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節日食品,因其背後的特殊寓意,讓它變的不像尋常美食只為果腹與取悅舌尖那般簡單,它會在每年特定的時間出現,用熟悉的味道提醒我們,可以放下眼前的繁瑣,迎候節日的清閒了。
幾乎每一個傳統佳節,都會被捆綁上一樣食物,而這它往往會比節日本身更具有辨識度。
不過,除了過年,唯一能讓吃貨心心念念的節日就是中秋節。想到中秋節就會想到月餅,甚至可以說,每年都是各種精美的月餅上市,才讓我們想到,快中秋了,該回家了!
///
不過,對於斑馬君來說,月餅也有過不好的回憶,記得小時候好不容易等到中秋有了月餅吃,拆開包裝大咬一口,竟然是「五仁」的,感覺中秋都沒過好。
當然,物質豐富的現在,隨時都能吃到月餅,而且那選擇可豐富了,除了傳統的五仁、蓮蓉、蛋黃、豆沙,還有各種新潮的口味,除了當紅的流心、奶黃,還有如咖啡、海鹽、芝士等經常出現在甜品中的口味也都被包裝到了月餅身上。
不過新口味是好吃,但到了中秋,還是覺得吃了一口傳統口味的月餅,這節才算是過好了。其實現在回想兒時第一次吃到五仁月餅的時候,也蠻值得回憶的。
///
我們隨機採訪了幾位網友,想了解當下年輕人對月餅口味的喜好,看看傳統與新潮誰更勝一籌。
@Miss Li:現在的月餅五花八門,平時看到一些新奇的口味也會買來嘗試,但在中秋前後買月餅的話,只會買經典口味的廣式月餅,可以照顧到全家老小的口味,好的寓意也更為重要。雙黃白蓮蓉、豆沙是必買,五仁也很受長輩們喜歡。
@大灰:我的口味比較傳統,在月餅的選擇上更偏好一些經典的口味,應該就是大家調侃了「爹爹嘴」了吧,也嘗試過一些所謂的「新式月餅」,但是個人感覺它更像是甜品,與月餅沒太大的關聯。不過除了中秋前後,平時也很少會有想吃月餅的念頭,畢竟在我看來月餅是牢牢和中秋捆綁在一起的,儀式感的部分大於它本身。
採購月餅的話,幾乎只會考慮廣式口味,蓮蓉蛋黃、蛋黃豆沙是首選,不過好吃歸好吃,大多數月餅真是膩到爆炸,一年也吃不了幾塊。
@Bing.xiang:中秋節月餅必不可少,但我更願意嘗試一些新穎的口味,像水果、冰淇淋之類的,吃起來清爽無負擔。其實也並非討厭傳統的口味的月餅,只是今天再來吃的話,就會覺得很甜膩。
@可樂:很慚愧,我是年輕人中為數不多的五仁月餅粉。我也真的不懂五仁到底做錯了什麼,能引得網友集體血書讓它退出月餅界。跟風黑的群眾,我覺得至少有一半從來沒有吃過貨真價實的五仁月餅。各種堅果嚼在嘴裡散發的天然香味,口感厚實層次也非常豐富,你們不覺得很享受嗎?
