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瘋賣傻一輩子,後代子孫都感謝他

2020-12-14 騰訊網

裝傻還是真聰明這件事一直都不好說,比如說劉阿鬥,有人會說他樂不思蜀其實很傻,但也有人說阿鬥其實非常的聰明,不然也活不下來。跟劉阿鬥一樣有一個人也是裝了一輩子的傻,不過他應該才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也正是因為他裝糊塗後世子孫也是非常的感謝他。這個兒子就是弘晝。

不像父親康熙有三十五個兒子,雍正只有十個兒子。在十個孩子之中皇后生的長子弘暉、還有弘昐、弘昀、福宜、福惠、福沛都早逝,這些孩子除了長子是皇后所出其餘的都是齊妃跟年妃生的。後來活下來的只有弘時、弘曆、弘晝、弘曕,弘曕在雍正去世的時候也才四歲,皇位的爭奪自然不會有他。在當時看來弘時、弘曆都很有爭奪的機會,弘時算是長子,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說的立嫡立長,所有他很有可能。但是弘曆也有自己的好處,他曾經很受康熙皇帝的寵愛,還接去了皇宮親自養著,甚至有說雍正的皇位就是因為弘曆得到的。

這樣的情況下雙方之間沒有爭奪是不可能的,弘時是經歷過九子奪嫡的大事,最重要的是他對於八爺黨的人比較有好感。這就跟他的父親站在了對立面,雍正登基之後更是多次把心偏向弘曆,幾次的致祭都沒有親自去,而是讓弘曆去的。要知道這個舉動代表著的是在位皇帝讓未來的皇帝去向去世的皇帝致祭的。弘時心灰意冷之下更是偏向了雍正的政敵八爺一伙人,很快,徹底破裂之後雍正把弘時削去宗籍、除去玉牒,把他直接過繼給了曾經的八爺允禩逐出京城。

最後剩下的就只有弘曆、弘晝了,弘曆自然不用說,皇位最大可能的繼承人。弘晝就幹了一件很聰明的事,裝。弘晝出生在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二十七日,他的母親是純懿皇貴妃。很早的時候弘晝就跟弘曆一起辦事,但生活中為人看來是瘋瘋癲癲的,但也暫時保住了他的命。

雍正十三年(1735年)弘曆登上了皇位,從這以後弘晝更是瘋癲,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活著辦喪禮,他給自己辦置喪禮,讓僕人還有家人祭奠,自己就在一邊笑。還特意寫了一首《金樽吟》來表述自己沒有想當皇帝的心思,只想把酒言歡。

同時還樹立了自己傲慢驕縱的性格,某一次上朝的時候弘晝跟一個軍機大臣訥親起了爭執,竟然當著所有人去毆打了訥親。乾隆在旁邊看了整個過程,因為弘晝沒有威脅到他的皇位,所以驕縱些也沒什麼,乾隆看完了之後既沒有阻止也沒有怪罪。到這裡,就沒有人敢惹弘晝。

不過弘晝也沒有活長久,而是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就去世了。也正是因為他生前荒唐的行為才能夠在乾隆手下活這麼久,他的後人也因為他的不露鋒芒世襲了爵位。所以也不好說弘晝到底是真荒唐還是裝的,就像劉阿鬥,起碼他們都活了下來。

