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弘時之死源於多年前的一泡尿,幕後推手卻是老八胤禩!

2021-02-23 楊角風發作

前面我們談到了弘時的滅亡,說到底還是他自己的貪婪害了自己,同樣都是師從鄔思道,可惜弘時的聰明沒有用到正地方,關鍵時刻非要撒尿,結果沒有聽明白鄔思道說的萬事講究一個「理」字!

其實弘時的死,並不完全是他自己咎由自取,還有幾個人把他推進了深淵……

真正要他命的人太多了,表面上是雍正帝,背後是老八胤禩,本質原因是咎由自取,推波助瀾是老十三胤祥,臨門一腳是弘曆,而死亡的開端就是他的一泡尿……

《雍正王朝解密》103:雍正王朝中弘時臨死前為什麼喊八叔是阿其那?老八胤禩:跟我鬥!

一、

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這段劇情: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的第三子弘時,在劇中實際上就是大兒子(劇中雍正帝總共出場三個兒子)。

前面也講過,他們哥幾個同時拜鄔思道為師,可是弘曆學的是津津有味,而弘時悟性就比較差了,時不時的走走神,先生講的知識也很少記住,關鍵時刻還非要去撒尿,結果錯過了熱河狩獵露臉一事。

其實從他喊出要撒尿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把皇位拱手送給了弘曆!

等到雍正帝即位,他們哥幾個也都長大了,此時的弘曆已經是皇位的最佳繼承人,但是不甘心失敗的弘時,接連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科場舞弊案,弘時是該案的主謀,雖然最後張廷璐被斬,但是張廷璐把主謀是誰供述給了老八胤禩。

第二件事就是八王議政逼宮一事,弘時是參與者,也是老八胤禩逼宮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他們知道這本就是雍正帝下的一個套的話,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第三件事就是點燃自己滅亡的導火索了,不甘心失敗的老八胤禩,被抄家後還把自己的人脈資源送給弘時,並給弘時分析了兩個重點,一是雍正帝命不久矣,皇位即將傳遞,二是弘曆繼承皇位的概率大,如果他沒了,那就是弘時即位。

最終弘時鋌而走險,派出刺客刺殺弘曆,也最終在弘曆和胤祥兩個人的暗語下,雍正帝殺掉了弘時!

二、

弘時為什麼會失敗?

其實很簡單,弘時走的路線就是照搬老八胤禩當年奪嫡的路線,而實踐證明,這條路根本就走不通!

他的路線很簡單,就是拉攏朝臣,有人說,買考題的又不知道是誰賣給他的,怎麼做到的拉攏?

其實弘時也被蒙蔽了,本來他偷來考題,只是賣給了幾個人,想不到這幾個人轉手又到伯倫樓偷偷賣題,不然的話,這次事件就暴露不了了。

不用說,他賣給的那幾個人肯定是鐵桿支持者,畢竟把柄在弘時手裡捏著呢,況且能直接在弘時手中買題的人,非富即貴,都是有勢力的人。

同時,經張廷璐的手一轉,等於把張廷璐也拉上了船,不管是哪個考生中了,都要拜師主考官的,也就是張廷璐會拉攏一大批新人,而且是雍正帝即位後的第一次科考取士,意義非凡!

對於弘時來講,控制了張廷璐就等於控制了這一群進士,可以說弘時此舉可以做到一舉兩得:

一方面賺了錢,畢竟要奪嫡,自然需要花錢,這毋庸置疑。其次就是拉攏了一批新人,為自己以後的上位做好「民意」支持。

可以說,如果不是李紱沒事亂串突然遇到了賣考題的,如果不是老三胤祉靈機一動讓他去找李衛,如果不是李衛傻小子火氣旺,敢帶兵封考場,這件事還真的不會暴露。

畢竟當初雍正帝出完了題目,鎖在了小匣子裡,鑰匙可是放到了自己的袖口裡,本以為萬無一失,卻還是被弘時這小子搞到手了。

三、

其實大家都知道是弘時洩露的考題:

