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 靜夜思原文、翻譯及賞析
教材與學情分析: 《靜夜思》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詩想像豐富,風格飄逸豪放。《靜夜思》寫的是遊子月夜思鄉之情。作者以一個遊子的身份神馳萬裡,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一幅鮮明的月夜思鄉圖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表達了遊子強烈的思鄉情感。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根據「古詩詞網」收錄的相關作品,本百家號按照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五古、七古、樂府等類別進行賞析。目前五絕古詩已經全部賞析完畢,且七絕古詩也已經賞析過半。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匯總,將整體展現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五絕詩作,且按照作家作品進行排列。
-
一年級下冊8課《靜夜思》品味李白思鄉之情
大家好我是夢遊仙境的星凝,今天帶領大家走進李白的古詩《靜夜思》。二、古詩賞析這篇古詩是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一首思鄉曲,寫出了外出遊子的靜夜思鄉之情。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好像地上泛起一層白霜。我抬起頭看那窗外空中一輪明月,不由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
向陽小學:「共讀中華經典 聆聽古詩書韻」經典誦讀匯報展演(圖)
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營造濃鬱的誦讀中華經典文化氛圍,12月11日上午,向陽小學全體師生歡聚一堂,隆重舉辦了「共讀中華經典聆聽古詩書韻」經典誦讀匯報展演活動。本次活動是學校「1+X大閱讀」系列活動的成果展現。活動現場學生們情致高昂,身著整齊精美的漢服,以各自獨特新穎的形式吟誦中華經典,誦讀古詩書韻。
-
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賞析 如何描寫人物心理,往往是小說家們醉心探討的問題。其實,這對人也至關重要。我國古代抒情詩中,就有很細緻很精採的心理描寫,這一篇《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就突出地表現出這種藝術特點。 這首詩是寫遊子離愁的,詩中刻劃了一個久客異鄉、愁思輾轉、夜不能寐的遊子形象。他的鄉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靜,那千裡與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羈旅人的思緒。謝莊《月賦》曰:「隔千裡兮共明月。」李白《靜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窺探中國古詩奧秘,76年絕版的《中國詩學》為什麼風靡臺灣三十餘載
譬如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讀詩,要體會意境韻律表達之美,才會深入腦海心底,印象深刻。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的詩越來越多,卻越不懂詩。就像《靜夜思》,很多人讀後只記得「床前明月光」,音律意境之美體會少之又少。
-
每次古詩的意象都這麼有含義,作者們當時真的是能想到這麼多嗎?
當唐詩發展到盛唐時期,率性而為,一蹴而就的古詩創作在李白手中達到巔峰。李白被稱為詩仙,古詩創作題材包含了律詩、絕句、古體詩等主流題材。但是從李白的古詩中能夠發現很多詞句後世修改的痕跡。李白李白的著名五言絕句《靜夜思》就是率性而為被後世修改個別字句的代表。《靜夜思》現在已知的版本已經多達五個版本,這五個版本無人知道究竟哪一個是李白原創。
-
「同步課堂」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課文8:靜夜思
《靜夜思》是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8課的一篇李白的古詩,他的詩想像豐富,風格飄逸豪放。《靜夜思》寫的是遊子月夜思鄉之情。作者以一個遊子的身份神馳萬裡,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一幅鮮明的月夜思鄉圖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表達了遊子強烈的思鄉情感。這首詩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
古詩中動靜結合手法的運用及賞析
客觀事物的動靜之態,給了詩人們許多創作的靈感,他們常常將事物的動、靜結合起來描寫,做到靜中見動,動中有靜,動靜相生,動靜互襯,妙趣無窮。王維的詩《田園樂七首.其六/閒居》「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
大語文古詩文賞析:《月下獨酌》
