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安龍華十大平安建設事件」代表合影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8月13日訊(記者 胡安坤)8月13日上午,2019年度龍華區「感動龍華十大平安衛士」暨「築安龍華十大平安建設事件」評選揭曉。區委副書記劉蕾,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馬裡,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吳振興,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孟憲潞,區政府副區長、市公安局龍華分局局長趙亮,區政協副主席陳賢彪,區法院院長蔡志滿,區檢察院檢察長楊時敏等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發布了《2019年度龍華區平安建設工作回顧》專題片,宣讀了「築安龍華平安建設事件」「感動龍華平安衛士」和提名人評選詞,揭曉了以區人民檢察院「構建『點線面相結合』偵查監督新格局」為代表的十個「築安龍華平安建設事件」、以於高榮為代表的十名「感動龍華平安衛士」和以餘華亮為代表的十名「感動龍華平安衛士提名人」。現場視頻介紹了平安建設範例情況,播放了平安衛士和提名人紀實視頻,生動呈現了平安建設者奉獻衛龍華,忠誠鑄平安的真實場景。
馬裡在會上對在平安龍華建設中辛勤努力,成績突出的工作人員表示祝賀並致以敬意。他強調,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是雙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是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平安建設各項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全區政法戰線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忠誠履職盡責,勇於擔當作為,銳意改革創新。要以全力做好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安保維穩工作為主線,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著力防範化解社會矛盾,持續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大力推進事業社會治理現代化、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民法公園建設等工作,努力把龍華打造成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環境最好的城區之一。要全面加強政法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打造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體系隊伍,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貢獻更大的政府力量。
他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在各自崗位繼續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傳遞正能量。希望各級各部門廣泛宣傳模範人物的感人事跡,優秀事跡,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濃厚氛圍,激勵更多平安建設者盡心盡力投身平安建設,發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平安建設,為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再立新功。
據介紹,此次活動通過單位推薦、發函審查、社會投票、終審評選和結果公示等環節,最終選出了10個「築安龍華平安建設事件」和10名「感動龍華平安衛士」、10名「感動龍華平安衛士提名人」。
「感動龍華十大平安衛士」
李警官
龍華公安分局三級警員
李警官,龍華公安分局三級警員。先後榮獲2015年廣東省禁毒工作先進個人、深圳市公安局嘉獎,並在2017、2018年中連續兩年被評為深圳市龍華區優秀公務員。他自加入禁毒隊伍以來,共參與抓獲犯罪嫌疑人300餘人,破獲千克以上毒品案件30餘宗,打掉涉毒犯罪團夥65個,繳獲毒品近2500公斤。通過偵辦毒品案件經驗的積累,成為龍華禁毒戰線上的破案尖兵。
於高榮
