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工」改賣礦泉水,扣非連虧6年的泉陽泉更名後股價大漲,股東...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貓財經

更名等於股價上漲,已經是A股的「潛規則」了,無論是早年多倫股份更名「匹凸匹」,還是年內70餘家公司進行了更名的操作,事後公司股價普遍有所上漲。

近期由於主營業務的變化,吉林森工(600189.SH)也正式更名為「泉陽泉」,此後連續迎來6日大漲,觸及公司三年歷史最高價,直到21日更名後的第一份公告即為股東減持預告,市場熱情平復後,泉陽泉也迎來連續下跌。

伐木工改賣礦泉水,「更名效應」帶來6日大漲

事實上,除去被動ST或表現良好被「摘帽」的公司,年內至少有70價公司選擇主動變更證券簡稱,而隨後股價脫離市場因素的上漲也成為普遍現象。

11月20日,澳洋順昌(002245.SZ)公告擬將公司名稱變更為「江蘇蔚藍鋰芯股份有限公司」,同時經營範圍也轉向電池製造等新能源領域,此後澳洋順昌連續收穫三個漲停;11月10日吉林森工將公司名稱改為「吉林泉陽泉股份有限公司」,並於14日正式變更證券簡稱為「泉陽泉」,此後連續6日大漲股價達到近三年歷史最高價。

值得一提的是,據貓妹統計,僅11月就有10家公司公告了變更證券簡稱的相關事項,其中8家已經完成相關變更手續,並且在「更名效應」下幾乎全部公司股價在此後一周內都有不錯的漲幅。

通常公司更名主要是兩種原因,要麼是為了「聚焦主業」或發展多元化,由此帶來的經營範圍的變化使得公司需要通過改名來表明自己的未來的發展計劃,比如近期「金海環境」更名「金海高科」,「山鷹紙業」更名「山鷹國際」。

另一種原因是可能就是控制權的變更,公司易主可能導致主業完全轉換方向,從而導致長短期內戰略預期的轉變,比如近期「京漢股份」更名為「奧園美谷」。

這麼來看的話,泉陽泉顯然屬於第一種。事實上,早在2017年時,吉林森工的控股股東森工集團就將吉林森工集團泉陽泉飲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泉陽泉飲品)的礦泉水業務注入上市公司,即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向森工集團、睿德嘉信和泉陽林業局購買了泉陽泉飲品75.45%股權。

此後礦泉水業務成為上市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2017年營收佔比大約為52.74%,如今泉陽泉一直提倡「一主一輔」的業務模式,更名也使得早已從「伐木工」改賣礦泉水的吉林森工名副其實。

溢價買來礦泉水,扣非淨利潤依然連虧6年

從10月中下旬時,泉陽泉就第一次提出公司更名的議案,1個月後正式更名。不過,泉陽泉的更名也只是公司名稱的改變,礦泉水業務早在2017年就已納入上市公司經營範圍。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時泉陽泉的業務包括森林經營產品和人造板產品兩部分,二者收入佔比分別14.62%和71.02%,後者為主要收入來源,但隨著伐木政策的不斷變更,公司兩項業務的營收均以兩位數的速度下降。

整體上來看,2016年以前公司營收增速放緩,近兩期營收規模甚至出現負增長,而同時扣非淨利潤已經連續三年為負,歸母淨利潤也開始有所萎縮。

2017年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時,除了買來了泉陽泉飲品75.45%股權,公司還向趙志華、陳愛莉、趙永春以及上海集虹購買了蘇州工業園區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園區園林)100%股權,兩項資產分別評估增值201.61%和153.33%。

目前,泉陽泉主要從事長白山天然飲用礦泉水的生產、銷售以及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園林養護和苗木種植銷售、木材產品業務、進口木材貿易及定製家居業務等業務。

2017年收入礦泉水和園區園林等業務後,泉陽泉營收增速開始恢復兩位數的增長,歸母淨利潤也有小幅度增長,而到2018年末扣非淨利潤雖已連續虧損5年,但虧損幅度也有所收窄。

值得一提的是,礦泉水業務注入上市公司後也並未得到提升擴大,依然只是維持和耗用已有資源,2017年購進時泉陽泉同時進行了5.64億配套募資,並表示其中1.14億用於「長白山天泉20萬噸含氣礦泉水生產項目」,1億將用於「靖宇海源40萬噸礦泉水建設項目」,不過到2019年中時卻公告,募資項目尚未動工,並將全部資金用於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

盈利全靠政府補助,股東限售期滿即刻減持

直到2019年,控股股東的破產重整導致聯營企業人造板集團計提了大量壞帳和資產減值準備,最終在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計算方式下確認投資損失,導致公司歸母淨利潤虧損14.85億。

值得注意的是,連虧6年的泉陽泉原本時刻面臨著退市風險,而歸母淨利潤卻只在2019年大額減值的情況下轉負主要還得歸功於政府補助的存在,2017年-2019年,泉陽泉政府補助分別達到7649萬、9341萬和8702萬。

