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換糖」,東營區垃圾分類出新招

2021-01-10 齊魯壹點

2019年地級及以上城市會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工作,也就是說垃圾分類已經是大勢所趨。現在擺在面前的是如何推廣垃圾分類,讓更多人認可並參與進來。雖然距離大規模「落地」仍有距離,但是「雞毛換糖」,東營區已經在嘗試。在類似於摸著石頭過河的垃圾分類工作中,東營匯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已經走在了前列,並且形成了完整的一套系統。

文/片 本報記者 聶金剛

見習記者 李小娜

扔垃圾還能兌換商品

居民頓時來了興致

6月11日下午,家住華都世紀城小區的居民畢女士來到小區廣場的智能垃圾回收設備前,刷了一下隨身攜帶的帶有二維碼的小牛卡,按下按鈕,垃圾回收設備倉門打開,然後畢女士將垃圾扔了進去。經過智能垃圾回收設備自動稱重,環保積分自動累積到畢女士的帳號上,畢女士的這次垃圾分類回收行為結束。

「很方便,能累計積分兌換商品很不錯。」畢女士說,一開始看到其他居民往垃圾回收設備裡扔垃圾,她十分好奇,觀望了一個月才開始她的垃圾分類之旅。「我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小程序也沒法操作,多虧驛站發放的『小牛卡』,很方便,用這個卡片開箱,設備自動稱重累計積分,到時候找工作人員兌換就行。前幾天兌換了一瓶料酒,現在還剩下250多分,攢一段時間再換其他的。」

和畢女士一樣,一開始時,華都世紀城的不少居民都覺得在廣場上設立垃圾分類回收的小屋很礙眼。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將垃圾變廢為寶,從中得到了好處,大家頓時來了興致,徹底改變了對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和廣場上的智慧驛站小屋的認識。

東營匯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經理馬踏城介紹,E點點智慧驛站是今年3月份入駐華都世紀城小區的,小區實際住戶有847戶,經過短短3個月的時間,已經有600餘戶家庭加入到了垃圾分類的隊伍中來,「這一比例是試點的所有小區裡最高的。」

宣傳引導垃圾分類

方式方法最主要

正值下午天氣炎熱的時段,廣場上來往居民很少,記者見到了智慧驛站的工作人員王建華。他就住在驛站所在的小區,是E點點智慧驛站年齡最大的工作人員。

「前期入駐時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很困難,要普及垃圾分類知識,讓居民有垃圾分類的概念,再接受新習慣和新的垃圾處理方式,在沒有人主動了解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通過發放宣傳手冊,舉辦科普活動和環保課堂,將垃圾分類的觀念先傳播開來。」王建華說起垃圾分類很自豪,畢竟垃圾分類逐步得到居民的認可,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雖然必不可少的宣傳少不了,也得講究方式方法。E點點智慧驛站的貨架上擺著可以兌換的商品,並且標明了兌換所需的積分。除此之外,貨架底層以及驛站空閒的地方堆放了大量的快件,不時有小區居民前來取件。

提到垃圾分類的宣傳,馬踏城所在的匯中環保總結出了一套經驗,那就是先把社區居民服務好,而幫居民臨時寄存快件是一個好辦法。市民取件的時候,工作人員就能見縫插針地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

匯中環保現在一共在榴香園、檀香園、菊香園、檳香園、華都世紀城等八個小區設立了E點點智慧驛站,東營區機關單位、東營區一中、東凱小學也成為了垃圾分類的試點。

注重智能化、數據化

完善細節提升用戶體驗

「很多老人沒有智慧型手機,不會操作開箱,我們就分發了『小牛卡』,上面有名字、二維碼,開箱積分很方便,現在小區裡老人基本操作很熟練了,而且垃圾分類質量很好,基本不用工作人員幫忙分揀。」

馬踏城介紹,匯中環保一直致力於提升垃圾分類的便民性,考慮到老年居民的使用情況,他們專門設計了手機二維碼和卡片二維碼兩種,並讓智慧驛站的工作人員主動幫助老年群體完成積分累積及兌換。

在匯中環保的後臺,馬踏城演示了垃圾分類系統的一整套流程,從居民一鍵呼叫,到匯中環保接單,再到積分獎勵兌換,後臺一目了然。馬踏城介紹,匯中不僅自行研發了綠色小區E點點智慧驛站、智能垃圾收集箱,還研發了一鍵呼叫回收功能,「類似於滴滴打車,我們的人員也會搶單。由於設置了獨立的用戶識別碼,藉助現代信息化的手段實現操作簡單、活躍度高、可追蹤可溯源,真正實現了網際網路+與環保科技結合。」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本身是從事環保事業的,匯中環保自行配備了新能源分類回收車、新能源分類運輸車,真正做到了綠色環保。

為了提升居民的體驗,匯中環保還配備了上門回收專用車輛。而且,匯中環保還用市場價一半的價格為小區居民聯繫家政服務,為居民提供高效率、高質量、高水準的服務。

致力於推廣垃圾分類

希望建設再生資源回收中心

東營匯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朋嶽介紹,他在無意間看到了浙江金華開展的垃圾分類工作,鑑於他看好垃圾分類的大形勢,他果斷走上了垃圾分類之路。

