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杯倒立還能懸浮?這不是魔術!西湖大學首次邀請中學生走進實驗室

2020-12-13 騰訊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戴欣怡

實驗室內,測量儀器嗡嗡作響,不斷冒著白色冷氣的燒杯在軌道上懸浮滑動。實驗者雙手將軌道一提,翻轉90度,周圍學生立刻發出驚呼,卻發現燒杯仍舊穩穩地懸浮在軌道上,左右滑動。天吶!即使將軌道完全翻轉180度,燒杯還是能在倒立狀態下,繼續懸浮移動。

燒杯倒立還能懸浮?這不是魔術!西湖大學首次邀請中學生走進實驗室

這看似違背物理定律的一幕,並非魔術,而是西湖大學理學院的實驗室給參觀學生展示的超導磁懸浮現象實驗。

12月5日,西湖大學湖心講堂冬季公開課開講,出現了部分略顯稚嫩的面孔——來自杭州外國語學校、蕭山中學和富陽中學等學校的同學,通過在西湖大學官微和錢報教育公眾號「升學寶」答題,獲得了聆聽施一公、張文宏、白巖松等大咖們的公開課的機會。與此同時,這群少年還受邀參加「湖心追光之旅」,參觀西湖大學理學院、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的實驗室,體驗這所高等學府的學術氛圍,與博士生學長、學姐交流「過招」。據了解,這也是西湖大學首次邀請中小學生走進實驗室。

「這個材料叫釔鋇銅氧,它的超導溫度在93K,用零下200℃左右的液氮降溫,可以讓它變成超導態。」做完燒杯倒立懸浮的實驗,西湖大學量子材料生長和表徵實驗室的博士生,開始給中學生們講解懸浮實驗的原理。不管是難得一見的實驗,還是實驗室裡各種高精尖的設備、顯示屏實時導出的數據,都讓學生們好奇不已。

由於這次參觀的高中生有不少是生物競賽出身,所以走進生命科學學院的藻類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實驗室時,學生們還能與博士後切磋一二。

「我來考考你,帶正電還是負電?」學生們在顯微鏡下觀察藻類的移動時,帶領參觀的博士後甩出一道考題。「因為酸性,帶的是負電荷,所以它應該往正極移動。」一位高二男生立馬分析出了答案,「你們知道的還挺多的。」學生們的觸類旁通與快速反應,也讓實驗室的老師們刮目相看。

而在工學院的智能無人系統實驗室,擺放著各種無人機的零件與器材,也讓一群男生圍著機器研究個不停。「見識了很多高科技,精密的儀器和材料,近距離感受了很多在學校裡沒機會接觸的實驗,感覺很高大上。」不少學生參觀完,都向記者發出類似的感嘆。

在一群中學生裡,有個小姑娘很顯眼,她比周圍中學生矮上一個頭,戴著粉色發箍,穿一身彩色棉服,在人群中蹦蹦跳跳。小姑娘名叫謝雨希,是學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也是因為完成了西湖大學的大咖答題挑戰,拿到了此次西湖大學冬季公開課的門票。每次博士生做實驗,謝雨希都會仗著最小的個子鑽到前面,瞪大好奇的眼睛仔細觀看。

「上次出的三道題,都是我自己答對的!」謝雨希驕傲地告訴記者。小姑娘很喜歡科學,爸爸平時也跟她講過不少科學小知識,所以第一時間就搶答成功了三道題,成功解鎖西湖大學之旅,成了其中年紀最小的同學。

參觀實驗室時,小謝同學一個人跟著大部隊,並沒有家長陪同,但她告訴記者,自己還有一個念初中的堂哥,也通過了這次答題,今天下午會和她一起聽公開課。「我最喜歡懸浮實驗,看起來很酷。雖然有很多我還沒接觸過的知識,我可能只能聽懂一半,但這是我第一次進實驗室,看到了好多專業的設備和實驗。」小謝同學開心地說。

