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離別後時間如白駒過隙,令人感慨萬千。「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古人勸誡不要在意華麗的金縷衣,而是要珍惜匆匆而過的時間。古人描述關於時間的詩句有很多,自古以來,時間都是人們最珍惜的東西,而人們對於時間的記述,也隨著時間的流逝在不斷地改進著。
古人是如何記述時間的?最早,古人從天象了解到了日月星辰的運行,日月流轉有著專屬於它們的規律,因此人們根據星星的移動設定了一年的十二個月份。人們還根據北鬥七星中鬥的指向分出了一年的四個季度。後來,人們設定了天幹地支紀年法,時間的數值逐漸具體了起來。
北京夏令時施行
或許有些人有關於「北京夏令時」的印象,它又被稱為日光節約時,即是在夏天施行,因為白天的時間長,夜晚的時間短,於是設立把時鐘撥快。而到了白天時間與夜晚時間差不多的秋天時,再將時鐘撥回正常的樣子。
北京夏令時是1986年4月施行的,具體的做法是這樣規定的。在每年四月中旬的第一個周日,人們需要在當天的凌晨兩點鐘,將時間調快一小時,這樣時間就變成了凌晨三點鐘,夏令時就這樣開始了。而到了每年的九月份中旬的時候,人們在第一周周日的凌晨兩點鐘再將鐘錶撥回提前一小時的時間,時間恢復。
為何實施夏令時
夏令時為什麼要實施呢?這是因為我國當時有人認為實施夏令時每年能夠讓中國節約七點五億度的電,這個不是個小數字,這相當於人們很大程度節約了電力資源。這電是從哪裡節約出來的呢?在夏季,將時間提前一小時,人們的作息隨之改變,醒來的比原來早一個小時,晚上睡的自然也會比原來早一個小時,這樣就可以節約晚上多用的那一個小時的電量。
夏令時最早不是我國人員提出的,而是由美國的國父班傑明富蘭克林提出的。富蘭克林表示,自己曾經在法國擔任過駐國大使,他發現法國人都起得很晚,也睡得很晚,富蘭克林認為美國人應杜絕這個問題,做到早睡早起,於是他呼籲美國人民做到早睡早起,晚上熬夜的時候儘可能地用蠟燭代替照明。
可富蘭克林的呼籲並沒能改變大眾的生活作息,人們依舊繼續著刻板的生活。後來到了一戰時期,德國人想到了富蘭克林曾經的呼籲,於是他們實行起了夏令時,為了節省戰爭中的資源,隨後英國法國也相繼開戰夏令時,後來是美國。不過,外國人民在當時就感受到了夏令時的麻煩,於是一戰結束後就立刻廢除了這項制度,只有美國多沿用了幾年,不過後來也廢除了。
如果你是在70年代之前出生的中國人,那麼你一定對夏令時有所耳聞,並且曾在夏令時中生活過,夏令時在一定意義上便利了人們的作息和生活。當夏令時下令實施的那一刻,各大報紙和電視上都向群眾散布了此消息,人們一開始無疑是驚愕的,畢竟一個熟悉的時間用了那麼久,說變就變,難得是有些難以理解的,並且這種新型的改變讓人們陳舊的思想不適應也是正常現象。
夏令時被廢除
在1991年,夏令時下令實施的第六年,就宣布取消了此制度。原因是因為,開始實施夏令時是想要適應環境,讓人類隨著環境改變自己的作息。但現實是,人類終究無法適應環境的改革,這也造成了不少負面的影響。
夏令時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不懂,天真的以為自己不需要那麼早去上學了,可以多睡一小時,但現實是,雖然時間上好像晚了一小時,但實際上沒有任何的區別,而每年夏令時取消的時候,老師都再三叮囑孩子們定好表不要遲到,但孩子們還是會大規模的遲到。
而工作的工人們也一樣,每當夏令時開始和取消之際,人們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去適應。這就相當於倒時差一樣,儘管只有一個小時的偏差,但它也會影響到大部分人的生活,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很好地適應,更何況是孩子們。
夏令時的利弊
其實夏令時是一個有利有弊的辦法,利處在於:從高緯度地區的角度出發,夏令時是非常合理的時間,因為高緯度地區在夏季日出的時間明顯要比冬季日出的時間早得多,高緯度地區無疑可以節約一大部分的資源。最可以拿來舉例子的就是德國,德國實行夏令時的時候,每天就可以節約數百噸的煤,這真是太節約資源了。也正是因為德國節約了這麼多的煤炭,得知了這個數據的外國人才爭相效仿。
而弊端在於:低緯度地區,若是實施夏令時,白天的時間則被延長了一小時,雖然也節約了電,但人們開空調的時間卻大大增加了,這一抵消,其實並無區別。從美國紀錄的數據顯示,美國實施夏令時時候的用電量,相較於未實施之前,反倒增加了不少,這也令美國不得不叫停了這項政策。
中國為何要停止這項呢?其實人們的作息不適應是一方面的問題,但更現實的問題在於,中國屬於中低維度的地區,夏天人們睡覺的時間普遍都比較晚,加上炎熱的夏季,人們對空調等製冷設備的使用,像美國一樣,人們對電的用量只增不減。
在中國施行夏令時的幾年裡,人們早已養成了習慣的作息時間仿佛被全盤掀翻,人們的睡眠時間越來越少,這導致人們的學習和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睡不好,就連災難的概率都變大了,因為疲勞駕駛,駕駛者發生意外事故的概率上升了百分之六,顯然這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數值了,因此,也有人認為夏令時的施行是在添亂。
結語
實際上,儘管1986年,國人提出實施了夏令時,但其實這並不是中國第一次實施夏令時。早在民國年間,就有人提出過實施夏令時,當時人們追求新潮,也喜歡模仿外國的一些制度,夏令時就是模仿來的。
但只在中國的一些大城市實施了,每次夏令時的實施,好像沒多久就會因為人們的不適應而被廢除。因此從民意的角度來看,夏令時還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弊端的,最終總結來說,夏令時不適合部分國家的國情,要視情況而實施。
參考資料:《金縷衣》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