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畫家蔣兆和接到一項政治任務:畫李時珍的畫像。可是李時珍到底長什麼樣?郭沫若給的素材只有「晬然貌也,癯然身也」八個字......不得已,蔣兆和只好用自己的老丈人(京城名醫蕭龍友)作「模特」,於是才有了大家熟悉的李時珍像……
頭像哪家尋,故宮找南薰 在故宮南薰殿中,儲存有五百八十多幀古代名人畫像。其中,宋元明三代畫像多為當朝的宮廷畫師所作,宋以前的畫像多是宋人摹繪唐人所作。
因南薰殿畫像精良,作者又去古未遠,因此成為課本和博物館插圖的首選。
華佗、荀子、王安石,出自《歷代聖賢名人像冊》
孫武、範蠡、孫臏,出自《歷代武臣像冊》
諸葛亮、張飛、嶽飛,出自《歷代功臣像軸》
孔子、顏回、孟子,出自《至聖先賢像冊》
伏羲、堯、禹、商湯、周文王、李世民,出自《古帝王像軸》
用南薰殿孟子頭像做的T恤圖案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 歷史人物千千萬,南薰殿僅有五百八十畫,這裡沒有的畫像怎麼辦?不知社友以前有沒有注意到這麼一則新聞:
圖中可見,諸多不同時期的皇帝在教科書中皆為「同一張臉」,恍然有某人穿越到各朝各代的嫌疑......
其實不光各個皇帝一張臉,如上圖所示,秦始皇與賀知章的相似度高達76%......難道真以為換個QQ秀大家就認不出來了?
其實怎麼說呢,這事兒還真不能全怪教科書,因為人家也是有依據的,這個依據正是《三才圖會》。
《三才圖會》:全書十四門一百零八卷,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物無所不包,所以取名「三才」。當年王圻王思義父子為撰寫《三才圖會》耗時十數年,但凡歷史上稍微有點名氣的人,父子倆都給做了畫像。不過因為工作量實在太大,所以畫工著實不佳...
周文王、周公、召公、曹操、諸葛亮、司馬炎、王羲之、陶淵明、謝安、孔穎達... 一般而言,教科書的編纂套路是先查南薰殿圖像,如果沒有,就轉而查《三才圖會》,好歹這是古人畫的嘛,有古人來背鍋,完美! 中央欽定,找蔣兆和 那麼,除歷南薰殿和《三才圖會》外,還有沒有古人沒畫過的名人呢? 必然還有! 1952年,莫斯科大學致函周恩來,稱準備在大禮堂做一批世界各國科學家的拼貼像,希望中方能提供相關素材。這個政治任務交給了時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沬若,郭沫若立馬報了李時珍和祖衝之兩人的名字。但問題來了:這倆人在南薰殿和《三才圖會》裡都沒有畫像,怎麼辦? 周總理大筆一揮:「畫歷史人物,找蔣兆和!」
蔣兆和(1904-1986),祖籍四川,師從徐悲鴻,20世紀中國水墨人物畫的一代宗師。曾在1943年完成長約26米的《流民圖》,囊括了一百多個無家可歸的人民形象,顯示了高超的構圖能力。
除文章開頭提到的以老丈人「山寨」李時珍外,祖衝之的模特又是誰呢? 答案是竺可楨。
祖衝之與竺可楨 自此蔣老藝術家的「原創」一發不可收拾,陸續接下一系列畫像任務,包括但不限於:劉徽、張衡、張仲景、僧一行、孫思邈、郭守敬等等...
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杜甫像》,據說是以自己為模特所畫...
《杜甫像》右款為:「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千載豈知逢新世,萬民歡唱大同時。我與少陵情殊異,提筆如何畫愁眉。一九五九年兆和。」
這批畫雖然有些小細節還值得推敲,但蔣先生以深厚的藝術素養完成的這批畫像幾乎都成為「官方標準像」。自此以後,所有的李時珍都戴著四方巾,所有的祖衝之都露著大腦門,所有的僧一行都仰望天空... 不管怎樣,在沒有相片的年代,憑藉口口相傳原創畫像,也確實夠難為古人和老藝術家了...
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你失望,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一起在評論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