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棉在亞洲的市場和金融行業上取得了哪些成功?

2020-12-21 每天讀文史

引言

歐洲工業化生產的棉紡織品在全球取得的成功,實際上是兩次連續的浪潮帶來的結果:第一個階段從1760年代持續到1820年代,先是歐洲,但也包括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在西方市場和大西洋市場銷售的擴大;第二個階段從1820年代開始,是歐洲布料在亞洲市場銷售量的大幅度增加。

英國的棉布取代了之前由印度和亞洲其他地區生產的產品。這個年代順序符合近年來對於工業生產率的測算,該測算顯示出英國的棉布在1820年代之後才具備了全球競爭力,並在接下來的十年裡開始贏得大量的市場。在18、19世紀之交,英國的產品就已經打入了亞洲市場。

▲載滿貨物的貨船

1800年,居住在達卡的商人約翰·泰勒(John Taylor)在寫給英國海外貿易局(the British board of Trade)的報告中,就已經在強調英國產品給當地棉紡織業帶來的壓力。1808年,蘇格蘭人瑪麗婭·格拉漢姆(MariaGraham)在孟買的集市打開一捆棉布的時候,說她「驚訝地發現裡面至少有一半都產於英國,而且比孟加拉和馬德拉斯生產的質量相當的產品要便宜得多······不過奇怪的是,棉花被運到英國,進行生產,再運回這個國家,銷售的價格倒還比勞動力如此低廉的印度所產的布料便宜。

但是我相信,這部分是因為這裡運輸的不確定和困難性,不過英國使用機器肯定是主要原因」。到1813年,英國的印花布-此時比印度產品更便宜的默蘇利珀德姆和科羅曼德爾紡織品的仿品-也已出現在巴基斯坦的市場上。不過,英國的產品並不是一夜之間就超過了印度的棉紗和布料,整個過程差不多花去二十年。首先是英國的棉紗在1810年之後開始取代印度的棉紗,到1820年代末,英國棉紗的價格僅為印度紡紗匠生產的棉紗價格的一半。

▲紡織工廠

棉紗之後,英國的布料也開始進口到印度次大陸。英國出口到印度的棉紡織品的數量,從1814年不足100萬碼,到1830年增加到驚人的5100萬碼。英國的布料不僅進入了印度次大陸的大城市市場,而且還進入了內陸的偏遠地區。1824至1825年在孟加拉旅行的雷金納德·希伯(Reginald Hcber)驚訝地發現,在相對偏遠、之前很少有西方人經商的拉傑普塔納(Rajputana)中心地帶的阿傑梅爾(Ajmer)和在馬爾瓦(Marwar)的市場上,都有英國棉紡織品的身影。並不是只有印度棉紡織業才感受到了歐洲產品的競爭。

在19世紀頭十年,歐洲工業化生產的棉布也出現在敘利亞市場上。鮮豔、輕薄而耐用的英國棉紡織品很快在中東受到青睞。黎凡特公司(the LevantCompany)在1814年報告說,「土耳其宮廷的子民通過各種描述所表露出來的對於英國產品的渴望,為我們貿易的擴大打開了一扇門,我們的貿易對這個國家具有無比的重要性。就算是在反對這些產品的困難下,土耳其消費的數量都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有一萬個理由相信,一旦這些障礙消除,需求就會大得驚人」。確實,對於歐洲生產商來說,後來需求不僅大得驚人,而且還利潤豐厚。

▲航行的商人

二十年之後的1833年,蘇格蘭外交官、作家戴維·厄克特(David Urquhart)總結說,在土耳其市場,「人們的偏好從印度平紋細布轉向了伯明罕平紋細布,從戈爾康達印花布轉向了格拉斯哥印花布,從大馬士革鋼轉向了謝菲爾德鋼,從喀什米爾(Cashmere)披巾轉向了英格蘭寬幅布」。尤其是在1840年之後,英國和歐洲豐富的產品源源不斷湧入奧斯曼帝國,在1840年代到1910年間,進口布料的數量增加了十倍之多。

英國的成功,以及歐洲大陸的產品較小規模的成功,原因在於它們的低價,也在於歐洲商人組織分銷、評估市場並說服殖民政府和親民政府頒布一系列減稅、減少官僚主義的法律的能力。在歐洲勢力直接控制的地方,這一切很容易辦到。而在奧斯曼帝國,西方也可以間接地向它施加政治和經濟的壓力。雖說19世紀,特別是1846年之後,號稱是自由貿易和全球市場開放的時代,但實際上,只有像英國、歐洲大陸和後來的美國那樣的工業經濟強國,才能夠從減少貿易壁壘和從產品競爭當中獲利。顯然,歐洲的產品-具體而言就是棉紡織品-已開始破壞已有的商業網絡。然而,它們並不見得如人們認為的那樣,會導致本土貿易、地區貿易和區域內貿易的衰落。就以亞太貿易為例,一直到19世紀下半葉,它的內部貿易依然還是多於與歐洲的貿易。

