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真實,都存在於我們視界的彼方」── 松本清張

2021-01-08 月餅君的推理偵探團

近幾年來,自從松本清張的《砂之器》和《黑色記事本》以及《野獸之道》等原著,被改編拍成電視連續劇以後,深獲視聽大眾的好評,許多已經絕版的作品,紛紛重新改版上市,再度掀起閱讀松本清張的熱潮。

或許有讀者感到疑惑,我們現在為什麼要閱讀松本清張?松本清張的小說意義何在?其所影響層面到底有多麼深廣?與我們有何密切相關嗎?先從當時的關鍵詞說起。

1960 年左右,日本的傳播媒體開始流行「清張之前.清張之後」這句話。

意思是,松本清張於1958年出版《點與線》和《隔牆有耳》後,成為暢銷書的金字招牌,還在各雜誌上大量撰寫連載小說,躍升為文壇的重要寵兒。後來,其挖掘各犯罪事件和揭露社會弊端的系列小說,博得「社會派推理小說」的美名,使得之前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推理小說,因而擴大並走進大眾讀者的視野。

正如文藝評論家荒正人在光文版《眼之壁》的前言中所說:「在此,我要向長期以來認為推理小說不是正經小說的讀者們,強烈推薦這部長篇小說。小說中展現的犯罪案件,並不只是單純的殺人事件,而是有更深刻的現代意義和歷史脈絡。」確切地說,正因為松本清張其獨具魅力的小說特色,為當時的推理小說開闢了更寬廣的道路,改變諸多日本讀者對推理小說的刻板印象,甚至改變了推理小說的出版形態。

尤為令人注意的是,松本清張在小說中所描寫的五○年代至六○年代的日本社會,正值「戰後」和「冷戰」時期。那段期間,正是戰後日本社會內部結構急遽變化的時期。日本國民無不試圖從戰後的廢墟中站起來,努力要擺脫貧困的陰霾,這股時代浪潮亦促成貧富階層的加劇。

例如,出身貧苦,備受社會階級歧視,在中年之前始終不得志的松本清張(可參看他的自傳《半生記》),或許是因為他最能感同身受,因此,他總是用悲憫的目光觀照筆下的弱勢者——那些跟不上社會潮流,出身卑微而遭到社會冷漠對待或歧視,找不到人生的出口,最後因而走上極端反社會行為的邊緣人(比如,《砂之器》的主角和田英良為隱藏過去的身份,保住好不容易得到的榮光,出於無奈殺死了救他的恩人三木謙一;或《黑色記事本》中的女銀行員得知銀行內部的諸多弊端,進而向銀行勒索,離職後因開設酒店,輾轉抓住婦產科院長逃稅的弱點,並向和政客勾串收賄的補習班業者敲詐勒索;或《眼之壁》中的在日朝鮮人舟坂英明因成長過程中屢遭歧視,最後成為右翼團體的老大)。

儘管《眼之壁》的成書動機,起因於松本清張受當時的檢察官河井信太郎(現東京地檢署特偵組組長)的建議,何不把偵察二課專辦智慧型犯罪(恐嚇、貧汙和詐欺等)的案件寫成推理小說呢?不過,我們仍不得不佩服作者優異的資訊收集和整理能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

他從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擴展到社會事件的隱蔽部分,發揮其獨特的敏銳性,將這些隱匿在社會暗處的醜陋東西,逐一攤在陽光下讓讀者從容檢視,其寫作功力之高,實在令人折服。

例如,在小說中,會計課長因被詐騙集團騙走巨額支票而自殺身亡,其同事荻崎龍雄為了伸張正義不惜辭掉工作都要揪出真兇實犯;新聞記者田村滿吉為協助朋友龍雄四處奔走追查的執著精神;黑池健吉最後落得被殺滅口的命運;舟坂英明如何與右翼團體玄洋社勾串,如何與日本軍部互通聲息接受其金援,在經費短缺之下,設局向公司行號詐騙的卑劣行徑;龍雄對地下錢莊的美女秘書上崎繪津子謎樣般的思慕;瀨沼律師被抬到長野縣深山絕壁棄屍的慘狀和山區環境的細緻描繪,無論是在文字呈現或拍成畫面,無不栩栩如生令人心弦震顫。