參考資料:《清史稿》

相關焦點

  • 他是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卻裝瘋賣傻一輩子,子孫後代都感謝他
    而在雍正的十個兒子中,並沒有出現由爭奪皇位所引發的兄弟相殘事件。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雍正的兒子大部分都在年幼夭折,僅有四位長大成人。
  • 雍正兒子中最聰明的一個,卻裝了一輩子糊塗,後代子孫都感謝他
    雍正兒子中最聰明的一個,卻裝了一輩子糊塗,後代子孫都感謝他我們知道,這世界上最頂尖的智者往往反而是會裝傻的人。
  • 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瘋賣傻一輩子,結局令人羨慕
    我們知道,這世界上最頂尖的智者往往反而是會裝傻的人。比如說三國時期的司馬懿,低調了一輩子,黃土都掩到脖子上了才發動了兵變,奪得了天下。一般來說裝傻的人都有深遠的預謀,這樣的人可謂是讓人防不勝防。雍正在位時,皇子之間的鬥爭也是十分精彩的。
  • 雍正幾個兒子誰最聰明?他靠裝瘋賣傻享盡榮華,子孫更是名滿天下
    康熙帝一生有三十五個兒子,早夭的大概有十幾個,而雍正帝在這方面比康熙帝就有所不如了,他只有十個兒子,而能夠僥倖長大的除了弘曆之外,僅僅只有弘時、弘晝、弘曕,而乾隆的兄弟比雍正倒是好上不少,除了弘時之外另外兩個都是善終。
  • 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裝瘋賣傻了半輩子,卻保住後代子孫的富貴
    他和其母妃都很受雍正帝的寵愛,故弘晝自小聰穎,雖然有些嬌慣的毛病,但他很多事情看得很清楚,特別是關於皇子間爭權奪位的廝殺。他的父親雍正帝,是經歷了九龍奪嫡後勝出的人,當年九人的爭鬥何其慘烈,以至於兄弟鬩牆、親人反目。這些叔叔伯伯們悽涼的結局,幼小的弘晝全部都看在了眼裡,也暗暗將其作為警醒自己的反面事例。
  • 雍正的兒子弘晝「裝瘋賣傻」後半生,保後代榮華,他的八世孫更厲害
    雍正皇帝最聰明的一個兒子是愛新覺羅弘晝,他是雍正帝第五子,純懿皇貴妃耿氏的兒子。在雍正還是王爺的時候出生,他是乾隆帝的弟弟,只比乾隆帝小三個月零14天,是乾隆帝的玩伴好友兼同學。乾隆帝和弘晝,自幼被雙方的生母交換撫養長大。由弘晝的生母裕貴妃、乾隆帝生母崇慶皇太后撫養長大。
  • 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是誰?他的後代怎樣了?
    雍正六子,最聰明的兒子只有一個,那就是乾隆。乾隆,能從雍正六子中脫穎而出,成為大清朝新君,乾隆絕對很聰明,說是聰明絕頂都不過。乾隆自幼聰穎,從小就有「過目成誦」的本領,稍微看幾眼就能背誦出一篇文章。在朱軾、徐元夢、張廷玉、嵇曾筠、蔡世遠等當世大儒,及允祿、允禧等滿洲勳貴的教導下,乾隆小小年紀便兼通滿、漢文,遍習文武。
  • 愛新覺羅·弘晝:為活命裝瘋賣傻,給子孫掙得享不盡富貴
    就是這麼一位奇葩的王爺,連乾隆皇帝都對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也正是他這種明哲保身、自汙的做法,讓他平穩度過餘生的同時,就連他死後他的子孫也受其餘蔭,世襲了他的爵位,享盡了世代榮華。 愛辦葬禮、愛惹事的弘晝 弘晝最奇葩、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給自己辦葬禮。
  • 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是誰?絕不是那個看似裝瘋賣傻的皇五子弘晝
    雍正六子,最聰明的兒子只有一個,那就是乾隆。乾隆。能從雍正六子中脫穎而出,成為大清朝新君,乾隆絕對很聰明,說是聰明絕頂都不過。乾隆自幼聰穎,從小就有「過目成誦」的本領,稍微看幾眼就能背誦出一篇文章。除此,從一些小事的處理上,也可看出乾隆的聰明。乾隆即位不久,工部上了一個修繕太廟,請求朝廷撥款的摺子。在網上遞摺子之前,工部官員認為乾隆每天都要閱上萬字的摺子,不會注意到這普通的摺子,估計瞄一眼也就批了。於是,工部官員就偷偷在摺子裡加了幾句,說要修繕太廟裡的「慶成燈」,讓朝廷撥紋銀三百兩並二百串錢。
  • 做盡荒唐事的弘晝,為什麼說他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
    在《延禧攻略》中,有這麼一個荒唐的人物,就是乾隆皇帝的弟弟弘晝,他風流成性、紈絝不羈,就是因為他將魏瓔珞的姐姐凌辱,導致其姐姐被太妃處死,才有了魏瓔珞入宮為姐姐報仇,《延禧攻略
  • 左宗棠去世後,他的4個兒子什麼狀況?子孫後代裡出了不少名人
    曾國藩有3個兒子,其中長子早早夭折,次子曾紀澤和三子曾紀鴻,都因為曾國藩的官職爵位和朝中關係,不用參加考試,直接到朝中做了官。其中曾紀澤更是成為了一代著名的外交家。 李鴻章也有3個兒子,長子李經方是過繼來的,他在父親的幫助下,成為了出使各國的大臣,還兼任郵傳部左侍郎職位。
  • 八王議政後,雍正給兒子弘晝,挖了五個大坑,他是如何一一躲過的
