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兔兒爺、剪紅紙、點豆腐……老字號直播非遺絕活兒話中秋

2021-01-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泥彩塑第五代傳承人張忠強正把他親手製作的兔兒爺排放整齊,國家級非遺剪紙項目傳承人劉曉迪拿著剪刀對一疊紅紙比劃著,京味畫家、天然繪畫顏料配置技藝第五代非遺傳承人楊信拿著畫筆現場開始作畫……

9月21日晚上,非遺傳承人扎堆兒在位於王致和食品廠的北京市腐乳科普館裡忙活起來,準備著為網友們帶來一場老字號民俗盛宴,提前過中秋。

滷水怎麼能點豆腐?腐乳的前身居然是長滿白色絨毛的「毛坯」?紅腐乳的紅色究竟從何而來?在科普館裡的致和醬園迷你作坊,磨漿、點滷、擺塊、搓毛等工序一字排開,五六名師傅們正忙碌著,現場用石磨磨起了豆漿,經過點滷後,不一會兒就製成了豆腐。「噴灑上毛黴菌的菌水等待40個小時,豆腐就要大變樣。」王致和臭豆腐釀造工藝非遺傳承人楊師傅介紹說。

經過40個小時的前期發酵後,豆腐上會形成顏色雪白、毛絨絨的一層菌絲,這是製作臭豆腐的關鍵工藝。「接下來需要通過手工搓毛工藝讓毛黴菌絲將豆腐塊包裹均勻,幫助豆腐進行透氣發酵,並起到保護作用。我們平時吃到的臭豆腐表面黏黏的一層就是菌絲形成的菌膜。」楊師傅介紹說,一瓶小小的腐乳,從選擇優質黃豆到最後發酵成熟總共需要經過35道工序,前後歷時100天。

「可以吃」的腐乳非遺製作技藝代表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可以看、可以玩、可以賞的非遺技藝則讓中秋佳節更具儀式感。中秋節的「紅人」當屬兔兒爺,在直播現場,張忠強給大家講起兔兒爺的來歷和不同兔兒爺造型代表的不同寓意,楊信和劉曉迪則用剪紙和作畫帶著網友一起「穿越」到兒時。

2019年,老字號王致和推出了代表王致和腐乳青、紅、白方三大品類的卡通人物「王小和」。張忠強在現場根據這個卡通形象製作的泥塑版王小和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劉曉迪則根據「王小和」的形象進行剪紙創作,並現場印在剛剛在北京時裝周上亮相的王致和特色T恤上。