當然,小說中所描寫的戰後社會現象,在現今的日本已經不存在,犯罪手法推陳出新更為細膩了,但是至今讀來仍歷歷在目。即便時代已進入二十一世紀,在中產階級逐漸消失、貧者越來愈貧、加上十幾年來經濟蕭條,民眾對未來充滿不安的日本社會裡,這部小說依然具有警醒與回顧作用。

在日本諸多推理小說家之中,松本清張其獨樹一幟的歷史觀,特別是其挖掘歷史黑暗面的獨特視野,贏得歷史學家對其「黑幕史觀」的肯定。讀者在閱讀其相關推理小說之餘,若能進而參看他的「挖掘昭和史」系列著作,相信更能體會其黑幕史觀與小說的連結關係。

至於《眼之壁》想呈顯什麼樣的意義,在小說結尾處那段感慨,頗能傳達作者的心聲:「……樓廈、電車、汽車,包括摩肩接踵的人群,都無端映入了他的眼帘。他懷疑它們是不是真實的物景?事實上,現代社會的真實,都存在於我們視界的彼方,而我們只是在眺望這堵被遮蔽的高牆而已。」

換句話說,只有拆掉這堵聳立看不見的高牆,就能打破日本這層層封閉的社會,讓新鮮的空氣吹灌進來,讓弱勢族群看見明朗開闢的未來。或許說,松本清張畢生都在為這個使命而努力,為揭發或摧毀這個看不見的黑暗勢力拼命搏鬥。撇開譯者的立場不說,身為臺灣的讀者們,透過松本清張推理小說回顧激蕩的昭和史畫卷,是否也激發出重新審視自身社會歷程的熱情呢?

總括地說,透過松本清張的小說生動具體地呈現,讀者得以了解那個時代的思想現況,以及民眾的對社會和時代的疑惑不滿,或其背後的原因所在,但是讀畢其小說,皆能得到啟發性的答案。從這角度來看,閱讀《點與線》和《眼之壁》以及《日本的黑霧》這三部作品,即為讀者清晰勾勒出昭和時代的面貌來。推理小說既發揮娛樂功能,又能彌補正史的不足,松本清張絕對是箇中翹楚。

