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財經頻道一檔節目爆出:某平臺主播依靠直播帶貨三天賣出了130萬元假口紅。
南京市民陳女士最近迷上了火爆的某音直播,在一期美妝直播裡,陳女士看到某網紅主播在推銷一批稱為正品的大牌口紅,售價僅為49.9元,主播稱因為要清庫存才低價銷售。
直播間低價性價比是給人最多的感受,抱著「撿到實惠」的心態陳女士根據直播間的連結進入到該美妝店鋪下單購買。
但收到後陳女士卻發現該口紅膏體乾澀,不易抹勻,懷疑是買到了假貨,之後報警。
經過警方檢測,陳女士購買的該支大牌口紅確實系偽劣產品。隨後,辦案民警抓獲了造假團夥的四名成員。
經查,犯罪嫌疑人周某等人購入一批冒牌口紅,找網絡主播帶貨,進價5元-20元,售價40-50元,僅三天就賣15000支,銷售額高達130多萬元!
無獨有偶,陳女士不是個例,警方還收到不同的報警稱自己直播間買到了假貨,且受騙套路與陳女士大同小異。
三天時間裡銷售金額高達130多萬元,嫌疑人交代,低價拿貨再高價拋售,利用的就是直播間觀眾撿漏的心態。
該事件公布後,不僅登上各臺新聞,微博熱搜更是登上了第三。
不少網友批評相信49塊錢買真口紅的消費者,「貪圖便宜是人性的弱點」。
但帶貨派認為,這不僅僅是消費者擦亮眼睛的事情,標價50,大多數人都懂天上不會掉餡餅,但如果標價250,走一個不易分辨的途徑銷售,消費者又該如何辨別。
也有人認為,「賣著假貨還信誓旦旦說保真的主播們,應該被懲罰」。風口之上直播電商野蠻生長的階段裡,問題被發現也是好事。
最近曝光的直播售假行為越來越多,從假口紅,更有假服裝、假鞋、假燕窩等,各種售假行為正在摧毀人們對於直播這種新銷售形式的信任程度。誇大宣傳、虛假宣傳等話術,也逐漸成為人們對主播者對既定認識和標籤。
但這確確實實也是一個行業從混亂走向有序的過程,一個新事物的出現,必然存在認知的成本,行業野蠻暴力發展下,也必將有潛在罪惡潛滋暗長,而這些都將推進監管和治理,加速行業道路的清理。
在直播風口階段,需要越來越多的直播平臺、電商平臺一起攜手抵制這些破壞市場的行為,避免主播不斷換坑,去不同平臺間繼續欺騙消費者。同時隨著直播帶貨逐漸進入一片紅海,打假行業也將迎來新藍海,對直播帶貨的監督也將不限於部門和平臺,我們實則可以「人人有責」。
「三天賣出15萬支假口紅」除卻售假事件本身,我們也確實可以看到直播方式所帶來的新的銷售能力,這是一場不可否認的製造業升級,科技無罪,別讓無序成為推倒新技術、創新的破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