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換糖」是垃圾分類新思路

2021-01-10 人民政協網

2杯菸蒂兌換一支牙刷、15節舊電池兌換1包鹽、40個塑膠袋換1包黃酒或醬油……據媒體報導,每周三的下午,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龍田鄉江田村的「垃圾兌換超市」便會如期營業,村民們拎著一袋袋紙板、塑料瓶、菸蒂等廢品前來兌換鹽、肥皂等生活用品。

「雞毛換糖」是指在物資匱缺的年代,小商小販走南闖北、走街串巷,以糖、草紙等低廉物品,換取居民家中的雞毛等廢品以獲取微利。在這些小小的交易中,居民給雞毛找到了應有的出路,實現了價值提升,並最終令其變廢為寶。小販也以成本不高的糖果等,換取了可以利用的東西。可以說,彼此實現了雙贏。

之後,這種以交換為形式的互惠模式衍生出諸多變種,有的甚至成為社會管理的一種有效方式。例如,為了緩解環保壓力,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就推出了用垃圾換水和貴妃贈花這樣新穎的做法。還如九峰森林動物園遊客數量劇增,每天產生大量垃圾,讓園區保潔員苦不堪言。園方每天向遊客送出500個垃圾袋,遊客出園時可憑裝有垃圾的垃圾袋,在出口兌換一份小禮物。

無論「垃圾換水」還是「垃圾兌物」,抑或有的地方實行的「垃圾積分」,其實都是以獎代補、積極引導的一種方式,其效果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比如上述景區實行「雞毛換糖」式的管理方式後,路面乾淨多了,垃圾少了,生態危害的風險大大降低。「雞毛換糖」的做法,一方面給廢棄物找到了出路,廢棄物最終被「分類處理」而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垃圾的減少和有序處理,讓保潔工作的負擔相對減輕,管理成本也會隨之下降。

不能否認,一直以來,中國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做得不夠好,人們愛護環境的意識也未達到相應水平,當然這跟習慣養成機制的缺失密不可分。在傳統的教化模式中,我們過度強調了義務式的教育,卻少了物質式的激勵,強調有餘而鼓勵不足,致使導向機制本身的效果不佳。民眾文明素養跟文明倡導機制息息相關。所以,培養文明意識、塑造公共責任,不妨在手段上力求豐富多元。

「雞毛換糖」式的垃圾兌換除了給垃圾找到出路,還可以發揮正面倡導、潤物無聲的作用。若其成為常態並被細化到每一個環節中,居民文明素質無疑會顯著提升。而當人們的文明習慣一旦形成、保護意識一旦樹立,即便沒有激勵與獎勵措施,公眾也會主動遵守,在約束好自我的同時更好地監督別人。

不可否認,「垃圾兌換超市」有一定的成本支出壓力,不過相較於人們習慣養成所帶來的潛在收益,這些成本可以忽略不計。若對此沒有全面而長遠的認識,則可能會因小失大。總之,「垃圾兌換超市」是「雞毛換糖」的升級,也是傳統智慧的當下利用,值得大力推廣與普及。