畫兔兒爺、剪月亮、吃月餅,這些「不插電」又可以全家其樂融融參與其中的項目,讓不少網友直呼找到了記憶中小時候一家子團圓過中秋的美好回憶,呈現出一派傳統民俗鮮活的生命力。非遺技藝與現代藝術結合,也培養了「年輕粉」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意識,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中秋話兔:玉兔,月兔,兔兒爺,哪個才真正是月亮上的那隻兔子?
    中秋將至,除了嫦娥,月亮上還住著一個神話角色——月兔,又叫玉兔,在中國神話裡,月兔在月亮上陪伴嫦娥,還不停地搗藥,跟吳剛伐桂的感覺差不多。每到中秋這一天,家家都供奉她,給她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來酬謝她給人間帶來的吉祥和幸福。人們還親切地稱她為「兔兒爺」「兔兒奶奶」。兔兒爺的產生,其實源於人們對月神的崇拜,關於月亮的傳說功不可沒。月中有兔的傳說始於春秋時代。
  • 非遺進幼兒園:大四班的兔兒爺奇遇記
    「兔兒爺的耳朵真可愛,我好想用手摸摸呀。」 小朋友們對兔兒爺的喜愛自然地引發出了一場關於兔兒爺談話的活動。 初印象——我知道的「兔兒爺」 丞丞:「兔兒爺的故事我聽過,它是嫦娥身邊的玉兔兒,是到人間去為百姓們消災治病的。」
  • 老字號博覽會各品牌亮「絕活」
    直播鏡頭下,年輕的主播們究竟在推薦什麼?多位主播說,老字號品牌們拿出的產品「會發光」,以「絕活」為核心的衍生品矩陣、以「跨界」促靈感的文創產品以及老字號新玩法,都很容易在消費者心中「種草」。以「絕活」為核心,形成衍生品矩陣一大早,上海南翔饅頭第六代傳人遊玉敏就忙開了。
  • 北京園博園上演「盧溝曉月」中秋詩會
    夜色漸濃,園博園主舞臺周圍燈光漸起,兔兒爺、烏篷船、宮燈等傳統文化元素令中秋之夜的園博園更添古韻。首個登場的是《但願人長久》詩朗誦,道出了當晚詩會的主題。隨後,《璧月流光》《京韻中秋》《盛世霓裳》《當時明月在》等接連上演。
  • 他用一雙巧手,製作出曾經風靡老北京600餘年的「兔兒爺」!
    「八月十五,月兒圓,兔兒爺家住月裡面,採百草,做良藥,去病除災保平安……」 每逢中秋,小孩子們都會唱著這首歌謠。這是一首老北京童謠,曾經傳遍老北京的大街小巷,謠中的兔爺現在的人可能有些陌生,但對於生在老北京的人們來說,兔兒爺確是他們最深處的記憶。
  • 中秋特輯 | 12種超好看燈籠DIY,大人孩子都能做!
    來給樹枝捏點小葉子簡單的手工紙、簡單的創意,親手製作的紙燈籠,裝點美麗的中秋之夜:)準備手工紙畫出裁剪線,用剪刀剪開常規的物件兒不常規來用才稱的起創意二字
  • 學剪紙、賽花燈、品月餅,武漢學子體驗非遺文化迎「雙節」
    楚天都市報10月1日訊 (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陸毅 李逸飛 王姍姍)9月28日晚,武漢商學院「非遺文化『迎雙節』」國學小課正式開講,燈光襯月色、巧手配巧思,栩栩如生的兔兒爺、憨態可掬的福豬、鮮豔欲滴的白菜以剪紙的形式精美呈現,搭配成一盞極具傳統特色燈籠。
  • 北京非遺老字號爆發創新動能
    「非遺伴您『逛京城·遊京郊』活動暨京城非遺老字號購物節」。一得閣、瑞蚨祥、景泰藍等20餘家北京非遺老字號帶著新產品、新設計、新服務、新場景亮相。線下展示之餘,他們也在市文旅局、市商務局和北京非遺保護中心支持幫助下登陸京東、拼多多、快手等網絡平臺展開直播,講故事、樹品牌、促銷費、傳技藝,探索市場化傳承保護的新途徑。   進入網絡時代後,人們對生活日新月異的新追求,極大地激發了老字號的創新動能。
  • 中秋節將至|除了吃月餅、賞月,兔兒爺這些你是否知道?(收藏)
    在這個過程中也演變出現了各地不同的習俗,形成了諸如「燒鬥香」「燒瓦子燈」「供兔兒爺」等習俗。燒鬥香無錫一帶有燒鬥香祀月的習俗,叫「燒鬥香」也稱「點天香」、「燒天香」或「上天香」,「燒鬥香」在老時代流行於我國江南地區。
  • 現在的少年兒童,大多數沒見過兔兒爺
    秋天,兔兒爺隨著棗兒、梨、石榴來到人間,常常象鴨梨一樣,在水果攤上出售。有孩子的人家,過節都要買一個回去。一毛多錢買個小的,不騎馬。要肯花三,五毛錢,就可以買個兔兒爺王,不但個頭大,耳朵還會顫動,周身爬滿了小兔子。中秋那天,月亮還沒在東牆上露臉,家家就在院子當中擺上了祭祀月亮的供桌。有錢的人家還供上兩根高粱杆挑起來的「月亮馬兒」。
  • 今年中秋怎麼樣過?王致和推中秋月餅禮盒很受關注
    今年中秋怎麼樣過?王致和推中秋月餅禮盒很受關注時間:2020-09-28 15: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年中秋怎麼樣過?王致和推中秋月餅禮盒很受關注 中秋節在即,節日的氣氛已經濃鬱起來了,作為傳統的節日,就應該有個傳統的味道,月餅,是我們脫不開的記憶深處的味道。但是,你吃過腐乳味的月餅嗎?9月21日,在北京市腐乳科普館,一場以月是故鄉明,非遺話   原標題:今年中秋怎麼樣過?
