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泥=難吸收=角質厚?護膚品掉渣的真相只有這個!!!

2021-02-27 評測少女

「  關注她,寵粉寵到上頭 」

叮鈴鈴,你的科普7不定期上線了!

今天我們要聊一個很費錢的話題「護膚/化妝品搓泥」,關於它,富婆界有一句行話:↓

對此我就想說,再給點機會好不,不要的話,寄給我,讓我來承受這無法擺脫痛苦。

可能很多大佬一遇到搓泥,就會想是不是「臉」太厚?皮膚吸收太差?東西垃圾!...

其實搓泥這個煩人精,絕大部分情況,還是成分以及手法的鍋,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泥是個什麼東西!

它呢,有一個自己的代稱,叫做絮凝,和洗澡搓下來的皴(cun)不一樣,成分一般都是高分子聚合物。而日常護膚化妝中會產生這種泥的情況也是五花八門。

拋開一些個例,大致可以分成上面這三種!接下來,我們就一項一項扒起來~

第一欄,簡單解釋就是,自己一個「人」無中生有!這類自我搓泥的產品,其實有點像是這些年「霸道指數超標的男主」。

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擁有王霸之氣高分子成分,這份霸道在好編劇水好導演小分子保溼劑的運營下,討喜持續保溼能力就會很強。

然而一旦失去這些水分蒸發了,同時霸道指數高分子成分超載,這個男人除了一品掉渣外,還會讓人感覺油膩。

對於這種男人,想要減輕掉渣度,就只有一種辦法,控制霸道感使用量,畢竟作為男主,他身上的優點肯定很多,體諒一下,日子是能過的~

那怎麼辨別它會不會變成超標版「霸道總裁」呢,這個認準大牌技術配方以及看成分就好!成分這邊較典型的就是增稠劑黃原膠大牛以及卡波姆

它們在定量內都很乖,除了能像網一樣牢牢地包裹住水分以及讓產品更穩定外,還能滿足廠家讓產品變得濃稠顯「營養」的需求。

除了上面這種增稠劑,咱們熟知的玻尿酸以及大分子蛋白也都屬於高分子聚合物,使用過度,脫水後都會變成渣渣!所以別再問為什麼敷完玻尿酸面膜化妝也浮粉~

應該很多姐妹都會遇到過這麼一個情況,剁手了兩個風評都超讚的寶貝,單個使用都不錯,一旦相遇就都是悲劇。

這片區域的本質就是成分不相容,感覺用《花樣年華》裡的幾對關係來形容就很貼切。

首先男女主這一對,她兩在一起的確可以產生化學反應,但是這份愛(泥),不被道德(我們)允許~

就像是增稠劑&表面活性劑,一般情況下互不幹擾(家庭穩固),但當PH值偏高(精神契合時),一碰就會化絮成泥。

這對戀人中增稠劑還是很常見的,就拿卡波姆舉個慄子,幾乎各層面的品牌都愛它,而且出現率也很高,化妝水、精華、面膜、精華...裡都有。

而陽離子表活(柔順劑)也是一些大牌的心頭好,比如倩碧、Olay等,不用不行啊。想要讓它們互不幹擾,就要把控一下使用時的PH值。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中性/弱酸洗面奶,或者使用前拍一些酸性的水打底!

要是沒有見過上面這個,那也應該用過這種打著去角質旗號,能搓出一大堆白的、灰的、五顏六色「角質」的神器吧。

其實這類產品真正能去角質的,只有那些酸,而我們揉出來的東西只是紅框膠著的產物,它的存在就像是哄孩子一樣,讓你「真情實感」地去死皮。

另外用完之後的那種絲滑感,也只是陽性表活的假滑感,默默奮鬥的酸類們,從來不在乎這種形式主義~

然後要說的就是女主以及她老公,水/油溶劑和矽油(出軌),這兩人表面功夫做得很好,內裡本來就很難融合,表面水幹了之後,不合就更加明顯。

就算你用婚姻手去把他們強制攪和在一起,也只是曾經愛過,到最後這個男人還是待不久

這對的話,在同一個產品裡面還可以靠乳化劑或者黑科技(矽油包水等)在一起,但若是處於兩個產品,同時產品矽油含量還很高的話。

那就只能走大男主的減少用量路線,等一邊徹底吸收完畢後再上另一個,或者直接離婚單幹。

而電影中,周太太和陳先生男女主老婆/公這對出軌組,在交叉搓泥界就是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常見!