龍華公安分局二級警員
於高榮,龍華公安分局二級警員。他獲得視頻監控平臺等國家專利6項,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他通過強化協調溝通,完善施工標準,狠抓施工質量和安全,積極推進「雪亮工程」建設;他和團隊從零起步,經連續數年不懈努力,共建成高清視頻11000餘路,全區公安視頻覆蓋率由16路/平方公裡提升至85路/平方公裡,實現了重要區域高清視頻全覆蓋,視頻在線率由不足20%提升到95%以上,居全市前列。
許火雲
福城街道大水坑社區基礎管理網格組副組長
許火雲,龍華區福城街道大水坑社區基礎管理網格組副組長,先後多次被評為區級「優秀管理員」「優秀站長」「先進個人」等。他自2004年4月入職以來,始終把網格工作放在第一位,密切關注網格內居民需求,每天履職巡查,用雙腳丈量網格,積極參與聯合掃樓行動,及時消除出租屋安全隱患,推行出租屋配備「七個一」消防設施、地線和防墜網安裝入戶,安裝配備率均達99%。在保障大水坑路網建設工程中成功勸離已徵房屋住戶55戶85人,在開展隱患大排查時查獲黑煤氣10瓶,在安全巡查時協助警方抓獲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1名。
楊旭東
區委政法委維穩科科長
楊旭東,龍華區委政法委維穩科科長,曾獲評2018年度「優秀公務員」。他自2013年以來,一直紮根維穩綜治事業,始終站在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工作的第一線,堅持從維護群眾利益出發,抓好維穩統籌、工作協調和個案督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維穩安保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全程參與重大群體性事件和矛盾糾紛化解工作,2019年處置各類群體性聚集64批2318人次,確保了龍華區社會大局的平穩可控。
何崢嶸
龍華交警大隊副大隊長
何崢嶸,龍華交警大隊副大隊長。曾榮獲市公安局個人三等功、嘉獎等榮譽。他從警以來,始終堅守在交通指揮維護第一線,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心系轄區交通安全。2019年他帶領全隊查處各類違法行為90.9萬宗,查處酒駕725宗、醉駕611宗,日均勸導交通不文明行為約200起,先試先行「口袋陣」打法,2019年查扣摩電1.7萬臺,拘留近千人,聯合公安分局刑拘「摩霸」犯罪嫌疑人8人。他在參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安保期間,吃住在大隊,全天候工作在交通擁擠及事故多發地段,為市民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賴正源
區檢察院偵查監督部副部長
賴正源,二級檢察官,龍華區檢察院偵查監督部副部長。他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承辦龍華「411」大案、地鐵「站霸」系列案、「翡翠明珠」專案,把偵查監督工作做到了極致。他用真誠對待群眾,辦好每一宗案件的偵查監督,保護了被害者的合法利益,彰顯了法制的力量。他專業能力強,辦理的案件都經得起歷史和現實的檢驗。
劉靜濤
區人民法院速裁庭副庭長
劉靜濤,龍華區人民法院速裁庭副庭長、審判員、二級法官。多次被法院評為辦案能手、辦案標兵、先進個人,並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他積極推進無紙化辦案試點工作,創設全院首個語音識別轉換記錄審判庭,紮實開展「天天直播、當庭宣判」「進企業」「進社區」「上媒體」等活動,達到了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宣傳效果。自2018年4月龍華法院開始收案以來,個人共收案2392宗,結案1930宗,在全市法院名列前茅。
李振中
區人民法院執行實施組法官
李振中,龍華區人民法院執行局法官。曾榮獲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崗位能手」、龍華區優秀共產黨員、龍華區法院優秀法官等榮譽。他自2014年開始從事強制執行工作以來,一直奮戰在強制執行工作一線,共辦理執行案件3981件,結案3759件,結案率94.4%,涉案標的人民幣19.18億元。在執行過程中,堅持執行的強制性和規範性,極大地維護了勝訴人的權益。
林鑾華
區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二部檢察員