相關焦點

  • 讓東野圭吾膜拜的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開創了社會派推理小說
    松本清張出生小商販家庭,曾打工,做學徒,41歲才開始寫小說,一舉成名曾獲得芥川龍之介等多個獎項。他早期寫歷史小說,如如《西鄉鈔票》、《戰國權謀》等作品都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後來還寫逆境中的人物,寫失敗命運的心靈變化軌跡,現實生活真實一面。代表作品有《某〈小倉日記〉傳》、《菊花枕》等。
  • 松本清張的短篇小說:社會派推理與普通人的隱秘角落
    重社會、重人性、輕詭計、輕推理,正是社會派推理小說的特徵。而說到社會派推理,繞不開的一位大師便是松本清張。被奉為社會派推理大師的松本清張賣掃帚的文豪1948年1月,京都北面的比睿山上已是白雪皚皚,半晌不見行人。
  • 從松本清張到東野圭吾,二戰後日本推理小說的發展路徑
    因為用犯罪動機折射時代的鏡像,松本清張為推理文學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他深信推理小說可以對社會產生重要影響,並藉由描寫死亡、犯罪、陰謀等真實題材,揭露社會和時代亟待解決的問題。松本清張對推理小說最大的改造,是讓這種通俗小說寫出了文學性。所謂「文學性」指的是能夠對社會問題和人性展開深層次的討論。二戰後,日本開啟了快速發展的節奏,在這樣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必須不斷變化以適應各種社會規範和要求,而這個適應過程無可避免地包含著遺忘和拋棄。
  • 《假笑》:松本清張用平淡的白描手法,讓人一窺複雜真實的人性
    日本暢銷書作家、推理小說大師東野圭吾曾說:「松本清張是影響我創作生涯最深的作家。」松本清張開創「社會派推理小說」,與柯南道爾、阿加莎·克裡斯蒂並稱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與作家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一起並稱為「日本推理文壇三大高峰」。
  • 推理文壇無法逾越的一代宗師松本清張!
    如果你愛推理,那麼《水之肌》這本書務必了解一下↓↓↓從書名到封面都透著詭異的《水之肌》,是一代推理宗師松本清張的短篇集,全書一共5個故事。而能寫出如此與眾不同版本的只能是一代推理宗師——松本清張!松本清張和阿加莎·克裡斯蒂、柯南·道爾並稱為世界推理文壇三大巨匠。當下最紅的推理作家——東野圭吾、島田庄司、宮部美雪都是他的鐵桿書迷!
  • 松本清張:不賣弄的推理作家
    松本清張的作品是寫實的,不像江戶川亂步的作品,總給人詭譎綺麗之感,松本的推理小說有種平實樸素的美感,字裡行間能感受到作家對社會現狀、風俗情事乃至人心與人性的把握。這或許與作家早年困苦的生活不無關係。由他開創的推理小說流派被稱作「社會派」,有觀點說,從1957年起,社會派推理小說統治日本文壇長達30年。
  • 松本清張《假笑》,關注日常生活中最隱秘的惡
    松本清張出生於1909年,直到1950年才正式開始自己的創作生涯,可謂是大器晚成的作家典型。1952年,43歲的松本清張憑藉《某〈小倉日記〉傳》獲得第28屆「芥川獎」,從此開始了專業作家的生涯。1957年,他開始在雜誌上連載《點與線》,並由此開創了日本推理小說「社會派」的先河。在松本清張之前,日本推理小說的主流是注重詭計手法的本格推理。
  • 松本清張:那些「壞女人」,有哪些讓人難忘的魅力?
    今天介紹一個日本作家,社會派推理的開山鼻祖松本清張。他的推理小說裡,常常有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壞女人。可能是自私吝嗇,對男朋友冷酷無情的老女人;也可能是把男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的老女人。這成為了松本清張小說世界裡著名的「壞女人」。但在松本清張的筆下,這些老女人又總是令人同情的。比如有一個老女人,早就過了適婚的年齡,性格古怪,相貌普通,省吃儉用,沒有朋友,同事並不喜歡她,她也不喜歡那些背後說她閒話的同事,人生最大愛好就是存錢。
  • 松本清張對於日本社會中女性的描寫,有一種天然的情緒在裡面
    松本清張對於日本社會中女性的描寫,有一種天然的情緒在裡面。雖然,社會中只有男性和女性兩種區別,但在社會壓力和世俗的氛圍中,他筆下的女性充滿了各種爭議,但同時又有特定的誇張在其中。《高臺之家》《高臺之家》是松本清張的一部中篇小說合集,包含《高臺之家》《不穿囚衣的女囚》兩個中篇。在這兩部中篇小說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毫無疑問都是女人。
  • 松本清張《火神被殺》:當推理小說遇上日本古代史和神話故事……
    最近幾年一直很迷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尤其是《白夜行》、《嫌疑人 X 的獻身》、《祈禱落幕時》這幾部,不論是小說還是改編後的影視劇,都值得一刷再刷。東野圭吾曾說過,松本清張是影響他創作生涯最深的作家。在他的大學時代,就讀完了松本清張的所有作品。
