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何立13歲的弘曆為繼位人,而不立已成年的三阿哥弘時?

2020-12-21 劇透歷史

這麼說吧,弘時雖然是雍正事實上的長子,但早已出局,雍正絕不會選他為繼承人。或者說,換了誰是雍正都不會選弘時,只會選弘曆。

怎麼回事呢?請看下文。

康熙晚期的九子奪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不是立刻就決出勝負。一開始的時候,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關係還不錯,兩家王府離得也近,時常互相串門。

弘時就是在這種氛圍下出生的,他不知道八叔和父親之間暗潮洶湧、暗中爭鬥,只知道這個溫柔和善的叔叔對自己很好,他很喜歡八叔。

眾所周知,胤禛和胤禩的性情完全不同。胤禛冷靜自持,感情內斂,絕不輕易表現自己的喜怒哀樂,令人不敢接近;胤禩則很有親和力,待人溫和,富有人格魅力,與他相處如沐春風。

哪種性格在小孩子那裡更吃香呢?

無疑是胤禩這種。所以弘時從小就和八叔親近,跟自己的父親反而比較疏遠。

四爺黨和八爺黨的鬥爭只在臺面下的時候,弘時的這種態度胤禛還勉強可以容忍。畢竟大人是大人,孩子是孩子,大人的恩怨不一定要延續到孩子身上。

但當兩家幾乎公開決裂,弘時還站在胤禩那邊的時候,胤禛就有點忍無可忍。這小白眼狼算是白養了,可兒子是自己的,也不能丟出去,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還不能過於管教,因為這時候父皇康熙還活著呢,胤禛最清楚老父的心思,知道他想看到的是兒子們兄友弟恭和和美美,要是被他知道自己攔著弘時不讓和胤禩來往,說不定會引來事端,只得聽之任之。

但在他心裡,已經認為這個兒子看不清形勢,不堪大用。有沒有才能是小事,胳膊肘往外拐算怎麼回事呢?

後來局勢逐漸明朗化,胤禩被厭棄,失去了爭位的機會,弘時還對他十分同情,甚至認為自家父親有點太狠了,把八叔逼得無路可走。

胤禛是個什麼心情可想而知,弘時這不是為人糊塗的問題,而是立場的問題。好在他還有另一個兒子弘曆,這個就爭氣多了。

弘曆自幼聰慧,學什麼都飛快,康熙第一次見他時就很喜歡,令養育宮中,親自教授功課,巡幸熱河避暑山莊時也帶著他,寵愛非常,在眾皇孫中是頭一份。據說康熙最終選擇胤禛,也有弘曆的原因。

弘時和胤禩之所以越來越好,嫉妒弘曆也是原因之一。叔侄兩個都是失意人,自然比較有共同話題。

但不管怎樣,對於胤禛來說弘曆是加分項,弘時則是扯後腿的那一個,看重誰不言而喻。

所以繼位後立刻親自寫下立儲密旨,立弘曆為繼承人,藏於鐍匣,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這就是清朝秘密建儲制度的開端。

不過,胤禛雖然對弘時很失望,但他兒子不多,並沒有放棄弘時,給他安排了很好的老師,讓他好生讀書,期望他能通過學習有所改變,更想藉此拉近父子之間的距離。

然而後來發生了一件事,令弘時徹底站到了胤禛的對立面。

雍正元年十一月十三日,是康熙帝的周年忌辰,雍正派年僅13歲的弘曆代他前往祭奠。這樣的事情向來只有太子可以代替君王,因而雖然是秘密立儲,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了,弘曆將是下一任皇帝。

弘時明確這一點後很是不服,明明自己排序在前,為什麼父皇卻選了還未成年的兄弟?便對雍正有了怨憤之心。但他根本沒資格抱怨,也不想想自己做過些什麼。

而這時的胤禩、胤禟等人不願接受失敗,依然謀劃著推翻雍正的統治,弘時從沒斷過和他們的聯繫,這時更勾結在一起,意圖謀反。結果咱們都知道,他們沒有鬥贏雍正,全被拿下了。