林鑾華,現任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二部檢察員。她從事刑事檢察工作多年,始終堅持懲惡揚善、弘揚正義。在辦理首宗「貓幣」案件中連續奮戰48小時,補足關鍵證據並批捕犯罪嫌疑人。在辦理全市首宗股票配資案件中,成功說服兩名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並主動退贓460餘萬元,為350餘名被害人挽回經濟損失,2019年辦結各類刑事案件308宗,居全院之首。她舍小家顧大家,面對艱巨繁重的工作任務,在哺乳期不吃午飯不睡午覺拼命辦案,經常加班到深夜,從不抱怨和埋怨,同時還要照顧重病老人和撫養兩個幼兒,用行動踐行了一名優秀檢察官的初心和使命。
祝紅傑
龍華街道維穩及綜治辦主任
祝紅傑,龍華區龍華街道維穩及綜治辦主任。先後被評為「全國抗震救災模範」、「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先進工作者」,並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他在工作中善於探索新模式,牽頭建立了「三下三統」和「三調聯動」信訪調解新模式,2019年共排查化解轄區各類矛盾糾紛562宗,協調處置了21宗涉眾型的矛盾糾紛,化解率高達98.2%;他敢於攻堅,組織打好綜合治理「組合拳」,轄區治安、盜竊、兩搶警情同比分別下降7.1%、22%、40%,轄區社會治安環境持續向好;他圓滿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維穩安保任務,轄區未發生越訪事件。
「築安龍華十大平安建設事件」
區人民檢察院
構建「點線面相結合」偵查監督新格局
區人民檢察院積極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刑事偵查監督工作新格局。開展專項巡查工作,聯合龍華公安分局在全市率先啟動對轄區11個派出所全覆蓋、全方位、全流程的案件質量專項巡查。狠抓偵查監督工作,著力改進批准逮捕案件的繼續偵查取證,規範不批准逮捕案件的補充偵查,優化對非羈押強制措施執行情況監督,試點設立駐公安派出所檢察室。著力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案件信息共享、重要案件會商、提前介入偵查、檢偵雙向培訓和精品案例評選等機制,形成支持與監督並舉、配合與制約並行的檢警關係。全區案件不捕不訴率呈明顯下降趨勢。
區教育局
全力助推校車配租服務
區教育局積極推進公辦學校校車配租服務,切實解決學生出行難問題。建立管理新制度,牽頭統籌、全面調研、合理規劃,制定工作方案,將校車納入日常安全監管,加強駕駛員培訓和考核。探索服務新舉措,學校主動聯繫教育部門、校車公司、學生家長做好校車配備工作;制定配租方案,選定6所公辦學校先試先行。形成家校新合力,推送《致家長的一封信》,定期組織學校、家長代表、運營公司了解校車運行情況,與運營公司籤訂安全管理責任書。校車配租服務經驗做法被中國經濟網、搜狐網、深圳新聞網等媒體報導。
區人民法院
積極開拓「智慧訴服」體系建設新局面
區人民法院積極構建「智慧訴服」體系,為當事人提供便捷、智能、精準的訴訟服務。構建「智慧訴服」新模式,實現「全業務網上辦理」,構建「網絡化」法院,將智慧訴服貫穿於立案、調解、審判、執行等過程,實現訴訟服務智能化。提供智慧訴服新思路,開通「微法院」平臺,實現網上立案、查詢、送達、執行等多項功能,推動訴訟服務高效便民,目前微法院註冊近9000人。推動智慧訴服新發展,構建集「廳網線巡」為一體的訴訟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一站、一網、一次、一號通辦的立體化、智能化訴訟服務,實現了案件「當場立、自助立、網上立、就近立」。2019年成功辦理了全國首例粵滬跨域立案案件。
區委政法委、區衛健局
啟動「四大行動計劃」加快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
區委政法委聯合區衛健局立足實際,整合資源,著力構建組織完善、系統聯動、機制健全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加強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確定「體系強化、隊伍建設、能力提升、陽光普惠」四大行動計劃,到2021年底前在街道、社區、中小學校、一類社康中心設置心理服務場所達80%-100%。加快心理服務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區級社會心理服務熱線作用,全天候提供免費服務,總諮詢量達1800人次;在2個街道49個社區開設心理服務室,68所中小學建立心理諮詢室,2家區屬醫院和6家一類社康中心分別開設臨床心理科門診、心理諮詢室。開展多元化心理服務,鼓勵和規範社會力量參與心理服務體系構建,在「平安龍華」「龍華政府在線」等線上平臺開闢心理宣傳專欄,開展心理健康進學校、企業和社區宣傳及知識講座活動156場次,受眾逾10萬人次,利用平安創建專項經費扶持心理健康類項目24個330餘萬元。
