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兒子弘晝「裝瘋賣傻」後半生,保後代榮華,他的八世孫更厲害

2020-12-14 小姐姐講史

雍正皇帝最聰明的一個兒子是愛新覺羅弘晝,他是雍正帝第五子,純懿皇貴妃耿氏的兒子。在雍正還是王爺的時候出生,他是乾隆帝的弟弟,只比乾隆帝小三個月零14天,是乾隆帝的玩伴好友兼同學。乾隆帝和弘晝,自幼被雙方的生母交換撫養長大。由弘晝的生母裕貴妃、乾隆帝生母崇慶皇太后撫養長大。

雍正一生共有十個兒子,只有四個平安長大。他們是:弘時、弘曆、弘晝、弘曕,其他的都早亡。

一、三子弘時做事不經過大腦,莽撞放縱。他一看前面的哥哥都死了,他成了實際上的長子,而且他的生母齊妃,是側福晉,而弘曆的生母只是侍妾,僅有格格的稱號;此外他的母親陪伴雍正的時間相比弘曆的母親時間更長,他自以為皇太子之位應該非他莫屬了,開始行動拉攏黨羽。不料雍正選了康熙帝喜歡的弘曆當了儲君,父子矛盾不可調和。

就在這種情況下弘時沒有選擇隱忍,而是去和雍正的死敵八爺允禩走的近,讓雍正猜忌。雍正一怒削除他的宗籍,與他斷絕父子關係,把他「送」給了自己最恨的允禩當了兒子,最終弘時在24歲時就掛了。

二、弘曆——乾隆帝。弘曆自幼得到康熙帝的寵愛看重,而且父親雍正帝明示,要他當繼承人。雍正也已經在一些做法上向眾人暗示儲君就是弘曆了,最明顯的就是:1723年雍正秘密立儲三個月後,在康熙忌日時,雍正讓弘曆代表他去祭康熙皇帝。第二年雍正再次讓弘曆祭景陵。可以說弘曆是非常幸運的一個人,不用爭不用搶就順利得到其他皇子夢寐以求的位置。

三、五子弘晝

既然大局已定,弘時也被處理,弘晝可不想成為弘時第二。怎麼辦呢?為了避嫌,他馬上表現出聰明的一面,用高明的手段來自保。

在雍正面前,他就誇自己的哥哥弘曆聰明有能力,避開朝政之事不談,在雍正生病時更是關懷備至,孝心讓雍正感動。另外,只要關於朝政的事他避開不說不做。而是把大把的時間用在念佛上,整天和那些老和尚、老道們一起交流,頗有雍正當年的作風。此外他還經常辦一些荒唐事,讓所有人都認為他與世無爭。雍正對他完全放心。

雍正十一年封他為和親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設辦理苗疆事務處,讓他與哥哥弘曆、鄂爾泰等共同辦理苗疆事務。

四、六子弘曕

乾隆帝即位時,他才2歲。乾隆三年乾隆把弘曕過繼給無後的果親王允禮,命其承襲果親王。

弘晝裝瘋賣傻?

弘晝有皇帝哥哥的寵愛,兄弟情深

乾隆曾說:「(弘晝)與吾自孩提以至於今,且孺且耽,恰恰如也……吾兩人者,相規以善,交相勉,相得無間,如是者垂二十年,天倫之樂無過於是。」弘晝也表示:「同氣之歡,豈語言文字所能盡載乎?」

乾隆帝對自己的弟弟弘晝是非常喜愛的,他一即位,就把父親的雍親王舊邸及財物全部賜給了弘晝。

年輕氣盛的弘晝在乾隆帝的寵愛下一度變成天下狂人,他仗哥哥的威勢,隨心所欲任意妄為。有一次上朝,弘晝還在朝堂上上演了一出鬧劇。弘晝因一件小事和軍機大臣、獲封一等公的訥親在朝堂上爭吵起來,弘晝直接上手毆打了他們。要知道,在金鑾殿上打架鬥毆,是藐視朝廷權威和帝王的尊嚴的,有礙禮法要被治重罪的。可是朝堂上的乾隆眼睜睜看到這一幕,非但沒有去阻止,更沒有怪罪弟弟。從此弘晝在文武百官中成為第一牛人,誰也不敢惹他了。