早前還和妻子怎麼都不交融,遇到了周太太(粉體),就立馬抱團,碰撞出讓人無法忽視的泥花!

在護膚界這種純物理的抱團組合還是很多的。就比如物理防曬霜和矽類含量較高的精華以及面霜。

就像是揉麵粉一樣,介質夠了,粉也有了,怎麼能沒泥了!這就也讓很多人一想到物理防曬就覺得搓泥。這真的冤,明明都是前者吸收/成膜沒做好啊!

除了防曬冤枉,咱們的粉底以及散粉也是一樣難做,產品裡面的色粉一遇到過量的增稠劑、高分子聚合物、油類以及矽類,就只能成團,出現搓泥等問題~

它的緩解方法就是前者徹底吸收完後(控制用量哈),再進行後續護膚/化妝,畢竟像這種物理反應,一個巴掌拍不響~

最後一個,聽名字就應該知道和產品沒有什麼關係,都是外因~

說到「三」,我們就說說——明明白白渣男洪世賢吧,他呢,原來只是一個本本分分的隱形渣渣。

和咱們品如同志相濡以沫,但是這份愛有點艱難,外界因素超多,除了艾麗的誘惑,還有來自周邊一些無處不在的謠言。

這是不是和我們日常護膚差不多,同樣的東西別人手上沒問題,自己買了就是搓泥寶,這大部分都是外界因素的鍋!

就像是pH值、上臉順序、使用手法等等,第一個咱們上面就有講過,所以下面我就簡單的說一下後面兩個。

搓泥指數低的護膚上臉步驟:水-精華-乳液-面霜-防曬

實在不清楚哪個是哪個,就看質地排序,越濃稠排越後面,因為濃稠一般就等於增稠劑以及高分子聚合物含量高,擺後面容易控制量以及吸收。

要是實在遇到那種沒救的就放在晚上用,讓它遠離粉質的誘惑~

然後就是最關鍵的使用手法了,其實咱們日常中很多泥都是我們自己用手給攪和出來的。

你明明知道兩種產品一起用會成渣,但是還在用你的手,打圈攪拌式混合,它們不成渣,對的起你消耗的卡路裡嗎~

而且很多搓泥寶就像是粉底液、妝前乳、物理防曬霜等,它們根本就不需要皮膚吸收,像刷牆一樣一個方向刷/拍上去不好嗎,難道打圈攪拌瘦手嗎?

