」,東營區垃圾分類出新招
    2019年地級及以上城市會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工作,也就是說垃圾分類已經是大勢所趨。現在擺在面前的是如何推廣垃圾分類,讓更多人認可並參與進來。雖然距離大規模「落地」仍有距離,但是「雞毛換糖」,東營區已經在嘗試。在類似於摸著石頭過河的垃圾分類工作中,東營匯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已經走在了前列,並且形成了完整的一套系統。
  • 大連垃圾分類第一天:中山區500志願者「蹲坑」幫你分垃圾
    12月1日,家住中山區楓合萬嘉小區的居民陳先生拿著兩包已經分好類的生活垃圾,來到四分類垃圾箱前投放,兩位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員上前,幫助陳先生對沒有分對垃圾進行再細分,並詳細講解。12月1日是《大連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第一天,中山區500多名黨政機關幹部和志願者走進社區,在垃圾分類點位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指導和督促,早動手、早落實,針對群眾需求做好督導工作,讓生活垃圾分類逐步成為居民生活習慣。
  • 垃圾分類還能「雞毛換糖」?看看他們怎麼做
    來自雲裳公寓內的一位居民說,「我們這邊一棟樓兩個桶,別說垃圾分類了,自己扔都不夠扔的。」本月18日中午,記者來到杭州市下城區體育場路的雲裳公寓,記者發現,小區內只有兩種常見的垃圾桶,一個綠色一個黃色,雖然分別標註著「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但兩個垃圾桶裡的垃圾沒有區別:綠色桶裡有不少紙箱、包裝盒等,黃色桶裡也能找到菜葉、食物殘渣的蹤影。
  • 矛盾重重,垃圾分類終落地,一地雞毛
    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逐步落實,人們也從垃圾分類的熱潮中清醒過來。不同於最初一邊倒的鼓吹,冷靜下來的人們開始發現垃圾分類工作的各種問題。實行垃圾分類的地區,在更換分類垃圾桶後,會設置專門的垃圾投放時間,以方便對分類垃圾的後期處理。
  • 西安倡導綠色文明「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
    西安網訊(記者 韓濤)記者了解到,自開展垃圾分類以來,西安市響應「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行動號召,以「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為指導,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方案》、《西安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實施方案》作為指導,在原有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機構的基礎上
  • 南大校園垃圾分類第一天!吃紅薯皮,拿三明治包裝紙瑟瑟發抖
    南大校園垃圾分類第一天!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12月7日,南京大學正式開始垃圾分類。第一天,我們發現大量「慌不擇桶」的垃圾,還有各種被如何丟垃圾困擾的學生發出的無奈的吐槽。
  • 「雞毛換糖」 蕭山鎮街創新做法共解垃圾分類難題
    蕭山各鎮街,結合自身實際,創新管理模式,採取「雞毛換糖」等方式,實施有效的垃圾分類對策,形成多元的回收格局,取得不錯成就。  注重典型引路 試點先行推動資源再生  隨著人員的不斷增長,垃圾處理越來越成為一個考驗管理的難題,要想從源頭上解決這一難題,創建再生資源回收鏈,蕭山部分鎮街開陳出新,以「雞毛換糖」這一新形式,實行生活垃圾全程管理,撬動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格局。為全區的大量可回收垃圾找到了應有的出路,實現了價值提升,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變廢為寶。
  • 調查|校園垃圾分類第一天!被迫吃紅薯皮,拿三明治包裝紙瑟瑟發抖
    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12月7日,南京大學正式開始垃圾分類。第一天,我們發現大量「慌不擇桶」的垃圾,還有各種被如何丟垃圾困擾的學生發出的無奈的吐槽。食堂門口展板垃圾分類指南 垃圾分類第一天,垃圾們都去了哪裡?
  •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這些垃圾成「易錯題」|垃圾分類|垃圾桶...
    新京報訊(記者 黃哲程 馬瑾倩 徐美慧 羅曉靜 應悅)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行。新政首日落實得如何?新京報記者到朝陽區、西城區多個社區探訪居民垃圾分類情況。已經開展垃圾分類的社區,均配備了垃圾分類指導員,社區中多數居民能夠主動分類投放垃圾。大棒骨、未清洗的牛奶盒、玉米芯等垃圾,則成為多個社區居民垃圾分類的易錯「考題」。
  • 合肥最嚴垃圾分類來了 12月1日起進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未將生活垃圾投放至規定收集容器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個人處以二百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12 月1 日,《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
  • 宿命不應該是垃圾桶|北京垃圾分類觀察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2020年5月,北京將開始實施新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新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給人們帶來的生產生活方式的影響將是巨大的。接下來,綠會小編將持續推出#新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前的北京#系列觀察文章。
  • 《商洛市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試行)》明年1月9日施行 未...
    近日,我市制定出臺了《商洛市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自2021年1月9日起施行,就中心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以及相關管理活動提出要求。《辦法》明確將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
    吳迪 通訊員 劉澤瑞 攝  大學食堂這樣做 高標準處理廚餘垃圾  連日來,全市大中小學開展了一系列垃圾分類進課堂活動。昨天是《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第一天。記者走進天津職業大學學生食堂,在這裡現場「檢驗」大家對於垃圾分類知識的學習效果。  中午11點,食堂開餐了,學生們陸陸續續地從校園的各個方向前往食堂就餐。
  • 西安高新城管堅決打好垃圾分類「持久戰」
    連日來,西安高新區城市管理局(市城管執法總隊高新區支隊)持續對轄區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常態化督導檢查和執法工作,不斷增強市民群眾垃圾分類意識,做到垃圾分類人人皆知,人人行動。在中大國際、林凱國際、新紀元俱樂部、尚品美地城等地,執法人員通過實地督導、走訪詢問、查閱臺帳等方式,重點查看了垃圾分類投放、垃圾分類臺帳、垃圾分類宣傳、垃圾分類桶配備等工作開展情況,並與各單位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
  • 小區垃圾分類如何撤桶下樓
    憂  撤桶第一天垃圾「圍樓」  5月12日,東三環勁松橋東北側某小區,封閉垃圾間撤桶的第一天晚上,只見1號樓門前,各種生活垃圾隨意扔在了樓門口的草坪上。第二天上午,垃圾依然沒有清理。  憂  垃圾桶下樓不到24小時又回來  5月1日,西四環四季青橋東南角某小區,樓道裡的垃圾桶突然沒了,該小區業主群裡,不少業主質疑:「不知道今天就撤桶了,一點準備都沒有。我穿著睡衣拖鞋到哪兒去扔垃圾啊?」「樓道裡撤桶可以,但樓下的垃圾桶在哪兒,我轉一圈沒找著。」
  • 春運期間 公共場所的垃圾分類有多難?
    春運與垃圾分類春運是中國特有的在春節前後發生的大規模的返鄉大潮、高交通運輸壓力的現象,大概以春節為中心,共40天左右,近30多年來,春運大軍從1億人次增長到2015年的37億人次,相當於讓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總人口搬一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