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盞燭光寄託哀思祈願和平

2020-12-2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13日晚,悠揚的小號《南京記憶》響徹祭場,一場為30萬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的燭光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祭場中央的青磚牆上,白色花圈環繞黑色「奠」字,兩側石子路上鋪滿了白燭。夜幕下,長明火在燃燒,一盞盞燭光陸續點亮,劃破沉沉夜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醫護人員代表、學生代表等手捧白燭,依次入場。

南京藝術學院大三學生卞澤天是第一次參加燭光祭。「莊嚴肅穆的氛圍感染了大家,激起了我們對歷史的敬畏之心。」

在武漢的抗疫經歷讓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護士施姣娜對「珍愛和平」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祖國強大是我們生活幸福的堅強後盾,也激勵著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責,貢獻力量。」

入夜的南京寒氣刺骨,83年前的那個冬天更加寒冷。1937年11月,包括約翰·拉貝在內的20多位國際友人組建「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設置25個難民收容所,庇護25萬多名中國難民,溫暖了無數在瑟瑟寒風中絕望的心。

約翰·拉貝當時的助理陳文書曾協助國際友人運輸糧食,陳文書的妻子徐淑德也曾是難民收容所的護士。他們在南京大屠殺期間表現出的善良勇敢,傳承至今。陳文書的後人中,有多人從醫,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的外孫女李文麗也戰鬥在「前線」。

「面對困難勇往直前、面對同胞守望相助,這是父母為後代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會一代代傳承。願天下心存善良、敬畏生命的人共同攜手,維護和平。」陳文書的兒子陳聲德說。

「83年了,請你們放心,現在祖國強大了,我們不會再讓悲劇重演,這是對你們最好的告慰。」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阮定東說。

在《和平頌》的歌聲中,象徵和平的紫金草燈被點亮。點點燭光中,人們共同悼念83年前遇難的同胞,願逝者安息,願和平永留。

相關焦點

  • 秉燭驅暗照亮和平之路!南京燭光祭現場:寄託哀思祈願和平
    冬夜的南京,寒風陣陣,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祭場內,近千盞白燭隨風搖曳。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今夜舉行「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點亮燭光,告慰逝者,祈願和平!
  • 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舉行:讓世界看到來自南京的和平之光
    來源:紫金山新聞 寒風中的點點燭光,照亮黑暗、寄託哀思。12月13日晚,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祭場舉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其後代代表、援鄂醫護人員代表、青年學生代表等靜默肅立、寄託哀思,緬懷遇難同胞。
  • 點點燭光祭奠逝者,請世界聽這和平之聲
    ,用燭光告慰逝者,祈願和平,向世界發出和平之聲。今年約翰·拉貝助理陳文書的後人參加了燭光祭,呼喚和平。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說,熒熒燭光,寄託哀思。那段悲痛的歷史,需要一代一代的傳承,其中的痛感尤其不該被遺忘。
  • 和平燭光祭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守靈
    中青在線南京12月13日電(武怡靜 董翔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潤文)下午五點三十分,一片燭光照亮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祭場。來自美國、德國、丹麥、澳大利亞、白俄羅斯、日本等國的友好人士、南京青少年學生代表、中日兩國僧侶、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其家屬、抗戰老兵等各界人士聚集在這裡,手託紅燭,低頭默哀,共同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舉行守靈儀式暨和平燭光祭活動。
  • 清明節寄託哀思的句子 2020清明節掃墓思念親人朋友圈文案
    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習俗,大家會帶上祭品掃墓,寄託對逝者的哀思。那麼清明節掃墓祭奠親人的話語有哪些呢?  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願陣陣清風帶著問侯,寄託我們對革命先輩的無限思念;願滴滴細雨帶著敬意,寄託我們對革命先輩的無限緬懷  豐碑站在你的腳下,仰望著雄偉的豐碑,那不朽的兩個金字,閃耀者英雄的光輝
  • 【地評線】國行公祭,匯聚維護和平的力量
    據報導,為了深切緬懷遇難同胞,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珍視,國家公祭網等14家網絡媒體平臺共同推出以「銘記歷史祈願和平」為主題的大型網絡在線公祭活動。網友可登錄這些平臺,一鍵參與公祭,通過為遇難同胞點燭、獻花、敲響和平大鐘、在線留言的方式寄託哀思、守護和平。
  • 翻譯歌劇《拉貝日記》,是在傳播和平種子
    2020-12-14 06:48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南大德語系教師羅克:翻譯歌劇《拉貝日記》,是在傳播和平種子
  • 祈願世界和平2015慈善音樂晚會
    為此,今年1月6日「梵海和音----祈願世界和平2014慈善音樂會」在香港成功舉辦後,此次由中國國際文化協會主辦、慈航遠洋國際文化交流(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梵海和音」----祈願世界和平2015慈善音樂會」將再次在香港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為祈願世界和平、國泰民安架一座和諧之橋,為祈願祖國繁榮昌盛,人們遠離災難而盡我們綿薄之力!同時為青海省班瑪縣無畏如來芽閉關中心建設而發起善行傳遞!
  • 給孩子們講講《十萬個為什麼》作者葉永烈的故事,寄託我們的哀思
    驚聞噩耗,憂思難忘,本當長歌當哭,怎奈曲不成調,就給孩子們講講葉老故事,懷念葉老,寄託我們的哀思吧。生平介紹及創作基本情況葉永烈(1940年--2020年),1940年8月30日出生於浙江省溫州市,享年80歲。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
  • 摯愛離世,香奈兒為寄託哀思製作的裙子,竟掀起了一場時尚熱潮
    她懷著失去愛人的悲痛,親自設計了一套直線條剪裁,優雅且簡單的小黑裙,想以此寄託哀思。但當她出現在大眾視野後,這套款式別致的黑裙子,卻吸引了女人們的目光,竟還因此引發了一場時尚熱潮。在香奈兒小黑裙出現之前,歐洲的女人們一直沒有穿著黑色裙子的習慣,因為黑色調是葬禮上穿著的顏色但香奈兒卻讓人看到了黑色時尚的一面。看到黑色裙子受人喜愛,香奈兒決定將其推上市場。
  • 清明節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傷感說說 清明哀思對死去親人寄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傷感說說 清明哀思對死去親人寄語 明天就是2020年的清明節,你有什麼話想對逝去親人說的嗎?下面小編整理了清明節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傷感說說,清明哀思對死去親人寄語。
  • 《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進龍華,在革命聖地祈願世界和平
    ——一張黑白的軍人照片,沿著臉上輪廓印著鮮紅色的「和平」二字,在這幅名為《和平》的作品面前不少觀眾停下了腳步,他們久久沒有移開視線,或許是被鐵骨錚錚的軍人力量所震撼,也或許是想起了在外保家衛國的親人,為他們祈求平安……《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進龍華(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今天,《南京國際和平海報雙年展》來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
  • 【第32屆噶舉祈願法會】法王噶瑪巴主持點燈祈願法會
    ■寓教於樂,源自第七世法王嘠千大營地時代其實,這種「寓法於美」、「寓教於樂」的說法方式,是種古典形式,在噶舉傳承中,淵源可以上溯到第七世噶瑪巴的嘠千大營地時代。那時祈願法會期間,每天上午是佛法開示,下午則是歌舞或戲劇的表演,根據記載,因為人天歡喜,所以吉祥紛呈,瑞相不可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