  • 除了江戶川亂步,你還應該知道松本清張,日本社會派推理鼻祖
    如果回顧一下日本的推理史,有幾位人物是不得不提到的,一位是江戶川亂步,另一位就是松本清張。江戶川亂步是開創日本本格派的代表人物,而松本清張就是在亂步之後開創經典社會派的代表人物。松本清張總是可以用細膩的文字表達出生活化的故事,也時時刻刻反映著當時日本社會的形態。
  • 楊照:松本清張是個傳奇 逼日本人看清自己
    1957年的《點與線》、《眼之壁》,1958年《零的焦點》,1959年《波之塔》、《霧之旗》、《小說帝銀事件》,1960年《球形荒野》、《砂器》,一連串傑作相繼發表,同時跨入非小說世界調查的艱難領域,寫作《日本的黑霧》,每一本書幾乎都像重錘一般,打在日本社會集體的心靈上。 遷居東京五年內,松本清張已經崛起成為日本最暢銷的小說作者。
  • 說一說松本清張的《火神被殺》背景
    讀松本清張的《火神被殺》,最起碼要了解一些推理小說發展史,還要了解一點作者生平以及寫作特點。要不,光是年代感就會讓那些喜歡「快讀」的讀書人望而卻步。這裡,還是允許我先囉嗦幾句書外的內容吧。松本清張出生於1909年,僅次於寫《羅生門》的芥川龍之介,另闢蹊徑開創了「社會派推理」,成為這個派別的日本推理小說鼻祖。與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並稱為「日本推理文壇三大高峰」。甚至有人把他與寫「福爾摩斯」的柯南道爾,以及阿加莎·克裡斯蒂相提並論,據說後來的東野圭吾、宮部美雪,還有中國的蔡駿等懸疑推理小說家皆深受其影響。
  • 松本清張是否像報紙那樣過時了?
    松本清張是否像報紙那樣過時了?在編寫三卷本《松本清張短篇集》時,同為社會派推理代表的宮部美雪將此篇歸為「我的最愛」之中,原因大概是身為作家對「作家扮演偵探」的故事的偏愛吧。作家杉本隆志在地方報上連載《野盜傳奇》,從報社處得知有一名東京的女性讀者為了讀自己的小說特意訂閱這份發行量極小的報紙,十分欣喜。不久後卻收到「小說變得不好看了要退訂」的來信,覺得有些蹊蹺。
  • 松本清張構造世界中的人們,都無法阻擋隱藏在心中暗影處的罪惡
    松本清張以及他的作品,想必不用再做過多的介紹了。他的作品貫穿到整個社會的各個層面,達官貴族,市井小民,繁華都市,鄉野山村,世間的經歷萬千,民間的故事流傳。松本清張用他細膩的筆觸以及卓越的眼光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個人生警醒、真實細緻但又不同尋常的故事,閱讀完畢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 今日科幻(第32期)丨人物傳記 松本清張
    松本清張 松本清張(まつもと せいちょう,Seicho Matsumoto,1909.12.21-1992.8.4),日本推理小說作家。
  • 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松本清張力作—《砂器》
    代表作:《解體誅因》,《魍魎之匣》社會派:以各種刑事案件為主線,偵探破案為主要劇情,但主要內容則是通過破案中遇到的各種事情揭露社會問題,反應社會現象。代表作:《白夜行》,《砂器》變格派:以殺人案為主線,偵探破案為主要劇情,但主要內容是變態,獵奇的描寫,更接近於官能小說而非偵探小說,代表作:《殺戮之病》,《怕若拉馬島奇談》今天要推薦的是社會派名作《砂器》。作者簡介:《砂器》的作者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說作家松本清張。
  • 松本清張《火神被殺》:神秘古代歷史故事掩藏下的一段不倫戀情
    你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軟弱、無能的憤怒。——松本清張松本清張被稱為社會派推理作家鼻祖、推理文壇無法逾越的一代宗師,深受大家喜愛。他的作品以真實、細膩的文字打動讀者,通過層層推理,一步一步讓作者跟著他的思路找到答案,享受邏輯推理的樂趣。《火神被殺》是一部短篇小說集,有《火神被殺》、《奇怪的被告》、《葡萄唐草花紋刺繡》、《神之裡事件》和《恩義的紐帶》五個案件組成,每個故事都很精彩。
  • 松本清張《火神被殺》:離奇的案件背後,是對人性的拷問
    文/小婷半清東野圭吾就曾經說:「大學時代,我讀完了松本清張所有的作品,他是影響我創作生涯最深的作家。」松本清張是何許人也?松本清張社會派推理作家,推理文壇無法逾越的一代宗師。1957年他開始在雜誌上連載《點與線》,大受歡迎,由此開創了日本推理小說「社會派」的先河。其創作,直接影響了東野圭吾、宮部美雪、森村誠一等社會派作家。
  • 看過松本清張的《點與線》,漏洞百出,真是令人大失所望
    一直沒有機會讀松本清張的推理小說,從各個渠道聽說,此人是日本推理界空前絕後的大人物,社會派推理小說的開山鼻祖,真是讓人高山仰止。於是上周花了三天的時間,讀完了據說是他最得意的一本經典作品——《點與線》。讀完之後,沒有驚喜,卻有著諸多失望。這就是所謂的日本推理界龍頭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