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跳馬鎮有關部門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好字當頭、質量優先」的要求,紮實推進農村改廁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星辰在線11月2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嶽珊 通訊員 李蕾)11月9日,雨花區跳馬鎮跳馬村林角塘組村民周金進正在自家菜地澆肥,而澆灌用的糞水正是來自於發酵處理後的三格化糞池。周金進說,改造後的廁所環保又實用,農戶受益良多。農村廁所改造既是農村環境衛生所需,也是民生所需,更是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迫切需要。今年,跳馬鎮有關部門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好字當頭、質量優先」的要求,紮實推進農村改廁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數據:近三年改廁10170座
「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牆圍四邊。」這曾是農村廁所的真實寫照。而如今,農村還是這個農村,「味道」卻大不一樣。「我家最開始用的是旱廁,搭兩塊板,稻草蓋一蓋,蒼蠅、蚊子多得很。特別是夏天,味道特別大。後來改了水廁,但沒有化糞池和排汙管道,髒水就集聚在我們自己挖的大糞坑裡,雖然比旱廁好一些了,但還是有蚊蟲聚集和難聞的味道。」周金進說,現在改成三格化糞池以後,不僅蚊蟲大大減少,難聞的味道基本上也沒有了。
(改成三格化糞池以後,不僅蚊蟲大大減少,難聞的味道基本上也沒有了。)
在跳馬鎮石燕湖村,改廁施工隊正在為該村改廁戶劉建國家安裝三格化糞池。劉建國高興地說:「現在國家的政策太好了,政府為我們改造廁所我們一分錢不用花,免費為我們上門服務,啥也不用我們管。」
據了解, 農村廁所普遍存在缺乏糞汙無害化處理的相關措施,不僅影響人居環境,而且存在安全隱患,而三格化糞池由獨立密閉的1、2、3池構成,各池由過糞管連通。這種特殊的結構,可以使糞便充分腐敗發酵分解,殺滅糞便中的致病菌和病毒,沉澱寄生蟲卵,實現糞便無害化處理。
改廁對改善農村環境有重要影響,但在改造之初進行得並不順利,很多村民對無害化廁所的好處不是十分了解,也有很多人嫌麻煩,不想改造。跳馬鎮相關部門一方面通過微信、報紙、張貼標語、發放宣傳手冊等,向群眾宣傳衛生與健康、防病除害知識和改廁的意義,使村民對改廁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另一方面通過示範戶、示範村的帶動,將改廁逐漸在全鎮範圍內進行推廣。隨著村民對無害化廁所了解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參與到了改廁行動中。
據悉。跳馬鎮2020年改廁工作任務15124戶,涉及14個村423個生產村民小組。為了讓改廁工程真正普惠於民,跳馬鎮合理規劃、分期推進,2018年實施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400座,2019年改造3040座,2020年改造6730座,近三年合計改造10170座,佔農戶總數的67%。2020年雨花區6730座農村戶用無害化廁所改造列入省、市重點民生實事項目,預計11月15日前基本完成任務。
目標:打造市級美麗屋場
(石燕湖磨石塘美麗屋場坐落於石燕湖村西北方向。)
石燕湖磨石塘美麗屋場坐落於石燕湖村西北方向,包含房屋61棟,人口229餘人,其中黨員13人。磨石塘美麗屋場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革命傳統,「磨石塘」因三國時期關公戰長沙在此打磨青龍偃月寶刀而得名,忠、義、孝、勇的傳統優良品質在一代一代磨石塘人身上薪火相傳。
1927年,石燕湖地下黨支部成立,成為全長沙最早的地下黨支部之一,石燕湖地下黨支部發展了30位地下黨員,積極引導工農武裝,開展救國運動,為推動革命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20年,磨石塘組大力開展美麗屋場建設,打造關公文化廣場,拓寬、硬化和亮化道路,建設健身廣場和農家書屋,不斷提升農戶家門口的幸福指數;鼓勵引導農戶積極參與美麗屋場創建,美化房前屋後,保持庭院整潔,打造美麗菜園、美麗庭院,提升家園的整體「顏值」。磨石塘美麗屋場打造了依山傍水、宜人舒適的田園風光,展現出一幅「處處皆畫、步步皆景」的美好畫卷。在關公文化廣場駐足停留,可以感受到磨石塘深厚的文化底蘊;美麗菜園裡的一壟壟青翠欲滴的青菜,讓人心曠神怡;靜靜地坐在紅果果書吧裡,享受難得的冬日閒暇時光……
(農家書屋,不斷提升農戶家門口的幸福指數。)
(磨石塘美麗屋場也在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增收。圖片均由雨花區提供)
在美化環境的同時,磨石塘美麗屋場也在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增收。屋場範圍內的育景園,積極探索花卉、苗木產業的轉型升級,從傳統的「種樹賣樹」轉型到「種景賣景」的新型發展方向,逐步轉向集樹藝景觀培育、銷售、教育、觀光、園藝活動、生態休閒度假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特色園林,打造了全國最大的珍珠紅(無刺枸骨)樹藝景觀園。同時育景園建立了扶貧車間,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5人,以就業幫扶的模式,為建檔立卡扶貧對象勞動創收4000元/人,提供普通工作崗位20個,促進群眾增收,引領群眾走向共同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