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列表(上)

2020-12-06 逸江湖

唐高祖李淵,在位時間618年-626年。

相關印象:唐朝開國皇帝

相關人物:母親元貞皇后(電視劇《獨孤天下》中獨孤曼陀歷史原型);兒子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間626年-649年。

相關印象: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天可汗

相關人物: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嫡長子李承乾,才人武媚娘,文成公主/松贊幹布,玄奘

唐高宗李治 ,在位時間649年-683年。

相關印象:永徽之治,二聖臨朝

相關人物:皇后武則天,李義府,程名振,薛仁貴,孫思邈,李淳風,太宗舊臣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王皇后/蕭淑妃/韓國夫人武順/魏國夫人賀蘭氏(武順之女)

唐中宗李顯,在位時間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

相關印象:神龍政變,被廢廬陵,二度為帝

相關人物:母親武則天,皇后韋氏,和思皇后趙氏(原配)/昭容上官婉兒,女兒安樂公主,三子李重俊「節愍太子」,四子李重茂(唐少帝)

武則天,在位時間690年-705年。

相關印象: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的女皇帝,貞觀遺風,骨醉王蕭,男寵,無字碑

相關人物:丈夫李世民/李治,兒子李弘/李賢/李顯/李旦,女兒太平公主,上官婉兒,狄仁傑,許敬宗,張柬之,姚崇,褚遂良,李多祚,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沉南璆

唐睿宗李旦,在位時間 684年-690年;710年-712年。

相關印象:兩即帝位、三讓天下,韋後之亂、唐隆政變,先天政變

相關人物:母親武則天,兒子李隆基,妹妹太平公主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間712年-756年。

相關印象:唐隆政變,先天政變,開元盛世,安史之亂,馬嵬兵變,李楊之愛

相關人物:貴妃楊玉環,高力士,太平公主,李白,杜甫,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梅妃江採蘋(傳說),王皇后/武惠妃