據最新三季報顯示,受疫情影響的泉陽泉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虧損1902萬,同比降幅持續擴大,而同時僅前三季度政府補助就達到9834萬,因此歸母淨利潤轉正,甚至同比增長2.08%,某種程度講,政府補助才是泉陽泉依賴的主要利潤來源。

9月時,同樣以礦泉水為主業的農夫山泉也登陸資本市場,其中2020年上半年包裝飲用水業務實現營收71.02億,佔總營收比重約61.5%,同時由於PET採購價格下降和產品結構調整,公司毛利率提升至59.9%。

相比之下泉陽泉的礦泉水則主要布局在東北地區,在普通瓶裝水的基礎上尋找新的使用場景,比如2019年曾推出「泡茶好搭檔」3L「語茶觀水」產品以及低鈉低礦化度的2L母嬰水,其礦泉水業務的毛利率也能達到47.53%,是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

2017年同時收購的園區園林成為泉陽泉的第二大業務,但2019年由於全資子公司園區園林未能完成業績承諾,按業績補償約定,對趙志華、陳愛莉、趙永春三人進行了股份回購,據天眼查APP顯示,上述三人為一致行動人,趙志華等目前為泉陽泉持股比例最高的自然人股東。

11月18日,泉陽泉公告顯示,業績承諾補償款已收到,當時定增的股票50%進入解禁期,剩餘股權將在2020年-2022年末分別解禁15%、15%和20%。

有意思的是,11月23日,更名後的泉陽泉發布的第一份公告就是趙志華等三人的減持計劃,公告顯示,三人將合計減持不超過4%的股份。「更名效應」以及投資者對新業務期待所帶來的股價增長在第7日轉陰,11月24日,公司股價以跌停收盤,25日持續下探,截至發稿,公司股價為8.76元,跌幅達3.63%。