審科場舞弊案的主審就是老八胤禩,這件事其實很明顯,張廷璐是主考不假,可是他根本就沒有獲得考題的途徑,雖說開考之前雍正帝就把考題交到了主考手裡,可是那是雙重密封,必須主副兩個考官在場才能打開。

也就是,此次洩題,是在雍正帝把考題交給張廷璐之前。

張廷玉其實是第一個知道洩題人是弘時的人,還記得有一天他一大早就進宮嗎,一進宮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廷璐啊,天這麼早你怎麼也進來了?還和三爺一道並肩走?」

張廷璐畢竟做賊心虛,吱吱唔唔答不上來,還是弘時機靈,馬上回答:

「這不,一大早請廷璐進來,給我校校筆鋒。」

張廷玉末了說了一句:

「等你進了貢院龍門,我再送送你!」

其實張廷玉已經提醒張廷璐了,一個「也」字,表明張廷璐你現在的身份還到不了一大早就進宮的資格,而且還和三阿哥並肩走?你倆什麼關係?最後提到了貢院龍門,就是告訴他,你是主考官,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等我有空了,非得給你念叨念叨……

結果,還沒等張廷玉倒出時間來教育,舞弊案就發了!

為什麼行刑的時候張廷玉一言不發?

很簡單,他知道自己的弟弟不是主謀,可是老八胤禩審理的案子,也沒有說出誰是幕後主謀,張廷玉自然也不能說,也不敢說。可是不說,又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所以他一直在糾結,這也是他遲遲不上摺子參自己弟弟的原因。

四、

八叔八叔阿其那阿其那!

對於科場舞弊案,雍正帝心中也跟明鏡似的,到底誰能接觸到考題,掰著腳趾頭數數也能數出來是誰,不然的話,他在沒有查明幕後主謀的情況下就把張廷璐殺了,不是很奇怪嗎?

後來雍正帝設計除老八胤禩一夥時,專門把弘曆派到了江南李衛處,把弘時派到老八胤禩身邊,其實就是看看弘時以後是否對弘曆構成威脅。

等到八王議政失敗以後,雍正帝已經對弘時一百個不滿意了,為了給自己一個足夠的理由,他還專門喊來弘晝,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對話,只不過弘晝也有自己的打算,並沒有供出弘時。

隨後臨終前的老十三胤祥對雍正帝說了弘時身上有老八胤禩的影子。

等到隆科多裝瘋賣傻說有人要殺自己時,雍正帝才突然想起了弘曆,於是馬上派出了圖裡琛去救援……

而這之前的弘時借著抄老八胤禩家的時候,再次被老八胤禩蒙蔽,最終做出了暗殺弘曆的決定。

對於老八胤禩來講,此時的他已經無翻身餘地了,如果說第一次扶弘時,還有一絲真心所在,第二次給弘時出主意,則完全是為了報復雍正帝!

假如弘時暗殺弘曆成功,最難過的必然是雍正帝,自己一輩子得罪了這麼多人,就是為了江山的穩固,結果,最優繼承人被自己的親兒子暗殺了,換誰誰能扛過去?

如果弘時暗殺弘曆沒有成功,那麼雍正帝也面臨兩難選擇,到底殺不殺弘時?

而弘曆給了雍正帝一個答案,不要覺得弘曆替弘時求情是親情,這裡才能體現弘曆的腹黑,他口口聲聲說的是為了盡孝所以不追究了,還說了劉墨林的死可惜。

給雍正帝的感覺就是弘曆太善良,如果弘時不死,那麼弘曆以後比自己面對老八胤禩還難處理,畢竟自己還算心狠手辣,而弘曆刻意表現的善良,反而彰顯他的謀略之高。

所以,老八胤禩給弘時出主意,目的並不是為了弘時上位,而是完全出於對雍正帝的報復,他倆爭的越兇,他越高興,因為不管結果如何,最受傷害的就是雍正帝!

