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弘晝的奪嫡之道:一臉人畜無害的挑起弘時與弘曆之爭

2020-12-14 宋安之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雍正的第五子弘晝被很多人認為是明哲保身的典型代表,更是被雍正誇獎為是最像他的兒子,這位皇子最後雖然沒有登上帝位,但比之被賜死的三哥弘時,可謂是幸運至極,全身而退了。

弘晝這樣一個明哲保身的聰明人,在老八與三阿哥弘時謀劃奪取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兵權時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因為他被弘時擺了一道,無意間幫弘時和老八假傳了皇上口諭,導致了老八暫時性奪取了京城外兩營的兵權,順利實施了八王議政。

那麼弘晝真的是被利用了嗎?

非也。

按照之後發展的軌跡來看,宋安之反倒是認為弘晝這是故意而為之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大家可以想想雍正為何評價弘晝最像他呢,老八對於弘晝的評價也很高。再看看九子奪嫡時雍正是怎麼做的呢,雍正表面上看似沒多少心機,只知道一味的為國為民辦事,背後卻總是不著痕跡的製造爭端,比如說一廢太子之時,就是雍正故意放水,讓高福將太子的親筆信送給老八,然後讓老八出馬對付太子,自己則在背後坐收漁利,完事了還賜死高福。

那麼弘晝呢,其實也是這個套路,而且更高一籌。看似人畜無害,其實背地裡早有打算了。他奪嫡的競爭對手的也就是弘時和弘曆,弘時平時跟老八他們走的近,多少有些勢力;弘曆就更不用說了,就像弘時對老八說的那樣,明眼人都知道太和殿那個位置遲早是他的,大家心知肚明的儲君。弘晝卻什麼都沒有。

所以弘晝要贏只能像他老子雍正當年,背後操縱一切,讓老八與太子鬥那般。自己也需要讓弘時和弘曆鬥,製造亂局好漁翁得利。

所以就出現了以下一幕,弘時與弘晝代雍正接待旗主王爺,當時老八與旗主王爺意圖奪取京城外二營兵權,弘時配合老八,說道整頓旗營兵務是皇上的旨意。然後假裝不經意的問道弘晝「五弟你也聽到了是嗎」。弘晝沒有多想,就說道「這句話是皇阿瑪親口說的」。

看似弘晝是被弘時套話了,其實弘晝是刻意為之的。接下來兩人騎馬回去途中,弘晝一臉茫然的說道感覺有點不對頭,說道皇阿瑪說過讓旗主王爺整頓旗務,並沒有讓他們這樣管理啊。弘時反說道那你剛才為什麼那樣說。將責任推弘晝身上,見弘晝還要繼續追究下去,弘時馬上說算了算了,皇上不同意明天還可以改唄。

弘晝這番懷疑,其實有著試探弘時之意,更重要的是表現的有些摸不著頭腦,使弘時放鬆對自己的警惕。

此時在老八和弘時看來是套路弘晝成功,從而順利進行八王議政。其實是弘晝故意放水,就想將這個局勢攪亂,但弘時他們奪取了兵權,弘晝肯定也不願意讓他們真的成功,那樣一來,自己還不是沒有機會嗎。但過早破壞他們的陰謀,弘時直接被出局,誰與弘曆去鬥呢?

所以弘晝掐好點,在次日朝會途中,假裝猶豫的將京城外二營的兵權被旗主王爺暫時性架空的事情告訴了老十三,老十三聽到以後急匆匆出城奪回兵權,為之後力挽狂瀾埋下伏筆。但這段時間內,八王議政也已經是白熱化。

同時八王議政中,弘晝開始有意無意的反套路老八和弘時他們。先是老八架空京城外二營的兵權,對雍正說的時候,說這是皇上自己的意思,並非是他擅作主張,說道弘晝就可以作證。並對弘晝說你昨晚說過這話沒有。弘晝一臉驚慌失措的對雍正說不出什麼,只是呆呆的叫道「三哥」。弘時走出來解釋道,五弟弘晝也就是誤說了一句。因此雍正氣的打了弘晝一個大嘴巴子。

看似是老八和弘時合夥將包袱推給弘晝,其實弘晝才更高明,面對雍正的質疑,說不出話來,還驚慌失措的叫弘時出來。很明顯意思是弘時才是幕後主謀,反套路了他們一把。

弘時的狐狸尾巴在弘晝的引導下,算是慢慢露出來了。那麼自然與弘曆的鬥爭開始白熱化了,雍正就這三個成年兒子,這兩個人相鬥,老五弘晝肯定漁翁得利,弘晝這場亂局總算是布局成功了。