▲奧斯曼帝國

人們或許可以說,歐洲產品的成功,是由於印度洋自第二個千禧年早期發展起來的廣泛的貿易體系,使其能夠輕易地找到市場而導致的。到19世紀,歐洲產品開始在亞太市場取代和補充亞洲的產品。在印度購買鴉片,棉紡織品也是必不可少的,然後鴉片被賣到中國以換取茶葉,茶葉再被銷回歐洲。在現代早期的印度洋一帶,印度布料是易貨貿易的媒介,所有的商品都可以通過它進行交易,而在19世紀,英國的布料也開始具備同樣的功能。

產生於19世紀,並在20世紀進一步發展的生產、貿易和交易體系的向心性,將歐洲置於其核心,保證了歐洲的繁榮,而世界上其他地區卻相對處於非工業化和不發達狀態。技術創新、工業化和生產力提高所帶來的優勢,通過商業的形式轉化為一種倚重於歐洲的產品、資本和企業家的交易體系的締造。貿易的重要性,並不僅限於投資的高回報或國家產業結構的擴大:它還在於促進了與一個國家製造業經濟其他部分的後向聯繫,特別是鋼鐵、煤炭和機械工業;它推動了造船和工程等的內部基礎設施的建造,使保險和金融中介得以發展。

▲第一次工業革命

英國尤其如此,它的棉紡織品換來了進口的各種農產品、原材料和食品。英國還主控著對其他歐洲國家的棉花供應。英國的經濟不僅率先實現工業化,而且還率先拓展到第三產業,向整個世界出售它的產品和服務。它是一條印度人常戴的大方巾。實際上,這塊布料19世紀早期產於南亞,但卻不是在亞洲而是在北美洲被人們使用。

我們對大方巾非常熟悉,因為在1950、1960年代無數的電影中,牛仔的脖子上都圍著它。它或許是有關19世紀居住在蠻荒西部的冒險者的電影中我們比較了解的少量物品之一,但電影沒有揭示的是,這種大方巾是用漂亮的印度布料(有時候是絲綢,但通常是棉布)製成,而且這類布料是美國牛仔極其男性化服裝選擇的組成部分。

我們也許覺得,一條印度大方巾出現在遙遠的美國西部有些格格不入,因為牛仔形象的塑造,是倚重於另一種棉製品:牛仔褲。加州牛仔褲[「李維斯」(Levi's)牌以及後來的其他品牌]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當作美國民族形象的根基。不過,剛成立不久的美利堅合眾國在印度洋開展貿易的時候,大方巾卻是美國進口的最重要的品種。在19世紀最初的幾十年裡,大方巾成為熱門,在北美的銷售量多達數百萬條。這個產品如此走俏,以至於美國,甚至英國和中國都開始為美國顧客生產大方巾仿製品。

▲印度夫妻

從一種體系到另一種體系這個物品如此不自在地夾在亞洲和西方之間:它的身份不清,它和傳統的分類也相牴觸。然而,它卻是一件很好的道具,折射出棉紡織品從亞洲商品成為西方工業和文化核心的變遷。本書描繪了我所定義的印度洋「舊棉紡織體系」向西方創造的「新棉紡織體系」的轉移。這兩種體系又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同呢?它們之間最大的差異是,18世紀之前,在棉紡織生產、貿易和消費方面具有優勢地位的是印度(以及少量亞洲其他地區),而從19世紀早期開始,歐洲以及後來的北美洲則成為棉紡織生產和貿易無可爭辯的新興地區。

結語

主要目的,在於解釋這種狀況發生的原因,以及這個過程與更廣範圍的分流的框架之間的關聯。但把我們自己保持在一個純描述性的層面上,也能注意到這兩種體系之間的其他差別。自19世紀始,棉紡織品貿易已經變得真正的全球化,不僅連接了非洲和歐亞大陸,而且還打通了大西洋與太平洋。

