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靜夜思原文、翻譯及賞析

2021-02-19 教師之家教育

  教材與學情分析:

  《靜夜思》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詩想像豐富,風格飄逸豪放。《靜夜思》寫的是遊子月夜思鄉之情。作者以一個遊子的身份神馳萬裡,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一幅鮮明的月夜思鄉圖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表達了遊子強烈的思鄉情感。這首詩語言凝鍊,感情真摯,意境深遠,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這首詩通俗易懂,家喻戶曉,有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已經倒背如流。但是多數學生在朗讀古詩的韻味上缺乏鍛鍊。所以教學這首詩,應重在吟誦,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詩人綿綿的思鄉之情,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個偏旁「攵」。

  2、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3、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和背誦古詩。

  信息資料

  1、掛圖,生字卡片。

  2、課前布置學生觀察晴朗夜晚的天空。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同學們喜歡背古詩嗎?你會背哪首古詩?能背給大家聽嗎?(指名回答,給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提示「思」讀平舌音,交待作者。)「靜、夜」這兩個字你認識嗎?你怎樣記住這兩個字?你能簡單地說出這兩個字的意思嗎?

  [從學生的實際入手,針對學生愛表現的特點引起學生對古詩的濃厚興趣,並且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演示:出示掛圖),問:圖上都畫了什麼?看到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麼?(適時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利用插圖創設情境,引入課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觀察、想像和語言表達等能力。]

  二、初讀詩文,自主識字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邊看圖邊欣賞。

  (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古詩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中、在欣賞優美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2、打開課文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或者背一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和讀背方式)

  3、仔細觀察,詩裡面的字你認識了哪幾個?是怎麼認識的?把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挖掘學生的已有經驗,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抓住契機,因勢利導,有效調控教學,讓學生交流識字經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

  4、同桌互讀古詩,互相評議。

  5、指名讀文,師生共同評議。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充分相信學生,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注重對朗讀的評價,提高朗讀能力。)

  三、語境識字,熟讀詩文

  1、學習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導學生觀察:「攵」象你認識的哪個字?它和「文」字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麼記住這個偏旁?

  2、拿出自製的生字卡片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3、匯報。誰來當小老師,教大家把字讀準確?請小老師說說在認讀這些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4、開火車認讀生字。

  5、組詞,用你喜歡的字說一句話。

  6、遊戲:找朋友。為生字寶寶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讓學生在主動識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在交流識字方法和當「小老師」活動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字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7、自由練讀。(可以大聲讀,小聲讀,同桌讀,小組讀,你讀我聽,二人齊讀……)

  8、指導讀出詩的韻味和節奏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9、指名讀文,注意字音讀得是否準確,是否讀出了節奏。

  10、夥伴開展競賽讀:男女生賽讀,小組賽讀,自己找夥伴賽讀。

  (教師一定要兼顧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在讀中注意對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體驗讀詩的樂趣,感語強烈的思鄉之情。)

  四、觀察描摹,指導寫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目、耳」,小組展開討論:這兩個字怎樣寫?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每一筆都寫在什麼位置?

  2、匯報。

  3、教師範寫。提示寫這兩個字時要注意橫與橫之間的距離。

  4、自由練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每個字都要讓自己滿意。

  5、哪個字最滿意,找出來和同座交流,指出你滿意在哪裡。

  (教師注意對寫字姿勢的指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在討論和評議時教師一定要參與其中,發揮指導和示範作用。)

  第二課時

  一、遊戲鞏固,複習生字

  1、遊戲:大轉盤。

  (轉盤上的指針轉到了哪個詞上就讀哪個詞,鞏固識字效果。)

  2、齊讀古詩。

  二、讀讀比比,激發興趣

  1、指名讀,大家評。(整體讀得怎麼樣?哪兒讀得很好?哪兒讀得還不夠,應該怎樣讀?)

  2、組內互評。

  (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使讀者愛讀,聽者專注,師生共同探討讀古詩的方法,互聽互評,共同進步,極大地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三、感悟詩文,加深體驗

  1、自由讀詩,想想你讀懂了什麼?

  2、說說你什麼時候見過「霜」。用動作表示「低頭」、「舉頭」的意思。

  3、你有沒有想念過爸爸媽媽或想過家?說說當時心裡是怎樣的?

  4、大詩人李白跟你們一樣也是在這種心情下寫下這首詩的,你能再來讀讀這首詩嗎?