乾隆縱容弘晝的行為。有一次乾隆在乾清宮的正大光明殿八旗子弟,到了中午飯時,還沒有結束。這時弘晝過來了,他請乾隆帝退朝去吃飯。他要自己代勞?乾隆帝沒答應。弘晝說:「您是不是懷疑我給了他們錢,託他們辦事呢?」乾隆一聽無聲地拂袖而去。

弘晝立刻反應過來,第二天就去謝罪。乾隆跟他說:昨天你要再多說一句話,就該粉身碎骨了。從這裡弘晝明顯感到皇哥哥變了。親兄弟再親,一點涉及到自身利益也會反目成仇。

弘晝少驕抗,上每優容之。嘗監試八旗子弟於正大光明殿,,弘晝請上退食,上未許。弘晝遽曰:「上疑吾買囑士子耶?」明日,弘晝入謝,上曰:「使昨答一語,汝齏粉矣!」待之如初。——《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傳七》

當乾隆收回宗室權力後,就不許弘晝參與朝政,並收起自己對弘晝的縱容。明顯的一次是:

有一天,弘晝與弘瞻給皇太后請安時,母子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注意就在皇太后寶座之旁的藤蓆上跪坐下來,這個藤蓆是乾隆帝專用跪安席。乾隆看到了很生氣,這是要奪位的節奏?於是乾隆對他們下旨,在皇太后前「跪坐無狀」,「儀節僭妄","著罰王俸三年"。

對弘瞻「交罰銀一萬兩「,革親王職,降為貝勒,永遠停俸」。經此一折騰弘瞻連嚇帶病很快死了,終年33歲。

弘晝經過這次警告和處分之後,從此告別朝政,再也不玩權力了。

反正他有的是錢財,整天吃喝玩樂,還在王府玩起了辦喪事的遊戲,也就是給自己活出殯,說他裝瘋賣傻主要是指這個。

怎麼個玩法?就是弘晝坐在擺滿祭物的臺子上,讓王府上下人都嚎啕大哭,他自己則吃著祭品觀看。除此之外還將一些冥器、象鼎、彝盤盂等物品,堆放在自己的床上,讓人看起來挺瘮人的。有人看不下去了勸他,他卻笑著說:「人沒有一百年還不死的,還有什麼好避諱的?」

反正弘晝的這種做法,不管真瘋也好,假瘋也罷,他以這種形象示人,能很好地避其鋒芒,不失為一種自保的手段,儘管其外表在外人看來很不正常。這也從側面折射出他生在帝王家的一種無奈與壓抑,另一方面難保他沒有心理有疾病。弘晝在60歲那年因病去世。也正是因為弘晝的「裝瘋賣傻」他的後代得享榮華富貴。

弘晝的後代

弘晝一生有8兒,女兒共幾個?沒有記載,8個兒子:

其中一子永瑛3歲早夭,三子不足一歲早夭,五子 2歲時早夭,剩下的五個兒子都享榮華富貴。

二子永壁,乾隆二十一年十二月封不入八分輔國公,乾清門行走,二十四年正月授鑲白旗漢軍副都統,三十五年十月授鑲黃旗蒙古都統,本月襲和碩和親王,四十歲死亡,諡曰勤,即和碩和勤親王。

四子散秩大臣 鎮國將軍永璸,62歲離世。

六子,頭等侍衛 二等鎮國將軍。

七子、永琨,將軍不入八分輔國公(四子)

