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的GDP總量超越臺灣之後,長期居於全國首位,但人均GDP一般低於北京、上海、江蘇等省市,2019年廣東省的人均GDP未進前八,只排第九,達到9.42萬元,臺灣人人均GDP高達17.88萬元,差不多是廣東的一倍,可以從側面看出廣東人並不是全國最富有的。
2019年,深圳市的常住人口是1343.88萬,GDP總量是26027.09億元,謝志林算出深圳的人均GDP約為193671元,廣東省排名第一,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2522元,廣東省排名也是第一,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的比例是32.3%,假如你家四口人,在2019年直接配的收入超過25萬零一百元,就比深圳人平均賺得還多,個人可支配收入超過62522元,月可支配收入超過5210元,就很光榮了。
第二名,珠海市,常住人口是202.37萬人,GDP總量是3435.89,算出珠海的人均GDP是169783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2495元,省內排名第五,平均每個月可支配的收入是4375元,在電子廠多加一點班就能拿到,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的30.9%。
第三名,廣州市,常住人口1530.59萬人,GDP總量是23628.60,算出廣州的人均GDP是15437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0074元,省內排名第二,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的比例是38.9%,本來看到廣州的人均GDP差深圳那麼多,實際到手的收入也差不多,一年下來深圳只多2448元,也就是每個月多204塊錢,每天多6.7元。
第四名是佛山市,19年的GDP總量10751.02億元,常住人口是815.86萬人,算出佛山的人均GDP是13177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4043元,省內排名第三,人均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的41.0%,看來佛山人比珠海人還幸福。
第五名是東莞市,19年的GDP總量是9482.50億元,常住人口是846.45萬人,算出東莞的人均GDP是112027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3657元,省內排名第四,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比例是47.9%,東莞是幸福之都果然沒問題。
第六名是中山市,19年的GDP總量是3101.10億元,常住人口是338.00萬人,算出中山的人均GDP是9174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0478元,省內排名第六,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的比例是55.0%,月均可支配的收入是4207元,之後的地級市就嚴重跳水了,
第七名是惠州市,19年的GDP總量是4177.41元,常住人口是488.00萬人,算出惠州的人均GDP是85603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7160元,省內排名第七,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的比例是43.4%,每個月有3097元花。
第八名是江門市,19年的GDP總量是3146.64億元,常住人口是463.03萬人,算出江門的人均GDP是67958元,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70892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323元,省內排名第八,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的比例47.6%。
除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廣東有14個地級市的人均GDP都低於人均GDP都低於全國人均GDP,只有七個地級市的人均GDP比全國高。
接下來我不想親自計算了,拿網友使用2018年常住人口算的,與2019年比可能有出一點出入,但問題不大,第九名是肇慶市,第十名是茂名市,第11名是陽江市,第12名是汕頭市,第13名是韶關市,第14名是清遠市,第15名是湛江市,第16名是潮州市,第17名是雲浮市,第18名是汕尾市,第19名是河源市,第20名是揭陽市,第21名是梅州市,再算一下倒數第一的市,梅州的人均GDP只有27083元,只有全國人均GDP的38.2%,狠狠拖了全國人民的後腿,可支配收入是22904元,可支配收入全省排名第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