終於醒過味來的弘時,臨死時才明白,自己一直就是老八胤禩實現自己抱負的一枚棋子而已,不要真以為胤禩當初是真心扶他上位,說到底,還不就是為了跟雍正帝比比手段而已,也應了老八胤禩自殺前的那封信:

「四哥,你累了吧,歇歇吧。爭了四十多年,到這一刻你還不願撒手嗎?……四哥,我輸了,可你呢?卻並沒有贏。」

弘時這才明白老八胤禩為什麼發現自己洩題而不匯報,只是為了以此脅迫利用自己而已,而雍正帝為什麼罵老八胤禩為阿其那?臨死前弘時大哭:

「八叔八叔,阿其那!阿其那!」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上期回顧: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弘時要自取滅亡?當初鄔思道在熱河就已經搖頭!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弘晝的奪嫡之道:一臉人畜無害的挑起弘時與弘曆之爭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雍正的第五子弘晝被很多人認為是明哲保身的典型代表,更是被雍正誇獎為是最像他的兒子,這位皇子最後雖然沒有登上帝位,但比之被賜死的三哥弘時,可謂是幸運至極,全身而退了。接下來兩人騎馬回去途中,弘晝一臉茫然的說道感覺有點不對頭,說道皇阿瑪說過讓旗主王爺整頓旗務,並沒有讓他們這樣管理啊。弘時反說道那你剛才為什麼那樣說。將責任推弘晝身上,見弘晝還要繼續追究下去,弘時馬上說算了算了,皇上不同意明天還可以改唄。弘晝這番懷疑,其實有著試探弘時之意,更重要的是表現的有些摸不著頭腦,使弘時放鬆對自己的警惕。
  • 《雍正王朝》中雍正為何狠心賜死弘時?弘時做了什麼不可原諒的事
    引子:雍正恨透了自己的這個兒子弘時,弘時比他的父親雍正,他的叔叔阿其那(八爺)、塞思黑(九爺)心腸更黑、更狠。弘時為了奪嫡不顧一切,但所用的方法比起他的父輩們卻是拙劣不堪,他甚至要謀害自己的父親雍正和自己的弟弟弘曆其用心之歹毒可想而知,雍正迫不得已,忍痛賜弘時自盡。
  • 雍正王朝:弘曆主攻、李衛助攻,雍正下手,弘時就這樣被處死了
    相較於康熙朝晚期的「九子奪嫡」,雍正皇帝的皇子雖然不多,但奪嫡之爭卻進行得更為慘烈、直接、乾脆,在廉親王胤禩的挑撥下,皇三子弘時竟然使出了「暗殺」的狠招。雖然皇四子弘曆最後平安歸來,但該如何處置犯下如此大錯的皇三子弘時,就連雍正皇帝也犯了難。
  • 雍正王朝:弘晝之所以勝過弘時,小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雍正王朝》中,從奪嫡的角度來看,弘時與弘晝都是失意者;從最終歸宿來看,弘時是失敗者,弘晝是成功者。結局命運的不同,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已經體現得非常明顯。雍正上位後,弘時就開始「小動作」,為了一點零花錢以及幾個狐朋狗友,就夥同張廷璐,製造了「科場舞弊案」。這麼一齣戲,讓弘時非常被動:一、過早地暴露了自己的奪嫡野心,讓很多人對他有了看法,雍正和張廷玉雖然沒有說破,但心裡明白得很。失去這兩位的支持,基本上已經無緣通過正常渠道取得皇位。
  • 雍正王朝:弘時VS弘晝,一個真正聰明的皇子應該如何明哲保身?
    弘時身為老三當然會有些不服氣,所以他總想著能通過一些其他的手段來搞定弘曆,然後名正言順的得到大清皇位。 所以為了能夠得到皇位,弘時聯合了八爺黨對雍正進行了所謂的八王逼宮。他暗中替八爺黨坐鎮,把西山銳健營的兵馬將帥悄悄替換,就是為了保證逼宮的成功率。為了皇位連自己老子的性命都不顧了,可見弘時也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