一曲《靜夜思》四海流傳,李白一舉頭,世人盡望月,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用一片明月,輕輕託起千家萬戶的響亮思念,傳送給邊關徵人,前朝廢墟上,月照滄桑:「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今人的頭頂,是古代的月亮:「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仙人豔遇,有月為證:「秦娥夢斷秦樓月。」
-
搶票| 「美麗星期天」之流光魅影——星海音樂學院爵士樂賞析音樂會
搶票 | 「美麗星期天」之流光魅影——星海音樂學院爵士樂賞析音樂會 2019-10-30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靜夜思
其《秋夕旅懷》詩當為《靜夜思》的續篇,亦同時同地所作。李白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蔣仲舒曰:「舉頭」、「低頭」,寫出躊躕躑躅之態。《詩藪》:太白五言,如《靜夜思》、《玉階怨》等,妙絕古今,然亦齊、梁體格。他作視七言絕句,覺神韻小減,緣句短,逸氣未舒耳。《唐詩歸》:鍾云:忽然妙境,目中口中,湊泊不得,所謂不用意得之者。《李詩鈔》:偶然得之,讀不可了。《李詩通》:思歸之辭,白自製名。
-
三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注釋、譯文、賞析集錦(附55首必背古詩)
三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注釋、譯文、賞析集錦(附55首必背古詩)今天是新學期開學的第二天,早上下起了小雨,但是同學們還是早早地到了教室,開始了新一天的學習。今天我們就為三年級同學分享這份古詩詞詳解資料,同學們預習、複習都用得上,最後附有一套三年級必背的55首古詩,同學們每天花時間去記一記,多積累、多學習,語文學習不會差!三年級必背古詩詞:
-
猶記當年讀書聲,回憶小時候讀過的古詩
我的記憶中,最早接觸的古詩應該是《山村詠懷》「一去二三裡,山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首詩好像是我學漢語拼音的時候,寫在書上的拼音歌,讀之自然順口,很容易記下來。《靜夜思》應該是最為眾人所知的唐詩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小孩子念詩,總會胡改亂改的故意念錯,當年這首詩也被我們這群小屁孩改了很多版本。與《靜夜思》一起學的還有《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當時愚鈍,納悶了好久才讀懂詩中寫的內容,理解之後不禁感嘆詩人的創造力。
-
最唯美的100首春天古詩(附賞析)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對「春」情有獨鍾:白居易醉心於江南春色,《憶江南》傳世於今;蘇軾感懷身世際遇,借春光抒寫《蝶戀花》;杜甫的《春夜喜雨》融情於景,讀來朗朗上口……今天,我們搜羅了100首關於春天的古詩,你和孩子都讀過嗎?
-
每日學古詩:我們今天來學古詩《春望》
每日學古詩:我們今天來學古詩《春望》 賞析 ﹏﹏﹏ 國都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裡荒草叢生。 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 戰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
-
千古傳誦,遊子思鄉:《靜夜思》絕美意境圖片賞析
意境是藝術之表象,能寫出這首詩不容易,能與之產生心靈共顫的人更不容易。很多大學生沒有離開過家,到大學裡面一開始多多少少有一點不適應,想家。想家的時候其實是寂寞難耐的,現在有了手機,我們更比不上過去的遊子了,沒有手機的古代,傳遞信息很不方便,報個平安更是難上加難,不像現在,剛剛到了酒店就可以打個電話給媽媽。田英章老師書法,靜夜思。
-
《靜夜思》裡的「床」,絕非床字本意?他的賞月之地竟在井邊
首先,「床」字的本意之說。事實上在郭沫若對《靜夜思》中「床」字的意思提出質疑之前,現代學術界並沒有對「床前明月光」中「床」字即睡床的解釋有過任何異議。畢竟,「床」字在李白的其它詩歌裡面都是指睡床的意思。譬如,「床中繡被卷不寢」和「笑倚東窗白玉床」等這些詩句便是常見的佐證。
-
古詩《秋行》的賞析
《秋行》的賞析《秋行》一詩運用了誇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不乏清新之詞、膾炙人口如同怡然而忘俗的田園短笛,把原本很普通的風景,也是描寫得充滿了詩情畫意,從而令這首詩有著一種不一樣的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這樣的作品也是最有代入感,讀來仿佛置身其中,能夠感受到詩作中那種不一樣的美。
-
古詩鑑賞答題技巧之比興手法詳解
2020年中考語文考點之比興類古詩鑑賞答題技巧本次課程咱們來為大家講2一下比興類的古詩鑑賞技巧,教你輕鬆應對2020年的中考,歡迎大家加入尖子生數理化教育跟我們一起學習文化知識哦。如,《關雎》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本質是一種心理的主觀聯想,先寫看到或聽到的事物,再寫由它所引發的 聯想,而這種聯想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容。 二、 區分 「比」和「興」的方法 看重心:比喻的表意重心偏靠前,起興的表意重心靠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