在垃圾分類推廣的道路上,匯中環保經歷的難題基本都在宣傳引導方面。通過工作人員盡心盡責的宣導,試點小區的居民一點點被感動。

馬踏城介紹,匯中自有廚餘垃圾處理站、有毒有害垃圾暫存站和其他垃圾中轉站,實現了資源回收利用,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其他有毒有害垃圾集中處理。「現在每天能處理一噸廚餘垃圾,產出300斤有機質肥。」

最後,馬踏城表示,希望政府能夠早日將垃圾分類提上議程,印發垃圾分類指導手冊,從孩子就開始抓起學習垃圾分類。

相關焦點

  • 「雞毛換糖」是垃圾分類新思路
    「雞毛換糖」是指在物資匱缺的年代,小商小販走南闖北、走街串巷,以糖、草紙等低廉物品,換取居民家中的雞毛等廢品以獲取微利。在這些小小的交易中,居民給雞毛找到了應有的出路,實現了價值提升,並最終令其變廢為寶。小販也以成本不高的糖果等,換取了可以利用的東西。可以說,彼此實現了雙贏。之後,這種以交換為形式的互惠模式衍生出諸多變種,有的甚至成為社會管理的一種有效方式。
  • 垃圾分類回收,「雞毛可換糖」?
    所謂「雞毛換糖」是指居民可通過垃圾分類獲得的積分換取衛生紙等生活用品,是鄂州梁子湖區實行的一種鼓勵垃圾分類的政策。據悉,梧桐湖社區目前有1060戶、4200人,同樣是「雞毛換糖」,梧桐樹社區與鄂州梁子湖區其他地方相比,多了個智能環保屋。 周文江介紹,智能環保屋內設有垃圾智能回收箱,用於可回收垃圾(又分為金屬、塑料和紙張三類)和有毒有害垃圾的回收,不同投放口大小不同。社區會給每一戶家庭下發一張IC卡。
  • 時評丨「雞毛換糖」是垃圾分類新思路
    原標題:「雞毛換糖」是垃圾分類新思路  「雞毛換糖」是指在物資匱缺的年代,小商小販走南闖北、走街串巷,以糖、草紙等低廉物品,換取居民家中的雞毛等廢品以獲取微利。在這些小小的交易中,居民給雞毛找到了應有的出路,實現了價值提升,並最終令其變廢為寶。小販也以成本不高的糖果等,換取了可以利用的東西。可以說,彼此實現了雙贏。  之後,這種以交換為形式的互惠模式衍生出諸多變種,有的甚至成為社會管理的一種有效方式。
  • 垃圾分類怎麼推廣?桐廬「雞毛換糖」迎來升級版
    垃圾分類怎麼推廣?桐廬「雞毛換糖」迎來升級版 2019-06-11 08:58 來源:浙江在線 / 記者:曾藝 通訊員 陳娥 / 編輯:周杭 導語 6月10日上午,在桐廬舊縣街道西武山村,以倡導垃圾分類為代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雞毛換糖」全覆蓋正式啟動。
  • 「雞毛換糖」 蕭山鎮街創新做法共解垃圾分類難題
    蕭山各鎮街,結合自身實際,創新管理模式,採取「雞毛換糖」等方式,實施有效的垃圾分類對策,形成多元的回收格局,取得不錯成就。  注重典型引路 試點先行推動資源再生  隨著人員的不斷增長,垃圾處理越來越成為一個考驗管理的難題,要想從源頭上解決這一難題,創建再生資源回收鏈,蕭山部分鎮街開陳出新,以「雞毛換糖」這一新形式,實行生活垃圾全程管理,撬動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格局。為全區的大量可回收垃圾找到了應有的出路,實現了價值提升,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變廢為寶。
  • 垃圾分類還能「雞毛換糖」?看看他們怎麼做
    餘杭區金帝海珀華庭:垃圾分類也可「雞毛換糖」△垃圾分類宣傳欄 記者張凱攝19日下午,記者來到了杭州市餘杭區金帝海珀華庭小區。走進小區,便能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垃圾宣傳欄,上面清晰地標註了四類垃圾後端處理流程,以及小區自發組織的「海珀華庭垃圾分類五星家庭」評選。記者繞了小區一圈,雖然不大,但是小區路面非常乾淨。
  • 「雞毛換糖」老模式新現侯馬
    侯馬出現「雞毛換糖」?老商業模式解決新難題7月31日,記者從侯馬市獲悉,該市一家「雞毛換糖易貨貿易公司」聲名鵲起,受到廣大商家們青睞。成立半個多月來,公司已經吸引了100多個商家入會,入貨價值70多萬元,出貨達到20多萬元。
  • 雞毛飛上天:「雞毛換糖」是什麼?雞毛又從何而來?
    看到這裡是不是還是有人有疑問什麼是「雞毛換糖呢」?這發生在上世紀的義烏,在那個物資匱缺的年代,小商小販走南闖北走街串巷,以紅糖、草紙等低廉物品,換取居民家中的雞毛等廢品以獲取微利。最早的雞毛換糖,形成於我國的浙江省義烏地區,而最終,這一行為對地區經濟和發展的促進作用得到認可,並發揮出巨大的積極作用。雞毛換糖的人又被稱為敲糖幫。
  • 投稿 雞毛換糖與雞換雞毛
    記得那時候,總有一些走街串巷的小販,他們挑著擔子,一邊敲擊著手裡的鐵片,一邊大聲吆喝著「雞毛鴨毛換糖唻!」每次一聽到販子們的吆喝,聽到他們手裡的鐵片敲出叮噹作響的聲音,孩子們就會飛奔出門,把自己平時積攢下來的小零碎,比如牙膏皮、細銅絲、廢鐵等,拿去換一點麥芽糖來美美嘴,而雞毛和鴨毛常常被媽媽們拿來換些針頭線腦等物品。