到這裡咱們美好的搓泥排雷時間就結束了,最後我們再來總結一下吧~

想要不搓泥,一定要功課以及手法都正確,不然再超神的產品也帶不動廢渣呀,如果你覺得有幫助或還想看些別的就留言告訴我吧,咱們評論區見~

相關焦點

  • 森田面膜丨搓泥=難吸收?護膚品掉渣的真相來了~
    今天這篇應小仙女要求,說說為什麼有些妹子用完森田玻尿酸複合面膜會出現「搓泥」的現象。 關於「護膚品搓泥」,小仙女們有一句行話:護膚品搓泥老不好,多半是難吸收,換一個就好。咳咳~敲黑板,下面的知識點快給我記好了! 一、搓泥是什麼? 搓泥就是當你在臉上抹完護膚品之後,用手就能搓出一條一條,一塊一塊的沒有吸收的護膚品。
  • 有關於護膚品搓泥這件事......
    不知道有沒有妹子,最近出現過護膚品搓泥的現象。明明同一款產品,別人用不搓泥,自己用就會有搓泥的現象。今天就為大家揭曉一下護膚品搓泥的這個秘密。(所謂搓泥指的是:護膚品塗抹的過程中,出現了「泥」狀物,這個現象被稱為搓泥。)
  • 護膚品不吸收?可能是老廢角質太厚惹的禍!
    其實,各種美白保溼護膚品不起作用還有可能是因為角質層太厚!!雖然角質層有保護肌膚、鎖住水分的功能。但去除肌膚表面的老廢角質是非常重要的,不然臉與護膚品隔著一層「牆」護膚品都不吸收不是很浪費麼?(嚴肅臉)當你的皮膚看起來粗糙暗沉,或者你覺得自己的護膚品無法吸收,經常搓泥浮油,或者上妝的時候臉部起皮(也有可能是肌膚缺水),那你就需要去角質了。
  • 護膚品搓泥?
    護膚可能都遇到過護膚品搓泥的問題,大多數都會認為是角質層太厚導致,其實原因有幾種。 第一:我們皮膚長期處於乾燥缺水的狀態時,皮膚表層會有一些起皮乾燥的老化角質,當我們用乳液、面霜等,含有油脂類的產品時,面霜容易包裹住這些角質,出現搓泥的現象。
  • 為什麼塗抹護膚品就如同搓泥
    1、皮膚太乾燥皮膚過於乾燥缺水時角質層上有很多老死角質,細胞分裂時會向表皮層推進,由於缺水而導致乾癟死亡,根本不能自然脫皮。用乳液和面霜時不宜被吸收,在塗抹過程中,面霜中包裹老死角質細胞,從而呈現搓泥的情況。
  • 珠光鑽色|護膚品「搓泥」的背後,真相竟然是……
    護膚品為什麼會出現「搓泥」現象呢?是我塗的層數太多了?還是產品不適合自己?或者是別的神秘原因?搓泥現象在任何大牌的化妝品、護膚品都會出現的。一旦遇到搓泥的產品,很多人的做法都是直接放棄不用,或認為是不吸收的表現,其實不然哦,至於為什麼,且聽珠光鑽色專業老師慢慢道來!
  • 為什麼有時塗抹護膚品就如同搓泥?
    1、皮膚太乾燥皮膚過於乾燥缺水時角質層上有很多老死角質,細胞分裂時會向表皮層推進,由於缺水而導致乾癟死亡,根本不能自然脫皮。用護膚品時不宜被吸收,在塗抹過程中,面霜中包裹老死角質細胞,從而呈現搓泥的情況。
  • 為什麼你用護膚品會搓泥?
    退一萬步說,晚上睡覺使用的時候搓泥,臉會有一種糙糙的感覺,就像沒洗乾淨一樣。(米米自己也出現過搓泥現象,下文分解)很多妹子要麼就去角質過度,要麼就不去角質,形成了兩種極端,這樣的做法是,前者角質層受損,後者角質層過厚。而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利於產品的吸收的,前者無法鎖住,只會讓產品流失,後者則是吃不進去,留在表面,後續的護膚品再使用的話,就會出現堆積——搓泥現象。
  • 護膚技巧丨為什麼擦護膚品會「搓泥」?如何避免「搓泥」?
    護膚品的搓泥大概是這個樣子了,至於出現什麼顏色,完全取決於你使用的護膚品是什麼顏色,但它並非「髒東西」,而是你的護膚品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產生的「高分子聚合物」!因此哪怕搓出泥之後,也沒有必要大驚小怪或者去清洗!導致護膚品「搓泥」的原因!
  • 護膚品」搓泥「原因大揭密
    是我塗的層數太多了?還是產品不適合自己?或者是別的神秘原因? 搓泥現象在任何大牌的化妝品、護膚品都會出現的。一旦遇到搓泥的產品,很多人的做法都是直接放棄不用,或認為是不吸收的表現,其實不然哦,至於為什麼,且看我慢慢講來!
  • 護膚品用起來「搓泥」,到底是臉的問題,還是護膚品的原因?
    講真的搓泥真的很煩人,那麼為什麼會造成護膚品搓泥呢?今天Troy就來為姐妹們解開這個疑惑,我們趕快一起來看看吧。說到搓泥我相信姐妹們應該都不陌生,當我們在洗澡的時候都會搓出泥狀的物質。所謂的護膚品搓泥,是指我們在塗護膚品過程中所出現的泥狀物質,當我們肌膚處於一種非常乾燥的情況下,也更加容易造成護膚品搓泥現象的發生,這個時候面部就容易浮現出泥狀的物質,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護膚品搓泥」。
  • 護膚品背黑鍋?!原這才是搓泥的真正原因...