  (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進而產生情感的共鳴,進一步體會濃濃的思鄉之情。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

  4、仔細讀一讀這首詩,想一想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學生的大腦不是一個需要填充的機器,而是一支等待被點燃的火把」。讓學生在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

  四、背誦詩文,背背演演

  1、參照插圖,邊想詩的意境邊自由練習,教師隨機指導。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可以同座背,組內背,自由找夥伴背。)

  3、教師引背、指名背、齊背。

  3、表演背:假如你就是李白,請你邊做動作邊背這首詩。(配樂)

  五、觀察臨摹,指導寫字

  1、大屏幕出示「頭、米」,引導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寫這兩個字時要注意什麼。

  (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只要掌握重點筆畫的位置,漢字基本上能寫端正。)

  2、教師範寫。(提示「頭」的第五筆是「長點」。)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提醒學生的坐姿與執筆方法。)

  5、 把自己認為寫得最滿意的字向學習夥伴和老師展示(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識字和寫字的樂趣。)

  六、課外延伸,加強實踐

  1、課後練習「我會說」,把你觀察到的夜晚的天空說給同學們聽。

《靜夜思》教案匯總

https://www.renjiaoshe.com/bubianxiaoxueyuwen/yixia/133643/jiaoan.html

相關焦點

  • 古詩古韻之《靜夜思》賞析
    靜夜思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二十六歲時所作,當時他正客居於揚州旅店,在一個月明星稀之夜,抬頭看到天上圓圓的月亮,遠方的家瞬間出現在眼前,從而引發內心的思念之情。
  • 日本人用英文翻譯的李白詩歌,看到最後一首時我沉默了
    小畑薰良譯《李白詩集》2原文:《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贈內原文:《贈內》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譯文:《TO HIS WIFE》 Three hundred sixty days a year, Drunk I lie,like mud everyday. Though you're married to Tai-Po,wife.
  • 一年級下冊8課《靜夜思》品味李白思鄉之情
    大家好我是夢遊仙境的星凝,今天帶領大家走進李白的古詩《靜夜思》。二、古詩賞析這篇古詩是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一首思鄉曲,寫出了外出遊子的靜夜思鄉之情。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好像地上泛起一層白霜。我抬起頭看那窗外空中一輪明月,不由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 課本上的《靜夜思》,並非李白寫下的原版,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李白《靜夜思》就是其中的典型,因為它在歷史上曾經出現「八個版本」。一首五言絕句,短短二十個字,盡在「床前」、「見」、「看」、「明月」、「山月」之間變換來去。從「床」的制式,到詩人當時所處「室外」還是「室內」,一直讓人爭論不休。
  • 美國詩人翻譯李白情詩,入選美國教材,中國學生看到原版後沉默了
    李白流傳下來的詩歌很多,《靜夜思》基本上是每個小學生的啟蒙,《將進酒》更是高考必背詩詞,幾乎每一首詩歌都能夠拿出來作為傳世經典。 在近現代,李白的詩歌更是遠渡重洋到了英美等國,受到了外國詩人的一致好評,《靜夜思》、《望廬山瀑布》等都被英文翻譯後成為國外詩人徹夜誦讀的至寶。
  • 李白如果讀到課本的《靜夜思》,定會暴跳如雷:咋給我改成這樣了
    《靜夜思》是李白26歲那年在揚州的一座旅舍寫下的,他雖志於遊歷天下,但在異鄉的夜晚看到一輪皓月當空,心裡還是免不了陡生思鄉之情。沒有奇特的想像,沒有華麗的辭藻,唯有直白而又真摯的情感,讓千百年來的讀者無不動容。
  • 李白詩詞《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原意的解析
    這首題為《靜夜思》的詩,寫的是是李白在一個寂靜的月夜做客異地思念家鄉的感受。前兩句,寫詩人在他鄉的一個特定環境中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詩人用清新樸實的語言,簡潔明了的表達了最強烈的思鄉之情,讀起來朗朗上口,理解起來淺顯易懂,成了古往今來人們對於唐詩的啟蒙教材。
  • 馬未都談李白《靜夜思》,方舟子:不好好賣古董,卻偏要附庸風雅
    對自己的詩文水平有自信的,如莫言、易中天等人,不但要點評古詩詞,還時不時在微博曬上自己的大作;低調一點的,如於丹、康震等人,倒是很少曬詩,不過關於詩詞賞析的書可是沒少出。對於這一現象,筆者是舉雙手支持的。畢竟借著他們的影響力,能讓我們的古詩詞為更多人所熟知,顯然是極好的。
  • 【白鳩辭】白鳩辭原文_白鳩辭注釋_白鳩辭賞析_李白的詩_親子寶典...
    白鳩辭原文  鏗鳴鐘,考朗鼓。歌白鳩,引拂舞。白鳩之白誰與鄰,  霜衣雪襟誠可珍。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馴。  首農政,鳴陽春。天子刻玉杖,鏤形賜耆人。  白鷺之白非純真,外潔其色心匪仁。  白鳩辭賞析  此詩為舞曲的歌詞。這篇歌詞,通過對白鳩形象的描繪,歌頌勞動人民品質高尚,表裡如一,平和公允,清心寡欲,溫順善良,循政負責;借猛禽與鳳凰的形象,批判統治者的表裡不一,口實行非,不勞而獲,貪婪殘忍,高傲不群。詩含抨擊李林甫與唐玄宗之意。  全詩分為兩部分。
