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說如何再接再厲——兼評馮驥才《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 馮驥才著繪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志怪、誌異、傳奇、筆記等文體在古典中國曾大放異彩,西學東漸之後,隨著文化範式的轉型,微型敘事的體式經歷了一段時期的沉寂雖然從2010年起,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將小小說納入評獎機制,但在第五屆和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中,小小說依然為空白。 2018年8月11日是第七屆魯迅文學獎公布結果的日期,這個日子可能對其他文體來說尚顯普通,但對於小小說來說,卻是意義重大。年過七旬的馮驥才先生憑藉足本的《俗世奇人》一舉奪得魯迅文學獎中的短篇小說獎。歷經長跑,小小說文體終修得正果。
-
馮驥才《俗世奇人》還原民間傳說 傳統文化繼承
導讀:《俗世奇人》 以清末民初天津的市井生活為背景,每篇都講述了一個人物的生平事跡,創作素材多收集於流傳津門的民間傳說。故事精短而生動,人物惟妙惟肖、躍然紙上。中國當代作家馮驥才近日增寫、修訂了小說集《俗世奇人》,一出版即受到文化界、教育界的廣泛重視。馮驥才以社會背景寫人,包括地域風貌、風土人情、生活風尚等,所寫文字真實地記錄了諸多民間特有奇人絕技,對我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繼承和發揚有著重要的作用。從致力於傳統文化搶救、保護和傳承再到寫小說,馮驥才有著自己的感悟。
-
馮驥才《俗世奇人》推第三輯 精彩書摘搶先試讀
【環球網文化頻道報導】近日,作家馮驥才推出《俗世奇人》第三輯,書中刊載的還有馮驥才繪製的十八幅插圖。延續《俗世奇人》前作風格,本書由十八個短篇小說連綴構成,描寫天津衛的鄉土異士和市井奇人。他們中絕少精英,都是活在你我身邊的凡人,但其言談舉止又有非凡之處。
-
俗世百態 藝精為奇——讀《俗世奇人》有感
□朱洪海 書店閒逛,偶得作家馮驥才的小說集《俗世奇人》。書的封面影印著手繪的插圖,加上毛筆題寫的書名,顯得頗有古風文韻。一開始我以為這是某個傳奇人物的傳記,翻開才知道,書中描寫的都是一個個極其普通的小人物,是為「俗世奇人」。 何謂「俗世」?
-
讀《俗世奇人》,知世態人心
因為老師的推薦,孩子要讓我買一本馮驥才的短篇小說集《俗世奇人》。《俗世奇人》應該是一本好書,可謂老少鹹宜,年紀大的成年人,年紀小的學生,都值得一讀。《俗世奇人》寫的各色人等,生活背景是天津。天津現在很容易讓人認為是北京的郊區。但天津與北京,在社會風情上還是有極大的區別。
-
從馮驥才的《俗世奇人》裡看芸芸眾生相
《俗世奇人》是現代作家馮驥才寫的一部短篇小說集。其中寫遍了天津衛的各色市井奇人,也寫盡了俗世的熱鬧與情義。讀完讓人感覺世人真可愛,同時也覺的世事盡如戲。一:值得尊重讚賞的人物。這樣的「奇人」對自己的事業精益求精是值得讚揚和推崇的。泥人張:捏泥人的泥人張和鹽販子海張五發生了一場小衝突。財大氣粗目中無人的海張五拿泥人張找樂子,說他在褲檔裡捏泥人。泥人張沒有回擊,而是左手伸到桌子下邊,從鞋底摳下一塊泥巴,飛快捏弄,隨後手一停,原來是把海張五的腦袋捏了丟在桌上。第二天,北門外的幾個小雜貨攤全是海張五的泥像,旁邊貼著白紙條—賤賣海張五。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俗世奇人》讀後感
前不久重讀了馮驥才的《神鞭》與《三寸金蓮》,到女兒家又翻出一本馮老師寫的《俗世奇人》,薄薄的小冊子,故事引人入勝,一鼓作氣半天讀完。 《俗世奇人》的短小故事,都是市井民間的奇人趣事,反映了天津衛水陸碼頭五方雜處的眾生相與「集體性格」。
-
夜讀|寫書房一物一景,也寫市井奇人奇事,馮驥才「宅」出新長篇
隨筆集《書房一世界》,輯錄了馮驥才77篇精妙短文,每篇皆以書房中的一物一景起興,娓娓道來,串聯起人生的細節;一同上架的《俗世奇人》(叄),則由十八個短篇小說連綴構成,描寫天津衛的鄉土異士和市井奇人。今年年初,馮驥才接連推出兩部新作,前者關照內心,後者洞察俗世,從不同的維度記錄下一個人、一座城的文化印記。
-
《俗世奇人》:看市井煙火下,天津衛的勁兒
這是馮驥才對自己的作品《俗世奇人》的期待。他寫《俗世奇人》,期待讀者從中讀出天津勁。那究竟何是天津勁呢?天津地域不寬,歷史上是屬於燕國的屬地,後來由於天津近海,在明代時候,天津作為海防要地而設衛,所以天津也稱做天津衛。