唐肅宗李亨,在位時間756年-761年。

相關印象:收復長安、洛陽,北集戎事,南奉聖皇,馬嵬兵變,靈武稱帝

相關人物:父李隆基,子李豫(代宗,電視劇《大唐榮耀》李豫歷史原型),郭子儀,李光弼,皇后張氏,李輔國,程元振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明朝皇帝列表年號
    明朝皇帝列表(含畫像)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 1368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國號大明,歷十二世,傳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天順)、明代宗(景泰)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慶)、明神宗(萬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啟)、
  • 古代皇帝私生活:唐朝皇帝每個月都怕這麼幾天,不得已只能裝病
    唐朝是歷史上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唐朝一共經歷了二十一位皇帝,有二百八十九年的歷史。鼎盛時期的唐朝稱的上是世界極強國,聲譽名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密切往來。所以唐朝以後海外很多國家都稱中國人為唐人。還有一點,在古代歷史中唐朝是唯一一個沒有修建長城的大一統王朝。
  • 為什麼漢朝皇帝稱「帝」,唐朝皇帝稱「宗」,清朝皇帝卻用年號?
    漢朝用諡號,源於有廟號的皇帝太少了,西漢一共15個皇帝,有廟號的只有四個: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漢中宗孝宣皇帝劉詢。 東漢一共14個皇帝,有廟號的只有三個: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漢顯宗孝明皇帝劉莊,漢肅宗孝章皇帝劉炟。
  • 為什麼漢朝皇帝被稱為什麼什麼帝,而唐朝皇帝被稱為什麼什麼宗
    其實「帝」這個稱呼與「祖」,「宗」又很大的不同,如果你仔細的話會發現唐朝以前的皇帝稱呼的最後一個字都是「帝」,比如最後一個帝「隋煬帝」,「魏明帝」,「晉武帝」等等。唐代以前皇帝的稱呼就是「朝代名+一個修飾字+帝」。而唐朝之後皇帝稱呼最後一個字是祖或宗,「朝代名+一個修飾的字——祖或宗」。
  • 唐朝皇帝寵幸完日本公主,為何直接關籠裡?網友:是你也這樣做
    這是出自於唐朝詩人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的詩篇,通過上早朝的百官走進輝煌的宮殿,同來自萬國的使節向加冕的皇帝道賀,用以表示當時唐朝的繁華盛世景象。當時的唐朝,無論是從經濟上,文化上還是科學技術上,都是遙遙領先於世界,受到各國的朝貢,受到各國的讚揚。但日本國獻上的兩位公主卻被關進牢籠,這是怎麼回事呢?
  • 唐朝皇帝的寢殿是怎樣的,他們的休息場所與辦公場所在一塊嗎?
    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大朝正宮,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位於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北側的龍首原,是唐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三大內」(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稱為「東內」。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200餘年。
  • 唐朝皇帝的寢殿是怎麼樣的,他們的休息和辦公的地方在一起嗎?
    大唐帝國的大朝正宮大明宮,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位於今西安北面的京師長安,是唐長安城三大宮(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也是唐長安城三大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從唐高宗開始,已有17位唐朝皇帝在這裡執政200多年,歷朝歷代都在這裡執政。
  • 道教在唐朝:三位皇帝狂熱支持,出現三次道勝於佛的高潮
    到了唐朝時,道教被唐高祖李淵定為國教,從而成為與佛教並行的兩大宗教。從此,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與早先外來的佛教在唐朝先後開始出現大的發展,而由於唐朝的皇帝們有的崇佛,有的崇道,使得佛教與道教互有發展高潮。道教在唐朝時,主要受益於三個英武的皇帝狂熱支持,從而開創了道教在我國歷史上的繁榮興盛。下面,本文簡略敘述道教在唐朝的發展故事。
  • 李白在唐朝不是詩仙 真正的詩仙被皇帝所欣賞 是這位大詩人
    前言如今在語文考試中,假如見到這首題:唐朝詩人被稱為詩仙的是哪一位?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填上李白。但是在唐朝的時候,大家會這樣回答嗎?恐怕不一定了。可見,詩仙並非李白的專屬名詞,在唐朝,是個詩人都可以被人恭維稱詩仙。三、丞相承認的詩仙:劉禹錫、白居易牛僧孺是牛、李(德裕)之爭中牛派的領袖人物,曾經擔任過唐朝的宰相。牛僧孺在一首詩中,曾經稱呼劉禹錫和白居易二人是詩仙。
  • 唐朝不被承認的皇帝是李重茂?其實,他還有個不被承認的奇葩哥哥