///
採訪的結果與預想的差不多,月餅雖說好吃的程度完全可以作為流行糕點獨立存在,但更多的人還是到了中秋才會想到吃月餅。而越來越多的時髦年輕人會選擇更加新潮口味的月餅,來完成「中秋吃月餅」的這個儀式。
只是,那位為五仁月餅抱不平的網友的話則讓我琢磨了很久。話說上一次不小心吃到五仁月餅已經是二十年前了,至於為什麼不喜歡,我真說不上,說到底,我根本沒有一次細細品味過五仁月餅就直接「判了死刑」,確實有點不公平。
傳統之所以能被奉為經典,或許也正是因為它經得起時間的千錘百鍊,無論腳步走多遠,這種熟悉且頑固的味道,就像一個大腦的定位系統,喚醒一重重以食物為烙印的記憶。我決定今年,給五仁一次機會。
///
說到買傳統中式糕點,第一個就想到了鮑師傅,能將傳統的味道讓年輕人如此這般追捧,鮑師傅算第一個。
到了中秋季,鮑師傅的月餅也上市了,這是鮑師傅進入武漢以來第一個中秋。斑馬君自然要去試試用「小貝」徵服我們的鮑師傅,月餅做得如何。
說來也巧,今年鮑師傅的月餅,主打就是五仁月餅。看來鮑師傅是要拿出真正的實力,讓大家嘗嘗五仁月餅真正的味道了。
除了五仁月餅,今年鮑師傅的月餅還有蛋黃蓮蓉、粒粒紅豆、椒鹽肉鬆等多種口味,於是一樣買了幾個。
///
與往常不同,這會斑馬君第一個就是挑五仁餡的月餅吃。我不知道是鮑師傅做得好還是我一直誤解的原因,這一口五仁月餅下去,我有種相見恨晚的遺憾。我竟然錯過了二十年。
鮑師傅的五仁月餅,在傳統的內陷裡加入更多配料,吃在嘴裡的宛如初識,清淡不齁的同時又保留了堅果的酥脆醇香,酸甜清香層次豐富,搭配特製的酥軟蛋糕皮讓人上癮。
所以這顛覆性的五仁是如何創造出來的?抱著這個疑問我們走進了鮑師傅的後廚,揭秘它誕生的過程。
鮑師傅每家店的後廚是出了名的乾淨,都是開放式的,站在外面點單的時候都能將後廚一覽無餘。這才讓人吃得放心。
不但後廚乾淨,鮑師傅用料非常優秀,每種原材料均選用該領域最好的品牌,安佳的黃油、韓國的砂糖、進口的細麵粉,甚至連雞湯都是無菌保潔蛋,每個蛋殼上都印有代表身份的LOGO。
在高品質原材料的支撐下,才能帶來一款款讓人徵服的產品,但美味同樣也離不開鮑師傅的匠心工藝。
這才知道,鮑師傅五仁月餅之所以讓我如此驚喜,不但是有好的環境和食材,還有好的手藝。
例如內餡的原料之一杏仁片,就要使用牛奶高溫煮透,去除雜質後進爐烘烤,這樣費時費力的過程,也僅僅是為了讓它味道更為濃鬱且不易碎。
五仁月餅裡目十來種原料,陳皮、核桃、西瓜仁、腰果、瓜子仁、扁桃核碎……,統統都要經過特殊的處理步驟,以保證組合之後達到更完美的口感。
月餅皮也與傳統老月餅略有區別,用大量雞蛋製作的蛋糕皮,也非常特別。口感類似於傳統老蛋糕,外皮焦脆,靠近餡料的部分則非常鬆軟。
麵皮均是在店內現場手工製作完成,成品的麵皮需要過秤,確保每一個月餅的分量如一,然後手工包入餡料,這個過程很考驗師傅的功底,需要有老練的經驗才能勝任。
包好的月餅胚,還需進入刷好黃油的模具內成形,最後噴上雞蛋液上色,方能進爐烤制,15分鐘後,它們將完成蛻變,成為帶有鮑師傅印記的美味。
不過製作好的月餅需要放置三到四天,讓月餅有一個回油的過程,達到最佳狀態之後才能售賣。
///
除了五仁的突破,其他三種口味也均是可圈可點,遊走在傳統和新潮之間。儘管在口味上有所改良創新,但在製作上依舊沿用了傳統的純手工,每個月餅都需要經過數十道工序才能進爐烤制,相當繁瑣。
椒鹽肉鬆月餅 ///