相關焦點

  • 亞洲金融大廈項目推介會成功舉辦
    近日,亞洲金融大廈攜手首席租賃代理高力國際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成功舉行專場項目推介會。到場嘉賓包括北投集團運營總監、亞洲金融大廈總經理趙勁,亞洲金融大廈副總經理劉柯,北京市朝陽區商務局副局長關德鵬,高力國際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嚴區海等。本次大會以「賞建築藝術,聚行業之力」為主題,匯聚了百餘位來自各大專業代理機構的團隊代表。
  • 19世紀美國產棉時代的到來使美國成為了佔據第一位的棉花大國
    美國的棉花種植在1791年的時候可以說是基本不存在,而在兩年之後的1801年,美國出口到英國的棉花已經和整個西印度群島相當。1811年,美國銷往英國的棉花達到43900噸,佔英國工廠使用棉花總量的56%.後來聞名的「棉花王國」在整個19世紀上半葉持續發展,到1860年代初,它為人類歷史上發展最快的產業奉獻的棉花每年超過400萬捆。
  • 廖崢嶸:什麼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亞洲世紀」
    去年3月,英國《金融時報》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數據統計發現,以購買力平價計,亞洲經濟規模將在2020年超過世界其他地區總和,這將是19世紀以來的首次。該報宣稱,西方作為全球中心的時代結束了,2020將是「亞洲世紀」元年。這不是國際社會第一次關注「亞洲世紀」的到來。事實上,亞洲各國長期接力式發展,是二戰後、特別是冷戰後改變國際格局的重要動力,是一個持續現象。
  • 劉連舸當選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理事長
    來源|亞洲金融合作協會(AFCA)2020年12月22日,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第二次會員大會在北京召開,選舉產生了第二屆理事會和監事會,中國銀行董事長劉連舸當選理事長。劉連舸理事長在致辭時表示,過去三年,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在深化金融交流合作、研製區域金融標準、推廣最佳金融實踐、打造國際金融智庫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推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進一步強化了合作共贏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21世紀亞洲金融競爭力評選揭曉 北京銀行榮獲「2020年度創新交易...
    原標題:21世紀亞洲金融競爭力評選揭曉 北京銀行榮獲「2020年度創新交易銀行」獎   2020年11月12日,在《21世紀經濟報導
  • 汽車金融行業深度報告:搶灘汽車金融,掘金萬億市場
    發展歷程:監管體系逐步完善,步入多元競爭格局近十年來我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快速增長,零售汽車金融是主要驅動。2019 年中國汽車 金融市場規模約 1.8 萬億元,同比增長 25.9%。伴隨著新車銷售的高速發展和市場消費的 不斷進步,我國汽車金融行業經歷了黃金十年,市場規模快速增長,近 10 年的複合增長 率達 25.8%。
  •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香港為什麼沒有被打垮?因為它屬於中國
    對於這樣的觀點,其正確與否還需要重新追溯20世紀90年代末期香港回歸和金融危機的爆發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怎樣的衝擊,中國是如何挺過這次金融危機的,又是為什麼一定要挺過這次金融危機呢,這場危機對香港產生的怎樣的衝擊?
  • 歐洲棉紡織品在全球取得重大成功背後的原因只是因為價格便宜嗎?
    引言改變產品和全球審美品位歐洲棉紡織品在全球如此成功,僅僅是因為價格、原材料質量,或是自由貿易的壓力嗎?審美品位、人們喜愛的產品類型,以及這些商品賦予他們的意義,同樣也是工業化商品在19世紀、20世紀取得全球成功的重要原因。
  • 東方精工:公司在亞洲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德國BHS和臺灣長聲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3日訊,有投資者向東方精工(002611)提問, RCEP貿易協定對公司在亞洲區市場的拓展能否帶來幫助,目前公司在亞洲區市場的份額大概多少,主要競爭對手有哪些?
  • 敦信金融成功登陸紐交所 專注中小微企業深入精耕開拓市場
    公司專業從事個人及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註冊資本金4.5億元人民幣,是湖北省內資本規模雄厚、綜合實力強大的小額貸款機構之一。  成立五年來,敦信金融聚焦中小微企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創新發展,取得良好業績和行業口碑,為成功上市打下堅實基礎。截至2017年底,敦信金融共向600多家中小微企業累計發放貸款超過30億元。
  • 2021棉型尼龍短絲行業市場投資分析