八子、永璔 年二十四歲卒。

女兒:弘晝的有記載的一女兒,在乾隆剛登基那年在宮中撫養,封和碩和婉公主。

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啟功先生就是弘晝的八世孫,是當代知名書法家、教育家、文物家、史學家、

國學大師,故宮博物院顧問等,他的「詩、書、畫」作品更是被人讚嘆。

啟功先生的祖上就是弘晝的第二子永璧。永璧在弘晝的所有兒子中獨獲乾隆爺的恩準永不降封,承襲和親王。第三代:永璧的次子綿循,仍襲王爵,按照清朝的降封的制度,被降為郡王。奕亨,根據降封制度降為貝勒,名號封輔國將軍;第五代載崇降至一等輔國將軍;第六代溥良,啟功的太爺爺為光緒六年庚辰科進士,受封奉國將軍;第七代毓隆,啟功的爺爺,為光緒二十年甲午恩科進士;啟功的父親是第八代恆同。

相關焦點

  • 雍正幾個兒子誰最聰明?他靠裝瘋賣傻享盡榮華,子孫更是名滿天下
    康熙帝一生有三十五個兒子,早夭的大概有十幾個,而雍正帝在這方面比康熙帝就有所不如了,他只有十個兒子,而能夠僥倖長大的除了弘曆之外,僅僅只有弘時、弘晝、弘曕,而乾隆的兄弟比雍正倒是好上不少,除了弘時之外另外兩個都是善終。
  • 他是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卻裝瘋賣傻一輩子,子孫後代都感謝他
    因此在康熙晚年,九個皇子為了爭奪皇位,明爭暗鬥,無所不用其極,到最後留下了四阿哥即雍正皇帝繼承了皇位。而之前爭奪皇位的那些皇子,有威脅的要不就是被處死,要不就是被流放邊疆。 雍正本人在經歷了兄弟間自相殘殺之後,極為厭惡這樣的事情。而在雍正的十個兒子中,並沒有出現由爭奪皇位所引發的兄弟相殘事件。
  • 弘晝被乾隆敲打,只能「裝瘋賣傻」,後代卻出了一位響噹噹的牛人
    清朝歷史上,就有一位相對聰明的王爺,看似荒誕不羈,實際上智商過人,他就是雍正的第五子弘晝。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想必對這位小哥哥印象深刻,他將自保的哲學發揮到極致,寧可離經叛道,也不願意捲入皇位爭奪戰。只不過,那是二月河的春秋筆法,真實的弘晝,在皇權的壓迫下,過得很不如意,所謂裝瘋賣傻,一半是聰明,一半是無可奈何。
  • 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瘋賣傻一輩子,結局令人羨慕
    皇子都想坐上龍椅建功立業,然而,有一人卻背道而馳、荒唐度日,他就是雍正的第五子——弘晝,也就是乾隆皇帝的弟弟。愛新覺羅·弘晝(1711~1770年),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宗室大臣,雍正帝第五子,清高宗弘曆之弟,母為純懿皇貴妃耿氏。雍正十一年(1733年),晉封為和碩和親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設辦理苗疆事務處,協同弘曆、鄂爾泰等共同辦理苗疆事務。
  • 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裝瘋賣傻了半輩子,卻保住後代子孫的富貴
    這些叔叔伯伯們悽涼的結局,幼小的弘晝全部都看在了眼裡,也暗暗將其作為警醒自己的反面事例。特別是乾隆四年康熙嫡長孫弘皙的謀反失敗,讓他看清楚了何事不可為,從此行事更為荒唐。也由於他無意於權柄,故而得到了乾隆帝的格外優待。1735年10月雍正崩逝,乾隆隨即繼位,命弘晝管理內務府、御書處的事務,並將雍親王舊邸和財物全數賜給了弘晝。
