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進龍華,在革命聖地祈願世界和平

2020-12-22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8月1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江聖勱)「軍人的存在不是為了作戰,而是為了和平。」——一張黑白的軍人照片,沿著臉上輪廓印著鮮紅色的「和平」二字,在這幅名為《和平》的作品面前不少觀眾停下了腳步,他們久久沒有移開視線,或許是被鐵骨錚錚的軍人力量所震撼,也或許是想起了在外保家衛國的親人,為他們祈求平安……

《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進龍華(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今天,《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來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上海,走進龍華烈士紀念館。上午9點30分,開幕儀式於龍華烈士紀念館一樓公共互動空間舉行。此次展覽由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指導,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藝術學院主辦,上海龍華烈士紀念館、北京汽車博物館承辦。

本次展覽即IPBP2019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巡展,主題為「和平與城市」,通過全球通行的視覺媒介——海報,跨越了國家民族和文化的障礙,以多元的圖文喚醒歷史的記憶,在歷史現在和未來之間鋪設橋梁。此次展覽共徵集到5432件有效作品,作者來自中國、美國、韓國、 波蘭、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評委遴選出優秀作品183件,獲獎作品13件。

展廳中,各類新穎有創意的海報通過或簡單或複雜、或沉靜或動感的色彩、符號、圖式表達了「和平與城市」的主題理念,引得觀眾們紛紛駐足欣賞,並且深深地被作品塑造的氛圍感染,由衷地發出祈願世界和平的感慨。

龍華烈士紀念館負責人表示,在龍華烈士紀念館展出《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意義非凡,因為龍華革命紀念地的誕生和存在,正是反映了統治者踐踏民主、自由、正義和扼殺進步力量的見證。它記錄了無數愛國先驅、革命志士前僕後繼,甚至流血犧牲的悲壯足跡。中華兒女不屈不撓、浴血奮戰,最終捍衛了中華民族和平事業。

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經歷了戰爭的人們,更加懂得和平的寶貴。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作為初心使命教育地,紅色文化傳播地,要以史為鑑,堅定維護和平的決心。