    棉型尼龍短絲行業市場發展如何 2021棉型尼龍短絲行業市場投資分析 尼龍是聚醯胺纖維(錦綸)的一種說法,可製成長纖或短纖。錦綸是聚醯胺纖維的商品名稱,又稱耐綸(Nylon)。英文名稱Polyamide(簡稱PA),其基本組成物質是通過醯胺鍵—[NHCO]—連接起來的脂肪族聚醯胺。
  • 2021-2027年中國金融倉儲市場現狀及行業前景分析報告
    金融倉儲是指融資企業以存貨或由倉儲公司出具的倉單為質押標的,從金融機構取得融資的活動,倉儲公司對質押期間的質押物進行監管。  2021-2027年中國金融倉儲市場現狀及行業前景分析報告是對金融倉儲行業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 Grex和Trivial正式合作開拓亞洲市場
    2020年,全球金融市場風起雲湧,蓬勃發展,投資渠道的進一步多元化發展,大量資金尋求新的保值渠道。滾滾的歷史洪流中,外匯行業投資應勢而出,其擁有170個交易貨幣幣種、超6萬億美元的日交易量、24小時全天運作模式與高流動性、低波動性的獨特優勢——外匯已然成為市場資金追趕的寵兒與金融投資中的佼佼者。
  • OKEx晚報: 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宣布央行數字貨幣試運行取得成功
    億美元;BTC合約精英持倉方面,做多帳戶為43%,做空帳戶為54%,精英多空平均持倉比例分別為19.17%和20.67%。:00)新聞快訊【政策】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宣布央行數字貨幣試運行取得成功據Dailyhodl消息,沙特中央銀行(SAMA)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央銀行(CBUAE)表示,經過成功的試運行,沙特和阿聯中央銀行的數字貨幣(CBDC)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 中國西服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分析
    核心提示:現代意義上的男西服起源於19世紀英國,作為紳士身份的象徵,隨著兩次工業革命浪潮的興起,批量化、標準化的成衣概念由此產生,代表紳士風度的手工男西服受到熱捧,至今,西服整體發展處於平穩期,女士西裝誕生並逐漸流行。
  • 金融知識#介紹一下什麼是證券市場
    在18世紀資本主義產業革命的影響下,包括鐵路、運輸、礦山、銀行等行業中股份公司成為普遍的企業組織形式,其股票以及各類債券都在證券市場上流通,這一切,標誌著證券市場已基本形成。 (二)證券市場的發展階段(19世紀初—20世紀20年代) 從18世紀70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到19世紀中葉已在各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完成,工業革命推動了機器製造業的迅速發展,並使股份公司在機器製造業中普遍建立起來。如英國的產業革命在19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完成。
  • 非銀金融行業2021年度策略:順周期、金融科技、資本市場改革
    據2018年數據披露,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融資 租賃市場滲透率仍處低位,歐美等發達國家融資租賃行業的市場滲透率大約在15%-40%之間, 而截至2019年,我國融資租賃滲透率即使較2010年上升了376%,也僅有11.9%。因此,對照 國際先進租賃市場和未來憑藉經濟復甦帶來的全球融資租賃行業業務總量增速上行的「東 風」,我國的融資租賃行業仍然具備較大的發展空間。
  • 花旗私人銀行:展望2020,金融科技勢不可擋
    我們更喜歡專注於醫療技術和未充分滲透的新興市場的戰略。儘管如此,即便是在美國,我們也認為,與周期性行業相比,醫療行業的增長更為穩定和持,但其估值並不高。這種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不斷增長的老年人口推動的,老年人口增加了被視為醫療必需品的支出。數位化顛覆網際網路連接革命有許多驅動因素,但聯網設備的擴散和網絡上更快的數據傳輸一直是關鍵。
  • 從格萊珉銀行到金融消費者保護,亞洲國家普惠金融五個典型案例
    自2005年印度儲備銀行在年度政策報告中強調普惠金融的意義以來,印度的普惠金融取得了長足發展。2020年1月10日,印度《普惠金融發展國家戰略(2019~2024)》正式發布。當前,亞洲多國都在積極推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努力為市場主體創造有利於普惠金融發展的生態環境。柬埔寨信用局(CBC)是一家私營徵信機構,由柬埔寨銀行協會、小額貸款協會等合資成立的信用局控股公司持股51%,由新加坡和美國兩家機構合資成立的EquifaxCambodia控股公司持股49%。
  • 19世紀末,由於對商品和購物場所要求提高,德國聖誕市場開始衰落
    在19世紀末的德國聖誕市場中出售的都是一些十分簡單和廉價的玩具。最主要的原因是聖誕市場鼓勵生產傳統玩具,而且在聖誕市場中也沒有使用機器生產的地方。因此,在這些集市中主要出售的是那些最普通的玩具,在聖誕市場中找不到更為複雜精巧的玩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