事情也發展的很順利,八王議政失敗以後,老八慫恿弘時殺掉弘曆奪取嫡位。曾點評過弘晝,說弘晝是他們三兄弟之間最聰明的。同時以雍正壽元將盡為理由,讓弘時快點下決定,殺掉弘曆,以成功奪嫡。

老八一個不懂醫術之人,都可以通過雍正面相還有平常行為,看出雍正命不久矣。弘晝肯定也看得出來,所以說他布局讓弘時與弘曆鬥爭的時間點也踩的好,皇阿瑪命不久矣,三哥弘時和四哥弘曆開始相鬥起來。說不得弘晝也算到了弘時與老八這種人勾搭在一起,無異於與虎謀皮,早晚會闖天大的禍,那麼自己肯定要漁翁得利了。

事情的發展也的確如弘晝所料那般,弘時的確無腦的派人去暗殺弘曆,但弘曆那有那麼容易死,隆科多提醒雍正以後,雍正趕緊派圖裡琛前去保護弘曆,最終弘曆逃過一劫。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弘晝之所以勝過弘時,小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雍正王朝》中,從奪嫡的角度來看,弘時與弘晝都是失意者;從最終歸宿來看,弘時是失敗者,弘晝是成功者。結局命運的不同,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已經體現得非常明顯。不該拉攏的清流,你弘時跑去拉攏,該拉攏的雍正身邊的李德全,你卻偏偏去得罪人家,就因為「實心磚」與「空心磚」那點問題跑去揭人家的短。弘晝見了李德全,就很「懂事」,主動塞銀票。這樣一對比,人家李德全很明顯會在雍正周圍說弘晝好話嘛!
  • 雍正時期弘時與弘晝有何不同,看看他們對待李德全,就知道了
    康熙有35個兒子,活到成年的有24個兒子,參與奪嫡的也有9個之多。到了雍正時期,這位在位13年的皇帝,不只是對比他父親康熙在位的時間大幅度縮水,就是子嗣也對比父親來說顯的稀少,只有三個兒子。 雍正的三個兒子分別是皇三子弘時、皇四子弘曆、皇五子弘晝。最後是皇四子弘曆繼承的皇位。
  • 《雍正王朝》弘晝在八王逼宮中表現很好,為何卻對雍正說自己無用
    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弘晝可以說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甚至其才能不在弘曆之下。尤其是其在八王逼宮中的表現更是讓人驚豔,但為何就是這樣一個有才華的皇子,卻在後來跟雍正談話時,說自己百無一用?其實之所以這樣說,最主要還是害怕雍正對其有猜忌,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 《雍正王朝》中雍正為何狠心賜死弘時?弘時做了什麼不可原諒的事
    引子:雍正恨透了自己的這個兒子弘時,弘時比他的父親雍正,他的叔叔阿其那(八爺)、塞思黑(九爺)心腸更黑、更狠。弘時為了奪嫡不顧一切,但所用的方法比起他的父輩們卻是拙劣不堪,他甚至要謀害自己的父親雍正和自己的弟弟弘曆其用心之歹毒可想而知,雍正迫不得已,忍痛賜弘時自盡。
  • 雍正王朝:弘時之死源於多年前的一泡尿,幕後推手卻是老八胤禩!
    其實弘時的死,並不完全是他自己咎由自取,還有幾個人把他推進了深淵……真正要他命的人太多了,表面上是雍正帝,背後是老八胤禩,本質原因是咎由自取,推波助瀾是老十三胤祥,臨門一腳是弘曆,而死亡的開端就是他的一泡尿……《雍正王朝解密》103:雍正王朝中弘時臨死前為什麼喊八叔是阿其那?老八胤禩:跟我鬥!
  • 雍正王朝:弘時VS弘晝,一個真正聰明的皇子應該如何明哲保身?