相信此次西湖大學的學術初體驗,能讓這群孩子在未來踏進大學校園時,埋下一顆科研的種子。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西湖大學42個實驗室開放暑期科研實習項目
    今年暑假,西湖大學42個實驗室,包括許田、於洪濤、Mohamad Sawan、仇旻、崔維成、李子青等6位講席教授的實驗室,都將於7-8月開放實習崗位。申請時間截至2020年7月8日24:00,還有10天!
  • 懸浮魔術揭秘:都是障眼法
    懸浮魔術存在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很多魔術師都稱自己掌握了懸浮的秘訣。戴納魔的處女作也是一段懸浮於雙層巴士的視頻。此次他懸浮在300米左右的高空,簡直可以伸手摘星辰。戴納魔別具心裁的選址讓人驚訝,但是也有網友吐槽魔術出現了漏洞。很多網友都表示能夠清楚地看到戴納魔身上的鋼絲。看來他肯定不是用魔法或磁力懸浮起來的。很多網友在推特上給出了「失敗」,「騙子」等類的評語。有人批評此次的表演簡直失敗透頂。戴納魔並非懸浮在空中,而是被繩子掛在空中。
  • 那些年,我在實驗室用燒杯開啟了深夜食堂模式
    理論上說用新燒杯喝水肯定是可以的,沒毛病,還可以準確控制水量,但絕不是在實驗室。因為一旦養成在實驗室飲食的習慣,就算這次沒喝到燒杯裡不該喝的東西,下次也許也會喝到試管裡的液體,這才是最致命的。就像門捷列夫所說的:如果你今天在實驗室裡喝了一口飲料,那總有一天你會不小心喝一口丙烯醯胺。在實驗室這種危險的地方,任何一點差錯都應該避免,這是習慣問題。這種地方,遵守規則是對自己,也是對別人負責。1、實驗室誤食了酚酞
  • 奔向馬裡亞納海溝11000米 西湖大學崔維成率科考團出海
    西湖大學提供 攝12月5日,記者從西湖大學獲悉,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及西湖大學組成的40餘人科考團隊,於12月4日登上了「沈括號」科考船。他們從廣東深圳出發,一路直奔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級複合型無人潛水器。
  • 人體懸浮魔術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其實都是障眼法,看完你也會變!
    文/行走天涯人體懸浮魔術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其實都是障眼法,看完你也會變!魔術師在360行中絕對是能帶給很多人驚喜的一份工作,往往很多心思比較煩累的人們,如果去看了一場魔術表演的話,心情都會變好很多,而魔術為什麼能夠讓人有一個好心情呢?
  • 施一公校長:西湖大學捐贈名單,河南企業家最多
    在今年疫情期間,西湖大學發揮了重要作用。西湖大學為今年「戰疫」做出卓越的貢獻,周強實驗室世界首次成功解析了新型冠狀病毒細胞表面受體ACE2的全長三維結構,為針對新冠病毒致病機制,藥物開發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 Cell發表西湖大學郭天南實驗室關於新冠患者生物標誌物的發現
    北京時間5月28日12時左右,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蛋白質組大數據實驗室同合作團隊的新冠肺炎研究論文,揭示了重症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多種獨特的分子變化,並找出了重症患者一系列特徵性的重要生物標誌物,將有望為預測輕症患者向重症發展提供導向。
  • 西湖魔術交流大會再聚「魔頭」:近景紙牌冠軍原來是個軟體工程師
    這其中包括,TMA魔術大會總冠軍,被稱之為「瘋狂魔法指揮家」的韓國魔術師都杞炆;2016年創造出驚險刺激的「雷暴」水中逃脫魔術的美國好萊塢魔術學院「年度最佳魔術師」阿亞拉;FISM2018的參賽日本魔術師黑川智紀,法國AFAP冠軍賽手彩一等獎獲得者法國魔術師內斯特·哈託;擅長舞臺魔術的韓國魔術師哲勇;擅長變傘魔術表演的義大利魔術師埃內斯託·普拉納斯;還有來自中國臺灣,擅長腹語
  • 大型人體懸浮魔術揭秘:魔術師懸浮半空中,看不到任何的道具?
    大部分的人都看過魔術表演,在電視或者是電影裡都有,在2600年前曉得第1位法老表演無頭鵝,這個魔術其實就是簡單的障眼法。在眾多的魔術裡邊,懸空魔術的視覺衝擊力是最震撼的。小到紙牌懸空大道街頭懸空藝人這種接頭的懸空特別有藝術範兒十足,通過袖子的鋼管連接到屁股底下的座位,表演這種魔術的人衣服比較的寬鬆,狠狠地把模特整個人給支撐起來,這樣的魔術表演也需要三腳架的配合。同時攝影師在進行360度旋轉,給人造成錯覺。越是大型的魔術裡邊的道理就越簡單,對於舞臺懸空的魔術你了解了嗎?
  • 風靡抖音的「化學實驗室酒吧」來了!用試管燒杯裝酒,裡面的人都穿著白大褂!現在半價喝酒…
    >試管裝酒、各種燒杯、服務員都穿著白大褂完美還原了化學實驗室現場進門還有人叫我「專家」...未來感的科技設計,讓人一走進就迷失其中。這間實驗室有三層,每走上一層都有不一樣的驚喜。一樓寬敞舒適的網紅環境,二樓風格獨特的包廂,三層更是光怪陸離的異感空間。
  • 浙大變著魔術教力學的86歲老教授帶你玩轉奇妙實驗室
    小魔術、大奧秘:八旬教授用魔術講力學「我在這裡表演一個魔術——『喜結良緣』。」實驗室展櫃前的莊表中教授左手取過鏈條,右手託住穿過鏈條的鋼環。他鬆開手,鋼環卻並未按自由落體落到地上,而是神奇地被鏈條套住。「這是基礎力學中動量矩定理的運用,鋼環受衝量後,動量矩發生了改變。」