  • 他才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瘋賣傻一輩子,後代子孫都感謝他
    裝傻還是真聰明這件事一直都不好說,比如說劉阿鬥,有人會說他樂不思蜀其實很傻,但也有人說阿鬥其實非常的聰明,不然也活不下來。跟劉阿鬥一樣有一個人也是裝了一輩子的傻,不過他應該才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也正是因為他裝糊塗後世子孫也是非常的感謝他。這個兒子就是弘晝。
  • 愛新覺羅·弘晝:為活命裝瘋賣傻,給子孫掙得享不盡富貴
    就是這麼一位奇葩的王爺,連乾隆皇帝都對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也正是他這種明哲保身、自汙的做法,讓他平穩度過餘生的同時,就連他死後他的子孫也受其餘蔭,世襲了他的爵位,享盡了世代榮華。 愛辦葬禮、愛惹事的弘晝 弘晝最奇葩、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給自己辦葬禮。
  • 弘晝和弘曆都是雍正喜愛的兒子,為何稱帝的不是弘晝?
    弘晝雖然未能在康熙帝面前表現,但他才高八鬥、滿腹才華,綜合素質毫不遜色弘曆,可惜他沒熹貴妃和康熙的力挺,有甄嬛和康熙做後臺,弘曆登皇位是早晚之事。第二:弘晝明哲保身、自願退出弘晝裝瘋賣傻躲過迫害雍正讓弘曆代替自己參加祭祀時,公眾之人就已明白:不久之後,弘曆將是未來的大清皇帝。
  • 雍正兒子中最聰明的一個,卻裝了一輩子糊塗,後代子孫都感謝他
    雍正兒子中最聰明的一個,卻裝了一輩子糊塗,後代子孫都感謝他我們知道,這世界上最頂尖的智者往往反而是會裝傻的人。
  • 八王議政後,雍正給兒子弘晝,挖了五個大坑,他是如何一一躲過的
    所以說雍正在與兒子弘晝談話的時候,就埋下了五個大坑。隨便哪一個坑,都能夠讓弘晝進入萬劫不復之地。畢竟殺親人,雍正可是挺在行的。第一個大坑,雍正問他為何要活出喪?弘晝到了雍正跟前,這才說了實話,原來他是故意做給那幫人看的,因此這才博得了雍正的信任。如果弘晝當時也說算命的說了,他出去會有血光之災的話,那雍正就會起疑心,認為弘晝在欺騙他。第二個大坑,雍正說:小小年紀就懂得明哲保身,比阿瑪都強。
  • 揭秘雍正王朝:弘曆跟弘晝誰你覺得誰更聰明?又有什麼細節印證呢?
    弘曆跟弘晝誰更聰明,應該說弘晝更聰明一些。弘晝的身份地為從很早就不如弘曆。在封建社會的幌子都是太子的有力競爭者,滿清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哥哥是沒有嫡長子繼承制的傳統,誰繼承黃偉那是鬥爭出來的。
  • 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是誰?絕不是那個看似裝瘋賣傻的皇五子弘晝
    雍正六子,最聰明的兒子只有一個,那就是乾隆。乾隆。能從雍正六子中脫穎而出,成為大清朝新君,乾隆絕對很聰明,說是聰明絕頂都不過。乾隆自幼聰穎,從小就有「過目成誦」的本領,稍微看幾眼就能背誦出一篇文章。除此,有人說雍正皇五子弘晝是最聰明的一個,這實在是不敢苟同。的確,弘晝不參與皇位之爭,這是聰明之舉。但是,後來他的所作所為,這完全不是一個聰明人會做的事情。
  • 弘晝為何裝瘋賣傻?緣由自保,乾隆登基後他都做了什麼?
    當然,圍繞著乾隆展開的,還有不少關於其他皇親國戚的故事,譬如人們少有了解的,雍正的弟弟弘晝的故事。弘晝,雍正的第五個兒子,弘曆的弟弟。他是耿氏所生,耿氏與弘曆的生母鈕祜祿氏一樣,都是藩邸格格。母親與其他幾位妃子相比,可以說是地位柔弱了不少,與其他幾位同時入宮的妃子相比,她一直是略低於其他幾位的位份。