區應急管理局
積極推進平安廠區(園區)創建
區應急管理局深入開展「平安廠區(園區)」創建活動。明確創建目標,選取36家優質企業及工業園區作為重點創建對象,在雙重預防機制、主體責任制、應急處置、安全培訓宣傳等方面進行指導驗收。落實工作措施,以「打、建、宣、責」為重點,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培育工業園區建成「小安監、小應急」體系,引導企業以個性化、清單式標準開展規範化建設,推進技術治理提升本質安全。突出安全宣傳,紮實開展宣教培訓活動,及時推行「一案一警示」教育,積極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提升安全意識。2019年全區工貿企業未發生亡人事故。
觀瀾街道
構築「黨建網格+街長制」治理模式
觀瀾街道積極構築「黨建網格+街長制」治理模式。優化組織架構,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黨支部-網格黨小組」的組織體系,成立街區理事會,街長由街道公職人員擔任,併兼任黨建網格指導員。組建治理隊伍,由黨建網格長、指導員、網格員、聯絡員和網格服務隊組成,實現街區「有人抓、有人管」,社區隱患整治時限同比縮短86.5%。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街長負責制和聯席會議機制,健全巡查整改、公示、街區居民參與管理等機制,探索設計黨員積分管理制度。2019年,觀瀾街道「黨建網格+街長制」治理模式被評為南方日報「圳·治——深圳2019治理現代化最具群眾參與度案例獎」。
區群團工作部(區婦聯)
應用「三個一」工作法助推全區反家暴工作取得實效
區群團工作部(區婦聯)創新搭建「1+6+N」反家庭暴力工作平臺。一個中心、多個支點,構建多級輻射網絡。建立區家暴防護中心,成立覆蓋公檢法、民政等14個成員單位78人的聯絡員隊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促進家暴案件有效處理。一支隊伍、多種力量,形成聯動工作體系。購買專業服務負責區家暴防護中心日常運作,開通反家暴維權熱線,積極預防和化解家庭暴力糾紛。一種聲音、多方共鳴,營造社會宣傳氛圍。開展「守護·她權益」講壇活動,線上觀看達9萬人次;開展反家暴「維權劇場」巡演和現場維權諮詢服務;在「龍華她聲音」公眾號增設「巾幗維權」專欄,將線上陣地與線下服務相結合。反家暴個案被廣東省婦聯評為全省十大優秀婦女兒童維權案例。
福城街道
積極打造出租屋分類分級管理模式
福城街道創新推出出租屋分類分級管理模式。城中村管理有實效。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掛牌嚴禁出租,倒逼房東主動履責;開展消防演練,促使房東租客提升安全意識。房東管理有責任。通過掛牌公示,以租金收益、社會評價波動為抓手,調動房東參與社會治理積極性,提升治理效能。動態管理有溝通。定期進行複查,及時開展安全隱患整改,引導房東自主申報複評,實現星級評定動態管理。暢通居民舉報渠道,有效倒逼業主積極履責。安全管理有保障。在小區出入口、樓棟公示欄設置隱患信息告示牌,讓轄區群眾及時了解出租屋安全係數。2019年轄區違法犯罪總警情同比下降31.3%,降幅全區第一。
區信訪局
積極開展暖心接訪解民憂
區信訪局積極開展暖心接訪解民憂。精心組織部署,領導率先垂範。成立領導小組,落實領導接訪下訪和包案制度,杜玲書記帶頭接訪,區、街道領導接訪下訪群眾553批2820人次;開展矛盾化解攻堅專項行動,妥善化解大浪同勝社康醫療糾紛、壹城中心學位糾紛等突出問題。開展入戶暖心,傳遞關懷溫暖。幫助解決轄區老兵身份和養老訴求,解決信訪對象腦癱兒子生活工作困難問題,通過政策幫扶和點對點關愛,切實做好來訪群眾的貼心人。創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務水平。探索建立重大信訪案件「一二三多」辦理工作機制,實行重點案件閉環管理,2019年到市、區集體上訪人次同比下降34%;省、市交辦的重點信訪事項辦結率100%。
區社區網格管理中心
積極打造群眾訴求線上服務平臺新高地
區社區網格管理中心積極打造群眾訴求線上服務平臺。科學設置,在織網工程統一分撥平臺上增設群眾訴求服務模塊,根據投訴建議、糾紛調解、幫扶救助、心理服務、法律服務五大類型,錄入數據生成群眾服務事項,自動分撥給相關職能部門,切實提高工作效率。跟蹤督辦,以社區為最小單位,在事項流轉中實時展示事項的處理情況,並對受理事項及辦理情況進行跟蹤。結果運用,統一歸檔形成電子工作檯帳,定期梳理相關數據,生成趨勢圖表,為解決基層治理問題提供決策參考依據,確保了群眾合理訴求依法得到及時妥善處理,實現了新時代龍華特色「楓橋經驗」的創新發展。
龍華新聞記者 吳雪平 通訊員 周斌 董豔方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