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中國大地上形成了多種特有的文化體系,比如姓氏文化便是其中之一。中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疆域遼闊,因此為了區分彼此,也更好的根據血緣關係進行社會交際,姓氏便產生了。
姓,是一個人的家族表現,也是人類走向群體生活的特徵之一。在中國千百年的歲月中,姓氏被不斷創造,也被不斷淘汰,最終形成了如今的局面。而中國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多,姓氏自然也是不少的,而人們最為熟悉的便是百家姓了。
當然,百家姓不過是中國姓氏中的冰山一角,而人們不知道的地方,還存在一些特殊的姓氏,比如「魯納婁於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補啊喜」便是其中之一,因為它是中國最長的姓氏。
對於「魯納婁於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補啊喜」這個姓氏,史料中的記載非常之少,當然這也是有理由的,第一在於這個姓氏的人不多,第二在於這個姓氏不好讀,不好寫,也不好記,因此逐漸被歷史淘汰了。
不過,在歷史的洪流中,總是有些人會選擇保留的。因此,在雲南巧家縣彝族便出現了姓氏為「魯納婁於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補啊喜」之人。不過,對於依舊保留著這個姓氏之人,人們還是給予了自己的敬意的,畢竟對他的生活大概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的。就拿考試而言,別的同學在寫題目了的時候,他可能名字還沒有寫完,大概會晚上好幾秒吧。
對於這個姓氏,網上還有很多調侃的地方。比如有人認為,在日常寫表格的時候,可能空白的位置根本裝不下這個姓氏。有的人則認為,在認識新朋友的時候,介紹名字也會有所尷尬。
有的人則認為,倘若自己成為他的朋友,可能都記不住姓氏。而有的人則表示,這個小孩子在被老師罰抄東西的時候應該也很難受,畢竟自己的名字也要寫上很多遍。
當然,無論姓氏是什麼,都是一個人根的表現,即使他們的姓氏比較特殊,比較少見,也不能夠成為人們輕視亦或者是調侃的對象。而姓氏更是一個人根的表現,面對著如此多的不便,這些人依舊可以堅持自己的姓氏,不為他人所動,這是一種毅力,是一個對根的執著,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存在。
無論在何時何地,面對什麼樣的人和事,人們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注意開玩笑的尺度,不要給人們以心理上的負擔,更不要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影響。
參考資料:《魯納婁於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補啊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