    弘時身為老三當然會有些不服氣,所以他總想著能通過一些其他的手段來搞定弘曆,然後名正言順的得到大清皇位。 所以為了能夠得到皇位,弘時聯合了八爺黨對雍正進行了所謂的八王逼宮。他暗中替八爺黨坐鎮,把西山銳健營的兵馬將帥悄悄替換,就是為了保證逼宮的成功率。為了皇位連自己老子的性命都不顧了,可見弘時也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
  •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荒唐王爺弘晝到底有沒有奪位的野心
    雍正王朝海報雍正王朝劇中的弘晝看似荒唐,放縱不羈,其實這正是弘晝的高明之處,那到底弘晝有沒有奪位的野心,小編認為前期肯定是有的,只是後期大局已定,不可動搖弘晝才放棄的。,弘晝心裡的計劃是利用弘時除掉弘曆,再利用雍正除掉弘時,自己坐收漁人之利。
  • 雍正王朝:弘曆主攻、李衛助攻,雍正下手,弘時就這樣被處死了
    相較於康熙朝晚期的「九子奪嫡」,雍正皇帝的皇子雖然不多,但奪嫡之爭卻進行得更為慘烈、直接、乾脆,在廉親王胤禩的挑撥下,皇三子弘時竟然使出了「暗殺」的狠招。雖然皇四子弘曆最後平安歸來,但該如何處置犯下如此大錯的皇三子弘時,就連雍正皇帝也犯了難。
  • 雍正王朝中,八王爺鼓動弘時奪嫡,其實他是想把弘晝推上皇位
    在雍正王朝中,八王爺對弘時可以說是關愛有加。弘時小時候生病,四阿哥在外地出差,老八帶著老九、老十等人來到府上照顧弘時,很讓人感動。四阿哥當上皇上之後,兩人的關係也還不錯。他告訴弘時,希望弘時能夠接替雍正成為新的皇帝。弘時一開始表示拒絕,認為下一任皇帝肯定是弘曆的,因為這早就是康熙年間就已經定下來的。八王爺告訴弘時:沒有什麼事是早已註定的,否則當皇帝的應該是你二大爺,而不是你的父皇。於是,兩人秘密謀劃。
  • 八王議政後,雍正給兒子弘晝,挖了五個大坑,他是如何一一躲過的
    所以說雍正在與兒子弘晝談話的時候,就埋下了五個大坑。隨便哪一個坑,都能夠讓弘晝進入萬劫不復之地。畢竟殺親人,雍正可是挺在行的。第一個大坑,雍正問他為何要活出喪?後來事情暴露了,弘時把所有的鍋都推給了弘晝來背,弘晝稀裡糊塗地就沒有指出是弘時當時攛掇他這麼說的。好在十三爺胤祥化解了一場政變,八阿哥胤禩也就徹底失敗了。在抄家的時候,雍正讓弘晝一起去,結果他就在家裡辦起了活出喪,表示出去了就有血光之災。雍正就把弘晝喊到身邊問,為什麼要搞這一出啊?
  • 歷史上,雍正的皇長子弘時,最終的結局如何?
    這種權利上的排他性,很像帝王之家的奪嫡。只不過,雍正是為了保護「小」雄獅弘曆,將「大」雄獅弘時逐出獅群。雍正雍正對於少年時期的弘時,曾經這樣評價道:年少放縱,行事不謹。在公元1726年,更是下旨:弘時為人斷不可留於宮廷,是以令為允禩之子。
  • 雍正年間,為何和親王弘晝非要搞「活出喪」這一出鬧劇?
    在二月河老先生的《雍正王朝》小說當中,曾將《清史稿》中和親王弘晝辦「活出喪」的情景,將這段傳奇的細節,用小說的形式給大家精彩呈現了出來: 四面白幛環擁下,從南道隔開,東邊是大覺寺的和尚,在喧鬧的鑼鼓聲中雙手合十念著《大悲咒》;西邊是白雲觀的道士,也正在笙歌齊鳴地作法
  • 弘晝荒唐事一籮筐,卻得乾隆疼愛,保全了子孫榮華富貴
    事實上,雍正能夠順利長大的孩子並不多,而九龍奪嫡更是成了教訓,創下了秘密立儲的制度,而這依舊使得弘時有著不該有的妄想,甚至為此與父親雍正的老對手八爺結成了聯盟。然而,同樣也有著與眾不同之人,五阿哥弘晝便反其道而行,荒唐事就有一籮筐,卻成了乾隆最疼愛的弟弟。五阿哥弘晝與乾隆弘曆同一年歲,都是1711年所生,康熙後期的九龍奪嫡應當是有所影響的,十一二歲的年紀便明了了奪嫡的殘酷性,而此後三哥弘時的爭奪更是使得弘晝厭倦了爭奪,或許瘋瘋癲癲是逃離這一切的最好辦法。
  • 雍正含淚殺掉一子,背負千古罵名,卻讓乾隆安享帝位60年?