雍正對弘時出離憤怒,行,你不是不願意當我兒子,想當胤禩的兒子嗎?那就滿足你!直接把他過繼給胤禩了。後來又撤去黃帶子,從玉牒除名,也就是逐出門戶,真的不要這兒子了。

弘時受不了這種打擊,很快就鬱鬱而終。

雍正對兒子都不能容忍,對胤禩、胤禟更下得了手,兩人還死在弘時之前,都是不明不白死於獄中。

其實雍正對兩個弟弟這麼狠,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出於遷怒,恨他們帶壞了自家兒子。

所以,雍正是不會選擇弘時為嗣的,因為弘時頭腦太不清醒了,容易被人左右,而且性情軟弱,不夠堅強,難於成為合格的帝王。

相關焦點

  • 歷史上,雍正的皇長子弘時,最終的結局如何?
    相對於父親康熙的「高產」,雍正遜色不少,位齒序的4人,長子、次子又早夭。成年只有4人,分別為:弘時、弘曆、弘晝、弘瞻。弘曆、弘晝年紀相差幾個月,弘時年長七歲,而弘瞻較哥哥們年紀又相差太大。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冊封允祉、允祺的長子為世子,同為親王的雍正,並沒有為自己長子爭取世子的冊封。時年已經17歲的弘時,只怕心裡會怨恨雍正。而弘時又做了什麼,導致了雍正這般對待。歷史記載:1、雍正將一般大的弘曆、弘晝,帶入宮中,康熙十分喜愛弘曆,將其留在宮中撫養。
  • 《雍正王朝》中雍正為何狠心賜死弘時?弘時做了什麼不可原諒的事
    雍正是從那個驚心動魄的「九子奪嫡」中走出來的,他有著深切的體會,他知道奪嫡的殘酷,父子相疑,兄弟相疑,君臣相疑,參與「九子奪嫡」所有兄弟們結局都不怎麼好,大阿哥、廢太子被康熙永久圈禁,三阿哥後來也被雍正圈禁,八阿哥、九阿哥結局悲慘,十阿哥、十四阿哥相對結果好一些,十三阿哥被圈十年,十年當中熬壞了身體。
  • 雍正含淚殺掉一子,背負千古罵名,卻讓乾隆安享帝位60年?
    新創舉:秘密建儲雍正帝胤禛出生在康熙十七年,到康熙六十一年繼位的時候,雍正帝已經是四十五歲的不惑之年,這個年紀在古代已經算挺大的了,雍正更是清朝建國以來繼位時年紀最大的皇帝,立儲的問題在他登基時便已經是一個頗為迫切的問題。
  • 雍正王朝:弘曆主攻、李衛助攻,雍正下手,弘時就這樣被處死了
    相較於康熙朝晚期的「九子奪嫡」,雍正皇帝的皇子雖然不多,但奪嫡之爭卻進行得更為慘烈、直接、乾脆,在廉親王胤禩的挑撥下,皇三子弘時竟然使出了「暗殺」的狠招。雖然皇四子弘曆最後平安歸來,但該如何處置犯下如此大錯的皇三子弘時,就連雍正皇帝也犯了難。
  • 雍正幾個兒子誰最聰明?他靠裝瘋賣傻享盡榮華,子孫更是名滿天下
    其實按現在的說法來說,雍正能夠繼位也還是因為康熙帝非常喜歡他的那個孫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所以雍正最終能夠登基弘曆也是出力不少,同時雍正為了避免康熙帝時期的「九子奪嫡」事件,在死前立下了「秘密立儲制度」,最終立弘曆為皇帝,就是乾隆帝。
  • 弘晝和弘曆都是雍正喜愛的兒子,為何稱帝的不是弘晝?
    雍正子嗣稀少,他在位期間特別喜歡弘曆、弘晝,二人雄心壯志、發奮圖強、勤奮好學、品行端正,都有帝王之霸氣、君主之仁慈。若論能力,二人不差上下、若說登皇概率、二人概率相同。為何最後繼承皇位的是弘曆而非弘晝?雍正封弘曆太子絕非一時衝動,結合當時的大背景和二人出身來看,雍正封弘曆為太子有三大原因,每個原因對弘曆爭奪皇位都有極深的鋪墊,每一個鋪墊都百利而無一害。
  • 看雍正和乾隆怎麼詮釋,或棄之如敝履或視若珍寶