相關焦點

  • 今天起,這場展覽走進金鷹,邀你一起傳遞和平之聲
    南京國際和平海報展應天大街888號金鷹世界6樓中庭Peace_靳埭強_中國香港_特邀作品2017年,南京成為全球第169座、中國首座國際和平城市。南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蒙難最為深重的城市之一,南京更懂得和平的珍貴、南京人民也更理解和平的深刻含意。此次展覽,我們從2019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中挑選出52幅優秀作品。希望通過展覽的形式,把和平的種子播撒在國與國,城與城,人與人之間。希望通過這個展覽喚起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
  • 秉燭驅暗照亮和平之路!南京燭光祭現場:寄託哀思祈願和平
    冬夜的南京,寒風陣陣,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祭場內,近千盞白燭隨風搖曳。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今夜舉行「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點亮燭光,告慰逝者,祈願和平!
  • 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舉行:讓世界看到來自南京的和平之光
    12月13日晚,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祭場舉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其後代代表、援鄂醫護人員代表、青年學生代表等靜默肅立、寄託哀思,緬懷遇難同胞。 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現場。
  • 南京為什麼是中國首座國際和平城市?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三大慘案」發生地和世界「四大殉難城市」之一,南京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積極建設國際和平城市、傳播中國和平之聲,把國際關注、中國方案和南京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關於「國際和平城市」 南京是中國首座加入該組織的城市】「國際和平城市協會」是什麼?
  • 向世界講述南京1937 他們是國際和平使者!
    姜哈娜等人是一群生活在南京的國際和平志願者,他們通過社交平臺傳播、接待遊客、演講等多種方式,向世界傳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真相,也在傳遞守護和平的聲音。目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匯聚了200多位來自美國、韓國、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的國際和平志願者。他們讓和平的理念在全世界生根發芽。
  • 祈願世界和平2015慈善音樂晚會
    為此,今年1月6日「梵海和音----祈願世界和平2014慈善音樂會」在香港成功舉辦後,此次由中國國際文化協會主辦、慈航遠洋國際文化交流(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梵海和音」----祈願世界和平2015慈善音樂會」將再次在香港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為祈願世界和平、國泰民安架一座和諧之橋,為祈願祖國繁榮昌盛,人們遠離災難而盡我們綿薄之力!同時為青海省班瑪縣無畏如來芽閉關中心建設而發起善行傳遞!
  • 珍愛和平!南京地鐵站「和平許願牆」留言滿滿
    在江蘇南京,多個地鐵站點內都設立了「和平許願牆」。在緊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南京地鐵二號線雲錦路站,和平許願牆設立短短一天多的時間,牆上的大部分空間就已被各種留言填滿了。站在許願牆前,每個人都表達了勿忘國恥,珍愛和平的願望。
  • 講述歷史 祈願和平③│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歷史永不會被磨滅
    2020-12-07 15:57圖文來源: 南報網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一絲千米《錦繡和平》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近期,《錦繡和平——梁雪芳刺繡藝術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展出,受到了觀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展覽用至柔之物表達了至暗的慘痛歷史,讓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經歷過創傷磨難之後要倍加珍惜當下的和平時代。」有觀眾留言道。
  • 匯聚青年力量,南京和平論壇推動和平種子全球播撒
    今年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作為慘案的發生地和世界和平城市,南京一直致力於傳播和平理念、開展和平行動、共築和平願景。2020年9月21日「國際和平日」至10月24日「聯合國日」期間,南京市人民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合作,成功主辦了首屆南京和平論壇。
  • 讓和平薪火代代相傳
    全國各地廣泛開展紀念活動,緬懷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左傳》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2014年,通過立法確立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祭祀哀悼活動由地方上升到國家層面。
  • 點點燭光祭奠逝者,請世界聽這和平之聲
    點點燭光祭奠逝者,請世界聽這和平之聲 2020-12-13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全國少年兒童世界和平海報第十四吉林展區快閃活動成功舉辦
    【國際和平日的由來】2001年9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自2002年起,國際和平日定為9月21日。決議中提到:"宣布此後,國際和平日應成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並邀請所有國家和人民在這一天停止敵對行動。"
  • 一絲千米《錦繡和平》_名刊精選_中國甘肅網
    「生生不息」以長明火、六朝松、紫金草為創作靈感,讓觀眾直觀了解南京這座城市對和平的理解與傳承。「和平永存」將蘇繡技藝與繪畫藝術相融合,以寓意和平的鴿子、荷花等為內容。  以南京大屠殺史實為題材的「命題作文」,對梁雪芳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傳統手工藝誕生於生活,刺繡也不例外。柔軟的刺繡,慣常於表現江南生活的情趣,如何藝術地再現這段悲壯的歷史?
  • 【地評線】國行公祭,匯聚維護和平的力量
    據報導,為了深切緬懷遇難同胞,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珍視,國家公祭網等14家網絡媒體平臺共同推出以「銘記歷史祈願和平」為主題的大型網絡在線公祭活動。網友可登錄這些平臺,一鍵參與公祭,通過為遇難同胞點燭、獻花、敲響和平大鐘、在線留言的方式寄託哀思、守護和平。
  • 2000盞燭光寄託哀思祈願和平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13日晚,悠揚的小號《南京記憶》響徹祭場,一場為30萬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的燭光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祭場中央的青磚牆上,白色花圈環繞黑色「奠」字,兩側石子路上鋪滿了白燭。
  • 以至柔之物表達至暗的慘痛歷史:一絲千米《錦繡和平》
    近期,《錦繡和平——梁雪芳刺繡藝術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展出,受到了觀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展覽用至柔之物表達了至暗的慘痛歷史,讓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經歷過創傷磨難之後要倍加珍惜當下的和平時代。」有觀眾留言道。
  • 南京地鐵站「和平許願牆」留言滿滿 市民:特別是在這個地方覺得...
    在江蘇南京,多個地鐵站點內都設立了「和平許願牆」。在緊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南京地鐵二號線雲錦路站,和平許願牆設立短短一天多的時間,牆上的大部分空間就已被各種留言填滿了。站在許願牆前,每個人都表達了勿忘國恥,珍愛和平的願望。
  • 韓國姑娘在南京做志願者:「我們都有責任為世界和平而努力」
    本文轉自【南京日報】;韓國姑娘在南京做志願者「我們都有責任為世界和平而努力」這名陽光率真的韓國姑娘叫姜哈娜,今年她是南京大學的留學生,也是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的一名國際志願者。 1995年,姜哈娜出生於北京。父母當時在中國留學,她在中國度過了童年時光。直到8歲那年,她才隨家人一同回國。「我幸運地出生在中國,小時候在這裡生活,對我來說,這裡是我的第一故鄉。」姜哈娜說。 2012年夏天,姜哈娜和弟弟選擇來南京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