    唐朝相對於漢朝來說,封建制度已經非常完善,沒有什麼在太后控制下的少帝。再加上,這時的諡法制度啥的也都比較健全了,只要是坐過皇位的一般就會在史書中承認。所以說在唐朝幾乎沒有不被承認的皇帝。所以,要說不被承認,就只能從以下兩位中考慮了。
  • 唐朝100餘位著名詩人年代排名- 初唐 盛唐 中唐晚唐劃分 皇帝列表
    唐代詩人年代排名、初盛中晚劃分、皇帝列表初唐,自高祖武德元年(618)到玄宗開元百初(713),約100年。盛唐,自度玄宗開元初年(713)到知代宗大曆初(766)年,約50年。他的詩在內容和藝術風格上以突破齊梁「宮體」詩風為特色,在詩歌發展史上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明代童佩輯有《楊盈川集》十卷。13、崔融(653-706),字安成。唐代齊州全節(今濟南市章丘市)人。崔融為文華美,當時無出其上者。凡朝廷大手筆,多由皇帝手敕,付其完成。其《洛出寶圖頌》、《則天哀冊文》尤見工力。作《則天哀冊文》時,苦思過甚,遂發病而卒。
  • 老人拿唐朝皇帝吃飯的碗去鑑定,專家們卻給出了2種結果!
    老人堅信自己的這隻碗是唐朝皇帝吃飯的碗,是個古董寶貝,所以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鑑寶現場,想請專家品鑑一下到底值多少錢。其實在正式上節目之前,大多藏品都是需要專家先行鑑定是否有走上前臺的價值、是否有足夠的噱頭提高電臺收視率來確定是不是開播錄製的,所謂無利不起早嘛。
  • 唐朝文臣令狐楚,如何盡職輔佐皇帝,甘願地方為官
    引言令狐楚是唐朝中期的政治家、文學家,在唐德宗統治時期參加科舉考試,進入朝堂為官。在唐憲宗時期被任命為方員外郎,後來憑藉著他人的推薦,擔任翰林學士一職,從此被捲入了朝堂黨政之中。元和十四年,他從地方任職回到朝堂之中,被皇帝拜為宰相,在這期間他一心一意的輔佐皇帝,維護國家統治,對國家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卻無奈在唐憲宗去世之後,由於手下親信貪汙腐敗,因而受到牽連,被貶為地方為官。等到唐敬宗繼位之後,又重新得到任用,回到京城任職。在令狐楚的一生中,他曾長期擔任地方節度使,他總是能夠迅速融入當地,體察民情,得到了百姓們的尊重。
  • 唐朝時期的「駐國大使」,應該如何歡迎?
    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最興盛的國家,同時唐朝也是一個開放、包容、多元化的朝代。  唐朝國家強盛,邊疆各個民族國家均俯首稱臣,常常派來使者前來上貢,進行各方面的經濟文化交流。針對這些使者,唐朝專門制定了相關禮儀制度。首先使者到來,政府官員們要  前往使者住所給使者接風洗塵  ,歡迎他們的到來,  安排制定使者和皇帝見面的時間  。
  • 此國曾多次幫助唐朝,唐朝卻在危急關頭落井下石,忘恩負義?
    公元646年,回鶻配合唐朝攻滅了薛延陀部落。公元744年,回鶻首領骨力裴羅建立了回紇汗國。公元788年,回紇改名為回鶻。 回鶻從一開始立國就和大唐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唐朝的中央政府甚至在回鶻地區派駐官員和收取賦稅,所以說當時的回鶻相當於大唐政府的一個不完全自治區。 這種制度後來被叫做「羈縻府州」制度,是中央管理邊疆少數民族的有效手段。
  • 唐朝第一美人楊貴妃
    楊貴妃在歷史上算是很有名的人物,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吧!那麼你們知不知道楊貴妃是個138斤的胖子呢?這麼胖她是怎麼獲得寵幸的呢?最後楊貴妃又是怎麼死的呢?唐人「豐肥濃麗、熱烈放姿」,以肥為美,世人公認。唐朝第一美人楊貴妃身材就很豐腴,據野史考證稱:楊貴妃身高1。64米,體重138斤,也有說楊貴妃身高1。
  • 唐朝歷史篇章: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淵源,對後世的影響作用如何?
    到唐朝時,三省六部制沿襲隋朝不變,只是比前更加完備。唐朝時期三省更名為尚書、中書、門下三省,由於武德年間唐太宗曾為尚書令,所以自太宗後,尚書令只具空名而不實授。尚書省所屬各部,仍各設尚書一人,另設侍郎一人或二人;中書有令二人,侍郎二人,另有專管進奉奏章和草擬制策詔命的中書舍人。門下省最高長官為侍中,下設門下侍郎二人,另有給事中專管駁正違失。
  • 中國歷史上究竟有幾個「漢朝」,幾個「唐朝」,全知道的你就是神
    首先是堯建立的唐朝。而後,西周諸侯國中,晉國一開始叫唐國。另外還有個祁姓諸侯國叫唐國。此後,李淵建立唐朝。公元710年,譙王李重福宣布獨立,建立唐國,自稱皇帝。公元763年,吐蕃立了個傀儡李承弘,國號為唐。公元886年,襄王李熅稱帝,宣布建立自己的唐朝。
  • 唐朝皇帝寵幸完日本公主,為何將其關入籠中?網友:我也這麼做
    ,包容,軍事上,李世民的戰略眼光更是獨到,少有來者。 三,孝德天皇仿效唐朝改立年號,派遣使者到大唐學習。 那就是,孝德天皇和新興貴族改革國內製度,想要仿照大唐的相關制度,然而好歹是一個國家,舉國上下,居然沒有找出幾個精通漢語的國人可以委以重任,這樣一來,改革一時間成了假命題,為什麼呢,你想要參照唐朝制度進行改革,結果卻連中國的文字都不認識,那就意味著通過學習唐朝制度成為了空談,最多只能觸及皮毛。
  • 歷史上大多數皇帝建國後都屠殺功臣,可是這三個皇帝卻沒有
    歷史上很多皇帝登上皇位後,為了自己的江山能夠穩固,後人能保住江山,都會找藉口除去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功臣。他們都會覺得,應該想辦法避免被謀朝篡位的可能,特別是自己不在了以後,那些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功臣權力又大,有的手中還握有兵權。如果這些人謀反的話,自家的天下就會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