    所以說雍正在與兒子弘晝談話的時候,就埋下了五個大坑。隨便哪一個坑,都能夠讓弘晝進入萬劫不復之地。畢竟殺親人,雍正可是挺在行的。第一個大坑,雍正問他為何要活出喪?弘晝到了雍正跟前,這才說了實話,原來他是故意做給那幫人看的,因此這才博得了雍正的信任。如果弘晝當時也說算命的說了,他出去會有血光之災的話,那雍正就會起疑心,認為弘晝在欺騙他。第二個大坑,雍正說:小小年紀就懂得明哲保身,比阿瑪都強。
  • 雍正兒子裡他最逍遙,裝了一輩子糊塗,卻享受了一輩子榮華富貴
    自古最是無情帝皇家,其實並不是說帝皇家就缺少親情。而是古代帝皇以及各位皇子大多都會為了皇位而爭得頭破血流。在清朝康熙時代就經歷過九子奪嫡的叛亂,最終是毫無優勢的雍正勝出。雍正是歷史上罕見的勞模皇帝,雍正一生中大半時間都是在養心殿渡過的,可以說不是在處理公務,就是在處理公務的路上。這導致雍正晚年的健康狀況十分的糟糕。而雍正雖然子嗣稀少,但少數的皇子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了皇位的爭奪戰之中,當然最後勝出的我們都知道了,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弘曆。
  • 雍正五子弘晝為何要做一些荒唐事來欺騙乾隆
    在古代,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的權力,整個國家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然而,皇帝兒子眾多,就避免不了會發生爭奪皇位的的事情。然而雍正有這麼一個兒子,幾乎一輩子都在裝糊塗,從而沒有成為兄弟所顧忌的對象,也保全了自己子孫的榮華富貴。這個人就是雍正的第五子弘晝。雍正在世的時候,只有四個兒子可以成為下一任皇帝的候選人,分別是長子弘時,第四子弘曆,第五子弘晝以及第十子弘瞻。
  • 傳說乾隆皇帝並非雍正的親生兒子,那他究竟是誰的兒子?細思極恐
    他在康熙、雍正二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乾隆的一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故事,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認為他並非雍正之子,而是一位漢人之後。這種說法屬於無稽之談嗎?
  • 雍正封胤祥為鐵帽子王,子孫世襲罔替的權力,為何被慈禧給廢了
    鐵帽子王絕對是清朝所有王爺們最想得到的爵位封號,因為清朝的爵位,隔代是要降級的。比如說你是親王,那麼一般情況下,世襲你爵位的下一代只能是郡王,除非他自己也立下大功。但是鐵帽子王就不同了,這玩意兒就是個萬金油,你是鐵帽子王,那麼你的世代子孫都能繼承鐵帽子王的爵位,這就是世襲罔替,永不降級的特殊待遇。因此不知道有多少王爺們,他們爭取不到皇位以後,就想著爭取一個鐵帽子王噹噹。不過很可惜,整個大清朝,只有12位鐵帽子王。
  • 弘晝被乾隆敲打,只能「裝瘋賣傻」,後代卻出了一位響噹噹的牛人
    「聰明」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主觀評價,因人因時因勢而異,並沒有統一標準。諸葛亮聰明吧?但他事必躬親、事無巨細,忙得出師未捷身先死,從這方一點來看,他似乎算不上聰明;劉禪不聰明吧?可傻人有傻福,最後還能安享晚年,這看似又非常聰明;馬雲、馬化騰在中學時代,肯定算不上聰明,讀的大學都不是211,但人家成就的事業比清華北大的聰明人高得多。因此,「聰明」不是一個絕對概念,而是一個相對概念。清朝歷史上,就有一位相對聰明的王爺,看似荒誕不羈,實際上智商過人,他就是雍正的第五子弘晝。
  • 雍正王朝:弘時VS弘晝,一個真正聰明的皇子應該如何明哲保身?
    雍正能坐上皇位,那是經歷了慘烈的九子奪嫡,可以說是踩著刀片當上了皇帝。所以,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弘曆也會和自己有一樣的遭遇。於是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他對自己的另外兩個兒子弘時和弘晝進行了最後的考驗。我們且來看看兩位皇子都是如何表現的吧。
  • 康熙差點隔代傳位給孫子,雍正重用此人,乾隆為何堅決殺他?
    因為胤礽的原配夫人沒有生下兒子,同時胤礽的第一個兒子夭折去世,因此弘皙雖然是次子,但實際上卻是太子胤礽兒子中年紀最大的,自然也是康熙皇帝的嫡孫。 康熙皇帝在歷史上是多子多孫的皇帝,他共有35位兒子,有97位皇孫,但是只有弘皙和弘曆兩人被接到宮中來教導。 弘曆(乾隆皇帝)雖然也被爺爺康熙接到宮中教育,但是和弘皙的待遇是無法相比的。弘曆是在康熙60年被康熙皇帝接到宮中,僅僅一年之後康熙皇帝就駕鶴西去,而且弘曆大部分時間都是跟著康熙的兩位妃子進行學習。弘皙從小就被康熙皇帝帶到宮中養育,比弘曆要早很多。
  • 胤祥:雍正最寵的弟弟,受封鐵帽子王,世襲罔替,後代命運如何
    而十家親王中,第一個不靠軍功受封的就是雍正的十三弟胤祥,只可惜,得到這樣的優待,子孫依然難逃衰落的命運。 胤祥身體不適,臥床數月,康熙帝也沒有留下慰問他的隻言片語,對於這個兒子,康熙帝已經是不聞不問徹底放棄了。 胤祥的抱負在他的四哥雍正上位後才得以施展,雍正視胤祥為心腹,而胤祥在康熙晚年九子奪嫡中也全心全意的為雍正籌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