    雍正的兒子當中,出去早夭的,只有四位皇子享有皇位繼承的權力,三皇子弘時,四皇子弘曆,五皇子弘晝,六皇子弘瞻。由於自幼聰明好學,在第一次覲見爺爺康熙之時,就受到了康熙的喜愛,十歲的弘曆從此就被康熙養在了宮中,親自教導。有此因素在內,雍正自也愛屋及烏,十分青睞弘曆。於雍正元年將弘曆立為繼承人,詔書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
  • 雍正秘密立儲,為何選弘曆而不選弘晝?細看清史才知道胤禛的無奈
    清朝皇位繼承,一直比較搞笑,基本都是最不像爹的那個兒子接班,發展到最後,居然是由不是兒子的人接班,比如雍正不像康熙,乾隆不像雍正,嘉慶也不像乾隆。 讀者諸君都知道,是雍正皇帝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度。
  • 弘晝為何裝瘋賣傻?緣由自保,乾隆登基後他都做了什麼?
    其實這並非是她不受寵,而是因為雍正有意立四阿哥弘曆為未來的儲君,這就需要其生母熹妃的身份地位高於其他幾位妃子,這才導致了耿氏處處被打壓。從小跟隨母親身邊長大的弘晝看在眼裡,深知母親若想自保,只得裝柔弱,不過多與其他嬪妃構建小團體。
  • 雍正時期弘時與弘晝有何不同,看看他們對待李德全,就知道了
    康熙有35個兒子,活到成年的有24個兒子,參與奪嫡的也有9個之多。到了雍正時期,這位在位13年的皇帝,不只是對比他父親康熙在位的時間大幅度縮水,就是子嗣也對比父親來說顯的稀少,只有三個兒子。 雍正的三個兒子分別是皇三子弘時、皇四子弘曆、皇五子弘晝。最後是皇四子弘曆繼承的皇位。
  • 《雍正王朝》弘晝的奪嫡之道:一臉人畜無害的挑起弘時與弘曆之爭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雍正的第五子弘晝被很多人認為是明哲保身的典型代表,更是被雍正誇獎為是最像他的兒子,這位皇子最後雖然沒有登上帝位,但比之被賜死的三哥弘時,可謂是幸運至極,全身而退了。弘晝這樣一個明哲保身的聰明人,在老八與三阿哥弘時謀劃奪取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兵權時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因為他被弘時擺了一道,無意間幫弘時和老八假傳了皇上口諭,導致了老八暫時性奪取了京城外兩營的兵權,順利實施了八王議政。那麼弘晝真的是被利用了嗎?非也。
  • 雍正皇帝為何要殺自己的兒子,一個原因很重要,也為了乾隆登基
    呢個仔叫弘時,系雍正皇帝嘅第三個仔,阿媽系齊妃李氏,唔系點受寵,但系因為弘時嘅兩個大佬早逝,所以佢成咗雍正嘅長子,按照傳統嚟講都要立長子為太子嘅,但系雍正就唔點鐘意呢個仔,反而系更鍾意弘曆。雖然弘時好聰慧,但系弘曆都唔衰,而且喺第一次見到康熙嘅時候,就到了亞爺歡迎,甚至重畀親帶到康熙身邊教導,要知就連雍正當年都冇呢個待遇,後來雍正繼位冇幾耐就立咗弘曆為太子喇。
  • 甄嬛傳:四阿哥繼位可不只是因為甄嬛
    要說到四阿哥最後能順利繼位,可是甄嬛一手扶持上去的,可卻不完全是因為甄嬛,弘曆自己也是相當的有心機。四阿哥心思聰穎,祺嬪的事情,甄嬛還沒想到,弘曆就想到了藉此事給甄嬛正在後宮立威,甄嬛在後宮的威視越大,他就能過的更好,即便不是親子,但甄嬛說過,人前人後她都是弘曆的生母,他們二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 雍正王朝:弘時VS弘晝,一個真正聰明的皇子應該如何明哲保身?
    弘時是三阿哥,是弘曆的哥哥。但弘時從小就知道自己和皇位無緣,因為弘曆是康熙看中的人,從小聰明好學,樣樣都領先於他,雍正對弘曆也是十分寵愛。以至於滿朝文武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都知道弘曆就是大清朝將來的接班人。弘時身為老三當然會有些不服氣,所以他總想著能通過一些其他的手段來搞定弘曆,然後名正言順的得到大清皇位。 所以為了能夠得到皇位,弘時聯合了八爺黨對雍正進行了所謂的八王逼宮。他暗中替八爺黨坐鎮,把西山銳健營的兵馬將帥悄悄替換,就是為了保證逼宮的成功率。