  • 雍正王朝:科場舞弊案——雍正皇帝最為精妙、腹黑的一次權謀算計
    再者,在此案中還有很多重要疑點尚待解答:第一:弘時是怎樣從雍正那裡「偷」到的科舉試題的?他販賣考題的目的是什麼?眾所周知,張廷璐雖然夾帶考生,但是,伯倫樓售賣考題的幕後之人卻並不是他,而是皇三子弘時。可是,在劇中雍正曾經親口說過,試題是他「親自書寫、親自密封」,而且是藏在機密檔案柜子裡的。
  • 雍正時期弘時與弘晝有何不同,看看他們對待李德全,就知道了
    康熙有35個兒子,活到成年的有24個兒子,參與奪嫡的也有9個之多。到了雍正時期,這位在位13年的皇帝,不只是對比他父親康熙在位的時間大幅度縮水,就是子嗣也對比父親來說顯的稀少,只有三個兒子。 雍正的三個兒子分別是皇三子弘時、皇四子弘曆、皇五子弘晝。最後是皇四子弘曆繼承的皇位。
  • 歷史上,雍正的皇長子弘時,最終的結局如何?
    這種權利上的排他性,很像帝王之家的奪嫡。只不過,雍正是為了保護「小」雄獅弘曆,將「大」雄獅弘時逐出獅群。雍正雍正對於少年時期的弘時,曾經這樣評價道:年少放縱,行事不謹。在公元1726年,更是下旨:弘時為人斷不可留於宮廷,是以令為允禩之子。
  • 《雍正王朝》弘晝在八王逼宮中表現很好,為何卻對雍正說自己無用
    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弘晝可以說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甚至其才能不在弘曆之下。尤其是其在八王逼宮中的表現更是讓人驚豔,但為何就是這樣一個有才華的皇子,卻在後來跟雍正談話時,說自己百無一用?其實之所以這樣說,最主要還是害怕雍正對其有猜忌,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 雍正王朝中,八王爺鼓動弘時奪嫡,其實他是想把弘晝推上皇位
    在雍正王朝中,八王爺對弘時可以說是關愛有加。弘時小時候生病,四阿哥在外地出差,老八帶著老九、老十等人來到府上照顧弘時,很讓人感動。四阿哥當上皇上之後,兩人的關係也還不錯。第1屆科舉考試雍正特別希望通過這場科舉考試選拔人才,補充到大清王朝的官僚系統之中,為他所用,所以特別重視。可是,弘時卻想趁機利用這次科舉考試從中謀益,事發之後他非常害怕,還好一些證據被八王爺截獲,要不然他就完了。逐漸地,八王爺向弘時透露了自己的想法。
  •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荒唐王爺弘晝到底有沒有奪位的野心
    雍正王朝海報雍正王朝劇中的弘晝看似荒唐,放縱不羈,其實這正是弘晝的高明之處,那到底弘晝有沒有奪位的野心,小編認為前期肯定是有的,只是後期大局已定,不可動搖弘晝才放棄的。,弘晝心裡的計劃是利用弘時除掉弘曆,再利用雍正除掉弘時,自己坐收漁人之利。
  • 雍正王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弘時不勞而獲,夾帶考生有樣學樣
    《雍正王朝》原著中,鄔思道悲催的下場,或多或少就與考題洩露有關,但他的個人經歷,並不能扭轉考場的「陋規」。雍正繼位後,大張旗鼓地幹了兩件大事,一件是清理各省虧空,因操之過急,被諾敏忽悠。他送了人家「天下第一巡撫」的牌匾,結果臉被打得通紅。這件事讓雍正吸取的教訓就是,朝堂都是碌碌無為之輩,大清人才凋零,急需建設新的人才梯隊。因此,就有了第二件事,開科取士。
  • 雍正含淚殺掉一子,背負千古罵名,卻讓乾隆安享帝位60年?