    並且,弘時對雍正的政敵,在雍正三年被革去王爵的胤禩多有同情,最終使得雍正大怒,在雍正四年時下旨將其開革出皇家,趕出了紫禁城。這麼一來雍正選擇就只剩下弘曆與弘晝二人了。好聖孫:立長立賢雍正屬意弘曆,所以為了給兒子免去後患,雍正施展狠厲手段懲罰了弘時,為了徹底斷絕弘時的繼承權,雍正直接將弘時過繼給了自己的政敵允禩做兒子,使得弘時大受打擊,失落而死,作為父親的雍正自己也背上了刻薄之名。
  • 影視劇裡的弘晝和真實的弘晝有多大區別,讓我們來一場時空的對話
    《雍正王朝》《延禧攻略》等電視劇裡雍正有個兒子叫弘晝,後來被封為和親王,歷史上也稱他為糊塗王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聰明、荒唐又糊塗的一生和親王弘晝是雍正帝的第五個兒子,母為純懿皇貴妃耿氏,在史書上他是荒唐糊塗的代表。
  • 扒一下《延禧攻略》裡弘晝的今生前世.
    《雍正王朝》裡說他是躲避是非,韜光養晦。康熙晚年,九子奪嫡,十分慘烈。雍正雖然兒子不多,皇位繼承也存在奪嫡戰爭。三阿哥弘時和四阿哥弘曆,就打得不可開交。弘時還多次暗殺弘曆。弘晝應該是自小目睹了叔叔大爺們的慘烈戰爭,也目睹了兩個哥哥的爭奪,嚇怕了。他想了一個辦法:退一步海闊天空。
  • 乾隆弟弟弘晝,為何生前那麼熱衷於為自己辦葬禮呢?
    作為跟弘曆爭皇位的人,弘時的智商一點兒都不低,在電光火石之間,就能揣摩出弘晝玩這一出的意思,確實很不簡單。那麼弘晝費盡心思,鬧這麼一出「活出喪」,到底是為了什麼目的呢?依我看,其表明心跡的可能性最大。雖然正史上沒有說明弘時是被雍正賜死的,但雍正四年那一連串斷絕父子關係、玉牒除名的狠辣操作,緊接著雍正五年弘時的暴卒,著實讓人看到了,這位「狼父」最可怕的一面。對於四哥弘曆,歷史上也一直有刻薄之主的評價,在與三哥弘時爭奪皇位繼承人之時,最終能夠笑到最後,除了聖心眷顧之外,自然有著別樣的過人手段。
  • 弘晝在豐臺大營為什麼不直接戳穿三阿哥和八爺假傳聖旨?
    弘晝讀書倒背如流,一點即透,這在弘晝很小的時候就有這種悟性了,只是沒有弘曆耀眼而已。弘時則厭倦讀書,常常屎尿而遁,註定難成大事。有兩次鏡頭很能說明一些問題。一是年秋月抱著小弘晝,讓他給鄔思道送護腿麼,這並非多餘之鏡頭,表明弘晝從小受鄔思道感染,作為鄔思道的學生,他體驗觀世的能力並不比弘曆差多少。二是老八曾看望生病的弘時,說過等他病好了,帶他出去放鷹玩兒。
  • 弘晝和弘曆都是雍正喜愛的兒子,為何稱帝的不是弘晝?
    皇帝皇子眾多,皇位爭奪戰在歷朝歷代時有上演,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看好信任的皇子,比如勤於朝政的雍正。雍正子嗣稀少,他在位期間特別喜歡弘曆、弘晝,二人雄心壯志、發奮圖強、勤奮好學、品行端正,都有帝王之霸氣、君主之仁慈。若論能力,二人不差上下、若說登皇概率、二人概率相同。為何最後繼承皇位的是弘曆而非弘晝?
  • 雍正的兒子弘晝「裝瘋賣傻」後半生,保後代榮華,他的八世孫更厲害
    雍正一生共有十個兒子,只有四個平安長大。他們是:弘時、弘曆、弘晝、弘曕,其他的都早亡。一、三子弘時做事不經過大腦,莽撞放縱。他一看前面的哥哥都死了,他成了實際上的長子,而且他的生母齊妃,是側福晉,而弘曆的生母只是侍妾,僅有格格的稱號;此外他的母親陪伴雍正的時間相比弘曆的母親時間更長,他自以為皇太子之位應該非他莫屬了,開始行動拉攏黨羽。不料雍正選了康熙帝喜歡的弘曆當了儲君,父子矛盾不可調和。就在這種情況下弘時沒有選擇隱忍,而是去和雍正的死敵八爺允禩走的近,讓雍正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