  • 非遺賦彩美麗生活
    這場直播在線推薦了20多款國貨非遺小吃和地方特產,還有絹扇、香包等各類工藝小件和非遺文創。李佳琦和尼格買提一邊試吃美食,一邊細緻描述食物的口感和味道,讓觀看直播的網友們一邊留言「想吃」「想要」一邊火速下單,許多產品一上架就被「秒光」了。據統計,這場直播在各平臺總計吸引1000多萬網友在線觀看,共售出總價值超過1261萬元的非遺產品。
  • 關注|2020武漢「非遺秀」雲端綻放,風靡武漢的非遺項目都在這裡了
    老字號也在向在線模式發力,汪玉霞還開設天貓旗艦店、微商城,試水直播,立體展示傳統手工的「講究」。「激活老武漢情懷之外,還要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共振。比如用現代手繪改良外包裝,傳統,但不老氣。」汪玉霞品牌運營總監毛倩特別提到爆款產品櫻花餅,以櫻花花瓣做造型,「顏值高,味道好,一到櫻花季便成了網紅。」
  • 網絡中國節·中秋|吃月餅、做燈籠 西安新城區築夢幼兒園舉辦中秋...
    中秋主題的詩詞朗誦、歌曲和舞蹈,親手繪製「兔兒爺」燈籠和「中秋佳節」的長卷繪畫,小朋友們紛紛秀出了各自的才藝。活動當天,孩子們身著漢服,喜氣盈盈。老師通過圖片、故事和短視頻讓孩子們了解了中秋節的來歷及關於中秋的美好傳說,知道中秋節是個團圓的節日,寄託了對親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願。
  • 老字號網紅店「合流」成上海美食新矩陣
    在「五五購物節·品質生活直播周」中,直播鏡頭在各家老字號品牌和各類網紅店之間來迴轉動,我們也欣喜看到,兩條「隊伍」殊途同歸,組合成這座城市的「美食新矩陣」。「上海小吃數小籠,豫園小籠數一流」,豫園南翔饅頭店第六代非遺傳承人遊玉敏說,小籠包好吃離不開師傅的一手絕活,一兩麵粉做10個小籠包,每個小籠包必須有16道以上紋路分明的褶子,這些代代傳承的手藝逐漸沉澱出文化底蘊,也是消費者最看重的東西。
  • 又見中秋|瓶花大師徐文治:我們不能一味地批評現在,誇讚過去!
    2019年中秋活動現場——畫兔兒爺兔兒爺是北京人過中秋一個很重要的節物。兔子是月宮裡搗藥的,所以民間就有了迷信的說法要供兔兒爺。兔兒爺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的騎著獅子、老虎,有的也像人形。比如這一次我們不用傳統的畫來供奉月宮娘娘,而是用聲光電的形式,用現代科技豐富表達,但還是表達相同的美好溯源,解決當代的問題。也許我們的藝術在時代巨變中可以為這些文化提供一個棲息之地,它也許只是不適應當今這個時間點,等未來某個對的時機一到,它會散發巨大活力。
  • 唱念做打華服妝發,陌陌直播間上演京劇國粹
    扮演《三岔口》中任堂惠一角的青年演員,在服裝師的幫助下,換上了短打武生的服裝。僅在戲曲領域,2017年至今陌陌就吸引了眾多專業戲劇、戲曲演員在平臺進行直播,包括國家一級演員、北方崑曲劇院演員邵天帥;梅派傳人、北京京劇院青年演員白金等,通過打造京劇「網紅」的方式,將國粹藝術通過手機帶入年輕的觀眾當中,培育了一大批熱愛京劇的網絡票友。  為期近一個月「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被守候在手機前的年輕票友稱為「走進京劇的直播」。
  • 中華老字號開直播,鵑城牌郫縣豆瓣董事長首秀圈粉!
    直播中,郫都區政府、四川省文旅廳、巨量引擎川藏分公司、四川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分別授予了成都市蜀都郫縣豆瓣產業研究院、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郫縣豆瓣非遺工藝數字營銷合作基地、四川省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的稱號,為老字號在歷史改革中不斷蛻變,堅持創新帶來更好的品質產品做背書。
  • 客家非遺美食·紅菌豆腐
    客家非遺美食·紅菌豆腐 紅菌豆腐是用磨製豆腐剩下的豆腐渣,經發酵後製作成的一種味道甘甜的紅色食品,這是粵東和閩西局部客家地區特有的一種傳統名餚
  • 「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大布江拼布繡:充滿鄉土氣息,傳承愛與美好祝願
    行業有了新生機菊花石:2.7億年的自然造化,近300年的精雕細刻金銀錘揲:賦予金屬人文的溫度摺紙:不費一筆一畫,人生百態躍然指與紙上川山毛筆:祖傳四代手工制筆 傳承千年老手藝灘頭年畫:留存在年歲裡的濃墨重彩