  • Light人物:專訪西湖大學副校長仇旻教授_科技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本期,很榮幸能夠邀請到西湖大學光學工程講席教授、副校長仇旻接受採訪。仇教授分享了他在科研及事業上的成長經歷, 講述了為何會加入西湖大學及對西湖大學前景的展望。他就熱輻射調控技術及自主研發微納加工儀器表達了他的觀點和看法,並對年輕學者的工作給出了他個人的建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仇旻教授,了解他和Light背後的故事。
  • 水壺懸浮在空中,還能源源不斷的流水?當地人:關了水你就明白了
    水壺懸浮在空中,還能源源不斷的流水?當地人: 關了水你就明白了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建設也是越來越完善了,很多城市都有一些地標性的建築,而且每一個城市都會有噴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這樣一個噴泉,一個茶壺能在空中懸停著,而且有水源源不斷的往外流著,這也讓很多人非常好奇,當地人表示只要關了水你就明白了。遠遠的看去,這把茶壺懸浮在空中,看上去沒有任何的支撐,非常的神奇,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水從裡面流出來。
  • 西湖大學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細胞受體的空間結構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通訊員 馮怡記者20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2019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研究報告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線。這是西湖大學承擔的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應急科研攻關任務的重要成果。ACE2-B0AT1複合物的冷凍電鏡密度圖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有研究發現,2019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一樣,也通過識別位於人體肺部上皮細胞表面的ACE2蛋白進入人體細胞。
  • 西湖大學又來了新講席教授!愛看星星的他 你認識嗎?
    當年的孫立成,堅定地認為人工光合作用前景巨大,也因此甘願坐上這張冷板凳。1992年,他在德國馬普輻射化學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因為無法說服導師改變其研究方向,作為洪堡學者的他果斷轉到了柏林自由大學的另一個實驗室。轉機出現在1994年夏天。
  • 西湖大學「冰刻2.0」首秀來了!
    假設我們要在矽晶片上加工四個納米尺度的金屬字「西湖大學」,首先,我們需要將一種叫「光刻膠」的材料均勻地塗抹在晶片表面;用電子束(相當於肉眼看不見的「雕刻刀」)在真空環境中將「西湖大學」四個字寫在光刻膠上,對應位置的光刻膠性質會發生變化;再用化學試劑洗去改性部分的膠,一片「鏤空」的光刻膠模具就做好了;接下來便是將金屬「填」進鏤空位置,使之「長」在晶片表面;最後再用化學試劑將所有光刻膠清洗乾淨
  • 一見鍾情很「科學」 西湖大學科學家研究愛情角度有點野
    這個「七夕」,杭州西湖大學研究生命科學的幾位PI(獨立實驗室負責人)透露了他們的最新研究結果,看看是不是會讓你對愛情重新定義。生命科學專家孫一選來選去有啥標準來看看雌果蠅的擇偶要求有了性別之後,下一步就是如何為自己找到滿意的配偶了。生命科學學院的專家孫一以果蠅為實驗模型,主要研究社會行為中動物神經信息處理的機制。
  • 懸浮的硬幣——凹面鏡成像原理
    下面我們利用凹面鏡的成像規律,來達到一種讓物體懸浮的效果,這也可以算是一種3D成像技術吧。本製作用到的材料只有兩片一模一樣的凹面鏡。兩片相同的凹面鏡和玻璃鑽頭小丁在實驗室找到的凹面鏡平面直徑約10cm,並不是很大;手裡最大的鑽頭直徑也只有22mm。至於凹面鏡的焦距也不得而知,但這些都不會影響我們的製作。
  • 西湖大學科研團隊展示一種「冰雕」絕活兒,小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
    時值冬季,各種美輪美奐的冰雕又要出場,西湖大學科研團隊展示了一種「冰雕」絕活兒。他們的「冰雕」,小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記者12月9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近兩個月來,西湖大學納米光子學與儀器技術實驗室負責人仇旻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納米快報》《納米尺度》《應用表面科學》等國際知名期刊上,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冰刻的研究成果。在微米甚至納米級別的「冰雕」上,該研究團隊已經可以實現從精確定位到精準控制雕刻力度,再到以「冰雕」為模具製作結構、加工器件——一種新型三維微納加工系統雛形初現。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及跑團衝過半馬終點線
    (施一公和西湖大學跑團跑向半馬終點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