相關焦點

  • 時評丨「雞毛換糖」是垃圾分類新思路
    原標題:「雞毛換糖」是垃圾分類新思路  「雞毛換糖」是指在物資匱缺的年代,小商小販走南闖北、走街串巷,以糖、草紙等低廉物品,換取居民家中的雞毛等廢品以獲取微利。在這些小小的交易中,居民給雞毛找到了應有的出路,實現了價值提升,並最終令其變廢為寶。小販也以成本不高的糖果等,換取了可以利用的東西。可以說,彼此實現了雙贏。  之後,這種以交換為形式的互惠模式衍生出諸多變種,有的甚至成為社會管理的一種有效方式。
  • 垃圾分類回收,「雞毛可換糖」?
    所謂「雞毛換糖」是指居民可通過垃圾分類獲得的積分換取衛生紙等生活用品,是鄂州梁子湖區實行的一種鼓勵垃圾分類的政策。據悉,梧桐湖社區目前有1060戶、4200人,同樣是「雞毛換糖」,梧桐樹社區與鄂州梁子湖區其他地方相比,多了個智能環保屋。 周文江介紹,智能環保屋內設有垃圾智能回收箱,用於可回收垃圾(又分為金屬、塑料和紙張三類)和有毒有害垃圾的回收,不同投放口大小不同。社區會給每一戶家庭下發一張IC卡。
  • 垃圾分類怎麼推廣?桐廬「雞毛換糖」迎來升級版
    垃圾分類怎麼推廣?桐廬「雞毛換糖」迎來升級版 2019-06-11 08:58 來源:浙江在線 / 記者:曾藝 通訊員 陳娥 / 編輯:周杭 導語 6月10日上午,在桐廬舊縣街道西武山村,以倡導垃圾分類為代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雞毛換糖」全覆蓋正式啟動。
  • 「雞毛換糖」 蕭山鎮街創新做法共解垃圾分類難題
    蕭山各鎮街,結合自身實際,創新管理模式,採取「雞毛換糖」等方式,實施有效的垃圾分類對策,形成多元的回收格局,取得不錯成就。  注重典型引路 試點先行推動資源再生  隨著人員的不斷增長,垃圾處理越來越成為一個考驗管理的難題,要想從源頭上解決這一難題,創建再生資源回收鏈,蕭山部分鎮街開陳出新,以「雞毛換糖」這一新形式,實行生活垃圾全程管理,撬動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格局。為全區的大量可回收垃圾找到了應有的出路,實現了價值提升,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變廢為寶。
  • 「雞毛換糖」,東營區垃圾分類出新招
    2019年地級及以上城市會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工作,也就是說垃圾分類已經是大勢所趨。現在擺在面前的是如何推廣垃圾分類,讓更多人認可並參與進來。雖然距離大規模「落地」仍有距離,但是「雞毛換糖」,東營區已經在嘗試。在類似於摸著石頭過河的垃圾分類工作中,東營匯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已經走在了前列,並且形成了完整的一套系統。
  • 垃圾分類還能「雞毛換糖」?看看他們怎麼做
    餘杭區金帝海珀華庭:垃圾分類也可「雞毛換糖」△垃圾分類宣傳欄 記者張凱攝19日下午,記者來到了杭州市餘杭區金帝海珀華庭小區。走進小區,便能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垃圾宣傳欄,上面清晰地標註了四類垃圾後端處理流程,以及小區自發組織的「海珀華庭垃圾分類五星家庭」評選。記者繞了小區一圈,雖然不大,但是小區路面非常乾淨。
  • 雞毛飛上天:「雞毛換糖」是什麼?雞毛又從何而來?
    看到這裡是不是還是有人有疑問什麼是「雞毛換糖呢」?這發生在上世紀的義烏,在那個物資匱缺的年代,小商小販走南闖北走街串巷,以紅糖、草紙等低廉物品,換取居民家中的雞毛等廢品以獲取微利。最早的雞毛換糖,形成於我國的浙江省義烏地區,而最終,這一行為對地區經濟和發展的促進作用得到認可,並發揮出巨大的積極作用。雞毛換糖的人又被稱為敲糖幫。
  • 投稿 雞毛換糖與雞換雞毛
    記得那時候,總有一些走街串巷的小販,他們挑著擔子,一邊敲擊著手裡的鐵片,一邊大聲吆喝著「雞毛鴨毛換糖唻!」每次一聽到販子們的吆喝,聽到他們手裡的鐵片敲出叮噹作響的聲音,孩子們就會飛奔出門,把自己平時積攢下來的小零碎,比如牙膏皮、細銅絲、廢鐵等,拿去換一點麥芽糖來美美嘴,而雞毛和鴨毛常常被媽媽們拿來換些針頭線腦等物品。
  • 「雞毛換糖」老模式新現侯馬
    侯馬出現「雞毛換糖」?老商業模式解決新難題7月31日,記者從侯馬市獲悉,該市一家「雞毛換糖易貨貿易公司」聲名鵲起,受到廣大商家們青睞。成立半個多月來,公司已經吸引了100多個商家入會,入貨價值70多萬元,出貨達到20多萬元。
  • 學習雞毛換糖精神、品嘗紅糖甜蜜之味—敲糖幫來了一群「小蜜探」
    小記者們知道「雞毛換糖」與「義烏紅糖」的故事嗎?小記者們知道義烏紅糖的製作技藝嗎?還有,「雞毛換糖精神」是指什麼精神,12月13日,本社團60餘位小記者走進義烏市敲糖幫食品有限公司了解義烏紅糖的前生今世與「雞毛換糖」的故事。
