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一個筆者寫下這樣的故事:
我有一個同事,因為工作繁忙,和丈夫長時間分居兩地,兩個人約定好了每周陪孩子一次,可是當他們去看孩子的時候,卻發現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孩子總是會在他們出現的時候肚子疼!
在兩個人詢問了孩子的爺爺之後,發現孩子平時的身體狀況是非常健康的。
此時,同事就想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
沒想到醫生檢查之後,卻直言「你倆離婚吧」。
原來醫生發現孩子的身體上並沒有什麼問題,出現問題的是孩子的心理。
由於同事和丈夫之間長時間的爭吵、分居,導致他們的孩子也潛移默化地感受到這種負面情緒。
所以每到周五,爸爸媽媽來看他的時候,孩子都通過裝病的方式,來吸引家長的注意。
看完這個故事真是唏噓。其實孩子只是想要父母更多一點的陪伴,卻不惜要用裝病的方式來實現。
01
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很多家長忙著賺錢而忽略了孩子,但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忙只是一種藉口。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應該是全世界最忙碌的人之一了,可他卻從未「翹班」過女兒的成長。
「即使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選戰中,我也從來沒有缺席過一次女兒的家長會。」
哪怕再忙,他都會一身正裝地趕來給女兒吹生日蠟燭,只要一有時間,就帶著家人去遊樂園玩耍,或者在白宮附近散散步遛遛狗。
對於孩子的成長,他從不願缺席。
現在的家長確實是忙,可我實在不信,再忙難道抽不出一個小時陪孩子聊聊天,或者陪孩子做做遊戲嗎?
曾經聽一個孩子說「我爸爸工作很忙,他只有周日的時候休息在家,我特別想讓爸爸陪我,可是他總在打遊戲或者看手機,不和我玩。」
這或許是大多數家庭的寫照。
」父母的保質期很短,只有10年。過了有效期任憑父母百般努力、拼命補償,也無濟於事。」這句話既現實又殘忍。
如果不在孩子成長的時候多陪伴,多參與,那孩子就會一眨眼長大,到那時候,或許他已經不再需要你的陪伴,父母后悔也來不及。
02 高效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不等於陪著,不是說孩子玩耍的時候你站在旁邊看著就行了,最關鍵的是要參與。
如果你一邊陪孩子玩,一邊眼睛還離不開手機,那還不如不要陪呢。
高質量的陪伴重點在於效率,而不在時間。
只要你能夠用心投入,半小時的陪伴就比一天的漫不經心效果好得多。
所以,如果你實在忙碌,那就每天抽一點點時間專心致志的陪伴孩子,那樣孩子也會感受到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