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時制(Daylight saving time),也稱作是夏令時,又被稱作是「日光節約時制」。這是一種為了人類人為的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為了節約能源。在天光亮的比較早的夏季,居民們統一將時間調快一個小時,充分的利用自然光照,節約照明,還可以令居民們早睡早起。
現在的我們也許還沒那麼深刻的印象,但是對於球類愛好者們以及老一輩人來說,他們也許並不陌生。因為歐美的球賽一般在夏季賽的時候會比冬季還要提前一個小時,這導致球迷們看球賽的時候也要在夏季的時候早一小時守在屏幕前等待球賽。
而上世紀的80年代末,我國也一度在國內推行過夏令時制度。在當時的新聞聯播,廣播電臺,經常可以聽到「現在是北京夏令時xx:xx」這種報時字樣。當時的夏令時制度要求是自1986年的5月4日開始,當日凌晨兩點鐘,將鐘錶撥快一個小時,將兩點整調整為三點整。
這是夏令時正式開始,而夏令時的結束則是到9月14日的凌晨三點,將時鐘往回撥一個小時。而後的夏令時制度在中國一共實行6年,除了1986年為5月開始,此後的1987年至1992年,夏令時皆是在4月的中旬就開始。
據當年的《中國青年報》記載,夏時制在中國實行的第一年就成績斐然,上百億度的電力就此節省下來。當然,這是當時的作者一拍腦袋寫下的數據,做不得真。但是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統計,節約照明高峰用電也達到了驚人的6.27億度。
而後在夏時制執行三年後的1989年,《我國實行夏時制問題的研究》這個結題報告中也提到了,自實行夏時制以來,中國節約高峰用電量已經有30億度。預估到了2000年,節約的經濟效益將可以累計到534—713億元,還建議將夏時制延長至六個月,以便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可實際上,在其報告會發布沒三年,夏時制就取消了,只因這種方法節約實際上是弊大於利。收件這個制度相對的打亂了民眾人體的生物鐘,雖說看起來只有一個小時時間,但是沒當調換時間的前後,總有人需要花上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時間才可以適應的過來,但是適應沒多久,他又結束了。
而後就是中國的國土龐大,橫跨多緯度地區,同時我國也橫跨了多個時區。但是我國的時間制度是統一時區制,不論哪個緯度哪個時區統一按照東八區的時間為準。但是夏時制將時間撥快一個小時的操作,實際上就是實行東九區(135°)的時間。
而我國的時區橫跨東五區—東九區,東九區的時間線對幅員遼闊的中國來說過於早或者過於晚。靠近中西部地區的反應告訴我們,他們還需提前一小時起床開燈,節能效果並不明顯。且運輸行業,電視廣播部門等等也受到夏時制的影響,也必須一年兩次調整。
雖說由於工作人員的認真,並沒有真的出現過什麼事故。但是一年兩次的調整調度,以及對百姓宣傳也增加了許多額外成本。所以當初反對夏時制最厲害的也是這兩個部門,而後1992年,國務院下發了暫停夏時制的通知,自此夏時制在中國也沒有在出現過。
但是實際上,以上的原因都不算事主要原因。1991年自泰山核電站開啟,中國的一系列核電站,水電站都相繼的建成投產了,這大大地緩解了我國電力能源緊張的問題。所以,我國的夏時制,實際上是因為電力能源緊張而起,但結束也是因電力能源緩解而結束。而這也是我們的國家,已經越來越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