-
《俗世奇人》:能人「死」在能耐上了!天津衛的能人,一人一故事
馮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寫的就是這樣兒的能耐人的故事。這些能人構成了那個時期天津衛獨特的風貌,讓我們和民國的天津衛來了一場幽默邂逅。。02「天津衛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居,性格迥然相區別,然而,燕趙之地,血氣剛烈;水鹹土鹽,風俗習慣強悍。近一百多年來,列舉所有中華大災大難,沒有一個不首當其衝,於是產生出各種怪異人物,既在顯赫上層,又在市井民間。」
-
馮驥才《藝術家們》:用「鋼筆」和「畫筆」寫這部小說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作家馮驥才和畫家馮驥才在這部作品中「相遇」。近日,馮驥才最新長篇小說《藝術家們》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小說以三位畫家楚雲天、羅潛和洛夫,從心靈交匯到逐漸離散的過程,折射了近50年來的時代變遷。
-
馮驥才《俗世奇人》趣品
馮驥才小說裡市井百態,描寫得入木三分,趣味十足。古時的工匠精神通過故事細節呈現:《刷子李》的精湛粉刷技藝,黑袍從不沾白點,堪稱傳奇,小徒弟誤以為失誤的白點不過是菸頭燙過小洞露出的白襯褲。
-
俗世奇人全本:令人拍案叫絕的,不只是本事,還有人的「精神」
俗世之人一沾「奇」,便有了口口相誦、廣為流傳的資本。而在馮驥才的《俗世奇人全本》裡,竟是這樣的一類「奇人」。他們與眾不同,多是長在本事上的,比如本領高超,無人能及;身懷絕技,只此一家;當然,本事背後總要回溯到「人」上。
-
國華書院「閱讀課」第241期:《俗世奇人(三)》
列位,又到了一周推薦一本書的時候,前兩個禮拜,我們推薦的是馮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這套書一共有三冊,今天咱們推薦的是最後一冊,也就是《俗世奇人(三)》。第一冊我選了個角度,從說話或者說溝通的藝術講開去。第二冊,從看圖寫話的角度講了講。第三冊,從哪個角度說起呢?
-
馮驥才長篇新作《藝術家們》:用「兩支筆」寫一本小說,寫一群中國...
「我做的不是學問,而是活生生的文化」 以在上海市作協召開的《藝術家們》研討會為契機,時隔多年以後,馮驥才再次來到上海,並在開會前去了一趟巴金故居。如研討會主持、評論家王堯所言,馮驥才是少數將思想情懷寫在稿紙上、也寫在大地上的作家。 在近些年回到創作現場後,馮驥才接續自己對於文學的熱愛,接連推出了多篇《俗世奇人新篇》和《單筒望遠鏡》《藝術家們》兩部長篇小說。「馮驥才的創作始終追求著藝術的真諦,就像巴金先生當年對創作的要求:寫自己最熟悉的,寫自己感受最深的。」上海市作協副主席、作家趙麗宏說。
-
碼頭、市井、傳奇,鬼才馮驥才「津味」小說中的「老天津」
天津與北京,上海等不同,北京孕育的是政治文化精英,上海孕育的是商業奇才,而天津是市井城市,也就是俗世,俗世必少不了俗人。馮驥才先生以描寫小人物見長,他筆下的人物,特點各異、神通廣大、各顯奇能,也展現出天津的地方文化和社會百態,也讓這些「津味」小說散發著奇異且迷人的魅力。
-
《俗世奇人:彈弓楊》閱讀練習及答案(2020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
文學文本閱讀(16分)俗世奇人:彈弓楊 馮驥才楊匡漢是一條中年大漢,身高八尺,長胳膊長腿,腰粗如樹,人稱大楊。他有蠻力,好吃生肉,一身上下全是肉疙瘩,冒著熱氣,立秋後還光膀子,不穿褂子,頂多一個布坎肩。他本人不弄刀槍,只玩一把彈弓子,平時掖在後腰帶上,撂地演藝時,才拿出來亮一亮真本事。這位大楊是河北滄州人,在天津謀生。
-
俗世奇人:打假的遭遇造假的,看誰比誰能耐,結局絕了!
馮驥才的文風活潑生動,語言精練有趣,有些篇目不但被選入語文教材作為廣大學生學習之用,他的小說更是以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深入人心。在《俗世奇人》這本小說集裡,因為故事的背景是天津衛這個地方,所以語言也充滿天津色彩,人物形象更是符合天津衛的時代特徵。在作者的筆下,天津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不論上流還是市井階層皆有手眼通天的人物,或俠或盜,有奸有義,明明暗暗之間都是人性和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