相關焦點

  • 泉陽泉股價六個月上漲逾3倍 主業變更礦泉水業務成利潤主力
    股價三連板後提示風險股價三連板,泉陽泉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其實,不只是近幾個交易日,泉陽泉股價漲勢驚豔,從今年7月以來,其股價走出了三波上漲行情。K線圖顯示,今年6月29日,泉陽泉股價為2.92元/股,創下年初以來新低。而從2018年6月29日以來,公司股價從7.51元/股持續下行,從去年8月至今年6月,股價持續在3元-4元區間內波動。
  • 這家東北礦泉水公司火了,8天漲超55%!與農夫山泉差距大
    11月18日,吉林森工的證券簡稱正式變更為「泉陽泉」,證券代碼「600189」不變。此前11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並取得換發的《營業執照》,並稱該舉是為體現公司所屬的行業和實際經營業務的特性,提高公司品牌辨識度,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更名為礦泉水公司後,泉陽泉似乎也「變香了」。
  • 最近吉林森工改名泉陽泉後被熱炒,改個名字怎麼就漲上天了呢?背後邏輯值得學習
    公司名稱正式變更為「吉林泉陽泉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公司證券簡稱由「吉林森工」變更為「泉陽泉」。    具體來看,截至今年,公司礦泉水業務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的70%。原本吉林森工主營的人造木板材業務,在近年環境保護相關政策陸續出臺、競爭激烈導致虧損的情況下,已不再是主營業務,本次更名主要是反映了主營業務的變化。
  • 免稅概念大漲如何蹭?兔寶寶股東腦洞大開:建議更名為「中國中兔」
    7月13日,一條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的問答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在中國國旅更名為「中國中免」並大漲後,兔寶寶的中小投資者替公司「著急」了,並建議公司更名為「中國中兔」。來源:Wind資訊其中,「龍一」王府井今年以來已經大漲428.43%,而中國國旅在更名為「中國中免」後,股價亦大漲。來源:Wind資訊結果,與免稅業務八竿子打不著的兔寶寶的一位中小股東「急」了。
  • 股價大漲後,蘇奧傳感多股東宣布減持
    &nbsp&nbsp&nbsp&nbsp股價大漲股東緣何忙減持?&nbsp&nbsp&nbsp&nbsp蘇奧傳感多個股東宣布減持&nbsp&nbsp&nbsp&nbsp公告顯示,目前,實控人李宏慶持有公司股票1.36億股,佔總股本的44.17%,擬減持股份合計不超過1848.72萬股,本次擬減持的股份佔總股本的6%;孔有田擬減持股份合計不超過
  • 扣非連虧17年 一元定增獲批 華塑控股能否起死回生?
    此外,公司實控人李雪峰在2019年10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內外交困之下,*ST華塑股價在5月19日一度跌破1元面值,淪落到退市邊緣。然而,在湖北國資潛在的入主預期下,*ST華塑迎來轉機,股價也得以脫離「危險區」。截至7月21日,公司股價收於1.86元,較5月20日最低價0.92元成功翻倍。
  • 重慶啤酒前三季扣非淨利增7% 股價累計上漲98.6%
    原標題:重慶啤酒前三季扣非淨利增7%,股價累計上漲98.6%   10月23日晚間,
  • 「西北茅臺」大漲300%!1萬股東人均賺40萬,德隆系嗨了
    來源:德林社文 | 張佳儒12月16日,皇臺酒業又回來了,開盤即大漲234%。截至目前,皇臺酒業股價報30元,漲幅進一步擴大到301%,總市值53億元,較暫停上市前增加了40億元。皇臺酒業回歸大漲,頗有點陽光總在風雨後的感覺。
  • [收購]泉陽泉: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吉林泉陽泉股份有限公司...
    吉盛公司與泉陽泉其他股東之間就泉陽泉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免不存在任何合同或者默契。本次收購完成後,吉盛公司如考慮向泉陽泉推薦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人選,屆時將通過泉陽泉的股東大會、董事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的規定規範運作,同時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 謝霆鋒攜千萬資金認購,特步股價大漲17%,代言人當股東能否助二梯隊...
    記者注意到,在公布了這則一般授權認購新股份公告後,特步今日開盤後股價大漲,截至收盤,其漲幅達17.53%,創今年來漲幅之最。鞋服行業獨立觀察員馬崗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此次特步的股價上漲為明星股東效應,但若企業自身的基本面不足以支撐,明星股東帶來的效應會消退。
  • 股價大漲 晶方科技股東OV-HK擬清倉減持
    北京商報訊(記者 高萍)近期股價大漲的晶方科技(603005)2月18日晚間發布稱公告,持有公司1.28%股份的股東Omnivision Holding (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以下簡稱「OV-HK」)擬清倉減持。
  • 凱文教育再拋1300餘萬元併購:扣非淨利潤連虧4年股價跌停
    海南金色年華公司與海南創業聯盟公司全資子公司籤訂了《租賃合同》,以每年5000萬元的價格租賃上述物業用於舉辦國際學校,待學校滿員後(滿員人數 2000 人),租金每年按 3%遞增。凱文教育在公告中稱,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通過海南創業聯盟公司向海南金色年華公司提供素質教育課程服務,包括但不限於音樂、體育、藝術等課程體系,後續雙方將進一步協商,另行籤訂服務協議。
  • 泉陽泉:控股股東及參股公司被法院裁定實質合併重整
    原標題:泉陽泉:控股股東及參股公司被法院裁定實質合併重整 摘要 【泉陽泉:控股股東及參股公司被法院裁定實質合併重整】泉陽泉(600189)12月8日晚公告,吉林省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於
  • 疫情致店鋪停業、股東減持,為何星期六的股價暴漲600%?
    來源:財華網FinetHK星期六(002291-CN)一家不只是名字奇怪的公司,就連它的股價也一樣奇怪,僅僅半年時間大漲超過6倍,近三個月大漲超過4倍,動態市盈率已經超過百倍,就算這樣,這家公司的股價近兩個交易日又是持續漲停。
  • 朗姿股份坐上風口股價大漲 收監管關注函
    來源:中國財富幫作者:毛超 5連板!是題材炒作?還是前景可期?朗姿股份在公布三季報醫美板塊收入大增後,站上了A股的風口浪尖,不僅收穫了機構集體調研和股價大漲,還有監管的關注函。但是,對於朗姿股份的醫美轉型帶來的股價大漲,目前還難以說清是炒作還是符合調整行業分類的重新估值。5連板 收深交所問詢函截至12月11日收盤,朗姿股份「5連板」,股價報收21.27元/股,成為目前市場上連板數量最多的個股。
  • 利用改名炒作股價?3天漲幅達50%的堅瑞沃能收關注函!曾經的鋰電池...
    深交所要求堅瑞沃能說明公司變更名稱及簡稱的主要考慮,變更後的名稱及簡稱是否對投資者構成誤導,公司是否存在利用變更名稱及簡稱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  3天漲幅達50%的堅瑞沃能收關注函  8月25日晚間,深交所下發了關於對陝西堅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
  • ST國重裝三連跌停 百億虧損仍待彌補
    ST國重裝跌停三連「復活」容易認可難,連續三日,ST國重裝跌停趨勢仍在繼續。6月11日,ST國重裝保持一字跌停狀態,全天交易清淡,當日以5.27元/股報收,跌幅5.05%。與其恢復上市首日股價最高時的9.59元/元相比,已幾近腰斬。目前,ST國重裝總市值僅餘383億元。
  • 上半年扣非淨利驟減超800%!免稅概念能否助凱撒旅業扭轉局面?
    據文化與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0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分別同比恢復79.00%和69.90%。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主要系復工成效未達預期以及可能會到來的第二波疫情風險所致。8天長假讓市場對壓抑了9個月的旅遊業寄予厚望,使得一些旅遊板塊的個股出現估值偏高的情況,國慶前股價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