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
直播帶貨成為了商家們
熱衷的銷售模式
但是,身臨其境的購物體驗
也容易讓消費者
對商品放鬆警惕
昨天,
就有這樣一起案件衝上熱搜。
最近
江蘇南京警方搗毀了一個售假團夥。
這個團夥以直播帶貨的方式
3天內賣出了
1.5萬支冒牌「大牌」口紅!
售價50元口紅,成本只有5元
據報導,南京市民陳女士在某直播平臺發現,某品牌口紅在做直播促銷,主播聲稱貨物積壓,清倉大甩賣。市場價300多元的口紅只要49.9元。陳女士被優惠的價格打動了,立即下單購買。
收到口紅後,陳女士發現,口紅和平時在商場裡買的不一樣。隨後,辦案民警抓獲了造假團夥的四名成員。
經查犯罪嫌疑人周某原本在購物平臺做美妝生意,但覺得利潤微薄,便從其他渠道購買假冒品牌口紅,再通過中介找網絡主播帶貨。他們從一些渠道買進大牌口紅,進價在5元-20元不等,售出的價格在40-50元不等。
三天帶貨時間裡,
嫌疑人交代,
他們的銷售金額高達130多萬元,
低價拿貨再高價拋售,
嫌疑人利用的
就是直播間觀眾的撿漏心態。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
大牌低價簡直就是智商稅,
帶貨直播也該好好查查了。
問題頻出,國家也發布相關通知
直播帶貨正成為新的消費投訴重點區域。「雙11」剛剛過去,中消協就發布了輿情監測報告,點名批評直播帶貨中出現的刷單造假、售後服務差等問題。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月6日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充分考慮網絡直播營銷活動屬性特點、行業現狀、監管制度等,以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明確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對指導基層執法和促進行業規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意見》要求:
創新監管理念,積極探索適應新業態特點、有利於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監管方式,依法查處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侵犯智慧財產權、破壞市場秩序等違法行為,促進網絡直播營銷健康發展,營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此外,11月13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通知,就《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規定:
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從事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不得發布虛假信息,欺騙、誤導用戶;不得虛構或者篡改關注度、瀏覽量、點讚量、交易量等。
你在直播間
買過多少東西
對買到的商品
還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