    雍正帝以一種另類的方式,事實上繞過了傳統封建王朝兩千年以來的繼承制度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系統——秘密健儲。三選一:帝王難題雍正這麼一來,底下大臣裡一大群騎牆派頓時就傻了眼,有沒有搞錯?太子是誰不知道,我怎麼投機?
  • 雍正王朝中鄭春華也經歷過大風大浪,為何會被王掞活活羞辱致死?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73期)上一期楊角風解釋了一個網友的提問,就是老十三胤祥的朝服顏色為什麼和其他阿哥不一樣。
  • 歷史上的「斃鷹事件」,遠比《雍正王朝》精彩,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問:歷史上的「斃鷹事件」,遠比《雍正王朝》精彩,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答:歷史上的「斃鷹事件」不精彩,只悲涼;不複雜,只是有點髒。康熙正在熱河巡視,老八胤禩本應在旁陪侍,然而沒有。為什麼?老八胤禩要祭祀生母忌日。先甭管他祭祀母親這事的真假吧,康熙那是100個不高興,胤禩也覺得自己沒把事做圓,就選了兩隻上好的「海東青」,命人送給康熙表達歉意,結果康熙收到手一看,兒子給自己送來了兩隻將死之鷹,這是嫌自己老不死,來咒自己快死的嗎?康熙惱了。
  • 雍正王朝:理藩院的巨型麻將局,隆科多胡牌的背後,意味著什麼?
    言歸正傳,在《雍正王朝》中也有這麼一段劇情,是隆科多在理藩院打麻將,而且是巨型麻將,那麼這背後有何寓意呢?楊角風談雍正王朝:在理藩院打巨型麻將有何寓意,為什麼最後隆科多胡了?雍正帝即位之初,隆科多可謂風光無限,位居極位,但很快就因各種原因失寵,並被抄家定罪,於雍正六年死于禁所。
  • 雍正為何立13歲的弘曆為繼位人,而不立已成年的三阿哥弘時?
    這麼說吧,弘時雖然是雍正事實上的長子,但早已出局,雍正絕不會選他為繼承人。或者說,換了誰是雍正都不會選弘時,只會選弘曆。怎麼回事呢?請看下文。康熙晚期的九子奪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不是立刻就決出勝負。一開始的時候,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關係還不錯,兩家王府離得也近,時常互相串門。
  • 雍正王朝:李衛膽大包天,違規尋歡小媚仙,雍正為何還替他隱瞞?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可謂是一個相當嚴厲的帝王,眼中容不得沙子,隆科多啊、諾敏啊、年羹堯啊,甚至三阿哥弘時,均死在雍正帝手下。同時呢,雍正帝又很仁慈,尤其是對待李衛身上,李衛任江蘇巡撫時,竟然違反禁令找妓女,那麼雍正帝為什麼沒有追究李衛的責任呢?
  • 雍正王朝中五個意味深長的小細節,個個都是人精一舉一動大有深意
    《雍正王朝》是一部經典的劇作,劇情精彩、細節豐富,裡面的演員貢獻出了極為精湛的演技,其中細節更是意味深長,讓人回味無窮。只有反覆觀看,仔細分析,才發現一舉一動皆有深意,個個都是人精,一舉一動大有深意。一.雍正的細膩心思因為重新舉薦廢太子,十三爺與十四爺打了起來,因為言語衝撞,氣得康熙拔劍要殺了老十四。這時四爺前去制止,徒手抓住了康熙的劍。事後,德妃帶著老四老十四兩個兒子去給康熙請罪,四爺這時候故意把受傷的手放在了門檻上,好讓康熙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