    如果這兩種類型的成分同時出現在防曬霜裡,那麼搓泥就更難避免了。但是出門沒有十分鐘妝容開始花,或者臉上開始出現毛絮絮的東西,這就是因為你在使用護膚品的時候,前一款護膚品還沒有吸收,就急忙忙地用下一款導致的。
  • 用了護膚品化妝品臉上總搓泥?
    不一定是說只有便宜的護膚品才可能出現,大牌的護膚品也一樣可能。 我們知道,皮膚最外面一層角質層,其實是死皮,是會自動定期更新的。平時這層角質層自行脫落的時候,小夥伴們可能不一定注意的到,因為量並不大。但是當這層角質層脫落變多的時候,如皮膚過度乾燥;或外用了去角質的產品時,如大家常用的維A酸類、或水楊酸一類,都會導致去角質過度。那麼這個時候,如果用了護膚品,就有可能和護膚品一起,形成泥一樣的物質。
  • 你的護膚品還在搓泥嗎?點擊這裡,5招幫你輕鬆解決搓泥問題
    我把自己剛剛用的護膚品就這樣搓下來了??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我的護膚品白用了?為什麼會搓泥呢?是我塗的層數太多了?還是說護膚品質量太差?或者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關於為什麼搓泥這個問題,拾陸覺得還是有必要和大家聊一聊的!
  • 任何護膚品一用就搓泥?這幾個原因太關鍵了
    搓泥現象在任何大牌的化妝品、護膚品都會出 現的。一旦遇到搓泥的產品,很多人的做法都 是直接放棄不用,或認為是不吸收的表現,其實不是這樣的!有的「搓泥」被 形容成「類似白色脫屑物」…… 有幾種狀況會導致這種現象1、皮膚老舊角質層太厚 在枯燥的天氣,皮膚嚴峻缺少水分時,會發生 更多的皮屑。
  • 皮膚搓泥護膚品不吸收怎麼辦!
    很多美眉在日常護膚中經常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用護膚品的時候皮膚搓泥或吸收不了。那麼出現這種現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給大家普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以後注意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了。首先說油性皮膚,油性皮膚在護膚的同時有挫泥現象,主要是因為油性皮膚本身分泌的油脂特別旺盛,容易造成皮膚的毛孔發炎或堵塞,毛孔堵住了,用多好的護膚品都不管用,也吸收不進去,從而造成搓泥的現象。那麼油皮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平時在護膚的時候,用一些清爽保溼的護膚品,避免用滋潤油膩的護膚品。皮膚長期油膩,不僅容易堵塞毛孔還容易滋生痘痘,從而出現皮膚痘痘,痘印的問題。
  • 護膚品為什麼一直搓泥?終於找到原因了,附搓泥組合圖鑑
    (2)陽離子表活疊加高分子膠狀成分常見的去角質配方,我們常用的去角質膏大多是利用這個原理產生搓泥的反應,這個常常被人誤以為是去掉的死皮,其實這只是護膚品產生沉澱反應的現象!護膚品出現搓泥有時是因為產品的質地不兼容造成的,比如一些含有大分子膠質的保溼凝膠在遇到含有皮脂吸附成分的粉末之後便會搓泥,所以在保養流程中要避免這兩種屬性的成分一起使用。3、不同乳化體系出來的護膚品有可能會相互產生反應而出現搓泥現象。例如一些含有甘油的水,和某些護膚品同用,會有搓泥現象。
  • 防曬霜搓泥,到底是誰的鍋
    作為夏日被提及頻次最多的護膚品,防曬霜的地位絕對是不可動搖,然而不少小夥伴在使用防曬霜的時候都遇到過搓泥的現象。這一系列的護膚流程中只有水乳的密度比較適中,其他護膚品尤其是面霜質地比較厚重,這時候如果塗抹防曬霜就很容易產生搓泥的現象。2. 護膚品使用間隔時間短護膚品的吸收是需要時間的,如果臉上的營養還沒吸收完就立刻使用防曬霜,等於肌膚一次性要接受好幾種產品,消化不了自然就會產生搓泥現象。
  • 為什麼你的護膚品會「搓泥」?
    「搓泥」,不是你的錯對於護膚品搓泥這個問題,很多仙女應該都遇到過。一般的護膚老師和美妝博主會告訴你,護膚品搓泥無非是兩種情況:1、你的臉沒洗乾淨,搓下來的都是老棄角質;2、你的塗抹手法不對,皮膚吸收不掉這些營養成分。但是,這兩種說法都太片面。跟你說這話的人,既沒有學好護膚知識,也沒學好化學。
  • 棲護說01期 | 護膚品搓泥你就扔了?來看看應該怎麼做
    塗抹護膚品時,皮屑與護膚品混合就會出現搓泥現象。2.角質層厚、皮膚吸收力弱角質層過厚人的角質層正常代謝周期是28天,但由於各種原因,新陳代謝會變得緩慢,28天就可能變成30天、35天,甚至更多。,護膚品和防曬霜都吸收不了,全部堆在皮膚表層,塗抹過程中就會出現搓泥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