  • 一生愛月的李白,為何從不寫中秋詩?《靜夜思》真的是寫中秋嗎?
    一生獨愛月的詩仙李白一杯酒腸下肚,一摹所見之景,一吟對月亮的情有獨鍾,卻從未收入中秋載體之中。提到詠月詩,那千古之絕唱的《靜夜思》總是屢見不鮮的出現在讀者的口中。此首經典之作每到中秋佳節就會被眾人所吟誦,然,《靜夜思》真的是中秋詩嗎?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根據「古詩詞網」收錄的相關作品,本百家號按照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五古、七古、樂府等類別進行賞析。目前五絕古詩已經全部賞析完畢,且七絕古詩也已經賞析過半。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匯總,將整體展現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五絕詩作,且按照作家作品進行排列。
  • 詩仙李白為何不寫中秋詩?有人說《靜夜思》是中秋節寫的,真的嗎
    從古至今月亮都是表達人們美好祝願的事物,縱觀歷史最喜歡月亮的當屬「詩仙」了,李白喜歡月亮大家有目共睹,要是飛花令要飛「月」字那可就是李白的專場了。我們最熟悉的當然就是《靜夜思》了,很多人會背的第一首詩就是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關於這首詩你了解多少呢?有是否認為它是在中秋節寫的呢?
  • 美國人將李白詩作譯成英文,留學生讀過原文後:英文版也配叫詩?
    所以,翻譯文本並非易事,對雙方文化沒有充分理解時,很容易兩種語言表達的意思相去甚遠,甚至會如同《後漢書·馬援傳》中所說:「畫虎不成反類犬」。而中華文化向來以博大精深著稱,因此翻譯中國詩歌,更是對文字和翻譯功底的極大挑戰。01歷史上,每一個強盛的朝代都有一種文學體裁能夠達到頂峰。
  • 李白那首《靜夜思》,詩詞專家有另外的解讀,難道我們理解錯了?
    回想起李白的那一首古詩《靜夜思》,可能連3歲的小孩子都會讀吧。顯然這一首詩在唐詩裡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但也就是這一首簡單的詩,大家都熟悉的詩,近期卻引發了詩詞論壇裡面的一個大討論。還有一些詩詞專家都出來說話了,聲稱我們熟悉了這麼多年的《靜夜思》,其實我們都理解錯了,對它有了誤解,誤解了李白創作這一首詩的意境。既然是誤會了李白創作時的一種意境感,那究竟李白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呢?這一首詩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 李白的英文譯名太奇葩,竟是從日語轉譯過來的!
    前不久就有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被翻譯為「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的英譯本暢銷海外的案例。當然最流行的外文譯本還要數唐詩宋詞,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李白、杜甫的英文譯名。李白最早的英文名為 Li Taipo,即李太白的音譯,但流傳更廣的譯名卻是 Rihaku。
  • 【幽玄】 靜夜思
    一千多年了,我們仍然吟誦著這首《靜夜思》。心中泛起月光,清冷如霜,安靜如水,思如鄉愁。李白,天馬行空般的浪漫,個性張揚而傲物,披髮飲酒,仗劍天下,自命不凡,故有謫仙之名。醉中成詩,狂放飄逸。龍遊馬奔,虎嘯猿鳴。天上地下,入雲潛水,杜甫謂之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 千古傳誦,遊子思鄉:《靜夜思》絕美意境圖片賞析
    李白的這首詩,是很多遊子含著眼淚來吟誦的。不是我們現在坐在電腦前,坐在沙發上,團聚在一起聊得熱火朝天,我們能理解,但沒有情景,沒有意境。意境是藝術之表象,能寫出這首詩不容易,能與之產生心靈共顫的人更不容易。
  • 每天一首詩:我們現在讀的《靜夜思》原來不是李白的原著
    《靜夜思》這首詩也是一首家喻戶曉的詩歌,我們今天看看這首詩裡面蘊藏這什麼玄機和奧秘。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首先,有個疑問「床」指的是什麼?在唐朝可以指像凳子一樣的坐具,它既有可能是坐具,也有可能是臥具,總之它一定是在臥室裡。
  • 【戰城南】戰城南原文_戰城南注釋_戰城南賞析_李白的詩_親子寶典...
    戰城南原文  去年戰,桑乾源,  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裡長徵戰,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築城避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戰城南賞析  這首詩是抨擊封建統治者窮兵黷武的。蕭士贇說:「開元、天寶中,上好邊功,徵伐無時,此詩蓋以諷也。」所評頗中肯綮。  天寶年間,唐玄宗輕動幹戈,逞威邊遠,而又幾經失敗,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一宗宗嚴酷的事實,匯聚到詩人胸中,同他憂國憫民的情懷產生激烈的矛盾。
  • 《靜夜思》裡的「床」,絕非床字本意?他的賞月之地竟在井邊
    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這一歷史話題,同樣與唐代獨有的文化瑰寶「唐詩」有關,這首詩便是由唐朝著名詩人「詩仙」李白所作的傳世名篇《靜夜思》。《靜夜思》說到李白所寫的這首《靜夜思》,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了。據記載,這首詩是26歲的李白孤身一人在外漂泊時於揚州旅社寫下的一首思鄉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