鮑師傅一向善於製作肉鬆類的產品,這次更是創新的將椒鹽和肉鬆結合。鹹甜交織中透著肉味濃鬱的香味,在口中稍加咀嚼椒鹽才會綻放開來,與外皮非常合拍。
粒粒紅豆月餅 ///
紅豆與豆沙,組合成細緻綿軟的口感,自然的甜味濃鬱又不齁人,在口中還能感受到花生碎,整體更加醇厚,這不僅符合長輩們的喜好,年輕人對天然的香氣也無法抗拒。
蓮蓉蛋黃月餅 ///
雖說是最為常見的月餅口味,但融和了口感完全不同的酥皮,感覺讓蛋黃蓮蓉也煥發新的味道。
細膩甜軟的蓮蓉包裹著鮮豔的鴨蛋黃,蛋黃標誌性的香味及口感如點睛之筆,讓甜、鹹、香三者非常平衡。
鮑師傅的傳統老月餅,按盒售賣,每盒8個可自行搭配。包裝也採用簡約的牛皮紙盒,保持了鮑師傅包裝的一貫調性,簡約不誇張,但也不失質感,同時還保留傳統韻味。
最令人驚喜的就是,一盒8個裝的鮑師傅月餅僅需90元/盒,還不趕緊預約訂購起來。
///
當然中秋節除了月餅,鮑師傅還有不少美味不能錯過,給賞月的餐桌多添幾樣,哪怕是在減脂,在節日也可以稍加放肆。
綠豆冰糕 ///
綠豆冰糕一直是鮑師傅的熱銷產品,綠豆糕本身口感就很棒,完全沒有顆粒感,細滑綿軟中帶有醇香,有榴槤及牛奶兩個味道可以選擇。
鳳梨酥 ///
吃過很多袋裝的鳳梨酥,但沒有一款能和鮑師傅的鳳梨酥剛正面。外皮酥到掉渣,鳳梨內陷也超多,咬下去滿口儘是果肉的清甜,還能嚼到鳳梨顆粒。
蓮蓉蛋黃酥 ///
鮑師傅的招牌,金黃的外皮看起來就誘惑十足,咬下去一層層油皮略帶韌性,與綿軟的蓮蓉和沙油的蛋黃組成獨特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
///
在這個選擇多到眼花的年代,我們不停的被新奇的事物所衝擊,逐漸的忘卻了每種食物帶給我們最初的感動。
當你在萬千選擇中無所適從時,不妨回到原點,去感受一下延續百年的傳統和經典,或許那些停留在記憶裡的味道,依舊能震撼人心。
///
最後告誡大家,購買鮑師傅一定要認準門店,鮑師傅標有註冊️®商標,且標有「鮑才勝原創」字樣。不要稀裡糊塗買到山寨貨。只有這樣,你才能既享受到鮑師傅原汁原味的糕點,而且對食材的品質、出品的衛生才能完全放心。
雖然,目前鮑師傅在武漢就兩家門店,很好認。但是這麼受歡迎,難保日後遍布武漢三鎮,所以今天,斑馬君就告訴大家幾個如何辨別正宗門店的方法。
- 看門頭 -
鮑師傅的招牌全國統一,均是簡約的白底黃色字體招牌,雖然不像現在的店那麼有設計感,但是就是很耐看。
再次提醒,招牌帶有鮑師傅標有註冊️®商標,且標有「鮑才勝原創」字樣才準哦。
- 看包裝 -
鮑師傅的包裝也是全國統一的牛皮紙盒,且上方印有識別真偽的二維碼。
- 鮑師傅糕點鮑才勝原創 -
全國門店地址
全國目前正版鮑師傅包括武漢的兩家門店在內一共僅有36家,並且鮑師傅只做直營不會加盟,所以也不要輕信網上所謂的鮑師傅加盟商。
大漢口城店
武漢市中山大道539號大漢口城
江漢路店
江漢路步行街俊華廣場1樓(步行街入口)
- END -
| 斑馬福利 |
鮑師傅中秋禮包10份
(內含海苔酥鬆小貝一盒6個,鮑師傅牛奶綠豆糕一盒6個,蛋黃酥一盒2個,月餅2個)
趕快添加斑馬君微信
860270088
了解如何獲取福利
| 近期推薦 |
Contact Us
郵箱 / 860270088@qq.com
合作電話(微信)/ 18062784186
Join Us
微信 / 18971095659
回復「招聘」了解詳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