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人用來闢邪除疫的流行飾品中,玉剛卯、玉翁仲、玉司南佩稱為闢邪三寶。
剛卯嚴卯是漢代獨有的一種佩玉,一般成對出現,均作小方柱形,一般長約2釐米,寬約1釐米,玉器上下穿孔貫通,以穿絲帶佩戴之用。
剛卯嚴卯四面皆刻有屬於秦漢時的書體「殳書」,其書體源於兵器銘文。剛卯刻書34字,為「正月剛卯既央,靈殳四方,赤青白黃,四色是當。帝令祝融,以教夔龍,庶疫剛癉,莫我敢當。」,所刻文字略有不同。
考古出土的漢代剛卯和嚴卯,以細淺草率不規為特徵。據研究,系採用高硬度石質尖狀器反覆蹭刻所致。因為需要在正月卯日,甚至卯時,很短的時間內完成製作,如果使用砣具雕刻是來不及的。
那時的人們相信剛卯嚴卯上的文辭能強化其隱含的巫術力量,因此佩戴剛卯在東漢極為盛行,從王侯至庶民,依照身份不同,剛卯質地各異。正如 《後漢書輿服志》中所記:「乘輿、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即玉質剛卯嚴卯主要為皇帝、諸侯王、公、列侯等享用,此外,據其爵級高下,分其他士夫、百姓依次使用黑犀、象牙、桃木等材質。
司南玉佩是漢代闢邪玉之一,形狀取於正方向、定南北的司南(亦稱指南)。司南佩形若工字形,扁長方體,分上下兩層,為兩長方柱相連形,橫腰環一凹槽。頂部琢一小勺,下端琢一個小盤,全器光素無紋。
漢代 司南佩 | 信利博物館藏
富強閣雅玩(未經許可嚴禁盜圖)
司南本是我國古代發明的利用磁場指南性製成的指南儀器,用於正方向,定南北。其構造上有勺,下有地盤。漢代佔卜之風大盛時,又成為測算兇吉的工具。
司南佩後期還衍化出一系列衍生佩,其中有去掉了勺和盤,但保留立體感的「串字佩」。
去掉司南佩兩端的小勺和地盤,整體器型偏扁平狀的「工字佩」。其形制比司南佩更加硬朗,工藝也簡單一些,因而有不少實物流傳。
翁仲是闢邪佩中唯一的人物造型,歷史上確有其人。《明一統志》載稱:翁仲姓阮,秦時安南人,身長一丈三尺,氣質端勇,異於常人。始皇並天下,使翁仲將,曾令翁仲兵守臨洮,威震匈奴,以他的形象作佩飾,有驅除邪魔之意。
玉翁仲在漢代比較流行,常雕刻為一老者持立狀,頭戴平冠有孔穿繩便於佩帶。漢翁仲採用漢代風格「漢八刀」的雕琢方法,其色蒼古,面部只琢眼和口,僅用三至五刀短陰線雕成,呈倒「品」字形。在漢代,經常有玉工將翁仲形象雕琢成小拇指大的玉翁仲,將其掛在腰間,以求平安。
漢代翁仲穿孔為「人」字形,從頭頂直到腹部,再分兩路由腰部兩側出來,呈「人」字狀的繩子也是從頭部而下至腰的兩側系一結,這樣翁仲人懸掛時就可以立著。
在你輝煌的時候,不要忘了收藏幾件古玩,在你落魄的時候,把它賣掉,就可以東山再起,古玩永遠都不會貶值!
古玉傳播 富強閣私人微信號
【微信朋友圈
出售古玉古瓷刺繡古珠等】
分享古玉,傳播經典。
創造價值,貢獻力量!
掃碼關注我們!
獲得更多古玉收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