  • 「垃圾分類」家園新風尚 東營區文苑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系列活動
    為保護美麗的地球環境,將「垃圾分類」行動進行到底,2020年4月,東營區文苑幼兒園結合「疫情」,面向全體師幼、家長發起倡議,開展「垃圾分類」主題系列活動。接到倡議,孩子、家長和教師紛紛加入到新學期「垃圾分類大作戰」的隊伍中來。
  • 奇思妙想巧手作,垃圾分類出新招
    奇思妙想巧手作,垃圾分類出新招 2020-07-10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新時尚· 青年創意無極限丨東營區垃圾分類主題創意作品...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團市委、區委區政府垃圾分類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全面實施共青團助力生活垃圾分類「五項行動」,鼓勵和引導全區廣大團員青年、少先隊員運用多種形式表達生態文明情懷,不斷夯實全民參與、人人動手的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基礎,進一步提升東營區生態文明水平。
  • 學習雞毛換糖精神、品嘗紅糖甜蜜之味—敲糖幫來了一群「小蜜探」
    小記者們知道「雞毛換糖」與「義烏紅糖」的故事嗎?小記者們知道義烏紅糖的製作技藝嗎?還有,「雞毛換糖精神」是指什麼精神,12月13日,本社團60餘位小記者走進義烏市敲糖幫食品有限公司了解義烏紅糖的前生今世與「雞毛換糖」的故事。
  • 抓好垃圾分類關鍵小事 杭州濱江浦沿推進全域精準分類
    垃圾分類這件民生關鍵小事,對杭州市濱江區浦沿街道來說,既是提標轉型,轉變發展理念,探索基層治理的切入口,又是爭先進位,創新工作方法,推進基層治理精細化的重要舉措。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浦沿街道堅持抓緊抓實、久久為功,不搞單兵作戰,奪取團體冠軍,破題基層治理精細化,實現全域垃圾精準分類。
  • 9月1日西安垃圾分類第一天觀察:一地雞毛,任重道遠
    9月1日西安垃圾分類第一天觀察:一地雞毛,任重道遠劉晶律師 微信公號:劉律聊法9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西安自此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個大類,個人和單位如果不按規定進行垃圾分類將被面臨罰款,並納入徵信系統。
  • 五個廢口罩換一塊肥皂 濟寧泗水一小區出新招做好廢口罩回收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3日訊 「五個廢口罩換一塊肥皂,用方便袋裝好,放到門口垃圾回收箱裡就可以啦。」廢口罩換日用品,最近,這段話成了濟寧泗水縣楊柳鎮東苑小區的時髦話。為了做好廢口罩的回收工作,小區利用大喇叭對居民進行了廣泛傳播與告知。
  • 日入3000,網絡版 雞毛換糖
    度娘敲入關鍵詞,大胸圖片能看到吐奶,但那都是冰冷的二維圖像,加球不一樣,那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啊,哪怕現實中醜點,也比個紙片人有溫度,引流的方式千篇一律,變現的路子各有千秋,也有的高效直接,寫明了大尺度圖片的獲取方式和價格……其實,這類圖片在某絲多的是,一個摳腳大漢完全能勝任賣圖片的工作,就是新時代網際網路版雞毛換糖,日入三千還會罵這幫年輕人真傻X,
  • 扔垃圾還能兌換優惠券?北京經開區垃圾分類添新招
    北京經開區垃圾分類添新招 2021-01-11 23: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矛盾重重,垃圾分類終落地,一地雞毛
    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逐步落實,人們也從垃圾分類的熱潮中清醒過來。不同於最初一邊倒的鼓吹,冷靜下來的人們開始發現垃圾分類工作的各種問題。實行垃圾分類的地區,在更換分類垃圾桶後,會設置專門的垃圾投放時間,以方便對分類垃圾的後期處理。
  • 01上《雞毛飛上天》DVD未刪減版,吃百家飯長大的雞毛,聰明仁義
    「破銅爛鐵,雞毛鴨毛換糖嘍」。張譯、殷桃主演的電視劇《雞毛飛上天》雖然距離首播已經過去了三年,但是這卻是一部常看常新永不過時的經典作品。改革開放之前,在義烏縣有一個叫陳家村的地方,這裡的鄉親們幾十年來以雞毛換糖維持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