  • 抓好垃圾分類關鍵小事 杭州濱江浦沿推進全域精準分類
    垃圾分類這件民生關鍵小事,對杭州市濱江區浦沿街道來說,既是提標轉型,轉變發展理念,探索基層治理的切入口,又是爭先進位,創新工作方法,推進基層治理精細化的重要舉措。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浦沿街道堅持抓緊抓實、久久為功,不搞單兵作戰,奪取團體冠軍,破題基層治理精細化,實現全域垃圾精準分類。
  • 9月1日西安垃圾分類第一天觀察:一地雞毛,任重道遠
    9月1日西安垃圾分類第一天觀察:一地雞毛,任重道遠劉晶律師 微信公號:劉律聊法9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西安自此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個大類,個人和單位如果不按規定進行垃圾分類將被面臨罰款,並納入徵信系統。
  • 日入3000,網絡版 雞毛換糖
    度娘敲入關鍵詞,大胸圖片能看到吐奶,但那都是冰冷的二維圖像,加球不一樣,那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啊,哪怕現實中醜點,也比個紙片人有溫度,引流的方式千篇一律,變現的路子各有千秋,也有的高效直接,寫明了大尺度圖片的獲取方式和價格……其實,這類圖片在某絲多的是,一個摳腳大漢完全能勝任賣圖片的工作,就是新時代網際網路版雞毛換糖,日入三千還會罵這幫年輕人真傻X,
  • 矛盾重重,垃圾分類終落地,一地雞毛
    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逐步落實,人們也從垃圾分類的熱潮中清醒過來。不同於最初一邊倒的鼓吹,冷靜下來的人們開始發現垃圾分類工作的各種問題。實行垃圾分類的地區,在更換分類垃圾桶後,會設置專門的垃圾投放時間,以方便對分類垃圾的後期處理。
  • 01上《雞毛飛上天》DVD未刪減版,吃百家飯長大的雞毛,聰明仁義
    「破銅爛鐵,雞毛鴨毛換糖嘍」。張譯、殷桃主演的電視劇《雞毛飛上天》雖然距離首播已經過去了三年,但是這卻是一部常看常新永不過時的經典作品。改革開放之前,在義烏縣有一個叫陳家村的地方,這裡的鄉親們幾十年來以雞毛換糖維持生計。
  • 浙江女首富曾用雞毛換糖,掙300億後飄了,現在欠350億被限高消
    周曉光原本只是一個普通人,在很早以前就出來打拼了,那時候的她身上只有15元錢和一些繡花針,孤身一人前往上海奮鬥,有一次還用雞毛換糖,在看到小飾品行業有前景之後,她就跟丈夫擺攤買齊了小飾品
  • 經開區垃圾分類成「樣板」
    「我們是前不久在『學習強國』和『人民網』平臺上學習垃圾分類有關的推進工作時,看到一篇由北京亦莊融媒體中心採寫的標題為《「五星級」垃圾分類驛站現身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區》的報導後,對這種先進的垃圾分類模式非常感興趣。所以,就很快和經開區榮華街道聯繫,希望到區內參觀、學習,並為社區居民們送上一場垃圾分類知識宣講。」北京節能環保中心對外合作部部長錢竹佳回憶說。
  • 廣州白雲鶴龍街「黨建統領,垃圾分類」聯席會議舉行
    廣州市白雲區鶴龍街「黨建統領,垃圾分類」聯席會議(活動方供圖)南方網訊 12月18日,廣州市白雲區鶴龍街「黨建統領,垃圾分類」聯席會議舉行。廣州市黨代表李良洲、市人大代表王鳳麗、市政協委員楊偉雄、白雲區人大代表、鶴龍街人大工委主任吳穗輝、鶴龍街黨建辦主任陳鉅豪、市政所負責人顏智珊及來自街道機關單位、聯社、「兩新」組織黨組織、學校、社區、物業及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隊代表們一起為「垃圾分類」工作獻言獻策。
  • 請看龍遊版「雞毛換糖」
    為讓垃圾分類成為自覺習慣,龍遊持續開展「十萬婦女學賀田」活動,組織發動各村巾幗志願者入戶開展宣傳;利用「龍遊通+垃圾分類」平臺,線上線下互動,通過一月一評比、一季一表彰,評選「樣板村、掉隊村」;設置「紅黑板」,定期曬一曬,形成垃圾分類「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現在農村居民垃圾分類的主體意識大為增強。」
  • 藉助好風,雞毛飛上天:創業傳奇,商業奇蹟
    在陳江河年輕的時候,他是做生意的天賦異稟,從雞毛換糖開始,村民們,特別是金水叔叔,學會了如何快速評估和交換貨物。為了擺脫困境,火車上是個口吃者,遇到了駱玉珠。20世紀代,義烏小商品市場蓬勃發展,陳江河遍布中國,與駱玉珠同病相憐,他們在愛情中有點苦澀,但並不感到悲傷,他們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愛恨糾葛,這也體現了浙商善學、勇於創新、守誠信和重責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