  • 雍正一共有多少妃子?雍正最寵愛哪些妃子?
    雍正最愛的三個女人到底是誰?她們這麼受寵,結局都是好的嗎?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雍正對皇后雖然無情,但是依然尊重她。歷史上的雍正可不是如此,他很愛皇后烏拉納拉氏。  雍正未登基之前,烏拉納拉氏為他的嫡福晉,烏拉納拉氏比雍正小三歲,她孝順恭敬,居身節儉,待下寬仁,幾十年來始終如一,與所有人都相處得很愉快,很得雍正的歡心。
  • 雍正兒子裡他最逍遙,裝了一輩子糊塗,卻享受了一輩子榮華富貴
    在清朝康熙時代就經歷過九子奪嫡的叛亂,最終是毫無優勢的雍正勝出。而深知兄弟相殘可怕的雍正在位期間為了防止皇子自相殘殺也想出了秘密立儲這個方法。但還是不可避免地讓皇子陷入了爭奪皇位的漩渦之中。在古代,能夠當上皇帝自然是萬之上的存在,但古代的皇帝遠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逍遙。
  • 雍正王朝中,八王爺鼓動弘時奪嫡,其實他是想把弘晝推上皇位
    在雍正王朝中,八王爺對弘時可以說是關愛有加。弘時小時候生病,四阿哥在外地出差,老八帶著老九、老十等人來到府上照顧弘時,很讓人感動。四阿哥當上皇上之後,兩人的關係也還不錯。因為,弘時雖然和八王爺關係密切,但是他心狠手黑,如果當上了皇帝,很有可能像當初雍正當上皇帝之後那樣對府上曾經為他辦秘密任務的人實施一次清洗。八王爺既然參與了弘時奪嫡,幫助弘時做了很多傷害弘曆和雍正的事兒。一旦事情敗露,對弘時來說就意味著萬劫不復。
  • 雍正兒子中最聰明的一個,卻裝了一輩子糊塗,後代子孫都感謝他
    一般來說裝傻的人都有深遠的預謀,這樣的人可謂是讓人防不勝防。在清朝雍正時期便有這樣一位皇子,裝傻裝了一輩子,卻堪稱是雍正兒子中最聰明的一個。我們知道,雍正的皇位也是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康熙有24個兒子,當初因為廢太子事件便爆發了九子奪嫡現象。雍正和其他幾位皇子不同,他採用的手段不是積極的向康熙表現自己,甚至是積累勢力,擴展黨羽等。
  • 《雍正王朝》弘晝在八王逼宮中表現很好,為何卻對雍正說自己無用
    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弘晝可以說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甚至其才能不在弘曆之下。尤其是其在八王逼宮中的表現更是讓人驚豔,但為何就是這樣一個有才華的皇子,卻在後來跟雍正談話時,說自己百無一用?其實之所以這樣說,最主要還是害怕雍正對其有猜忌,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 揭秘雍正王朝:弘曆跟弘晝誰你覺得誰更聰明?又有什麼細節印證呢?
    但是到了雍正的時候皇室人丁不旺,只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弘時,因為科場舞弊案被雍正給殺了,這也證明雍正的確是個刻薄寡恩的人,對自己的親兄弟可以毫不留情地予以斬殺,對自己的兒子也可以毫不留情地殺死還要親手殺死。 二兒子、三兒子先後夭折,四兒子就是弘曆,但是由於前面兩個早早就夭折了,所以弘曆成了二兒子。雍正的第五個兒子就是弘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