  • 做盡荒唐事的弘晝,為什麼說他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
    在《延禧攻略》中,有這麼一個荒唐的人物,就是乾隆皇帝的弟弟弘晝,他風流成性、紈絝不羈,就是因為他將魏瓔珞的姐姐凌辱,導致其姐姐被太妃處死,才有了魏瓔珞入宮為姐姐報仇,《延禧攻略
  • 雍正五子弘晝為何要做一些荒唐事來欺騙乾隆
    在古代,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的權力,整個國家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然而,皇帝兒子眾多,就避免不了會發生爭奪皇位的的事情。然而雍正有這麼一個兒子,幾乎一輩子都在裝糊塗,從而沒有成為兄弟所顧忌的對象,也保全了自己子孫的榮華富貴。這個人就是雍正的第五子弘晝。雍正在世的時候,只有四個兒子可以成為下一任皇帝的候選人,分別是長子弘時,第四子弘曆,第五子弘晝以及第十子弘瞻。
  • 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是誰?他的後代怎樣了?
    雍正六子,最聰明的兒子只有一個,那就是乾隆。乾隆,能從雍正六子中脫穎而出,成為大清朝新君,乾隆絕對很聰明,說是聰明絕頂都不過。乾隆自幼聰穎,從小就有「過目成誦」的本領,稍微看幾眼就能背誦出一篇文章。在朱軾、徐元夢、張廷玉、嵇曾筠、蔡世遠等當世大儒,及允祿、允禧等滿洲勳貴的教導下,乾隆小小年紀便兼通滿、漢文,遍習文武。
  • 延禧攻略:和親王弘晝是怎麼死的?歷史上他真的那麼荒唐任性嗎
    而《延禧攻略》裡還給弘晝加了感情線,弘晝這位荒唐王爺居然對嫻妃死心塌地,最後更是因為嫻妃,悽涼收場。那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歷史上的這位荒唐王爺弘晝,是不是也是這般荒唐。愛新覺羅·弘晝(1712年—1770年),清朝宗室大臣,雍正帝第五子,清高宗弘曆之弟。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晝進封和碩和親王,生母純愨皇貴妃耿氏。雍正十一年(1733年)被封為和親王。
  • 弘晝,我太難了!為了不被猜疑,女兒送給乾隆不算,還要裝瘋賣傻
    弘晝僅比弘曆晚出生一個時辰,但就是這一個時辰決定了他們終身的兄弟地位,或許也在冥冥中,決定了他們兄弟終身的君臣地位。而且,弘曆自幼就聰明機靈,深得康熙喜歡,在眾多的孫子之中,康熙唯獨把弘曆接入宮中撫養,可見對弘曆的看重。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在雍正皇帝之後,下一任皇帝必定是弘曆。尤其是後來三阿哥弘時犯下過錯被雍正過繼出去,更是穩固了弘曆的位置。
  • 朱坤明:清世宗雍正的兒子弘時弘晝弘時,和親王弘晝喜歡置辦喪禮
    雍正皇帝的幾個兒子,只有乾隆皇帝弘曆是個人才,文武雙全,把清朝的文治武功推向了頂峰,這才有了康乾盛世,只是後來的嘉慶皇帝、道光皇帝雖然很勤政,很節儉,但是不懂得變通,趕不上時代發展的趨勢,最後導致清朝的科技和軍事嚴重落後於世界。
  • 雍正王朝中,八王爺鼓動弘時奪嫡,其實他是想把弘晝推上皇位
    第1屆科舉考試雍正特別希望通過這場科舉考試選拔人才,補充到大清王朝的官僚系統之中,為他所用,所以特別重視。可是,弘時卻想趁機利用這次科舉考試從中謀益,事發之後他非常害怕,還好一些證據被八王爺截獲,要不然他就完了。逐漸地,八王爺向弘時透露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